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阳春治疗脑梗死经验*

2015-01-24耿振平王守富

中医研究 2015年7期
关键词:桃仁麝香急性期

耿振平,王守富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4)

陈阳春治疗脑梗死经验*

耿振平,王守富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4)

主要介绍陈阳春老师运用中医药治疗脑梗死的经验,陈老师认为脑梗死的病机关键在于气血逆乱,脑窍闭阻,属本虚标实。根据脑梗死不同阶段的病机,灵活运用醒脑开窍、利水破结、活血通络及补气活血方药,每获良效。

脑梗死/中医药疗法;醒脑开窍;治疗经验;中医师;陈阳春

脑梗死因脑部的动脉系统(主要为颈内-大脑中动脉系统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的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动脉管腔狭窄、闭塞,导致该动脉供血区局部脑组织的坏死。临床上表现为偏瘫、偏身麻木、言语不利等突然发生的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其致残率、复发率较高。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陈阳春老师系全国名老中医,从医五十余年,学验俱丰,擅长诊治心脑血管疾病,现将陈老师对脑梗死的诊治经验简介如下。

1 病因病机

陈老师认为气血逆乱、脑窍闭阻是脑梗死急性期的主要病理环节。脑为“元神之府”,又为“清窍之府”,易于中风,易被诸邪蒙蔽。脏腑功能失调,或气血亏虚,或劳倦内伤,或忧思恼怒,或饮酒饱食而致瘀血阻滞,痰热内蕴,气血上逆,蒙蔽清窍,以致脑窍痹阻,神机失用,肢体不遂。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谓中风为“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苑于上,使人薄厥”。又如《素问玄机原病式》言:“人卒中则气血不通而偏枯也。”血瘀之后,瘀血痹阻脑窍,则气机不利,气化失常,水液运化失司,停而为水,此“血不利则为水”(《金匮要略》)。

水阻瘀停,搏于脑窍,神明失用,故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言语不利诸症迭起;瘀水阻于脑窍,脑脉痹阻,脑髓失血液之濡养而废用,会使病情进一步加重。临床实践表明,活血有利于减轻水湿形成,而利水又有利于瘀血消除[1]。

现代医学认为脑梗死血管闭塞后12~48 h,缺血脑组织明显肿胀,48~72 h达高峰。开始为细胞毒性脑水肿,随着病情发展血脑屏障被破坏,进而出现血管源性脑水肿,出现不可逆的神经损害[2]。对应于中医,可认为脑梗死急性期病机为瘀水互结,痹阻脑窍,正如《血证论》所云:“瘀血化水,亦发水肿,是血病而兼水也。”

气虚血瘀则是脑梗死恢复期的主要病机。清代医家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指出:“殊不知非跌仆得半身不遂,实因气亏得半身不遂”,“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指出:“中风之证,多因五内大虚,或禀赋素虚,或劳力劳神过度,风自经络袭入,直透膜原而达脏腑,令脏腑各失其职,或猝然昏倒,或言语蹇涩,或溲便不利,或兼肢体萎废偏枯。”指出本虚标实为中风的主要病机。年老体虚,久病气虚,或邪盛损正,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虚不能正常推动血液运行,而致留滞成瘀。瘀血阻滞,可促进痰的生成,痰瘀之邪痹阻脑络,脑络失养,痰瘀作为病理产物又影响血气运行,使脑络瘀阻加重。

2 治疗经验

2.1 急性期治以醒脑开窍、利水活血

基于脑梗死急性期病机为气血逆乱、脑窍痹阻(瘀水痹阻脑窍),宜急则治其标,醒脑开窍、利水破结、活血通络。基本处方:麝香0.3~1 g,赤茯苓15 g,丹参20 g,桃仁10 g,乌梢蛇15 g,葛根15 g,枸杞子15 g。方中麝香辛温,开窍醒神,活血通经,如《本草纲目》言:“盖麝香走窜,能通诸窍之不利,开经络之壅遏。”麝香的主要成分麝香酮能通过血脑屏障,作用于血脑屏障细胞和相关基因或蛋白,使麝香酮及同时应用的其他药在脑中的浓度增加而发挥协同作用[3]。现代药理研究显示麝香能显著减轻脑水肿,改善血液流变学和细胞聚集,有抗炎和类激素样作用,尤其对炎症早期的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渗出性水肿以及炎症中的白细胞游走有明显的抑制作用[4]。用赤茯苓 “泻心小肠膀胱湿热,利窍行水”(《本草纲目》),使水从小便出;且“破结气”(《药性论》)。丹参、桃仁、葛根活血通脉,祛瘀生新。乌梢蛇祛风,通络,止痉,功同白花蛇(蕲蛇)而性善无毒。枸杞子补肾益精,养肝明目,以扶助正气。

2.2 恢复期治以补气活血

脑梗死恢复期的主要病机为气虚血瘀,陈老师常用补阳还五汤加减立方。

基本方:黄芪30~60 g,当归尾15 g,赤芍15 g,地龙15 g,全虫(或蜈蚣)15 g,川芎15 g,桃仁15 g,红花10 g,牛膝30 g,红景天15 g,石菖蒲15 g。

方中黄芪为补药之长,大补元气,使气旺血行,瘀去而不伤正。当归尾、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活血祛瘀。加牛膝补肝肾,活血通经,引血下行。加红景天健脾益气,活血化瘀。地龙行散走窜,通经活络。加全虫(或蜈蚣)以增强活血通络之效。加石菖蒲开窍醒神,宁神益智。使用黄芪当从 30 g 开始,根据病情逐渐加量。临证加减:若肢体麻木者,加川木瓜、鸡血藤;上肢偏废者,可加桂枝、桑枝;下肢瘫软无力者,可加川断、杜仲;语言不利者,可加远志、竹沥。

3 病案举例

患者,女,71岁,2012年3月5日初诊,主诉:右侧肢体无力半天。现病史:高血压病史3年(血压控制欠佳)。右侧肢体无力,头晕,大便干,舌质淡红,苔黄腻,脉弦。查体:血压152/78mmHg,右上肢肌力3级,右下肢肌力3级,右侧巴氏征(+)。辅助检查:脑CT(当日)左侧基底节区脑梗死(急性期)。西医诊断:脑梗死(急性期),高血压病。中医诊断:中风,证属瘀水痹阻,治以醒脑开窍,利水破结,活血通络。处方:麝香0.3 g(另包,冲服),赤茯苓、乌梢蛇、桃仁、枸杞子各15 g,丹参20 g,忌食辛辣刺激之品,服2剂。二诊(2012年3月7日),服药2剂后肢体活动较前改善,头晕减轻,舌质淡红,苔黄稍腻,脉弦。血压132/74mmHg,右上肢肌力3级,右下肢肌力4级,右侧巴氏征(+)。去麝香,加赤芍20 g,川芎15 g,继服7剂。三诊(2012年3月14日),服药7剂后肢体活动较前改善,头晕减轻,舌质淡红,苔黄稍腻,脉弦。血压130/74 mmHg,右上肢肌力4级,右下肢肌力5级。证属气虚血瘀,治宜益气活血。处方:黄芪30 g,当归尾、川芎、桃仁、地龙、全虫、郁金各15 g,牛膝20 g,桑枝30 g。7剂。四诊(2012年3月21日),服药7剂后右侧肢体活动正常,头晕消失,舌质偏红,苔黄稍腻,脉左弦右细。血压140/75 mmHg。证属气虚血瘀挟肝火上炎,治宜益气活血、清肝泻火。处方:黄芪30 g,当归尾、川芎、桃仁、地龙、乌梢蛇、郁金、黄芩各15 g,牛膝20 g,桑枝30 g,龙胆草10 g。继服7剂,以善其后。

按 陈阳春老师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认为,脑为元神之腑,清窍所在,中风的发病当责之气血逆乱,清窍闭阻,提出脑梗死急性期治疗应以芳香开窍为主,兼以利水活血。一诊在活血通络基础上,主以麝香为代表的芳香开窍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恢复期其病机为气虚血瘀、脑脉痹阻,故以补阳还五汤为基础加虫类药以搜风通络,如二诊中的地龙、全虫,三诊中的地龙、乌梢蛇,冀希在益气活血化瘀基础上增强搜风通络之效,以提高临床疗效。

[1]何玲,王键.活血利水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探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22(2) :117-119.

[2]黄如训,苏镇培.脑卒中[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41-147.

[3]邹亮,林俊芝,王战国,等.麝香酮在大鼠肠灌注液中 gC-MS/MS测定方法及其大鼠肠吸收动力学特征[J].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6):2456-2460.

[4]刘亚敏,张赐安,徐秋英,等.芳香开窍法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治疗作用的临床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19)3:165-168.

(编辑 张大明)

1001-6910(2015)07-0038-03 ·临床经验·

R22

B

10.3969/j.issn.1001-6910.2015.07.20

耿振平(1980-),女,河南郑州人,医学硕士,从事心脑血管病的临床与研究。

王守富,主任医师,医学博士,shoufuwan g@126.com。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发(2012)149);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经费资助 (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中医管理局2013年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建设项目(豫财社(2013)227号)

2015-03-05

猜你喜欢

桃仁麝香急性期
中医体质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干预中疗效的影响分析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柔红霉素药物急性期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桃仁和酒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麝香保心丸
麝香保心丸
圈养林麝产麝香中麝香酮含量测定分析△
麝香牛的悲剧
桃仁高粱粥治好我的瘙痒症
脑卒中急性期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要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