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的护理体会

2015-01-23徐雯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23期
关键词:股骨颈股骨头出院

徐雯霞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的护理体会

徐雯霞

60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 通过加强术前护理﹑术中监测﹑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 未出现并发症, 出院后均可进行自我护理和有效的功能锻炼。

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护理

股骨颈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1], 这是因为老年人骨质疏松, 很小的扭转暴力就能引起骨折。随着老年人口的逐渐增长, 近年来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的发病率越来越高。2011年3月~2014年3月本院60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 其中男27例, 女33例, 年龄55~80岁, 通过加强术前护理﹑术中监测﹑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 未出现并发症, 出院后均可进行自我护理和有效的功能锻炼。现具体分析报告如下。

1 术前护理

1.1 心理护理 针对老年患者自身的心理特征,术前应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并密切观察患者机体是否受心理变化影响, 消除老年患者的恐惧紧张心理。护理人员应从安慰﹑解释﹑鼓励入手, 热情耐心地向其讲述手术目的及术后注意事项, 以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心理。护理人员也可介绍成功的康复病例, 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进而达到更好地配合手术治疗及护理, 促进手术顺利进行。

1.2 一般护理

1.2.1 加强基础护理, 并指导患者在床上解二便以适应术后需要。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 一旦出现异常状况,立即告知医师并给予及时处理。

1.2.2 减少与感染源接触的机会, 术前严格备皮, 实施术前过敏试验, 适量应用预防性抗生素和镇静剂。

1.2.3 合理配餐, 鼓励摄取高蛋白及易消化食物, 以提高患者的手术耐受性。由于老年人消化功能较差,且饮食量较小,因此术前对于年老体弱患者,嘱咐家属给予富含维生素﹑营养均衡﹑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

2 术后护理

2.1 术后常规护理 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观察肢端血供及创面出血情况, 注意保持创口引流管通畅和敷料清洁干燥, 手术后6 h内完全禁食, 6 h后可进流食。

2.2 预防感染的护理

2.2.1 观察引流液 术后负压引流24~48 h, 更换引流瓶时严格无菌操作, 维持负压, 避免分泌物聚积在关节腔内而造成感染, 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性质及有无异味以提示感染是否存在。

2.2.2 防治肺炎和尿路感染 嘱患者早活动, 早下床, 帮助患者主动排痰咳嗽, 协助患者拍背翻身,鼓励患者咳嗽及深呼吸, 增加肺活量, 防治肺炎﹑肺不张。术后嘱患者多饮水,避免发生尿路感染, 加强膀胱功能锻炼。对留置尿管者应行尿管护理, 更换尿管1次/周, 每天更换1次尿袋以防尿袋感染。根据医嘱应用抗生素时, 应严格无菌操作, 并注意观察其效果。

2.2.3 皮肤护理 由于老年患者皮下脂肪少皱褶多, 且弹力及抵抗力差, 长期卧床极易形成褥疮, 特别是骶尾部皮肤,持续受压数小时即可形成压力性坏死, 从而形成褥疮。对此要教会老人抬臀动作, 保持皮肤清洁。对骶尾部受压位进行按摩, 每2小时1次为宜, 也可用气垫床﹑小棉垫等垫于骨突部, 通过以上护理方法, 患者无一例褥疮发生。

2.3 防止血管栓塞的护理 血管栓塞可发生在盆腔﹑大腿及小腿的血管, 最多见于小腿深静脉, 严重者可延伸至大腿部, 有时可单纯发生于盆腔及腹部深静脉, 80%~90%发生于术侧肢体。

2.3.1 指导患者术后运动 指导患者做股四头肌及臀肌的等长收缩运动﹑腿的抬举运动﹑足部背侧屈曲等运动。检查患者的循环活动感觉, 观察小腿有无触痛, 以利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2.3.2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老年患者常合并多脏器的生理性退变, 加之长时间卧床, 血流状态缓慢﹑血液凝固性增加,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一旦发生可导致严重后果。因此, 护理人员应及时观察髋部肿胀程度, 并与健侧下肢对比。嘱患者家属从足部向上至大腿按摩患肢, 如无缓解, 必要时使用抗血栓泵。

2.4 饮食调节 鼓励老年患者多吃蔬菜﹑水果等易消化食物, 保持大便通畅, 防治便秘。同时要指导患者多补充低胆固醇﹑含钙高的食物, 以补充钙质的匮乏。

2.5 术后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老年患者自身的活动力较差, 加之骨折后活动量显著降低, 因此, 术后护理人员需为患者制定系统的功能锻炼计划,制定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2], 鼓励患者尽量主动活动患肢, 首先在床上做些适当活动, 离床后先扶双拐行走, 而后单拐直至扔掉拐后行走。脱拐后从事适当功能锻炼及进行按摩治疗, 提高患肢的伸缩能力。

2.6 术后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 帮助患者真正认识到功能锻炼的重要性, 从而达到巩固手术治疗效果的目的。

3 出院指导

出院时指导和交待患者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避免盘腿和健侧卧位, 防止假体脱落。饮食方面, 嘱患者忌辛辣饮食,注意营养搭配, 多食蔬菜水果及粗纤维食物。可补充钙剂和服用防止钙质丢失的药物, 以维持骨量的稳定。为了解人工关节位置有无松动征象, 嘱咐患者每隔1年进行常规X线复查, 如有任何不适及时就诊。

4 结果

6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无一例并发症发生, 均康复出院。

5 小结

由于股骨颈的应力特殊, 老年人该区都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 且老年患者常伴有心﹑脑血管疾病, 使手术的风险性大, 并发症多, 从而使护理难度加大。因此, 护理人员应运用科学的护理方法, 对患者不同时期的护理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重视并发症的预防, 正确指导患者进行患肢功能锻炼和健康教育, 以保证股骨头置换成功。

[1]段清萍, 郭翠兰, 郑慧琳,等. 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的体位护理研究. 护理研究, 2007, 21(2):511-512.

[2]关森.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 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1):326-32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3.140

2015-07-23]

132001 吉林市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股骨颈股骨头出院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潜在失调基因的鉴定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3枚空心加压螺钉在股骨颈截面的位置分布
治疗Pauwels Ⅱ型股骨颈骨折,股骨颈系统(FNS)比Hansson钉稳定性更好、固定更可靠
实施预出院流程在脊柱外科患者出院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不同术式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颈骨折临床研究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仙鹿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