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现状与分析

2015-01-23张传会张晓东王爱国

中国果菜 2015年4期
关键词:冷链农产品物流

张传会 张晓东 王爱国

(山东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山东济南 250013)

美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现状与分析

张传会 张晓东 王爱国

(山东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山东济南 250013)

受美国休斯顿大学亚美培训中心邀请,笔者一行13人对美国实力较强的冷库、冷链物流企业以及行业协会联盟进行了为期13天的学习、考察与交流访问。本文分析了美国冷链物流行业的特点、我国在这方面的差距,以及从这次采访间得到的启示,以期能为我国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提供素材。

美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分析

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水果、蔬菜等农产品从采收、贮藏、加工、运输、销售直到消费者手中整个过程中均处于适宜的低温条件下,是保证农产品质量、减少农产品消耗的一系列供应管理措施和方法。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能够保证农产品的原料品质和耐藏性,保证保鲜贮运工具设备的数量与质量,保证处理工艺水平高、包装条件优和清洁卫生好,保证现代化管理和快速作业,最终保证农产品冷链物流协调、有序、高效地运转[1]。

目前,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还未形成较完善的体系,还未建立起一套能监控保障食品从生产、包装、储存、运输到销售(即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冷链的完整系统,致使食品在整个物流过程中的质量状况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和保障。在这一点上,与发达国家(如美国)相比,我国还有很大的差距。据统计,美国的果蔬、肉类、水产品等产品的冷链运输率高达90%以上,同时也拥有大量实力强劲的冷库企业。为寻求国内食品冷链发展方向,正确分析国内物流产业现状,受美国休斯顿大学亚美培训中心邀请,笔者一行13人对美国实力较强的冷库与冷链物流企业以及行业协会联盟进行了为期13天的学习、考察和交流访问。

1 考察学习的内容

1.1 专题讲座

在美期间,来自休斯顿大学的Laura Cardinal、Ray Cline、Gary Richardson和威廉帕特森大学的Mark J. Kay、Joanna Doyle及纽约城市大学Andrea Taylo等多位专家教授的专题授课,内容涉及面广、信息量大,主要包括:美国冷链物流市场的发展现状、技术研究与运用情况以及未来趋势发展,冷链物流技术主要应用的产业范围及实际应用情况(尤其是真空预冷技术和RFID非接触式自动识别射频技术的运用),行业管理要求与规范以及企业管理与运作机制,美国冷链物流体系的规划与建设和产业体系中配送渠道的联动和拓展,冷链物流管理中的安全保障和监控机制等。课程紧密结合当前美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具有很好的学习和借鉴意义。

1.2 参观考察

期间,笔者还考察了新泽西NewWark PFS普菲斯冷库、纽约马士基物流公司、纽约USCS美国冷藏公司、旧金山沃尔玛连锁超市和农贸市场、加州食品配送中心、加州旧金山Able Freight公司以及加州CR-England Logistics公司、旧金山美国大世界运通公司等。分别拜访了纽约和旧金山市政厅、新泽西州和加州以及圣荷西市的商务与经济发展部门、美国物流协会、纽约城市大学和旧金山大学等;还参观了新泽西Shop site生鲜产品仓储销售一体化超市、新泽西Randolf Nursery全自动智能联动温室大棚育苗基地、纽约以生鲜食品销售为主的Whale food公司、加州Hayward草莓生产基地等。对生鲜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以及运输储存标准的执行情况、冷链物流各环节的无缝隙衔接、冷链物流全程监控系统的构建与设计、冷链物流企业的运作机制,特别是RFID技术和真空预冷技术在冷链物流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和深入了解。

1.3 互动交流

在学习和与授课教授的课堂交流期间,由于学员大都来自业务一线,熟悉冷链物流的实际情况,大家有针对性地向老师提出一些涉及政策措施、规范标准和技术运用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与教授们相互交流探讨。实地考察企业时,大家对具体技术和操作细节问题与企业方面进行互动交流,美国冷链物流发展起步早、技术先进程度高、标准统一、环节之间衔接紧密,实际运用中有许多令参训学员感兴趣的地方。考察中物流各环节的衔接、关键技术的应用等细节问题一直是大家交流的热点,其中鲁丰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省农产品有限公司与休斯顿的两个大型连锁企业Kroger和HEB公司的农产品经营负责人取得了联系,并就农产品进入美国市场进行深度的交流。

2 美国冷链物流行业的现状与特点

2.1 运输网络健全

冷链物流对温度和时间都是有特殊要求的,而美国完整而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是美国冷链物流发达的重要原因。由于汽车产业在美国的发展相当早,美国许多城市的发展都提前考虑到了将城市和住宅区搭配道路网络的设计。美国很早便设计并建造了高通行量、高速度的高速公路,其中主要是州际高速公路系统的建设。依靠这些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网,美国国内冷链运输主要由集装箱卡车来完成,1000km以内24h可以送达。除了公路,美国建造了横贯大陆的铁路网络,用以在48个州之间运载货物。美国冷链物流当前大力发展火车温控集装箱,也是基于考虑铁路网络的优势。美国与运输业相关的产品和服务约占经济总量的3%,吸纳了国内1/8的就业。

2.2 职责分工明细

美国的冷链分工非常清楚,运输方只负责确定唯一运输卡车与司机、仓储方只负责对确定时间在唯一卸货码头出现的卡车进行卸货、卡车出租公司只负责提供卡车、维修公司只负责根据求救电话进行抢修,整个链条最忙碌的环节就是客户,客户需要确定以上几家公司,客户作为中间人完成整个冷链业务上的建设。由于分工不同,各个分工的专业性较强、职责较明确,这样整个冷链运行起来有据可依、有证可查,大大提高了冷链物流的可操作性。

2.3 技术与资源优化配置程度高

考察访问的公司都装有先进的安全控制及自动化喷淋系统,装有可视屏(电脑终端)的叉车,配备有涉温区域广的冷藏集装箱,与仓库进货口实现无缝对接。通过采用高端牵引车及冷藏箱、GPRS系统、进口车载温控仪、POS机等一批高端的冷藏运输设备,为客户提供全程可控的冷链服务。通过先进的设备组合及人员调配,可以实现GPRS远程温度监控,对各冷藏车的位置和车箱温度实施不间断的监控,确保车内货物按时、保质的送达客户。充分发挥现有的冷藏车和冷库等资源,向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冷链物流服务。例如,CR-England Logistics公司为每个车辆配备全球定位系统、网络跟踪设备和网络账单功能,可以按照客人指定的准确时间送抵,为食品公司规避了因不能按时送递货物而承担的赔偿风险。美国冷藏公司USCS已建立起完善的仓库、运输及资讯系统,不仅能加强日常运作,还可为顾客提供节约成本的服务。

2.4 RFID技术广泛运用

美国很早就将非接触式自动识别射频技术引入到冷链物流中,带温度传感器的RFID标签数据存储量大,可重复使用,使用成本低,在30~100m内远距离读写。通过RFID标签,可以监控到一个集装箱内不同包装单位的不同温度,可连续记录温度变化的数据和相应的时间记录,可以准确掌握冷链管理中最重要的运输途中的温度变化。RFID还可扩展为由企业或者联盟建立覆盖全冷链流程的冷链检测中心平台。利用RFID技术的冷链温度监控系统利用实时监控可以确定流通产品环境温度是否超标,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为构建完善的冷链物流系统创造了条件。将RFID温度监测器放入物品包装或货箱中,监控器按照系统预定的时间间隔周期性地记录测量到的温度并定时写入RFID标签的芯片中。当RFID标签接收到读写器信号时,将温度数据传送给安装在仓库、配送中心等各节点的读写器,各个温度监测点的数据通过网络上传至数据中心存储和处理,最终汇总至中心数据平台,实现高效的冷链温度监测管理[2]。

2.5 加工包装环节实行高资质检验

据了解,Able Freight在仓库现场有美国海关授权进行进出口货物的安检设备,以及FDA专员对货物进行现场检查的工作岗,双重保险以确保保鲜食品的安全。对食品的检验检疫放在物流配送企业来做,是美国冷链物流的一个特色,但不是全部运输出口食品都放在该企业,每个类似企业都有擅长检验检疫的种类,根据这些特长申请到的某些种类食品的检验权,在该类物流配送中心检验过后的食品,可以“免检”出关。而对于出口,政府则在该企业安排了FDA监测点,来不定期监控分析。这样的设计,不仅减少了海关的工作量,而且能够避免食品在海关排队检测中的变质,同时增加了食品流通速度,降低物流成本,为企业带来了效益。

3 我国与美国在农产品冷链物流方面的差距

3.1 冷链运输率

美国的果蔬、肉类、水产品等产品的冷链运输率高达90%以上,农产品的冷链物流发展相对成熟。相对而言,目前我国对于农产品安全至关重要的冷链还未形成体系,未建立起一套能监控保障食品从生产、包装、储存、运输和销售(即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冷链的完整系统,致使农产品在整个物流过程中的质量状况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和保障。目前我国大约90%的肉类、80%的水产、蔬菜水果基本上还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输销售,全国每年果品腐烂损失近1200万t,蔬菜腐烂损失1.3亿t,按1元/kg计算,经济损失超过上千亿元。

3.2 服务模式

美国的冷链物流已从提供运输、仓储等功能性服务向提供咨询、信息和管理服务延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改进价值链的解决方案,与客户结成风险、利益共享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我国的冷链物流业尚处于初级阶段,市场规模还不大,区域特性比较强,尤其是食品冷链的市场化程度低,第三方介入少。除了外贸出口的部门以外,大部分在国内流通的生鲜易腐农产品的物流配送业务由生产商和经销商完成。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能提供的综合性全程服务还不足总体需求的5%,而专门针对生鲜易腐农产品的物流服务更是微乎其微[3]。

3.3 运输设备

美国冷链物流现代化是设备运用非常先进,各环节基本实现了无缝衔接。与之相比,我国冷链物流的硬件设施还比较落后,冷藏运输效率不高。公路货运车辆只有约30%是密封式或厢式设计,其余大多是敞篷式设计,而有制冷机及具备保温的冷藏车辆数量更少。铁路冷藏运输设备大多是冷冻产品运输车厢,缺乏规范保温式的保鲜冷藏运输车厢,冷藏食品运量仅占总货物运量的1%。公路运输中,易腐保鲜食品的冷藏运输只占运输总量的20%,其余80%左右的禽肉、水产品、水果、蔬菜大多是用普通卡车运输。

3.4 管理体系

美国农产品流通中,负责质量安全管理的有USDA,生产环境的监管有EPA,消费环节的监管有有FDA,美国农产品生产中,国家有生产环境标准EPA,各州都有自己的产品质量标准FDA,出现质量问题的生产厂家或经销商将会付出沉重代价。中国规范冷链物流各环节市场主体行为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已有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大多是推荐性标准,只具有指导性,不具有强制性。一些冷链物流商受利益驱使,不执行相关标准,致使冷链终端产品质量无法保障。除此之外,大多数农产品的分销渠道都没有严格的冷链控制要求,将近80%的生鲜农产品在运输中没有温度监控,超过60%的零售商在接收到物品时不进行温度测量,各环节冷链发展缺乏必要的行业标准和监管机制。

4 对山东省供销社系统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启示

4.1 开展区域性农产品冷链流通试点,逐步构建适合当地社情民情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

美国等世界发达国家农产品流通的实践经验证明,积极推进多种形式的农超对接、产销衔接,加大生产商与物流商的协同与合作,是缩短农产品产销链的有效途径。山东省的农产品生产具有很强的地域特征,从种植(或养殖)到生产加工、流通、销售,链条很长。从安全和效率的角度看目前没有任何一个企业,能够从第一个环节到最后一个环节全部做完。各级供销社应根据国家和山东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结合本地区农产品资源优势和种植地域布局,选择重要品种建立冷链流通试点,在农产品的新鲜度和食用的安全性、提高物流效率方面,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引领作用。一是,构建以加工企业为核心,产供销一体化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二是,以物流配送中心为核心,发展区域内农产品短途冷链物流体系;三是,整合利用第三方物流,发展跨区域的农产品长途冷链物流体系[4]。

4.2 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设备与技术的进步

冷链设备及其相关技术直接关系到农产品在物流中的品质保障。要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必须改善落后的冷链物流设备与设施状况,逐步建立先进的冷链物流设备与设施、采用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以保证农产品冷链的畅通与产品质量。各级供销社要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硬件建设水平,加强生产、储藏、加工、运输、销售各节点技术的改造与升级;积极引进、推广自动化冷库技术和库房管理系统、预冷技术、无损检测与商品化处理技术、运输车温度自动控制技术等先进技术,提高技术改造和更新能力。有条件的企业要积极引入人才,逐步提高GPS、GIS、自动识别、互联网等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将生产者、物流服务商、用户及相关的银行、海关商检、保险等单位连接起来,实现对农产品冷链的全程监控和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提高农产品全社会整体物流效率[5]。

4.3 严格执行农产品冷链物流法规和标准

我国2012年10月1日正式实施《冷链物流分类与基本要求》(GB/T28577-2012),对农产品冷链物流的规范化操作,提供了指导性的标准和依据。但在农产品冷链物流提供快速检测服务,以实现冷链的无缝对接、专业认证和市场准入制度等方面还有待于完善。各级社属企业要在严格遵守法规和标准的同时,积极探索整合优势资源搭建储存、运输、大型超市、批发市场等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建立相应的检测平台;同时,还要建立农产品冷链物流质量安全屏障,创“放心供销”品牌[6]。

4.4 进一步扶持和壮大农民合作社

目前,我们的农产品多是分散生产,还难以靠规模经营降低生产成本,抵御市场波动风险的能力较弱。近几年山东省供销社的发展表明,通过创办领办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有效地推进农业生产与流通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和专业化,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合作经济组织在提供农产品生产服务、组织流通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过程中,要解决农产品分散生产与高效规模流通的矛盾,供销合作社还需要进一步大力组织农民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要组织生产,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以适应大规模高效流通的趋势。

4.5 加大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

农产品的冷链,不仅涉及生产环境、设施设备、技术条件,最为关键的环节是人,即参与生产加工、储存流通、终端销售等从业人员的素质水平,决定着产品的最终质量。在考察交流中,美国教授和参训学员们也都比较认同,美国有的生产环境标准、产品质量标准、运输销售标准,我们国内也有;美国有的先进冷链物流设备工具,我们国内也有;美国有的高水平冷链物流监控手段,我们国内也有;为什么最终冷链物流效率相差悬殊?一方面的原因是我们在标准、技术和设备的普及应用程度低,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从业人员的能力素质水平不能适应当前冷链物流业技术的要求,需要大范围的开展标准掌握、技术和设备应用等素质能力的培训,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水平。

4.6 把握发展方向,打造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竞争力

一是,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这不仅关系到山东省供销合作社冷链物流产业发展、未来区域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更关系到能否真正成为山东省农村现代流通主导力量的深层次问题,各级供销社要组织专门机构和力量,研究冷链发展趋势,分析我省的冷链结构与现状,抢占先机,打造冷链“供销”服务品牌。

二是,要把整合物流信息系统,搭建信息平台摆到核心的位置,大力发展物流信息技术,打牢冷链物流发展的基石。

三是,广泛开展合作与交流。冷链物流涉及领域广,涉及产业多,在整个冷链物流过程中,既要货畅其流,又要全程温控,只有与相关产业建立良好的协调配合关系,才能实现物流的效率与安全[7]。

[1]贾连文,孙光智,徐新明,等.2013蒜薹收贮经营分析[J].中国果菜,2013,(10):1-3.

[2]康永娟.基于RFID技术的冷链物流中的温控管理[J].商场现代化,2009,(34):9-10.

[3]王强,段玉权,詹斌.加拿大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J].物流技术与应用,2007,12(6):15-17.

[4]龚晓莲.国外农副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经验及借鉴[J].商业文化,2011,(05):342-343.

[5]郑远红.中美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比较与启示[J].农业世界, 2013,(3):15-18.

[6]李宛烝,余晓泓.冷链物流:农产品市场建设的重中之重[J].农业经济,2012,(01):127-128.

[7]傅俊,龙华,陈磊,等.江西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01):12-15.

Situation and Analysis of Agricultural Cold Chain Logistics in USA

ZHANG Chuan-hui ZHANG Xiao-dong WANG Ai-guo
(Shandong Province Supply and Marketing Cooperatives Yonhap,Jinan 250013,China)

In this paper,we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merican cold-chain logistics industry.Comparing to them,we still have a long road ahead.In order todevelop our agricultural cold chain logistics system,we summed up the experience that we learned from the American agricultural cold chain logistics here to read.

USA;agricultural cold chain logistics;situation;analysis

F30 F25

A

1008-1038(2015)04-0007-05

2015-03-22

张传会,男,理事会副主任,主要负责农村现代日用品网络新型农资经营服务体系等建设工作

猜你喜欢

冷链农产品物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要不要做冷链物流?
考虑碳排放的冷链物流多温共配路径优化研究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新型冷链物流用复合相变材料制备及过冷度影响因素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劲达电装联手开发冷链物流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