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变应性鼻炎的花粉变应原分布特征

2015-01-24杨国宁寸丽花李明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36期
关键词:禾本科变应原风团

杨国宁 寸丽花 马 亚 李明华

(云南保山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云南 保山 678000)

变应性鼻炎的花粉变应原分布特征

杨国宁 寸丽花 马 亚 李明华

(云南保山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云南 保山 678000)

目的 了解应性鼻炎患者花粉变应原分布情况,为变应性鼻炎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15种花粉变应原提取液对980例变应性鼻炎的患者进行皮肤皮内试验。结果 980例患者中,检出一种变应原阳性者269例(27.4%),检出2种及2种以上变应原阳性者460例(46.9%),主要的花粉变应原是禾本科348例(35.5%)、夏秋310例(31.6%)、白蜡树251例(25.6%),最少的是樱花,2例(0.2%)。年龄不同,变应原阳性率也不同。结论 禾本科、夏秋、白蜡树是变应性鼻炎最常见的花粉变应原。大部分患者对2种及2种以上花粉过敏。变应原点刺试验有助于发现变应原,并为脱敏治疗提供依据。

鼻炎;变应性;变应原;花粉;皮肤点刺试验

变应性鼻炎(AR)发病率10%~25%[1],我国11城市AR的自报患病率为8%~21.4%[2]。文献对AR患者螨虫变应原分布的研究较多,而对花粉的研究较少,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变应原分布情况。保山地区属亚热带气候,四季如春,常年花草盛开,AR患者较多,为探讨AR患者花粉变应原的分布情况,对我院980例诊断为AR的患者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经皮肤点刺试验的AR患者980例,其中,男491例,女489例;常年性448例,季节性532例;伴有哮喘186例,不伴哮喘794例;年龄7~17岁119例;18~40岁490例;41~65岁340例;≥66岁31例。平均23.5岁;病程3个月~8年;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2009,武夷山)制定的AR诊断标准。在点刺试验前7 d停用抗组胺药物(如服用息斯敏则需停用2周),正在全身和(或)局部应用糖皮质类药物者则根据该药的半衰期推迟相应时间。6岁以下儿童因不能配合检查,病例极少,未入组。

1.2方法

1.2.1变应原:采用昆明医科大学附一院变态反应室提取的1∶10变应原制剂[符合“变态反应原(变应原)制品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2003)”及“医疗机构制剂(化学药品)质量标准的技术要求”],共15种花粉,分别为禾本科、夏秋、白蜡树、藜科、旱冬瓜、大籽蒿、早春、晚春、合欢、桉树、蓖麻、梧桐、桑蚕科、樱花等。生理盐水作阴性对照,盐酸组胺作阳性对照。

1.2.2试验步骤:设阳性对照(组胺)和阴性对照(生理盐水),选择双侧前臂掌侧皮肤作为点刺部位,2种变应原之间间隔3 cm,用吸量管将1滴变应原试液滴在皮肤上,点刺针垂直通过试液刺入皮肤表皮,进针深度以刺破表皮但不引起出血为标准,用棉签吸去残留液滴,20 min观察结果。

1.2.3判断标准:阳性结果分为+、++、+++、++++四级,以风团直径大小作比较:①变应原反应风团大小与阴性对照相同为(-);②变应原反应风团大小=阳性组胺风团大小1/4为(+);③变应原反应风团大小=阳性组胺风团大小1/2为(++);④变应原反应风团大小=阳性组胺风团大小(+++);⑤变应原反应风团大小=阳性组胺风团大小的2倍为(++++)。

2 结果

2.1各种花粉变应原分布:980例患者中,阳性729例(74.4%),其中,单一变应原阳性269例(27.4%),2种及2种以上变应原阳性460例(46.9%),经统计学处理,二者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各种花粉变应原阳性率依次为:禾本科348例(35.5%)、夏秋310例(31.6%)、白蜡树251例(25.6%),藜科225例(23%),旱冬瓜192例(19.6%),大籽蒿164例(16.7%),早春117例(11.9%),晚春93例(9.5%),合欢62例(6.3%),桉树43例(4.3%),蓖麻38例(3.9%),梧桐21例(2.1%),桑蚕科13例(1.3%),油菜7例(0.7%),最少的是樱花,2例(0.2%)。

2.2阳性变应原的等级分布:在阳性变应原的诊断中,分为+、++、+++、++++4个等级,+~++为弱阳性,+++~++++为强阳性。强阳性变应原依次为:白蜡树89例(9.1%),大籽蒿78例(8%),夏秋35例(3.5%),蓖麻22例(2.2%),桉树15例(1.5%),合欢6例(0.6%)。其余均为弱阳性。

2.3变应原阳性率与年龄组的关系:不同年龄组,其阳性率也不同。少年组(7~17岁)119例,阳性98例(82.4%);青年组(18~40岁)490例,阳性377例(76.9%);中年组(41~65岁)340例,阳性235例(69.1%);老年组(≥66岁)31例,阳性19例(61.3%)。随年龄的增加,变应原阳性率下降,经统计学处理,少年组和青年组二者无差异性(P>0.05);但青、少年组与中、老组之间有高度差异性(P<0.01)。

2.4变应原分布与年龄组的关系:少年组98例阳性病例,均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变应原阳性,依次为禾本科45(37.8%)、夏秋41(34.5%)、白蜡树36(30.3%)。经统计学处理,均无差异性(P>0.05);青年组490例阳性病例,前三位阳性变应原种类与少年组一样,分别为禾本科177(36.1%)、夏秋156(31.8%)、白蜡树155(31.6%),每二者相互比较,也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年组235例阳性病例,前三位阳性变应原分别为禾本科117(34.4%)、夏秋101(29.7%)、藜科59(17.4%),禾本科与夏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夏秋与藜科间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组病例较少,未做单独分析。

3 讨论

AR分为季节性(花粉症)和常年性两类,了解其变应原的分布情况,以便进行有效防治。典型的病史和变应原筛查试验,是诊断AR的金标准[3],皮肤点刺试验是目前国际标准的变应原皮肤试验方法。依据变应原的分布情况,正确指导患者避免接触。

AR的发生一方面取决于个体的过敏体质特性,另一方面与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有关,饮食种类和食品添加剂的不断增多、环境污染的加重,导致人体接触更多的抗原物质,促使机体变态反应功能亢进,原本不过敏的花粉也可引起AR的发生。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变应原分布情况,在国内,螨是最主要的变应原[4-5],而欧美国家则以花粉为主[6-7]。复习文献,国内对螨的研究较多,而花粉的调查分析较少。南方地区多属亚热带气候,四季如春,树木和草类繁多,常年花草盛开,花粉过敏尤为突出,更以秋春两季为高发。本组980例,花粉变应原阳性率74.4%,其中,2种以上变应原阳性率46.9%,而且,多数病例同时伴有对螨的过敏,提示:一方面,当机体处于“过敏状态”时,可能对多种变应原产生交叉过敏;另一方面,不同植物的花粉,有其相似的生物结构,有相似的变应性,二者加重了临床症状。治疗上,除了避免接触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以外,还需口服二代抗组胺药,降低患者的致敏性。

从980例分析看出,禾本科阳性率最高。禾本科植物包括660属近1万种,本组的禾本科仅包含燕麦、大麦、黑麦、水稻、高粱、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此类作物除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外,还含有多种可以引发AR的生物碱、挥发油和皂甙,因此,对禾本科过敏的人群较多。其次是夏秋,可能因空气的飘散有关。

从变应原的阳性反应级别来看,白蜡树和大籽蒿的强阳性率较高,分别为9.1%和8%,提示其抗原性强,而禾本科没有发现强阳性,推测与机体自幼长期接触该变应原有关,其抗原性相对弱,这也符合AR的“环境假设”学说。

变应原总的分布趋势与花粉的流行趋势并不完全吻合,而某些花粉,如晚春、油菜、合欢等的阳性分布与其流行趋势一致,提示,AR患者除花粉过敏外,整个植物及果实成分在空气中的飘散也有关系。另外,AR患者多数发生在秋冬及冬春交界时期,提示,气候、环境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

本次研究还发现,随年龄的增加,变应原阳性率下降,提示,花粉过敏的AR患者,中老年人的发病率低于青少年人,这与机体长期暴露于变应原后,其免疫应答反应下降有关。各年龄组的变应原分布虽不完全相同,但禾本科和夏秋却是所有年龄组的主要变应原。

以上研究表明,保山地区的AR患者,花粉变应原阳性检出率较高,且分布广,前三位分别是禾本科、夏秋、白蜡树。由于禾本科包含的种类多,其阳性率最高,但致敏性弱,白蜡树和大籽蒿阳性率相对低,但致敏性强。秋、春两季是AR的高发期,花粉变应原总的分布趋势与流行趋势并不完全一致,随年龄的增大,变应原阳性率下降。需注意的是,当患者处于症状严重期时,肥大氏细胞消耗过多而衰竭,皮肤点刺试验可能阴性,需重复试验。

[1] Bousquet J,Van Cauwenbfrge P.Allergic rhinitis and its impact[J].J Allergy Clin Immunol,2001,108(5Suppl):S147-334.

[2] 韩德明,张罗.我国11个城市变应性鼻炎自报患病率调查[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42(5):378-384.

[3] Gendo K,Larson EB.Evidence-based diagnostic strategies for evaluating suspected allergic rhinitis[J].Ann Intern Med,2004,140 (4):278-289.

[4] Kim JS,Ouyang F.Dis-sociation between the prevalence of atopy and allergic disease in rural China among children and adults [J].J Allergy Clin Immunol,2008,122(5):929-935.

[5] 王成硕,张罗.北京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吸入变应原谱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6,20(5):204-207.

[6] Ogershok PR,Warnfr DJ.Prevalence of pollen sensitization in younger children who have asthma[J].Allergy Asthma Proc,2007, 28(6):654-658.

[7] Dales RE,Cakmak S.Tree pol-len and hospitalization for asthma in urban Canada[J].Int Arch Allergy Immunol,2008,146(3):241-247.

R765.21

B

1671-8194(2015)36-0071-02

猜你喜欢

禾本科变应原风团
变应性鼻炎患者食物变应原分布特点分析
广州地区不同性别变应性鼻炎吸入性及食入性变应原谱特征分析
变应性鼻炎的变应原组分诊断
992例儿童特应性皮炎及荨麻疹变应原检测分析
中药洗剂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玉屏风颗粒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分析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嗜碱粒细胞CD63和CD203c的表达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差异表达蛋白的筛选及C反应蛋白的测定
芦根及其混淆品的鉴定
禾本科植物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