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场生物安全控制的综合措施

2015-01-23黄晓东湖北省咸宁职业技术学院437100

中国畜禽种业 2015年8期
关键词:养鸡场鸡场鸡舍

黄晓东(湖北省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437100)

鸡场生物安全控制的综合措施

黄晓东(湖北省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437100)

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养鸡技术的进步,无论是饲养品种还是饲养方式、管理模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对养殖场的建设和环境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选址、规划、消毒、粪污处理等。通过对鸡场生物安全措施的论述,希望能够为广大养鸡朋友的养鸡事业保驾护航。

鸡场;生物安全;消毒;防疫;措施

鸡场生物安全是指采取疾病防治措施,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保护鸡群健康,以获得优异的生产性能的方法。

1 树立生物安全意识

鸡场应该树立 “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的理念,要加强鸡场全体工作人员关于生物安全控制的教育,把生物安全控制贯穿养殖场的生产全过程,形成制度,专人监管,减少鸡群的外源性感染因素,提早预防,尽量减少疫病的发生。

2 鸡场场址选择与建设

场址选择必须遵循公共卫生原则,主要是防止受周围环境污染,所以,养鸡场应设在居民区的下风处,远离居民区排污口,特别远离屠宰场、肉类加工厂和皮毛加工厂等。一般养鸡场与居民区的距离,中小养殖场不少于300~500m,大型养鸡场(十万只)不少于1000m。与其它养殖场的距离,中小型养殖场不少于150~300m,大型养鸡场不少于1000~1500m[1]。

场址的地形选择要求整齐、开阔、有足够的面积。地势要求高燥、平坦、有缓坡。场区划分按照全年主风向依次布局为管理区、生产区、隔离区。生活区必须相对封闭,只留两条通道与生产区相通。场内道路设净道(运送饲料、人员行走等)和污道(运送粪便、病死动物、污物),不许交叉使用。场区植树种草,搞好绿化,对改善鸡场小气候有重要意义。鸡场周围应有围墙(高度2m)和防疫沟。

3 鸡舍样式

目前规模化鸡场主要为密闭式和有窗式。对于有经济实力的规模化企业,饲养量较大时,一般采用封闭式鸡舍,其优点从生物安全角度来看是最好的,不仅可以保证舍内环境稳定,隔热保温,而且受外界气候的影响较小;而小规模饲养户从经济角度出发可选择有窗式鸡舍,但无论是什么类型的鸡舍都要通过综合措施进行生物安全防控。

4 规范的管理

(1)严格执行 “全进全出”管理,各阶段鸡舍之间如育雏舍、育成舍、产蛋舍、孵化间等区域相对封闭,一般情况下不准各个区域或鸡舍之间走动,工具不得互借。合理确定饲养密度,做好温度、湿度、光照等的管理工作。做到有计划、有节奏地生产。

(2)实施人工授精可以降低养殖种公鸡的生产成本和本交带来的疫病风险、有利于实现鸡场净化疾病。

(3)鸡场内禁止饲养宠物、鸭、鹅等其它动物,尽可能防止野生动物和昆虫进入猪场。

5 消毒

5.1 场区消毒

场区门口设置消毒池,长度为车辆车轮2个周长,深度不低于20cm,消毒液使用3%来苏儿或2%火碱,一般5d左右更换1次,可以根据下雨、使用情况缩短更换消毒液的时间。要控制外来人员进场,入场人员要洗浴更换工作服、工作帽、胶靴。没有条件的鸡场也要使用喷雾消毒或者紫外线灯、消毒槽等设施。每个区域之间的入口要设有消毒设施,尤其是要加强对鞋底的消毒。

5.2 鸡舍消毒

正常情况下,平时至少1周带鸡消毒1次(1周内的雏鸡不宜带鸡消毒),不仅能对空气和鸡体、设备消毒,还能沉降粉尘、防暑降温、提供湿度、净化空气、改善鸡舍环境,也利于饲养人员的健康。可选择刺激性小的药物,如3%过氧乙酸,发病时每天消毒1次,在鸡出售或转出之后,进行彻底的清扫和消毒,一般要求使用2~3种不同作用类型的消毒药。处理的顺序可以是先进行物理的清扫,高压水枪洗刷。干燥后使用消毒液喷雾消毒,干燥后进行甲醛和高锰酸钾熏蒸消毒,方法为40%甲醛30ml/m3,高锰酸钾15g/m3,先用温水加入陶瓷盆中搅拌高锰酸钾,再将甲醛倒入盛有高锰酸钾的溶液中,根据疫情严重情况可以适当增减用量,但要保证比例为2:1,密闭时间不少于24h[2]。空舍15d消毒完成。

5.3 饮水和饲料

水质良好的深井水可以不消毒,接雏后可以使用煮沸后的温水饮水。水质差的水源可以使用二氯异氰尿酸钠粉(有效氯30%计),井水每吨加2~3g。使用时严格控制用量,接种疫苗前后3d禁用。

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饲料,如果使用浓缩料或预混料,最好对饲料原料进行检测,科学配比,排除玉米发霉变质的可能性,防止使用大量抗生素饲料。

6 病死鸡及粪污的处理

病鸡应隔离饲养,剖检病死鸡在场区的兽医实验室进行,死鸡应全部焚烧或深埋等处理,严禁抛于地沟、池塘。要及时清理鸡粪,通过地沟或粪车运于场外粪场,进行消毒。

7 严格引种检疫

鸡场引进种鸡时,做好产地疫情调查,应到具有 《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大型场引种,并开具产地检疫证明。隔离舍观察30~60d,确认健康后,方能进入生产区。

8 鸡群的健康监测与免疫计划

做好日常的疫病检查和检测工作,掌握鸡群健康动态,包括临诊检查、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等。结合本场和本地区疫病流行情况确定免疫疾病的种类,选择正规、质量稳定的疫苗进行接种,合理确定免疫程序。防止产生免疫抑制,加强对免疫抑制病的预防,合理使用免疫增强剂[3]。

9 科学用药

无论是预防还是发生疫病时,都必须合理使用药物,按照药典的使用方法和剂量使用。抗生素使用的原则是能用窄谱的就不用广谱,能用低级的就不用高级的,用一种能解决问题的就不用两种,轻度感染一般不联合使用抗生素。在没有明确病原微生物时可以使用广谱抗生素,如果明确了致病的微生物最好使用敏感药物。否则容易引起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鸡球虫的预防和治疗中也要注意轮换用药,以防球虫耐药。

总之,鸡场疾病传入的途径很多,在鸡的饲养过程中发生疾病是难免的,只要通过制定一系列的生物安全措施并严格执行,就能够降低疾病的发生率,保障鸡群健康。

[1]李蕴玉.养殖场环境卫生与控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0-61.

[2]施海东.鸡场做好生物安全的几点措施[J].禽病防治,2013(4):31-34.

[3]任利枢,倪延利,时永铭,等.浅谈养鸡场的生物安全措施[J].养禽与禽病防治,2012(2):18-20.

猜你喜欢

养鸡场鸡场鸡舍
一家“智慧”养鸡场De节粮账
外婆家的养鸡场
鸡舍消毒程序小结
鸡舍消毒程序小结
规模鸡场设施配置优化与创新
如何搞好鸡场消毒和病毒病免疫接种
鸡舍
规模化养鸡场蛋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断及防控措施
浅谈养鸡场消毒
鸡场常见寄生虫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