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做好基层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2015-01-24刘爱华山东省利津县畜牧局刁口防控所

中国畜牧业 2015年22期
关键词:耳标乡镇政府冷链

文│刘爱华(山东省利津县畜牧局刁口防控所)

如何做好基层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文│刘爱华(山东省利津县畜牧局刁口防控所)

当前,基层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对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现就如何做好基层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使其能更好地为畜牧业发展保驾护航,笔者谈几点看法。

一、工作阻力

1.免疫时间不同步,造成免疫接种率参差不齐。目前,山东省推行的是春秋两季集中防疫。一般在3月、9月进行重大动物疫病的集中免疫。防控所安排村级防疫员负责实施动物疫病的免疫接种工作。但有的防疫员工作拖拉,造成了免疫时间不同步,影响了下一个免疫计划进行,免疫接种率参差不齐,免疫效果差,抗体效价低。

2.防疫员责任心不强。有的防疫员责任心差,素质不高,没有把真正懂技术、干事认真的防疫员选拔出来,造成防控措施难以有效落实。

3.养殖户法律观念淡薄,强制免疫的意识不强。近几年,政府和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加大了动物防疫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但是对于基层大部分养殖户来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也是制约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升的一大障碍。

4.乡镇政府保密度的意识逐渐减弱。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但是现在有乡镇政府把防疫工作都推给了业务部门。没有乡镇政府的大力支持,对于一些养殖户来说更难做通工作,使工作陷入被动,造成了防疫工作难以开展。

5.基层冷链建设不健全,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疫苗的质量关乎防疫的成败,上层的冷链齐全,但是对于基层防疫员的配备来讲,仅靠一个防疫冷藏箱是不够的,疫苗的储存、运输以及未用完的疫苗保存等都要有完备的冷链设备。

6.免疫耳标在强制免疫过程中流于形式。2002年,国家实行动物免疫标识制度,目的是规范动物强制免疫工作,控制重大动物疫病。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耳标的掉落,耳标上的号码时间长了也易模糊不清,难以起到追根溯源的作用。据调查,300只的羊群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掉标率占30%左右,两个月后能达到50%;有的耳标号码也污损严重,基本看不出任何的数字信息。再则由于操作不当易引起耳朵破溃感染,某辖区曾发生过感染破伤风的情况,养殖户有抵触情绪。

7.动物疫病实验室检测工作难以落实。动物疫病实验室是动物防疫和监督执法工作的重要技术支撑力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有的县级动物疫病防控中心没有实验室,有实验室的也多设备老化、实验器材不足,检测人员业务水平低,难以承担疫病检测任务。

二、工作着力点

1.制定科学的综合免疫程序,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强制免疫工作。对牛羊猪口蹄疫、禽流感、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不按时完成防疫任务的有关责任人员进行责任追究。确保免疫同步,提高免疫效果。

2.强化村级防疫员的管理。制定村级防疫员考核管理办法,加强村级防疫员的技能培训,报酬和工作业绩挂钩,真正调动防疫员的积极性。

3.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真正把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措施等国家的惠民政策落实到位。进行广泛的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宣传,做到家喻户晓,让养殖户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

4.强化政府的协调力度,为疫病防控工作保驾护航。分管领导从上抓,多部门联动,层层落实责任,把防疫工作纳入乡村干部年底业绩考核,严格奖惩措施。同时,加强对免疫中间环节的监督管理,统筹兼顾,确保免疫合理度。

5.加大对基层动物疫病防控设施设备的投入力度。包括冷链建设、实验室器材以及人员配备投入等,改变普遍存在的基础设施落后,建设不达标等问题。

6.建议取消免疫注射时为动物佩戴免疫耳标。由于易掉落以及标识号码看不清等因素的存在,在防疫过程中佩戴耳标对于疫病防控来讲作用并不明显。目前动物耳标大部分都在动物出栏或出售时佩戴,发挥其追溯体系作用是可行的。

猜你喜欢

耳标乡镇政府冷链
动物耳标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要不要做冷链物流?
考虑碳排放的冷链物流多温共配路径优化研究
藏羊佩戴不同材质和形状耳标的试验分析
浅析当前生猪耳标管理使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牲畜耳标和电子耳标有了新的技术规范
新型冷链物流用复合相变材料制备及过冷度影响因素
新政府会计准则下乡镇政府固定资产管理的创新探讨
乡镇政府缘何容易“敷衍了事”
创新供给方式,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提上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