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性动脉灌注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

2015-01-23许雪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8期
关键词:坏死性区域性胰腺炎

许雪梅

区域性动脉灌注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

许雪梅

目的探讨区域性动脉灌注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24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手术及护理, 包括:介绍相关知识、术后严格控制给药、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加强导管护理, 预防如感染、血栓、出血、血肿等并发症。总结其护理效果。结果21例患者于24~48 h内剧烈腹痛得到缓解, 腹胀、腹肌紧张、背痛、心动过速等其他症状和体征也得到明显改善。其中有1例在治疗后72 h内症状未得到缓解, 病情恶化, 转开腹切除坏死组织引流。2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高热、呼吸困难, 继而呈中毒性休克症状, 最终死于多功能器官衰竭。结论区域性动脉灌注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具有较好的疗效, 周密的术后临床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痊愈。

动脉灌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护理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是一种涉及多种内脏器官的全身性疾病, 是普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发病急、病情危重、变化快、并发症多及死亡率高[1]。普通的手术治疗术后易感染,并发症较多, 成功率低。对于早期无感染者可采取区域性动脉灌注给药治疗, 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和护理程序, 可防止胰腺坏死、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改善全身症状、降低死亡率。本文对24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手术及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4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 男16例, 女8例, 年龄30~72岁, 平均年龄(45±7)岁。由胆囊或胆管结石等引起的胆源性胰腺炎10例, 暴饮暴食3例, 酗酒引发5例, 胃癌术后并发症1例, 诱因不明5例。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胰腺与科学组制定的标准[2], CT或增强CT扫描显示腹腔大量渗液, 胰腺体积弥漫性增大。

1.2 治疗方法 参照CT检查结果, 对24例患者于早期进行区域性动脉灌注治疗。灌注方法:在X线动态监视下, 采用Seldiger法将6.5~7.0 FCobxa导管经右股动脉穿刺插入脾动脉、腹腔动脉或胃十二指肠动脉。插管成功后将导管固定,用微泵经右股动脉持续注入抗生素、抗凝药、胰酶抑制剂等。选用环丙沙星、盐酸莫西沙星片(拜福乐)等易通过“血胰屏障”的抗生素;每6小时注入1次抑肽酶10万U5%葡糖糖注射液, 每8小时注入1次0.1 mg善宁50 ml生理盐水注射液,5 ml肝素钠盐水抗凝血。

1.3 护理

1.3.1 术前护理

1.3.1.1 心理护理 区域性动脉灌注治疗急性胰腺炎是一种较新的治疗方法, 另外急性胰腺炎发病快、症状明显、病情危重, 若不及时治疗, 对其他脏器功能均有损害, 患者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 对治疗效果存有顾虑。应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表现, 讲解急性胰腺炎的相关知识及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消除患者的疑虑和紧张恐惧, 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1.3.1.2 常规护理 术前常规护理包括:①常规化验:血常规、凝血全套、血型、生化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②插管区皮肤准备:取大腿上1/3前内侧及会阴部皮肤备皮,以插管当日早晨最佳, 若备皮>24 h, 应重新准备。③器械准备:美国ICU医疗公司生产OLC2000型正压接头2个, 商品名为可来福、三通管2个、心电监护仪、输液泵、静脉输液延长管2根。

1.3.2 术后护理

1.3.2.1 导管护理 导管护理最重要的是预防堵管和移位。动脉灌注患者术后曲腿时导管管路会打折、管路与三通连接不紧密均会导致管路脱落, 血液逆流, 从而形成血栓堵塞导管。预防堵管和移位的措施包括:①置管成功后, 用透明敷料固定导管, 连接三通及可来福接头, 用药时注意配伍, 防止药物结晶沉积、异物堵塞, 灌注药物结束后用1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管道[3]。②患者取卧位, 翻身时注意力度,以免导管打折, 更换敷料时动作轻柔。③在治疗3~7 d后拔出置管, 拔管后用棉球压住穿刺点至少15~20 min, 注意压迫手法, 防止穿刺点血肿。本组24例患者未有堵管、移位和拔管不适发生。

1.3.2.2 微量泵注药护理 连接输液管路前先严格消毒,按无菌操作执行。药品灌注前先确保管路无空气, 防止空气栓塞。微量泵先启动, 待运行正常, 接通动脉置管, 然后泵注药物, 同时严密观察管路, 防止连接脱开。准确调节单位时间注药量, 注药内容为含0.5 mg善宁的250 ml生理盐水注射液, 以10滴/min的速度注入, 共给药12 h;拜福乐以20滴/min注入, 共给药12 h。抑肽酶使用前应进行过敏测试。

1.3.2.3 病情观察 ①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每30分钟测量1次, 发现高热、心率加快、呼吸困难等现象及时通知医生。②观察腹痛有无减轻, 造影剂渗透、股动脉置管引起的腹膜炎和腹腔出血均可引起腹痛, 疾病本身也会腹痛, 因此须区别腹痛性质。③患病早期禁食、胃肠减压,在生命体征正常后无不适者给米汤等流质, 逐渐过渡至半流质, 清淡饮食, 少食多餐。

1.3.2.4 并发症观察 主要并发症为感染、血栓、出血、血肿。预防感染可通过全程严格无菌操作, 及时更换纱布和消毒, 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发热等。预防出血、血栓、血肿可严格使用抗凝药, 观察趾端皮肤颜色、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毛细管充盈时间、体温等情况判断是否有血栓的可能[4]。血肿可通过患者病情稳定后, 适当下床活动, 促进下肢末梢血液循环。

2 结果

21例患者于24~48 h内剧烈腹痛得到缓解, 腹胀、腹肌紧张、背痛、心动过速等其他症状和体征也得到明显改善。其中有1例在治疗后72 h内症状未得到缓解, 病情恶化, 转开腹切除坏死组织引流。2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高热、呼吸困难, 继而呈中毒性休克症状, 最终死于多功能器官衰竭。

3 讨论

本文通过对24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区域性动脉灌注治疗,21例手术完全成功,1例病情加重,2例死亡。同时对手术临床护理有深刻的体会, 首先要严格做好导管护理, 防止导管堵塞和移位, 灌注给药时护理人员要熟知药物的作用、给药方式、给药时间和剂量, 注意药物配伍和过敏情况。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常规护理, 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症状缓解情况, 同时采取措施预防感染、血栓、出血、血肿等并发症, 提高灌注手术的成功率, 减轻患者手术创伤的痛苦, 促进疾病痊愈。区域性动脉灌注治疗重症胰腺炎是一项新技术[5], 医生和患者对此了解程度还不够, 这是一项新的挑战, 医生和护理人员只有在临床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循序渐进, 才能熟练掌握区域性动脉灌注在临床治疗急重性胰腺炎中的重要作用。

[1]周蒙涛, 张启瑜, 陈笑雷, 等. 感染性胰腺坏死的区域动脉灌注治疗.中华肝胆外科志,2013,9(11):654-656.

[2]冯百玲, 赵春玲, 曹军玲, 等.区域动脉灌注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2,37(7):522.

[3]李新萍, 周美艳.运用微量泵经动脉导管灌注化疗的护理. 护理与康复,2007,6(2):96-97.

[4]朱斌, 孙家邦, 周继盛.重症急性胰腺炎感染的综合性预防及治疗.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1,16(11):641-646.

[5]赵小红.善得定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观察与护理.护士进修杂志,1999,14(1):2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8.154

2014-12-12]

476200 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中医院

猜你喜欢

坏死性区域性胰腺炎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急性胰腺炎恢复进食时间的探讨
儿童坏死性肺炎46例临床分析
儿童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临床分析
孕期大补当心胰腺炎
正确认识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
第28届汤姆斯杯中日羽毛球男单运动员技术运用区域性对比研究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的临床观察
中国首个区域性商贸物流发展指数在兰州发布
5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X线表现及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