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在脑出血急性期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15-01-23吕书霞
吕书霞
预见性护理在脑出血急性期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吕书霞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应用于脑出血患者急性期护理中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实施干预性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平均住院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预见性护理应用于脑出血患者的急性期护理中,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具有临床护理推广的价值。
预见性护理;脑出血急性期;应用效果
脑出血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由颅内血管破裂所致,脑出血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呕吐、头痛,具有发病突然、病情进展迅速等特点,患者在住院期间也极易发生并发症。作者选取近年本院收治的50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探讨将预见性护理应用于脑出血急性期的临床护理疗效,详细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2015年就诊于本院的5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男14例,女11例,平均年龄(63.12±4.26)岁;对照组男13例,女12例,平均年龄(62.89±4.4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具体如下。
1.2.1 呼吸道护理 医护人员应该多鼓励患者进行自主咳嗽,并且定期协助患者更换休息体位,除此之外,再给予雾化吸入15 mg氨溴索治疗,3次/d,并且每天为患者使用3次机械机排痰,每隔1 h为患者翻1次身。对于不能进行自主排痰的患者,医护人员需要在无菌条件下为患者吸痰;根据医嘱对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疗,防治患者发生坠积性肺炎和肺部感染[1]。
1.2.2 生命体征护理 医护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是否清楚,瞳孔对光、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变化,并做好相关记录。着重监测患者的体温,如果患者的体温≥38℃,则需要对患者采取物理降温,针对体温≥39℃的患者,需要对患者进行持续降温,并对患者的脑细胞功能进行保护,每隔30 min观察一次患者的瞳孔对光反应和直径变化;假如患者的血压升高、脉搏减缓、瞳孔扩大且意识不清,极有可能是颅内压上升的表现,这时医护人员须立即告知医生,并对患者进行颅内降压、脱水处理,防止发生脑疝[2]。
1.2.3 消化道护理 在治疗期间,患者需摄入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维生素且易消化的食物,严格控制钠盐的摄入量。假如患者一直处于昏迷状态,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常规留置胃管,定时为患者进行胃液回抽,测量和控制胃液的pH值,并且每天通过胃管为患者滴入营养液500~1000 ml;使患者的口腔保持清洁,并为患者使用胃酸抑制剂和胃黏膜保护剂,保护患者的消化道[3]。
1.2.4 泌尿道护理 鼓励患者自行排尿,多饮水,增加尿量,起到清洁尿路的作用,除此之外,还需要叮嘱患者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防止尿路感染。针对需要进行导尿的患者,医护人员必须在无菌的条件下进行,并且训练患者自行排尿,使患者尽早摆脱导尿依赖[4]。
1.2.5 排便护理 由于患者的病情比较重,在住院治疗期间几乎处于卧床休息状态,不能自己独立到厕所排便,因此医护人员需要指导患者如何在床上排便,使患者学会在床上自主排便。
1.2.6 皮肤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的皮肤状况,并对患者的皮肤状况进行评估。为患者使用特定的气垫床,保护患者的骨突出部位。使患者的床单保持平整干燥,隔1 h为患者翻身拍背,使患者保持舒适的体位休息;每天为患者擦拭一次身体,并进行2次预防压疮护理,除此之外,医护人员还需每天对患者的压疮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并针对评估结果采取相对的预防措施[5]。
1.2.7 肢体训练 待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之后,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早期康复训练要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肢体功能锻炼,2次/d;针对偏瘫患者,需要配合偏瘫治疗仪治疗,2次/d,由康复科医生为偏瘫患者进行专业的功能康复训练。尽早进行康复训练可以有效预防患者出现肌肉萎缩和肢体功能障碍。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尿路感染和肺部感染)、平均住院时间等。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自设问卷调查表,调查结果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5例出现并发症,其中3例尿路感染,2例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20%;对照组9例出现并发症,其中5例尿路感染,4例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36%,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治疗时间为(12.29±2.38)d,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治疗时间为(18.89±2.4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医护人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2%(满意20例,基本满意3例,不满意2例),高于对照组的80%(满意12例,基本满意8例,不满意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小结
预见性护理依据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和发展规律预见潜在问题,并针对潜在问题进行干预护理。将预见性护理应用于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当中,不仅可以帮助患者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还能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平均住院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将预见性护理应用于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当中,可以降低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帮助急性期脑出血患者提高生活质量,临床可积极应用。
[1]林宝珠.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预防便秘的应用效果观察.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205-206.
[2]张华.预见性护理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中外医疗,2011 (27):101.
[3]王晓娟.预见性护理在脑出血急性期病人护理中的应用.全科护理,2012,10(4):323-324.
[4]刘肖红,黄德燕.脑出血急性期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全科护理,2012,10(18):1653-1654.
[5]谭慧.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脑出血昏迷患者皮肤及眼部并发症中的效果.当代医学,2014,20(14):101-10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4.191
2015-08-19]
224005 江苏省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南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