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对策探讨
2015-01-23付吉月
付吉月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对策探讨
付吉月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护理对策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67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 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常规组(32例)和个性组(35例)。常规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 个性组患者予以个性化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常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5%, 个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1.5±1.6)d, 生活质量评分(83.4±10.6)分;个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6.4±1.1)d, 生活质量评分(95.7±3.2)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8%, 个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围手术期的护理中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能有效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时间,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可以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护理对策;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围手术期;护理效果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临床耳科常见的﹑多发性疾病之一,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指中耳黏膜﹑骨膜或者骨质发生的慢性化脓性炎症[1]。主要临床表现为耳内流脓﹑鼓膜穿孔﹑听力下降等, 病情较重时可引起颅内感染或者耳部脓肿等严重的并发症。手术治疗能有效的根除病灶, 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重要手段之一, 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听力[2]。在有效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患者良好的护理干预可以加快患者的康复,为探究不同护理对策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 本次研究选取67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进行研究, 现将护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本院治疗67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经过临床确诊均符合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诊断标准。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将患者分为常规组(32例)和个性组(35例)。常规组男26例, 女6例, 年龄20~86岁, 平均年龄(41.7±14.8)岁;个性组男23例, 女12例, 年龄16~74岁,平均年龄(42.4±10.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规组患者予以常规的护理干预, 主要包括帮助患者进行治疗操作, 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 向患者讲解相关的疾病知识等。
1.2.2 个性组患者予以个性化护理干预, 具体如下。
1.2.2.1 术前护理 ①协助患者进行心电图﹑血尿常规﹑肝功能等常规检查, 对于老年患者予以血糖的检测, 加强与患者沟通[3]。②手术前准备:在手术前6~8 h内嘱患者禁止饮食﹑饮水, 做好手术的相关准备。
1.2.2.2 术后护理 ①手术后的体位护理:患者在手术后尽量保持半卧位, 对于需要负压引流的患者可以采取低半卧位, 防止压迫手术部位, 禁止脑部有剧烈的运动, 以免出现头痛等症状。②生命体征的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变化, 予以患者对症治疗, 保持患者的口腔清洁。
1.3 观察指标 以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平均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作为观察指标。
1.4 疗效评价标准 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 评价标准为:护理满意度总分为100分。十分满意:90~100分;满意:70~89分;基本满意:50~69分;不满意:<50分。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经过调查分析, 结果显示, 常规组患者十分满意6例, 满意18例, 基本满意6例,不满意2例, 护理满意度为75%;个性组患者十分满意13例,满意20例, 基本满意2例, 不满意0例, 护理满意度为94%,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结果显示, 常规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1.5±1.6)d, 生活质量评分(83.4±10.6)分;个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6.4±1.1)d, 生活质量评分(95.7±3.2)分;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结果显示, 常规组患者共有9例出现并发症, 包括2例出血﹑3例感染﹑3例眩晕﹑1例迷路炎, 并发症发生率28%;个性组患者共有3例出现并发症, 包括1例出血﹑1例感染﹑1例眩晕, 并发症发生率9%;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小结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 因此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4]。个性化护理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同时予以患者针对性护理等,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了并发症发生率。此外, 通过医护人员积极和患者交流,不仅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 还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相关研究报道, 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围手术期予以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效果明显[5]。
总之, 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围手术期的护理中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能有效的缩短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可以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1]刘爱清,殷秀云.7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围术期的护理分析.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4(8):1940-1942.
[2]侯丽达.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围术期护理.中国医药导刊, 2010, 12(2):333-334.
[3]叶锦素.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围术期的临床护理.临床医学工程, 2012, 19(10):1791-1792.
[4]常秀娟,王继波. 98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围手术期临床护理体会.中国医药指南, 2013(16):347-348.
[5]王英楠.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模式分析.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4(5):69-7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3.148
2015-08-10]
121001 辽宁省锦州市中心医院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