介入治疗与保守治疗心肌梗死的长期疗效观察
2015-01-24闫丽
闫 丽
(辽宁省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医院)循环内科,辽宁 阜新 123000)
介入治疗与保守治疗心肌梗死的长期疗效观察
闫 丽
(辽宁省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医院)循环内科,辽宁 阜新 123000)
目的 对介入治疗与保守治疗心肌梗死的长期疗效进行观察与讨论。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介入治疗的方式,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长期疗效。结果 对比两组的病情复发率、再住院率和3年的生存率情况。观察组在病情复发历史、再住院例数和3年的生存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针对于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介入治疗能够有效地提升生存率,介入治疗长期疗效明显优于保守治疗,值得推广。
介入治疗;保守治疗;心肌梗死;长期疗效
心肌梗死是因为冠状动脉持续、急性缺血缺氧导致的心肌坏死症状。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持久且剧烈的胸骨后疼痛,该症状仅仅通过休息或者硝酸酯类药物治疗是无法缓解的[1]。心肌梗死症状如没有得到改善会并发心律失常、休克和心力衰竭的症状,严重的还会危害到生命。在临床上常用介入治疗和保守治疗方法来治疗心肌梗死。本文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介入治疗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介入治疗的方式,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的方式。100例心肌梗死患者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55.8±2.55)岁,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42例。对照组年龄40~75岁,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观察组年龄30~65岁。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100例患者中有32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25例下壁心肌梗死患者,21例高血压患者,15例糖尿病患者,7例高血脂患者。经诊断100例患者中没有心、肝、肺、肾功能不齐全患者以及在哺乳期妇女和孕妇,所有患者均符合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在入院后需要接受常规的肝肾功能。血常规、心电图、血脂、凝血四项、心脏彩超、心肌损伤标志物等相关检查。
1.2.1对照组保守治疗: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期间限制活动,每日保持大便通畅,采取吸氧和亚冬眠等方面的措施,使用的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负荷量后给予维持剂量)、吗啡镇痛、尿激酶或瑞替普酶溶栓且全部再通、β受体阻滞剂控制心室率、硝酸酯类扩张冠脉、低分子肝素钙抗凝、ACEI延缓心室重构等。并给予皮下注射6000 U的低分子肝素钙,每日两次,注射7~10 d。
1.2.2观察组介入治疗:观察患者在手术前3 d给予每日1次75 mg的氯吡格雷,如患者是急症患者在手术前要立刻咀嚼300 mg或者600 mg的氯吡格雷,然后根据患者的造影结果,对患者的“罪犯血管”行冠状动脉内成形术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在手术后给予皮下注射6000 U的低分子肝素钙,每12 h注射1次,连续注射7 d。每日1次服用氯吡格雷75 mg,连续9~12个月,且患者需要长期口服阿司匹林0.1g,每日1次,并根据心功能和血脂情况来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和调脂药等进行具体的调整。
1.3观察指标:通过对两组患者3年时间的随访,比较患者的病情复发、再住院和3年的生存情况。随访方式为电话随访、门诊随访以及住院资料总结。
1.4统计学方法:通过对两组患者各项记录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χ2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比两组的病情复发例数、再住院例数和3年的生存率情况。观察组在病情复发历史、再住院例数和3年的生存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1年时病情复发为11例、再住院率为8例,在3年时病情复发为15例、再住院为8例,3年生存为46例(92.00%);对照组在1年时病情复发为22例、再住院率为35例,在3年时病情复发为25例、再住院为35例,3年生存为42例(84.00%)。经过统计学分析,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对于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介入治疗能够尽快的恢复心肌灌注和快速地开通血管,并能有效地将降低心脏事件的发生以及心室重构的发生率[2]。在治疗早期对患者进行了在灌注治疗可以对心肌梗死的范围进行控制,尽快地使心肌恢复正常供血的状态,并恢复与改善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以及局部室壁运动功能[3]。
采用介入治疗后相对于保守治疗在1年和3年的随访中,病情复发例数、再住院例数和3年的生存率方面,介入治疗均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针对于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介入治疗能够有效地提升生存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介入治疗长期疗效明显优于保守治疗,值得推广。
[1]唐江.介入治疗与保守治疗心肌梗死的长期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4,26(14):44-45.
[2]黄海涛,郭飞,甄彤等.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与药物治疗疗效的临床观察[J].安徽医学,2011,32(7):972-973.
[3]李绍波.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早期介入与药物保守治疗比较[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6):1327-1328.
Long-term Efficacy of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and Conservative Treatment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YAN Li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Fuxin Second People's Hospital(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Hospital),Fuxin 123000,China)
Objective To the long-term efficacy of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and conservative re observed and discussed. Methods Selection from January 2012 to January 2014 of our hospital 10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MI)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control group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50 cases in each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the method of interventional therapy,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by conservative treatment,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long-term results. Results Compared to two group of recurrent disease,hospitalization rate and the survival rate of three years. Observation group in the relapse of hospitalized cases and history,another three years living condition is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compared the two groups have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In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by interventional therap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survival rates,the long-term curative effect of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is superior to conservative treatment,is worth promoting.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Conservative treatment;Myocardial infarction;Long-term efficacy
R542.2+2
B
1671-8194(2015)27-0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