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锡文:补短板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2015-01-23

中国果业信息 2015年7期
关键词:三农农产品经营

陈锡文:补短板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问题依然是改革的短板。当前中国最紧迫的农业农村问题,包括粮食生产结构、粮食价格、农业国际竞争力和农业环境污染等问题。破解“三农”难题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当务之急则是要认清中国目前的大多数农产品特别是大豆、棉花等土地密集型农产品价格明显高于国际市场价格这一事实。

当前社会关心的是农产品成本和价格的问题。有人说,既然进口粮食价格较低,何必还要生产这么多?也有人认为,国内粮食生产成本高的原因在于规模小,应当把农民转移走,发展规模生产。但我们应该明白,作为发展中人口大国,农业政策关系着国家安全与经济安全,从社会层面上讲关系着农民的生存生活问题。农产品进口要有度,不能影响到产业安全,更不能影响到农民的就业收入和基本权利。城镇化率在不断提高,城市和非农产业没有能力吸纳那么多的农业人口,产生的社会问题将远比经济增长问题严重得多。破解“三农”难题的“度”在于农民的生存和发展,在于农民的权益,否则短板不仅补不上,还会越来越短。

首先我们要承认农产品价格高于国际市场的现实,并采取措施,通过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生产满足市场需求的农产品;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使农民的剩余劳动时间得到充分利用;要推动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和创新,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机械化使用程度和效率;探索新的土地流转模式等办法来化解矛盾。

在我国城镇化水平还不高的情况下,千家万户的小规模农业生产还将长期存在,农业现代化道路注定不会平坦。但怎么走,办法是可以探索和改变的。现在从事经营的有两类经营主体,一类是提供农产品的经营主体,另一类是提供各个生产环节的服务。我们可以通过技术条件让土地集中连片,通过土地托管、入股、流转等方式,尤其是大规模社会化服务,让小规模农田也可以使用最现代化的农业大机械,降低成本,取得成功。在政策上应当给两类经营主体以同等的重视,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撑,这可能将成为中国农业现代化有效的途径。

(摘自《农民日报》2015年07月18日03版)

猜你喜欢

三农农产品经营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