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细节教学策略研究
2015-01-23刘祖波
刘祖波
英国历史学家卡尔认为,历史是历史学家与历史事实之间连续不断的、互为作用的过程,就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休止的对话。这就告诉我们,史学是今人与古人的对话,是穿越时空的生命观照,历史教学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实现学生与过去的对话。囿于篇幅的限制,原本丰富多彩、饱满而立体的历史,在教材中往往表现为高度凝练、概括的语言,言简意赅的文字浓缩了很多重要内容,需要我们增补史实细节,帮助学生理解相关内容。
从信息的性质上讲,细节有一种活的属性,正如中教法专家、首都师范大学叶小兵教授所指出的那样,“细节往往是具体的、形象的,可以使已经逝去了的历史重现出有血有肉、有声有色的原状,可以造就强烈的现场感,使学生感受到历史的真实;细节往往是典型的、有特色的,可以以小见大,于细微处见精神,见微知著,使学生更真切地了解和认识所学的史事;细节还往往具有启发性,通过细节可以引发学生的联想、想象等思维活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1]
一、独具匠心——用细节导入新授课程
用细节导入,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内容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密切联系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关注学生生活和全面发展。例如,关于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的教学,指导意见要求如下:
为此,笔者精心设计了导入细节,通过由远而近展示一张图片——一碗又白又香但“粒粒皆辛苦”的米饭,让教学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关注和适应学生的兴趣、意向和经验入手,引导学生展开思考。
师:水稻的生产大体需要经过哪些环节?
生:需要经过耕田、播种、插秧、管理、收获等环节。
师:在这些生产环节中,先民们发明了哪些农具?
生:耕犁、中耕的曲柄锄、收获的大镰、灌溉工具翻车等。
师:这些传统农具中,哪一件能够成为古代中国农业的象征?为什么?
生:耕犁。农业耕作工具的发明和改进,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师:犁是农耕活动中最重要的工具,也是农业文化中最典型的符号。历史上曾有几百年时间,中国在许多方面比世界上其他国家都领先,最大的优势也许就是耕田用的犁。阅读教材思考:中国的犁是通过哪些方面(材质、动力、构造)的革新得到发展与完善的?
通过细节导入新课,直奔主题,时空穿越,回溯物质文明之历程,呈现先民创造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物质条件,很好地体现了“凝神、起兴、点题”六字原则,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探究心理,使之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二、事半功倍——用细节化解认知冲突
认知冲突是指认知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知识或新情境之间不能包容而产生的矛盾,认知冲突出现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构建了学生固有经验与新知识的通道,如能化解,必成为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有效契机。在教学必修二专题五“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时,笔者精心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以化解学生的认知冲突。
师:在必修二专题一第二课“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中提到,东西方交往早已存在汉代的丝绸之路和唐宋以来被称为瓷路的海上丝绸之路,为何还要在1500年前后重新开辟新的交往路线?(展示14世纪前后欧亚主要商路地图,略。)
生1:由于商业危机需要开辟欧亚新航路。如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东西方商路,使东西方贸易更加困难;意大利和阿拉伯商人垄断东西方贸易,获取高额利润,引起欧洲人的不满;等等。
材料1: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了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
——哥伦布
师:哥伦布的话反映了16世纪欧洲人最大的愿望是什么?为什么当时的欧洲人普遍有这种想法?
生2:社会根源黄金热,更深层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材料2:地理大发现和这时正在蓬勃开展的文艺复兴运动互为因果。正是在文艺复兴运动中倡导的人文主义,推动了航海家大发现的事业。而在大发现中验证和弘扬的人文主义,又使文艺复兴的精神得到升华。
—— 计翔翔、周百鸣:《地理大发现探幽》
(出示上述材料,旨在让学生分析得出结论:文艺复兴倡导的人文主义为欧洲探险家们产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提供了精神动力。)
材料3:与此同时,指南针、观象仪和分度器等运用于航海事业,造船和航海技术的提高也为出海远航创造了条件。罗盘(由有方位刻度的圆盘和中间装置一根可以水平转动的指南针构成)和舵都由中国人发明和最早使用,但在什么时候、通过何种途径传入欧洲,学术界还没有搞清楚。
—— 计翔翔、周百鸣:《地理大发现探幽》
用材料和问题展现细节,让学生触摸历史,由表及里,由点到面,了解1500年前后欧洲的社会环境和轮廓,理解是欧洲这位巨人的力量和知识正在增长,地域的樊篱已经无法将其禁锢,新航路的开辟是应运而生,不可阻挡。引导学生回到过去的历史时空,捕捉具体的历史细节,能最大限度地还原那个时代、社会宏观的历史图像,用栩栩如生的历史情景帮助学生沟通已有知识和历史经验的联系,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三、纲举目张——用细节构建知识体系
历史知识浩如烟海,致使许多学生对历史课程又爱又恨。爱的是她的博大精深、生动有趣;恨的是她的体系庞大、知识繁杂。基于此,笔者利用历史本身的细节,通过梳理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揭示蕴藏在历史表象背后的深层逻辑,从而引导学生提升历史思维能力,培养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增长历史智慧。
例如,在教学必修一专题七第二课“美国1787年宪法”时,笔者出示了如下情境问题。endprint
情境问题1:如何理解“强化中央政府的权力,制定一部完备的宪法,已经成为美国进一步发展的迫切要求?请依据教材概括造成这一“迫切要求”的原因。
情境问题2: 阅读教材138页资料卡片:“任何一级政府都是不可信任的,但是级别越高、距人民越远、权力越集中和强大的政府,越需要受到特别限制,因为愈是远离被统治者的政府愈有可能滥用职权,耍阴谋诡计,陷入腐化堕落的地步(詹姆斯·罗伯逊)。”然后细化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这部宪法在权力结构中突出体现了‘制约与平衡的原则”这句话的含义。
(1)美国1787年宪法为什么那样设计?(另一种忧虑:邦联的弊端要求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但强有力的政府容易发展为专制政府。)
(2)如何分权制衡?(要求学生利用教材概括归纳,找出中央政府的权力构建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3)这种设计有何作用?(要求学生理解,这些煞费苦心的分权制衡进行制度建设,都是为了防止出现专制政府,防止权力的滥用和误用。教材结论“权力的制约与平衡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
笔者最后解读:杰弗逊曾经说过,自由政府是建立在猜疑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也说,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通过以上材料,我们可以从中感受1787年宪法中的“制约与平衡”原则是人类的政治智慧。自从独立战争抗击英国殖民统治取得自由,邦联制出现了诸多问题,威胁着自由建立的联邦制度,实行中央分部分权力给地方,中央机构内部三权分立巩固自由,有利于美国人民维护自由。自由与平等的价值不仅具有普遍适用性,而且对于现代文明或现代性而言还具有某种根本性的意义。
上述利用历史细节梳理历史事件发展的逻辑脉络的做法,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水到渠成——用细节升华情感教育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要求,是通过历史学习,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在教学必修一专题二第三课“伟大的抗日战争”时,为了让学生感受日军侵华罪行,认识中日双方力量如此悬殊,爱好和平的中华民族为何忍无可忍仍然选择抗战?笔者出示了如下历史细节。
首先,笔者让学生阅读必修一教材36页的内容:1937年12月,《东京日日新闻》报道了日军“片桐部队”的向井敏明、野田毅两名军官在南京紫金山一带进行杀人比赛的消息。接着,向学生展示了中国旅美画家李自健的油画《南京大屠杀》。这是一幅让所有中国人过目不忘的油画,它重现了1937年日军在南京屠城的暴行。整幅油画由“屠”“生”“佛”三联主题组成,画面主体是堆积成山的尸体。左侧一联主题为“屠”:两个趾高气扬的日本军官站立着,其中一个正狞笑着擦拭沾满鲜血的战刀。中间一联主题为“生”:在尸山的上面,一个孩子正趴在裸露着胸膛惨死了的母亲身上哭喊着。右侧一联主题为“佛”:一位佛家弟子正拖起一位惨死的老人。整座尸山的后面是奔流滚滚的长江,画面让人不寒而栗。最后,笔者向学生介绍了该画创作背景:一个偶然的机缘,李自健结识了享誉世界的高僧星云大师。一天,星云大师和他谈起了自己的身世,说十二岁那年,母亲带着他到南京去寻找父亲,他们在尸骨遍野的死人堆里找了十多天,也没能找到自己的父亲。后来,他在南京栖霞山寺披剃出家,拜至开上人为师,为临济宗第四十八代传人。“没有找到父亲,却看到很多很多的死人,那种惨状就深深地留在他的印象当中,无论从大陆到台湾到美国,都没能忘记。” 他对李自健说,“你有这种(绘画)能耐,替我完成一个心愿,画幅南京大屠杀,以铭记那段历史。”
上述细节描述,使学生的情感在“润物细无声”中得到了升华,认识到法西斯主义就是战争,就是罪恶,只有全民族抗战才能取得胜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要珍爱和平和生命。
老子曰:“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课堂教学就是由教学细节构成的一个完整的系统, 让我们关注细节,及时地发现与捕捉细节,有意识地创造与重构细节,使教学细节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一个个亮点,高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叶小兵.细节的重要[J].历史教学,2005(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