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家畜胃肠炎的临床体会
2015-01-23高梅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56299
高梅(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756299)
中西医结合治家畜胃肠炎的临床体会
高梅(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756299)
胃肠炎是胃肠粘膜及其深层组织的出血性或纤维素性坏死性炎症,马属动物最常发生。本病发展急剧,患畜全身症状恶化快,死亡率高,对畜牧业生产危害极大。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对本病采用中西结合治疗效果比较满意。近几年共收治大家畜胃肠炎58例(牛3例,驴23例,骡29例,马3例),治愈5例,死亡7例,治愈率达87.9%。现将治法如下:供同道参考。
1 症状
患畜持续拉稀,粪便稀薄或水样,腥臭,或带脓血;里急后重。肠音响亮,腹痛。到后期肠音减弱或废绝,排粪失禁,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喜饮水,结膜、口色赤红或暗红,严重者呈青紫色,口腔干燥有臭味,舌苔厚,耳鼻、四肢发凉,体温升高至40℃。
有自体中毒明显者,全身症状加剧,初期心搏动增强,后期脉微有杂音。严重脱水及毒血症的病例,精神极度沉郁,眼球下陷,皮肤干燥,全身无力,最后自体中毒,严重脱水,心力衰竭而死。
2 治疗
2.1 西药治疗
2.1.1 消炎
内服黄连素3~5g,一日2~3次,呋喃西林1~3g,一日2次;或磺胺眯40~60g,一日2次。也可用0.1高锰酸钾液2000~3000ml胃管投服,或肌注黄连素、氯霉素。
2.1.2 缓泻、止泻
胃肠炎初期,排粪迟缓,粪便恶臭者,可用盐类缓泻剂排除胃肠道中的有毒物质,以减轻炎症,缓解自体中毒。胃肠炎后期,患畜泻下不止,粪便无臭味时应及时止泻。用鞣酸蛋白、次硝酸铋、木炭末等。
2.1.3 强心补液
及时补液,调整水盐代谢,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毒素的排除,起到解毒强心之作用。药用复方氯化钠配合生理盐水或用5%葡萄糖盐水和10%氯化钾。酸中毒明显者配合5%碳酸氢钠、VC、樟脑水,缓慢滴注。轻症每日一次,每次3000~5000ml, 重症每日两次, 每次3000~4000ml, 心脏衰竭者加10%安钠咖10~20ml,或0.5%樟脑水100~200ml,腹痛者用30%安乃近20~30ml。
2.2 中药辨证施治
中兽医治疗胃肠炎,要辨别不同的证型,给予不同的方药。
2.2.1 湿热型
2.2.1.1 症状
腹泻不止,口色赤红,舌苔黄腻,口干喜饮水,粪便恶习臭并带有脓血,里急后重;小便短赤,脉滑数而有力,体温升高。
2.2.1.2 病机分析
湿热炽盛,郁滞肠道,气机被阻,故粪便恶臭,腹痛及排粪不畅;湿热熏蒸,伤及肠道,因而粪便带脓血,热则伤津,故口干,舌质红,苔黄腻。
治以清热解毒,燥湿止泻。方郁金散。
方一:郁金、大黄各45g,黄连、黄柏、黄芩、诃子、白芍、枝子各30g,共为末,开水冲候温一次灌服,一日一剂。
方解:方中郁金凉血散瘀、行气解郁为主,辅以黄连、黄芩、黄柏、枝子清三焦火兼化湿热;白芍、诃子敛阴涩肠止泻,大黄清血热、不积滞共为佐。
加减:病初有积滞者,重用大黄,加芒硝、枳壳、厚补,减诃子、芍药。热毒盛腹痛重者加二花、连翘、乳香、没药。眼球下陷者加玄参、生地、石斛;后期湿热已解,泄泻不止者,加乌梅、石榴皮。
方二:三黄加白散:黄连、黄柏、黄芩、泽泻、猪苓、枳壳、砂仁、苍术、厚补各30g,白头翁45g,共为末,开水冲候温一次灌服,1/剂。
方解:三黄加白头翁苦寒燥湿解毒,枳壳砂仁、苍术、厚补燥湿理气健脾,泽泻、猪苓渗湿利水。
2.2.2 脾胃虚弱型
2.2.2.1 症状
食欲不振,口色淡白或青黄,舌苔白,脉弱。粪便稀薄或粪中带水,臭味不大,草渣粗大,肠鸣,尿少,倦怠无力,多见于慢性胃肠炎的后期。
2.2.2.2 病机分析
脾胃虚弱,运化无力,升降失常,清浊不分,故大便溏泻少便短少;脾胃亏虚不能吸收水谷精微,气血来源不足,故四肢无力,舌淡苔白,脉弱。
治以健脾益气,渗湿利水。方用参苓白术散:党参白术各45g,扁豆、薏苡草各60g,莲肉、砂仁、桔梗、陈皮、茯苓、甘草各30g,山药100g,共为末,开水冲候温一次灌服,1/剂。
方解:党参、山药、莲肉益气健脾,和胃止泻为主,白术、茯苓、苡米、扁豆补脾渗湿为辅,陈皮理气,砂仁和胃,桔梗宣肺利气。
2.2.3 正气虚脱型
2.2.3.1 症状
重症胃肠炎后期,患畜出现眼窝深陷,结膜、口色赤紫发暗,舌苔灰暗,肠音欲绝,排粪失禁,粪便呈水样臭味不大,口鼻冰凉,四肢冷,脉微细,肌肉震颤,出冷汗,体温下降。
2.2.3.2病机分析
由于严重腹泻,津液耗损太过,阴液亏损,血液浓稠,故口色赤紫,脉微细,眼窝深陷。阴液亏损,阳气虚脱,故肠音废绝,排便失禁,四肢冰冷,体温下降。
治以回阳救逆为法。方用回阳急救汤:
熟附子、炒白术、麦冬各45g,肉桂、人参、陈皮、炙甘草、干姜、半夏、五味子、茯苓各30g,生姜15g,水煎灌服。
方解:附子、肉桂、干姜、炙甘草回阳救逆,人参、白术、半夏、陈皮、茯苓补中益气,调整胃肠而止泻,五味子固脱生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