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下鼻甲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临床观察
2015-01-23李金玉
李金玉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下鼻甲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临床观察
李金玉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下鼻甲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34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均采取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治疗,分析患者术后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98.5%,黏膜表面光滑平整,回缩均匀,患者自觉舒适。术后随访6个月,无萎缩性鼻炎、迟发性鼻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黏膜恢复正常。结论对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采取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治疗,可促进患者较快恢复,安全有效。
鼻内镜;低温等离子消融;慢性肥厚性鼻炎
目前对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治疗,手术是其主要手段,也取得显著效果。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手术创伤大,出血多,逐渐被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取代。现作者以134例患者为例,采取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治疗,其效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34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均在2013年6月~2015年3月到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男83例,女51例;年龄16~60岁,平均年龄(41.6±8.3)岁;患者无手术禁忌证;表现不同程度的鼻塞、鼻音,伴耳鸣、听力下降、打鼾等症状;无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等症状;排除鼻甲骨性肥大、鼻中隔偏曲、肝肾异常、严重感染、凝血机制障碍者;患者均知情此次研究。
1.2 手术方法 134例患者均采取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治疗,患者取仰卧位,下鼻甲以复方羟甲唑啉棉片表面麻醉,双下鼻甲黏膜下以2%盐酸利多卡因5 ml局部浸润麻醉,由下鼻甲头端浸润麻醉至鼻甲黏膜下。采用德国Wolf公司鼻内镜手术系统,直径4 mm,双极射频消融治疗系统为德国赛隆公司生产。输出功率15 W,刀头前端蘸上生理盐水,置于下鼻甲治疗点,等离子刀插入黏膜下组织,插入期间同时消融,持续时间10~15 s,见鼻甲体积逐渐缩小。在鼻甲内侧面与鼻中隔最近距离2 mm,撤退等离子刀头,止血。根据患者情况打孔道2~3个,下鼻甲异常肥大者,行第2次电极消融。术中根据患者下鼻甲肥厚的不同程度,实施多点进针。术后采取雷诺卡特喷鼻,2次/d,口服抗生素,鼻腔无需填塞。根据鼻腔恢复情况,对鼻腔内点片样伪膜仔细清除,观察患者鼻腔通气情况。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采取VAS对患者鼻腔通气情况进行评估,以10分制计算,0分:无鼻塞症状,鼻腔恢复正常通气;10分:完全鼻塞,无法顺畅通气。疗效判定标准:治愈:患者下鼻甲肥厚消失,鼻腔恢复正常通气,中鼻甲清晰可见;有效:患者鼻塞改善,鼻腔自觉通气恢复良好,下鼻甲缩小;无效:鼻塞未改善,鼻腔通气无变化或加重。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研究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手术前后鼻腔通气情况对比 患者术前VAS评分(8.12±0.63)分,术后(2.85±1.12)分,手术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341,P<0.05)。
2.2 患者手术效果分析 134例患者经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治疗,治疗总有效率98.5%(132/134),即治愈127例,有效5例,无效2例。2例治疗无效患者因依从性差未定期复查及治疗,致鼻腔粘连,后经相关处理后好转。患者消融后,鼻甲黏膜见点状创面,黏膜表面光滑平整,回缩均匀,患者自觉舒适。
2.3 并发症 136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无萎缩性鼻炎、迟发性鼻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黏膜恢复正常。
3 讨论
慢性肥厚性鼻炎是导致鼻塞的主要疾病,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1]。慢性肥厚性鼻炎以黏膜、黏膜下层、骨膜及骨增生肥厚,呈局限性或弥漫性特点,尤其是鼻甲,最为明显。作为鼻腔黏膜及黏膜下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疾病进行性发展,则会出现各黏膜组织增生、肥厚,导致患者出现鼻塞,鼻腔通气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在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时,手术是其主要方式,传统手术包括鼻甲部位切除、冷冻、激光烧灼等方式,但传统手术出血量,术后会出现较多并发症,易出现结痂粘连、萎缩性鼻炎等,同时鼻甲黏膜正常生理功能会遭到破坏,术后远期疗效欠佳。
低温等离子技术是近年来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主要微创术式,低温等离子技术通常使刀头和组织之间电解质液形成等离子体薄层,能量传递至组织,在低温下,使靶区组织分解为碳水化合物及氧化物,促进其排,通过纤维组织瘢痕修复,满足组织减容目的。另外采取低温等离子技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低温及孔道进出,减轻对周围组织造成损伤,避免对生理功能的黏膜组织造成损害,也不会影响患者鼻纤毛黏膜系统的清除、嗅觉功能[2]。同时还具有凝血作用,术中出血量少,可促进患者术后较快恢复,效果显著。
同时采取低温等离子技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时,安全性较高,不会导致术后出现鼻腔粘连、出血等情况,此次研究中,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无萎缩性鼻炎、迟发性鼻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黏膜恢复正常。可见,低温等离子技术安全性较高,不会影响患者鼻黏膜纤毛系统的清除和嗅觉功能,安全有效。在实施低温等离子技术时,为了提高患者鼻通气功能,必要时采取鼻甲骨折外移术,适当增加空间,促进鼻腔通气[3]。在实施低温等离子技术时,麻醉期间避免收缩鼻甲,确保黏膜厚度,等离子刀应维持黏膜下,避免损伤黏膜。术中应适当控制消融时间、功率及打孔数量,避免损伤组织。
总之,对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采取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治疗,可促进患者较快恢复,安全有效。
[1]王嵘,彭增龙,吴雄文,等.低温等离子消融联合下鼻甲骨折外移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实用医学杂志,2010,26(11):1986-1987.
[2]段志坚,乌兰托亚.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36例效果观察.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2(2):185-186.
[3]延青,高丽娟.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疗效观察.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3):39-4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4.035
2015-08-04]
461500 河南省长葛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