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疗体会
2015-01-24唐愚刘鹏飞
唐愚 刘鹏飞
(湖南省湘潭县畜牧兽医水产局411228)
一例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疗体会
唐愚 刘鹏飞
(湖南省湘潭县畜牧兽医水产局411228)
副猪嗜血杆菌是猪上呼吸道的一种常在菌,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常在生猪免疫功能下降时引发。该病可见于2周龄到4月龄的猪,但最常见于5周龄到8周龄的保育猪。临诊上以体温升高、关节肿胀、呼吸困难、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高死亡率为特征的传染病,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对本地区一例副猪嗜血杆菌病,通过实验室与临床结合的方法进行诊断,并采取了加强饲养管理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使本病及时有效地得到了控制并减少了经济损失,本文将防治过程中的经验和心得体会进行了总结。
猪;副猪嗜血杆菌;诊疗;体会
2013年10月底湘潭县杨嘉桥镇一家中小型猪场,陆续有30余头长势良好,体重为40千克左右的中小架子猪出现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呼吸困难、腹式呼吸、部份跛行,腕关节和跗关节肿胀等症状,至11月初已死亡3头。在接诊前该猪场场主已对发病猪投喂林可霉素拌料进行治疗,部分严重猪只 (伏卧不起)肌注盐酸林可霉素+黄芪多糖均未见确切疗效。
1 临床症状
发病猪体温 40.5~42℃、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呼吸困难、腹式呼吸、腕关节和跗关节肿胀、耳朵发绀 (主要病变在耳尖),部分病猪出现走路摇晃、共济失调等运动功能障碍症状。
2 剖检变化
剖检可见胸腔积液,积液中有淡黄色的纤维素性渗出物,心脏包裹一层绒毛样被膜形如猕猴桃状,肺脏坏死变性与心脏及胸膜粘连,腹腔积满淡红色浑浊腹水,关节液增加,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切面呈大理石状花纹,脑沟中有浆液性渗出物。
3 实验室诊断
采用病猪新鲜关节液和浆膜表面的纤维渗出物接种于巧克力琼脂平板,37℃培养48小时后,可观察到针尖大小、无色透明、光滑湿润的菌落。
4 药敏试验
该菌对泰乐菌素、替米考星、氟苯尼考高敏;对林可霉素、壮观霉素低敏。
5 临床诊断
根据病猪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为副猪嗜血杆菌病。
6 治疗与防控方案
6.1 加强饲养管理
为了防止疫病进一步扩散,要求猪场场主对生猪栏舍进行彻底清扫并严格进行消毒,采用优质全价饲料饲喂生猪;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并隔离病猪;保持猪舍干燥通风;尽量减少不良应激。
6.2 药物治疗
(1)全群投药
每吨饲料添加泰乐菌素1kg(含量80%以上)、七星败毒散2kg、麻杏石甘散2kg,现拌现喂,连用5天。
(2)对症治疗
替米考星注射液1万单位/kg,跛痛宁注射液0.2ml/kg,复合维B注射液0.2ml/kg,混合注射每天2次连用3天,4~5天后减半巩固疗效。
(3)水中添加黄芪多糖+电解多维+维C补充生猪体能,增强其免疫力。
7 治疗结果
治疗第二天猪群无新增病例,治疗第三天猪群活跃度增加整体采食量微增,第四天咳嗽、呼吸困难现象基本控制,第五天发病猪基本痊愈。
8 体会
8.1 发病原因分析
副猪嗜血杆菌是猪呼吸道中的常在菌,当生猪健康状态良好、抵抗力强时,病原不呈致病作用,而一旦猪体健康水平下降、抵抗力弱时病原就会大量繁殖而出现临床症状,或者生猪在失去母源抗体保护、其他疾病继发也可诱发副猪嗜血杆菌病。由于我们接诊的养殖场生产管理水平低下,猪群在养殖密度过大,栏舍卫生条件差,饲料低劣,气候异常等不良应激下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造成生猪免疫力低下从而引发该病的发生。因此加强饲养管理,减少不良应激,提高生猪免疫力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8.2 治疗预防措施分析
8.2.1 饲养管理分析
本病属十分典型的条件性疾病,各种不良应激都有可能诱发本病,特别是本病发生后,应尽可能消除各种不良应激因素,隔离病猪并对环境进行彻底消毒。而我们接诊的养殖场,在疫情发生后除了对病猪使用药物治疗后,没有对生猪的养殖条件进行任何的改善,这也是造成前期治疗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8.2.2 预防措施分析
对于本病常发猪场可使用疫苗进行预防,二价灭活苗效果较好,母猪产前4~6周免疫;仔猪14~16日龄免疫,免疫期内禁用抗生素药物,1个月后加强免疫一次,效果更好。
8.2.3 药物治疗分析
(1)副猪嗜血杆菌对泰乐菌素、氟苯尼考、替米考星、阿莫西林、头孢类、四环素和庆大霉素等药物敏感,对林可霉素、链霉素、壮观霉素、红霉素不敏感,但本病菌对抗生素易于产生耐药性,治疗时要采用及早用药、联合用药和中西药相结合的原则,对整个猪群也要进行投药预防治疗,尽量控制疫情的蔓延与传播。在使用药物的治疗过程中除使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抗菌消炎的同时,也应当使用增强免疫力的药物提高生猪自身免疫力,否则难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2)该猪场场主在未做药敏试验的情况下,盲目的使用了对该菌不敏感的林可霉素进行治疗及保健用药,这是造成该场前期治疗失败最重要的原因。
(3)用药注意事项:①连续用药:现拌现喂,不能以为用药1~2天,见有一定疗效就停止用药;②足量用药:治疗该病时用药必须足量,如果用药量低,根本不能有效的控制本病;③对症治疗:对已发病猪对症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