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美他嗪辅助治疗稳定型心绞痛91例临床疗效分析
2015-01-24徐淑清
徐淑清
(长春市人民医院 心内二科,吉林 长春 130051)
曲美他嗪辅助治疗稳定型心绞痛91例临床疗效分析
徐淑清
(长春市人民医院 心内二科,吉林 长春 130051)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辅助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患有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18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1例,对照组给予最常规的对症治疗,而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作为辅助治疗,用药后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治疗组91例患者中显效36例(39.56%),有效47例(51.65%),无效8例(8.79%),总有效率为91.21%;对照组91例患者中显效28例(30.77%),有效51例(56.04%),无效12例(13.19%),治疗总有效率为86.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一段时期的治疗后通过观察临床指标,发现治疗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都未曾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曲美他嗪进行辅助治疗稳定型心绞痛,能够明显地改善临床症状,疗效明确,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曲美他嗪;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
稳定型心绞痛是由于劳力引起心肌缺血,导致胸部及附近部位的不适,可伴心功能障碍,但没有心肌坏死,心绞痛是由于心肌出现暂时性需氧和供氧不平衡所导致的临床综合征。以阵发性前胸疼痛为临床特征,疼痛位置主要在胸骨的后侧,甚至可以放射到心前侧、颈部、左上肢、左肩部与后背部,当患者处于过度劳累或是情绪过于激动的情况下,就会诱发心绞痛,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上述症状就可消失。稳定型心绞痛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心绞痛,它是指1个月以上的病情都相对稳定,且持续的时间、发生的频率、诱导因素和缓解方式都相当固定,而且冠状动脉粥样硬块趋于稳定,没有溃疡、夹层、破裂或是血栓形成等不稳定的因素。是由于心肌需氧和供氧之间暂时失去平衡而发生心肌缺血的临床症状,它的产生是在一定条件下冠状动脉所供应的血液和氧不能满足心肌需要的结果[1],本病多见于男性,多数患者在40岁以上。本文通过观察发现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疗效更为显著,现对其疗效做如下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5月在本院治疗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82例,入院时均询问过病史,并确诊为稳定型心绞痛,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1例,其中治疗组男57例,女34例,年龄49~77岁,平均年龄61岁;对照组男55例,女36例,年龄51~77岁,平均年龄60岁。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中国慢性稳定型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标准[2],并排除其他心血管疾病,患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病患。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心绞痛分级等方面,在统计学上均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最常规的对症治疗:每天患者需要口服1次普伐他汀20 mg,2次倍他乐克25 mg,1次阿司匹林100 mg。而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用曲美他嗪进行辅助治疗,每天给予20 mg曲美他嗪口服3次。所有患者在病发心绞痛时都要给予硝酸甘油舌下含服,病患均连续治疗2个月,并在治疗后观察其临床指标和不良反应。
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用药后的疗效进行观察,记录临床指标的变化,询问其每周心绞痛发病的次数、每次发作持续的时间以及每周服用硝酸甘油的片数;对比服药前后的心电图通过ST段下降常数(NSF)和ST段压低总合读出心肌缺血的范围和程度,并以此显示血压、心率以及患者的运动耐受[2-3]。
1.4疗效判定[4-6]:通过中国慢性稳定型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标准,我们了解到:显效:经过治疗后,相同程度的劳累状况不使心绞痛发作,或引起心绞痛发病的次数降低不少于80%,硝酸甘油的使用量同样减少80%;有效:在治疗后,相同程度的劳累状况引起心绞痛发病的次数减少在50%~80%,硝酸甘油的使用量的减少同样在50%~80%,作为辅助检查的心电图虽有异常,但是缺血性ST段回升多于1.5 mm,或是平坦的T波转变为直立型,又或是导联的倒置T波有50%;无效:在治疗后,相同程度的劳累状况引起心绞痛发病的次数减少不到50%,硝酸甘油的使用量的减少也不到50%,作为辅助检查的心电图仍是异常,与治疗前对比后无明显改善;加重:治疗后心绞痛的发病次数和硝酸甘油服用量都有所增加,心电图中的ST段下降>0.5 mm,主要的导联T波加深状况超过50%,T波出现倒置或是直立变为平坦。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统计学处理:观察两组的数据并进行比较,做t检验,应用SPSS20.0软件完成数据的统计处理。若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具有显著性差异。
2 结 果
在所有患者中,治疗组91例患者显效36例(39.56%),有效47例(51.65%),无效8例(8.79%),总有效率为91.21%;对照组91例患者中显效28例(30.77%),有效51例(56.04%),无效12例(13.19%),治疗总有效率为86.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一段时期的治疗后通过观察临床指标,治疗组在患者心绞痛发并次数、每次发作心绞痛持续的时间,硝酸甘油服用量和运动耐受情况等方面治疗前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观察到治疗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都未曾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且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 论
典型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表现为胸部、下颌部、肩背部或上臂部的不适感,常因劳力或情绪压力而诱发,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病情。最常见病因是粥样硬化所致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阈值在每天甚至同一天都有所不同,症状的变异性取决于关键狭窄部位的血管收缩程度(动态狭窄)和(或)远端血管状况。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有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危险,如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或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每位患者在每次发作时,疼痛的程度不一样的,但其疼痛的本质基本上都是相同的,针刺样或是刀割样的疼痛感觉通常不属于心绞痛。患者在很多时候都描述不清疼痛的具体性质,只能笼统地说是胸部有不舒适的感觉。在平时体力超负荷、过度疲劳或是有过于激动的情绪,都会容易诱发心绞痛,比如在着急走路的情况下或是上楼梯等情况就更会诱发心绞痛。通常这种心绞痛会在过于劳累的过程中发生,一旦使患者劳累或是情绪激动的活动、事情停止后,胸痛的症状就会消失,而劳累过后也不会发生[7-9]。在寒风逆风中行进、过于寒冷或是饱食后进行快走等运动时,心绞痛就会更加严重,一旦情绪激动的同时体力也超负荷,心绞痛恶化的概率就大大增加。一天当中的早晨是心绞痛的阈值最低的时候,在这时患者进行一些剧烈活动时,就容易引发心绞痛,但是在其他的时间里做同样强度的活动时就不会引起心绞痛。如果不论哪种心绞痛,其阈值的波动较大,而且在休息的时间里更为显著,这就有可能是由于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心绞痛。心绞痛是阵发性发作的疾病,疼痛过程一般在3~5 min,严重的患者可长达10~15 min,但很少见到疼痛超过30 min的患者,这就可以与心肌梗死作区别。一旦发作就要停止劳作,原地站立或坐几分钟就可以缓解疼痛感,心绞痛的患者在发病的时候更倾向于站位或坐位,而不是卧位;如果停止活动不见效果或是疼痛剧烈时,需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3 min,这样可以很有效地缓解心绞痛(如果一患者在体力超负荷时发生心绞痛,服用硝酸甘油5~10 min才见效,这就有可能不是硝酸甘油的功效);但是在重度心绞痛发病的时候,硝酸甘油的疗效就相对较差;平时口服硝酸甘油对于预防心绞痛的发作有一定疗效,并能使心绞痛患者的运动耐量增强(值得注意的是:硝酸甘油一旦放置半年以上,它的疗效就会逐渐减退)。
曲美他嗪是抗心绞痛的心血管药物,在缺血或是缺氧的情况下它能够保护细胞的能量代谢,防止细胞内ATP水平过于低下,进而可以确保各个离子泵的正常运转及生理功能,使Na+-K+流可以正常运作,细胞的内环境可以维持稳定。曲美他嗪的另一个作用就是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储备量,可以在患者开始治疗15 min后,延迟运动可能诱发的缺血状况;防止血压快速波动的症状使心率没有明显的变化;明显减少了心绞痛发病的频率;并且显著较少了硝酸甘油的服用量。因此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曲美他嗪进行辅助治疗稳定型心绞痛,能够明显地改善临床症状,疗效明确,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1]陈洋.曲美他嗪治疗稳定性心绞痛64例临床疗效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09,5(7):76.
[2]周光荣.盐酸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8):20.
[3]赵立坤.曲美他嗪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8,10(12):130.
[4]陈超.心绞痛药物治疗新看点[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7,4(6):55.
[5]胡岱丽.曲美他嗪与常用心血管药物的协同作用[J].中国药业,2008,17(22):63.
[6]马丕勇,孙晓莉,杨萍.曲美他嗪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12):106.
[7]郭彩云.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肌病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91.
[8]张卫庆.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疗效[J].求医问药,2012,10(7):98.
[9]戴红艳.运动平板试验评估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疗设备,2012,27(2):102.
R541.4
B
1671-8194(2015)25-01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