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坐骨神经痛患者的临床分析

2015-01-23何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4期
关键词:压痛椎管病情

何苗

坐骨神经痛患者的临床分析

何苗

目的总结坐骨神经痛患者的临床治疗特点以及影响, 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坐骨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患者经过有效治疗, 34例患者病情得到了控制,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 康复出院, 2例患者病情较重, 伴有并发症出现, 病情好转较慢, 需要进一步住院治疗。结论提高和加强对坐骨神经痛患者的治疗方法有利于提高临床效果,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坐骨神经痛;神经内科

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域出现的疼痛综合征称为坐骨神经痛, 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种。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又称坐骨神经炎, 病因未明, 与感染、受寒、糖尿病等因素有关,继发性坐骨神经痛的病因较复杂。本院对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属性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 2011年4月~ 2012年11月收治36例坐骨神经痛患者, 其中男26例, 女10例。年龄26~74岁,平均年龄52岁。根据其病变部位可分为:①椎管内疾病8例:如脊髓和马尾的炎症、肿瘤、外伤及血管畸形等;②脊椎疾病10例:如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骨关节病、结核、肿瘤、椎管狭窄等, 其中以腰椎间盘突出最多见;③骨盆及盆腔疾病18例:包括骶髂关节病、炎症、结核、脱位及盆腔内子宫附件感染、肿瘤等。

1.2 诊断要点

1.2.1 好发于成年人, 以青壮年较多见, 疼痛位于一侧腰部、臀部, 并向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及足外侧放射, 沿坐骨神经区有压痛。根性坐骨神经痛在咳嗽、喷嚏、用力等增加腹压动作时疼痛加重, 病变水平的腰椎棘突及横突(椎旁点)压痛明显, 颏胸试验及压颈静脉试验阳性。干性坐骨神经痛压痛点则以臀点、腘点、腓点及踝点压痛明显, 压颈静脉及颏胸试验阴性。

1.2.2 患肢感觉及肌力减退, 臀部及小腿肌轻度萎缩, 踝反射减低或消失, 拉塞格征阳性。为了减轻疼痛常有特殊姿势,如站立时患肢微屈, 脊柱侧凸, 身体弯向健侧等。

1.2.3 辅助检查 腰骶椎、骨盆X线拍片。肌电图及神经电图检查, 能了解坐骨神经及其分支受损的程度, 并有定位诊断价值。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查, 测压时尚可作通畅试验,了解有无椎管阻塞情况。疑为椎管内疾病、腰椎间盘突出或盆腔内疾病者, 做脊髓腔造影、CT扫描或MRI检查, 有重要辅助诊断价值[1]。

1.3 治疗方法

1.3.1 镇痛剂 如去痛片0.5 g, 3次/d;芬必得0.3 g, 2次/d;萘普生250 mg, 3次/d;泰必利0.1 g, 3次/d;曲马多50 mg, 3次/d或汉桃叶片3~5片, 3次/d, 酌情选用1~2种。阿司匹林1.0 g, 3次/d, 口服。消炎痛25 mg, 3次/d, 口服。布洛芬200 mg, 3次/d, 口服。急性期用泼尼松10 mg或地塞米松1.5 mg, 3次/d, 口服, 服药7~10 d后, 疼痛缓解, 逐渐减量停药[2]。

1.3.2 B族维生素等药物 维生素B1100 mg、B12500 μg肌内注射或口服, 1次/d;甲钴胺500 μg, 3次/d, 或其注射剂500 μg肌内注射, 隔日1次;配合地巴唑10~20 mg, 3次/d;或氢溴酸山莨菪碱10 mg, 肌内注射, 1~2次/d。每疗程1~2个月[3]。

1.3.3 神经阻滞疗法 可用0.5%普鲁卡因20 ml加入醋酸强的松龙25 mg做局部阻滞。如为根性坐骨神经痛, 可作椎旁点或骶管阻滞;如为干性坐骨神经痛则可直接封闭坐骨神经周围, 穿刺点为股骨大转子与坐骨结节间连线中点, 隔日1次, 4~6次为1个疗程。

1.3.4 肾上腺皮质激素 强的松5~10 mg, 3次/d, 或醋酸可的松25 mg, 肌内注射, 1次/d, 对减轻炎症反应及局部水肿有较佳效果。

2 结果

36例患者经过本院的有效治疗, 34例患者病情得到了控制, 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 康复出院, 2例患者病情较重,伴有并发症出现, 病情好转较慢, 需要进一步住院治疗。

3 讨论

坐骨神经痛从病变的主要部位, 一般可分为神经根、丛和干的损害, 且依原因不同而有差异。神经的病理变化主要为炎症性或炎症变性反应, 大多数为压迫性损害, 基本上是髓鞘脱失、不同程度的轴突减少、神经外膜水肿等。感染或变态反应所致者, 则有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节段性脱髓鞘等[4]。由于发病原因众多, 而临床表现又彼此类似, 因此须详细询问病史、全面的体格(包括神经系统)检查和针对性强的辅助检查, 加以仔细的综合分析, 才能得出较正确的诊断。通常依据疼痛的性质与分布等临床特征, 加上相应的辅助检查, 诊断不难, 确定为坐骨神经痛之后, 必须按前述的临床征象, 区分神经根还是神经干受损, 最后才是病因的判断。坐骨神经沿径有压痛, 局限于棘突(L4或L5)旁、骶髂点、髂点、臀点、股后点、腘点、腓点、腓肠肌点、踝点等。牵拉坐骨神经引发疼痛即牵引痛, 也称坐骨神经牵拉试验, 如直腿抬高和交叉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等[4]。神经系统检查可发现轻微体征, 如患侧臀肌松弛、小腿轻微萎缩、足背外侧及小腿外侧的感觉减退、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

应依据病因来选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局部压迫严重的患者并且应用多种方法而无效者, 视情况可择期手术。对炎症病变, 尽可能依据感染的病原, 选用相应的抗炎药物, 如抗病毒的利巴韦林(病毒唑)、阿昔洛韦(无环鸟苷)。对骨关节炎或盆腔疾病, 也应进行针对性治疗。坐骨神经痛的预后依病因及治疗而异, 通常经上述综合治疗, 大都在4~8周逐渐恢复, 且预后良好。少数转为慢性, 症状时轻时重, 甚至数月、数年不愈, 并常反复发作, 可遗留腰部及坐骨神经分布区酸痛。腰椎椎管狭窄症手术治愈率达70%以上, 有效率超过90%。因此, 应提高和加强对坐骨神经痛患者的治疗方法, 以提高临床效果,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1]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8:198.

[2]陆保全, 卢爱玲, 常育红, 等.坐骨神经痛40例综合物理治疗疗效分析.中国当代医药, 2012, 19(9):52-53.

[3]戴力扬.下肢疼痛区域对于腰骶神经根压迫症的定位诊断意义.颈腰痛杂志, 1998, 19(4):263-265.

[4]周德忠, 张升铭.苗药“克痹液”治疗坐骨神经痛168例疗效观察.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1999, 54(5):257-25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4.031

2014-11-06]

154100 黑龙江省鹤岗市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压痛椎管病情
冠心病支架后病情稳定,何时能停药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发展现状
压痛点密集型银质针温针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观察
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内热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观察
压痛点推拿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5例疗效观察
腘窝坐骨神经阻滞与椎管内麻醉在足部手术中的应用
椎管内原发Rosai-Dorfman病的MRI表现(附4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