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46例麻疹合并肺炎患儿的效果分析

2015-01-23吴微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23期
关键词:麻疹住院肺炎

吴微

护理干预对46例麻疹合并肺炎患儿的效果分析

吴微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麻疹合并肺炎患儿的效果分析。方法46例麻疹合并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23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 实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之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进行护理, 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住院时间﹑退热时间以及退疹时间。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 对照组患儿为78.26%, 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的住院时间﹑退热时间以及退疹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明显缩短患儿的住院和退热等时间, 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 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和推广。

护理干预;小儿麻疹;退热时间

麻疹是儿科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之一, 其主要是麻疹病毒感染导致的出疹, 严重威胁儿童的身心健康[1]。麻疹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口腔麻疹黏膜斑以及全身斑丘疹等,具有较高的传染性。麻疹在儿童中的发病率较高, 尤其是6个月~5岁的儿童发病率最高, 其发病不受季节的影响, 可以直接通过空气传播, 极易感染他人。麻疹会引发多种疾病,肺炎是其中的高发症之一, 其会造成患儿出现心力衰竭或者小儿脑膜炎。对症治疗和科学护理措施是提高麻疹合并肺炎患儿治疗效果的关键。本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麻疹合并肺炎患儿, 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进行护理, 取得不错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麻疹合并肺炎患儿46例,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23例。实验组中男13例, 女10例;年龄4个月~5岁,平均年龄(2.76±1.53) 岁;病程2~19 d, 平均病程(7.24±1.57) d。对照组中男11例, 女12例;年龄3个月~6岁, 平均年龄(3.16±1.58) 岁;病程3~17d, 平均病程(7.25±1.93)d。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 给予体温控制﹑用药指导以及麻疹合并肺炎的注意事项。实验组患儿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进行护理。护理人员要详细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 提高家长对疾病的了解程度, 对治疗的方法进行全面讲解, 提高家长治疗的信心。患儿入院后, 护理人员要积极与患儿沟通, 取得患儿的信任, 分析患儿的特点, 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要保持患儿稳定的情绪, 切不可使患儿情绪波动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护理人员要定时对患儿的体温进行监测, 患儿体温过高时最好采用物理降温的方式降温。护理人员要定期清洗患儿的口腔, 记录患儿的皮疹分布﹑数量﹑色泽等的变化。患儿咳嗽严重时要给予雾化吸入护理, 保证痰液可以顺利排出。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住院时间﹑退热时间以及退疹时间。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 体温恢复正常;有效:患儿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 体温基本恢复正常;无效:患儿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 体温持续不正常。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 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患儿显效17例, 有效5例, 无效1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 对照组患儿的显效12例, 有效6例, 无效5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78.26%, 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退热时间以及退疹时间比较 实验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为(7.7±1.9)d﹑退热时间为(4.38±1.42)d﹑退疹时间为(7.48±1.61)d;对照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为(12.4± 2.2)d﹑退热时间为(7.32±1.48)d﹑退疹时间为(10.97±1.78)d,实验组各观察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肺炎是小儿麻疹常见并发症之一, 治愈不及时将威胁患儿生命。对患儿采取护理干预可提高其康复速度并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护理干预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强调医护人员与患儿之间的沟通[2]。通过采取合理的沟通方式, 使患儿处于放松状态, 并配合药物治疗, 可减少其不良情绪, 从提高治疗效果。护理干预还强调健康护理和体征护理, 护理人员要及时与患儿家长沟通, 为其讲述麻疹病理和治疗效果, 使其正确认识这一疾病, 积极配合治疗。针对麻疹的并发症, 还应进行必要的口腔严重护理﹑观察护理和雾化吸入护理, 降低麻疹患儿感染肺炎的几率[3]。患儿的情绪稳定﹑身体舒适度提高, 降低了其住院时间, 提高了该病的治愈率。

综上所述, 传统的护理方式仅从治疗手段上出发, 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通过综合护理手段提高了患儿的身体舒适度, 提高治愈率, 减少并发症并且缩短住院的时间。

[1]张启月,张翠英,李立群,等.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麻疹合并肺炎中的应用.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8(12):1709-1711.

[2]邱心,林艺凤.小儿麻疹合并肺炎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中国社区医师, 2014, 30(2):131-132.

[3]费琳.重症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分析.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4, 2(4):477-47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3.194

2015-09-02]

110006 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麻疹住院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妈妈住院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认识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知识问答》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Trouble in Disneyland
干扰素α-1b治疗成人麻疹疗效初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