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沙门氏菌病的综合防治

2015-01-23王叶录王华友山东省诸城市畜牧兽医管理局262200

中国畜禽种业 2015年7期
关键词:种蛋沙门氏菌雏鸡

王叶录 王华友(山东省诸城市畜牧兽医管理局 262200)

鸡沙门氏菌病的综合防治

王叶录 王华友(山东省诸城市畜牧兽医管理局 262200)

鸡沙门氏菌病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该病由沙门氏杆菌所引起,严重危害鸡的健康,易给养殖户造成无法弥补的经济损失。此外,蛋鸡患鸡沙门氏菌病后产下的鸡蛋中有部分带有沙门氏菌,人们食用这种鸡蛋及蛋制品后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脱水、高热等症状,进而影响其身体健康。因此,探讨鸡沙门氏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此论述如下。

1 鸡沙门氏菌的传播途径

沙门氏菌以感染鸡为主要传播源,其主要经水平和垂直等途径进行传播。其中水平传播是指鸡场、水源、饲料或相关设备被感染鸡所排出的沙门氏菌感染后或通过生物(养殖人员、老鼠、昆虫或鸟类)携带将其传播给未感染鸡群。而垂直传播是指受沙门氏菌污染的种鸡或种蛋将其传播给未感染鸡群,其中种蛋携带沙门氏菌后将其传播给啄蛋壳期雏鸡,而于啄壳前采集鸡胚样品后,沙门氏菌通常难从其表面洗涤液检出,但啄壳后雏鸡体沙门氏菌的污染率可达15%,而卵黄囊内的污染率为8%。

鸡沙门氏菌散发的主要途径为孵化—感染雏鸡以及小母鸡的基础传播,以孵化期间较为多见。有数据表明,孵化室内的种鸡较易受沙门氏菌污染,雏鸡传送带的污染检出率可达80%,刚出壳雏鸡的污染检出率为74%,蛋壳碎片的污染检出率为71%。

2 综合防治措施

沙门氏菌近年来呈逐年增长趋势,消灭或清除该致病菌是一个较为艰难的过程,需采取多种措施进行综合防治。目前,鸡沙门氏菌的防治措施主要有科学饲养管理、净化鸡群、疫苗免疫、抗生素治疗、添加新型饲料添加剂等措施。

2.1 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为提高养鸡场的饲养管理水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严格按照卫生消毒制度进行消毒,改善养殖场环境,保证环境卫生清洁,及时进行发酵处理; (2)通过严格培训等手段提高饲养员的饲养技能和综合素质; (3)转变饲养管理模式,严格执行全进全出; (4)保证水和环境清洁卫生,其中孵化房、育雏室等重点区域,应对空气进行过滤; (5)重视雏鸡选购,严格控制雏鸡和种蛋来源;(6)降低生物携带所带来的感染风险,例如出入场饲养员应更衣消毒,定期使用药物杀灭老鼠、苍蝇及其他昆虫; (7)对死鸡、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

2.2 净化鸡群

净化鸡群是国内外防治鸡沙门氏菌感染的主要措施,也是目前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主要措施如下: (1)严格挑选进育舍之前的初生雏鸡,淘汰脐带愈合不良、毛色不纯、脐炎以及体重过轻者; (2)育雏期结束转入育成舍时淘汰掉病鸡和残鸡; (3)转入产蛋鸡舍时淘汰拉绿粪便和拉黄白样粪便的个体,淘汰比例控制在2~3%,之后2周内应对鸡群加强巡视,如有异常个体应及时淘汰; (4)定期对种鸡群进行检疫,采用全血玻片凝集实验法连续检查,淘汰阳性反应鸡,以净化鸡群。

2.3 疫苗免疫

养殖实践证实,疫苗免疫是防治鸡沙门氏菌病的重要措施,应用沙门氏菌疫苗可对机体产生刺激,促使其产生抗体,进而实现防治目的。其中传统疫苗有菌体灭活、弱毒活苗等,新型号疫苗主要有亚单位苗和重组疫苗等,但弱毒疫苗存在毒力较强等危险因素,新型疫苗则效果不够稳定,同时价格偏高,因此如何采取措施提高菌体灭活苗的免疫效果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2.4 抗生素治疗

应用药物控制环境中的病菌感染是阳性群体淘汰后控制重复感染的主要措施,种鸡场应拟定合理的药物治疗程序,在疾病萌芽阶段加强控制和预防,重视预防性用药;选择合适的抗生素,以防因药物抑制生长,降低产蛋率(如磺胺类药物)。

2.5 添加新型饲料添加剂

可添加聚合物添加剂(可增强鸡只的消化功能,刺激其免疫系统,降低感染机会)、有机酸制剂(可抑制沙门氏菌生长,有效改善鸡只的胃肠道环境)、饲料酶(加速饲料各组分的分解,为机体生长提供淀粉、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等,以减少沙门氏菌增殖,控制感染。

猜你喜欢

种蛋沙门氏菌雏鸡
4种鸡源致病性沙门氏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广东、广西、福建省和上海市零售鸡肉源沙门氏菌的血清型和基因型
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鱼粉中沙门氏菌杀灭方法的研究
日粮添加虾青素对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
食品中沙门氏菌检验虚拟仿真实验研究
夏季严防雏鸡中暑
种蛋运输车尾板与车内轨道设计研究与应用
火星丁丁当·优质种蛋
食醋可防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