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危重患者的护理风险识别与干预管理分析

2015-01-24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30期
关键词:危重急诊科护理人员

贺 峥

(江西省莲花县人民医院,江西 莲花 337100)

急诊危重患者的护理风险识别与干预管理分析

贺 峥

(江西省莲花县人民医院,江西 莲花 337100)

目的 探讨急诊危重患者护理风险识别与干预管理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20例急诊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风险干预管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风险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风险干预措施的实施能有效降低急诊危重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挽救患者的生命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上应加大护理风险干预管理措施。

急诊;危重患者;护理风险识别;干预管理

护理风险管理是一种对医护人员、患者、护理技术、药物、医疗设备、环境等风险因素的管理活动,主要目的是降低护理风险系数,确保医护人员和患者的人身安全。急诊科受病种多、病患复杂、病情危重、预见性差等因素影响,危重患者的护理风险也比其他患者高[1]。因此,如何对急诊危重管理现存和潜在的护理风险进行识别和干预管理,是临床护理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探讨急诊危重患者护理风险识别与干预管理措施,具体操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20例急诊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中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23~81岁,平均年龄为(45.92±4.32)岁;对照组中男女各30例,年龄22~79岁,平均年龄为(43.28±4.06)岁。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入院登记,做好手术准备,如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指导患者正常服药,安排患者出院等。观察组:实施风险管理干预护理,包括了护理风险识别、护理风险预防和护理风险处理三部分。

1.2.1护理风险识别。护理人员要整理日常的临床资料,掌握每个护理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在护理风险识别和防范的相关临床研究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编制急诊危重患者的风险护理工作表或流程图;对以往的护理风险事故进行分析,计算各种风险发生的概率,并按照风险发生率的大小进行有顺序的护理。对急诊危重关注的护理风险识别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①分诊风险。急诊危重患者有病情急、速度快等特点,在分诊过程汇总,可能会因病发速度快而丧失抢救的最佳时机。②操作风险。急诊科的急救护理有繁重、复杂的急救护理操作技术,如吸氧、吸痰、心肺复苏术、心电监护、洗胃、除颤等。采取这些急救措施的同事,会间接存在因操作不当而失去抢救时机的风险,如护理人员对技术或设备使用不熟练、违法操作规程等都。③设备风险。抢救设备不完善、用后的抢救物品无法及时得到补充、抢救设备使用后没能及时消毒等都会影响护理效果。④环境风险。急诊科每天接待病患十分多,环境较为复杂,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如急救通道不畅、地面湿滑等。护理人员在这种嘈杂的环境下出现差错的风险较大。

1.2.2护理风险预防。包括以下几点:①制定急诊护理临床指引。要对重症区、抢救区、普通急诊区进行区分,按照患者的病情安排就诊顺序,完善急诊抢救的护理流程。②制定统一、标准的急救流程。如常见危重疾病的抢救护理流程、应急预案、“绿色通道”服务流程、护士工作职责、危重患者转运的护理风险预警报告等。③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加强对护理人员急诊护理风险的宣传和教育,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开设急诊危重患者护理知识和技巧讲座等。④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维护,降低设备在转运、送检中的风险,在设备安全运转的前提下,降低护理风险。

1.2.3护理风险处理。要提高护理人员自主化解风险的能力,尤其是高年资护理人员;要提高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强化其与家属的沟通,向患者科学的阐述病情、治疗、护理等方面的知识,完成签字手续,以确保护患双方能共同承担患者的生命健康风险。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不同护理管理后护理风险发生率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其中护理风险发生率由我院护理质量控制中心指定的“急诊科护理工作考核标准”进行测定。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问卷表由我院急诊科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由护理部统一发放。内容包括了对患者健康指导是否到位、入科时有无给患者进行相关宣传教育、各项技术操作是否规范、患者输液中有无经常巡房、护理人员的态度和形象是否满意等。调查结果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三个等级,分制为百分制。

1.4统计学分析:通过SPSS19.0软件实现了数据库的录入及统计分析。其组构成比较用卡方检验,组间疗效比较用等级资料的秩和检验分析。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率比较:分别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实施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后,观察组60例患者仅有2例出现护理风险,护理风险发生率为3.3%;对照组60例患者有8例出现护理风险,护理风险发生法律为13.4%。观察组的护理明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二者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分别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实施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后,发放120份调查问卷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其中观察组的60份问卷全部收回,收回率为100%,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42 ±3.40)%;对照组的60份问卷收回了57份,收回率为95.0%,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1.96±2.98)%。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医疗风险干预管理是指医院通过分析医疗风险、明确各类风险事件后,制定相应的预防、处理措施,降低医疗风险的发生[2]。急诊科危重患者的病情重、复杂、变化快,抢救的难度较大,经常会出现护理风险[3]。周建妙等在对68例急诊危重关注的风险干预管理研究中表明,风险干预管理能降低护理差错率、护理缺陷率、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3.3%,低于对照组的13.4%;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这表明,风险干预管理与常规护理相比,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本研究结果与以往文献数据相符[5]。

综上所述,在急诊危重患者的护理中应用风险干预管理,能有效识别分诊风险、操作风险、设备风险、环境风险等急诊护理风险,并对各项风险进行干预管理,制定急诊临床护理指引和统一标准的护理流程,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和处理风险的能力。以此来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日恢复身心健康。

[1] 袁婕.急诊护理的风险因素与管理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 3(18):19-20.

[2] 李晓惠,邹晓清.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5):26-27.

[3] 常青.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护理工作中的运用[J].中国中医急症, 2012,36(5):11-12.

[4] 周建妙,应晓薇.急诊护理风险的识别与防范[J].护理研究,2013, 35(13):20-21.

[5] 徐晓娟.急诊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评价[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22(13):10-11.

R473

B

1671-8194(2015)30-0232-02

猜你喜欢

危重急诊科护理人员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浅谈影响外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
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