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性和兼容性对复合社会范畴刻板印象表征的影响*
2015-01-23谢轶雯
陈 莉 王 沛 谢轶雯 张 琴
(1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兰州 730070) (2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上海 200234)
1 引言
刻板印象的已有研究更多关注人们如何对简单社会范畴(如, 黑人、女性等)进行表征(Sherman,1996; Sherman, Klein, Laskey, &Wyer,1998), 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仍停留在抽象表征和样例表征的争论中。然而, 在现实世界中, 人们不仅仅归属于某种单一的社会范畴, 而是根据性别、职业、宗教和年龄等的不同, 归属于多种社会范畴。由于同一群体可以被归属为不同的社会范畴, 因此这些范畴之间一定存在着属性交集。复合范畴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范畴构成, 并由两个构成范畴的属性交集进行定义的范畴(Groom, Sherman, Lu, Conrey &Keijzer, 2005)。复合范畴理论上可被视为一种子范畴, 从逻辑角度出发, 复合范畴是每一个构成范畴的子集。然而, 逻辑的范畴组织和心理的范畴组织不一定是相同的(Hampton, 1988)。例如, “清华毕业的服务生”从逻辑范畴上来说, 既是清华毕业生又是服务生的子集, 但对这一新异群体的心理表征可能既不同于对清华毕业生的刻板印象, 也不同于对服务生的刻板印象。因此, 对这一复合范畴的心理表征会不同于两种构成范畴中的任意一个的子类型, 这也是我们在此主要想探讨的有关复合范畴心理表征的特点。
因此, 已有的单一社会范畴的表征模型是否对复合范畴也同样适用, 在复合范畴的推断中样例表征和抽象表征如何被应用, 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探究。当前主要有两个社会子范畴的表征模型, 就复合范畴能被分解为子范畴而言, 这些模型对复合范畴的判断方式进行了相关预测。
其一是 Brewer (1988)提出的一个上下位范畴关系的层级模型。这一模型假定人们依据一些基本维度, 如年龄、性别和种族划分世界。认知者在心理层面将许多与具体范畴相一致的原型嵌套在这些基本维度中(这些具体的范畴无需是复合范畴)。如, Brewer对老年人心理表征的研究表明, 人们持有与老年人的三个子范畴相对应的原型表征:年长型、慈祥型和元老型(Brewer, Dull, & Lui, 1981)。但其实, Brewer最初选用的一些样本是包括典型复合范畴的, 她认为复合范畴的属性是与其中一个构成范畴的抽象表征有关的。举例来说, Brewer提出女医生可能是女性的一个子集, 而男医生可能是医生的一个子集。由于男医生和女医生是不同上位范畴的子集, 因此不同的属性会被归入到每一个子范畴。
另一个是由 Smith (1990)提出的样例模型, 他认为抽象信息通常不会从比种族、性别等范畴更小的范畴中获取, 即范畴越具体, 人们越有可能依据所遇到的子范畴成员进行认知判断。此外, 有关非社会性的复合范畴研究的文献直接探测了样例的作用, 结果没有发现从构成范畴的属性预测一种复合范畴属性的方式(Smith & Osherson, 1984), 仅指出了人们对于复合范畴样例的知识是对复合范畴非语义合成的最可能的解释之一。也就是说, 同样是对女医生的表征, Smith的样例模型会预期, 样例是人们用于判断女医生这一范畴时采用的策略, 即他们可能会提取身边认识的女医生朋友等样例。
那么, 就复合范畴而言, 人们对其刻板印象的心理表征究竟是基于具体样例还是抽象认识呢?Brewer的抽象模型和Smith的样例模型二者可能都是对的, 但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大量研究表明:当认知目标不熟悉时, 社会判断是基于样例的, 但样例的使用随着熟悉度的增加而减少, 且这种发展模式适用于自我和其他个体的判断(Klein & Loftus,1993)。具体而言, 样例可能被用于判断相对不熟悉的复合范畴, 而抽象知识可能被用于判断相对熟悉的复合范畴。尽管有研究检验了复合范畴的表征本质, 但极少有研究关注熟悉性对复合范畴表征的作用(Medin & Rips, 2005; Rips, 1995)。这是因为绝大多数研究没有考虑零熟悉性复合范畴的判断本质。零熟悉性复合范畴是指对于被试的认知水平而言,不存在任何样例认知经验。在零熟悉水平, 关键问题是围绕人们如何结合两个从未结合过的概念产生新知识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 复合范畴的知识必须有意地从复合范畴的构成范畴中获得。复合范畴样例的先验知识会被视作是明确理解概念结合加工的阻碍。
Hastie, Schroeder和Weber (1990)的一项研究对熟悉性影响复合范畴判断的认知加工和结果提供了证据。被试要对复合范畴和它们各自的构成范畴进行属性罗列和特质评价。与诸如男性机械师等熟悉的复合范畴相比, 不常见的复合范畴, 如共和主义社会的工人会产生更多自发突变的属性, 也会产生更多的构成范畴属性以外的评价, 即就同一特质, 对复合范畴的评价会落在对构成范畴评价的范围之外, 这就表明对于复合范畴的这些判断较少依赖构成范畴。尽管对于熟悉和不熟悉的复合范畴,研究主要观测从构成范畴的刻板印象中获取评价的程度, 当判断不熟悉的复合范畴时, 有更多的被试报告复合加工, 包括因果关系的参数(例如, 从事一种男性工作的女性一定是某一特殊的女性)。较少有被试报告的反应策略是涉及复合范畴或相似范畴样例的概括(如, 一个女性建筑工人代替一个女性机械师)。但是, 这些研究中较少关注基于样例的策略, 但极有可能是因为研究选用了极为不熟悉的复合范畴。
Sherman (1996)对群体刻板印象发展所做的研究也考察了熟悉性, 他提出样例仅仅被用于由不熟悉的个体组成的新异群体的判断。在他的一个实验中, 被试被告知一个新异大学俱乐部中不同成员的一系列行为。当要求被试对这个群体做特质判断时,被试自发地提取了样例表征。然而, 当被试对某一群体持有抽象概括信息时, 基于样例的推断就会消失。此外, 如果一开始告诉被试群体成员都是工程师或者都是牧师, 被试会应用预先存在的抽象刻板印象, 与刻板印象相关的群体判断不会涉及样例的提取, 即使被试对规模很小的群体进行判断也同样遵循这一特点(Sherman et al., 1998)。
国内也有相关研究, 张国礼和王沛(2009)从性别刻板印象入手, 对刻板印象所涉及的抽象范畴与具体样例进行了比较清晰的界定, 他们发现刻板印象在记忆中的表征单元为典型样例居于最顶层、基础范畴为次层、下一层为非典型样例, 再下一层为上位范畴的“金字塔” 结构, 从最顶层至最底层依次按顺序进行表征。该研究仅探讨了简单范畴的表征形式, 且采用的是人们熟悉的男女性别刻板印象,因此无法用来说明复合社会范畴的心理表征形式,但能够作为有效的参考。
此外, 就复合范畴而言, 构成范畴的兼容性是除熟悉性以外的另一个影响复合范畴表征的重要因素。这个因素在Sherman等 (1998)早期的研究中并未被涉及, 然而, 已有研究预期构成范畴间的兼容性在复合范畴的判断中起了核心作用(Hastie et al., 1990; Thagard, 1997), 这一假设对于基于熟悉性模型的观点极具竞争性。基于兼容性的模型假设,当判断复合范畴时, 认知者会首先默认构成范畴的抽象刻板印象为表征信息, 只有当这些构成范畴的刻板印象与推测不一致的情况下, 才会集中于对样例的提取。该模型主要用于解释一些由已知构成范畴组成的零熟悉度的新异复合范畴(Medin & Rips,2005; Rips, 1995)。按照这一观点, 复合范畴的表征主要是由概念的整合加工决定的, 在这个过程中构成范畴的表征以某种平均方式产生了复合范畴的表征。仅仅当复合范畴的构成范畴不兼容时, 即子范畴之间无法进行整合, 基于样例的加工和其它高级的推理加工才会发生(Groom et al., 2005)。
Hastie等(1990)检验了被试对单一社会范畴标签(如机械师)和复合社会范畴标签(如女性机械师)的反应, 其中, 复合范畴如女性机械师是不熟悉和不兼容的范畴, 而男性机械师是熟悉且兼容的范畴,针对被试对这两个范畴的不同反应, 他们表示兼容性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之后, Thagard (1997)阐述了普遍存在的概念结合问题, 指出概念一致和概念不一致情况下, 人们会使用不同的判断策略。具体表现为, 当概念间的结合一致时, 如女性律师, 人们倾向于用构成范畴间的概念调和来表征复合范畴, 即女性和律师在一些维度上的刻板印象交集(如, 聪明的、细致的); 而当概念间的结合不一致时,如盲人律师, 不存在构成范畴间的特质交集, 也就是说范畴间调和的策略不再适用, 人们可能会使用样例提取、类比、推理等其他方式进行表征。Hastie等人和Thagard的研究都指向于复合范畴间构成范畴兼容性在刻板印象表征过程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但两位的研究仅仅是指出了兼容性在范畴表征中可能存在的核心影响, 并没有进一步用严谨的实验予以验证。
Groom等人(2005)在其研究中探讨了兼容性对复合范畴刻板印象表征的影响, 他们选取女性小学教师和男性小学教师为熟悉的和不熟悉的目标群体, 并用智力(intelligence)作为与两个范畴都兼容的特质, 将被试分为定义-回忆组(先定义特质, 后回忆目标群体与特质相关的行为)和描述-回忆组(先判断特质是否能描述目标群体, 后回忆目标群体与特质相关行为)进行相应任务。结果显示当目标群体为男性小学教师时, 描述-回忆组被试的回忆时间显著快于定义-回忆组被试, 而目标群体为女性小学教师时, 两组被试的反应时没有差异。这表明基于样例推理的不对称性仅限于被试对男女小学教师熟悉性的不同, 即使两类目标群体在特质上是兼容的, 样例提取还是发生在了相对不熟悉的男性小学教师群体上。由此, 研究者排除了兼容性在表征复合范畴中的核心作用, 认为熟悉性是更为重要的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 尽管 Groom 等人的研究否定了兼容性对于复合范畴判断的重要影响, 但他们仅是考察了构成范畴与特质兼容的情况, 并没有探究构成范畴与特质不兼容状况下, 被试对复合范畴采取的判断策略。此外, 他们的研究目的是证实熟悉性对范畴判断的重要性, 同时排除兼容性的影响,因此在选择目标群体和特质上都存在一定的偏颇。
熟悉性和兼容性的区别并不是一个小问题, 尽管两者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很大的关联, 很多人们不熟悉的复合范畴在其构成范畴上可能也是不兼容的(如, 哈佛毕业的洗碗工), 但是基于熟悉性和兼容性的模型在对复合范畴进行解释时有着很大差异。基于兼容性视角的解释侧重于描绘范畴间关系(上下位范畴)共同形成复合范畴的相关信息, 主张只有当构成范畴间的信息结合不成功时, 样例提取等其他方式才会被运用。与此相反, 基于熟悉性视角的解释把复合范畴判断看作是一种发展性、连续性的加工过程, 主张在不断的样例积累中形成了抽象表征。
综合已有的理论观点可以推断复合范畴的刻板印象表征的构成要素可能有复合范畴本身的抽象表征、构成范畴的抽象表征和复合范畴的样例表征。在复合范畴刻板印象的形成中构成要素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从兼容性的观点来看, 复合范畴的形成就是整合子范畴间关系的过程, 进而形成层级分明的高效的储存结构, 而且仅当简单的整合无法完成时, 才会动用推理、类别或者引入样例等进行进一步的整合。然而, 从熟悉性的观点来看, 复合范畴的形成就是从一个个的样例的积累进而抽象出有关这个复合范畴的表征。
区别出到底是复合范畴的熟悉性还是兼容性影响了人们加工策略的选择是非常有意义的, 这将向我们揭示复合范畴到底是什么, 以及复合范畴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它们的子范畴和具体样例。然而已有研究的局限在于没有完备地考察复合范畴的熟悉性、构成范畴间的兼容性以及除熟悉性和兼容性之外可能影响复合范畴表征的因素, 所以本研究将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 进一步考察熟悉性和兼容性对复合范畴表征的作用。
此外, Tajfel关于社会类别的研究表明, 人们由于所属群体不同, 往往会过份强调群体差异, 具体表现为内群体的偏爱性和外群体的同质性(Ostrom & Sedikides, 1992)。所谓内群体(in-group)就是自己所属的群体, 而外群体(out-group)是自己不属于的群体。内群体的偏爱性是指人们往往相信自己所属的内群体要优于其他群体; 外群体的同质性(out-group homogeneity)则是指人们倾向于认为外群体比内群体具有更加固定、刻板的特征, 外群体成员间比自己所属的内群体成员间相似性更多、变异性更少。基于此, 我们推断被试本身所属范畴可能对其的复合社会范畴判断产生影响。
Klein, Cosmides, Tooby和Chance (2001)对语义记忆和情景记忆之间关系的研究也为这一预想提供了间接的证据:研究通过让被试判断某个特征词是否可以描述自己和熟悉的他人(如, 被试的母亲)两个实验发现, 被试对自我和熟悉的他人的相符程度较高的特征的判断激活语义记忆中存在的相应抽象概括信息, 然而, 不会激活个体情景记忆中与该特征词相一致的具体行为; 当被试对自己母亲的中等和较低描述相符性的特质词进行判断时,由于在其语义记忆中没有相应的抽象概括性信息,所以情景记忆中与该特质词相一致的具体行为被搜索激活。根据这一研究结果可以推断被试对于同一熟悉且子范畴间兼容的复合范畴的表征不会存在内外群体表征差异。那么, 个体自身所属社会范畴对于其判断复合社会范畴有怎么样的影响, 内外群体与范畴的熟悉性和兼容性又存在怎样的交互作用, 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进一步验证。
本研究沿用Groom等人(2005)研究中的任务助长范式, 该范式已在多项个体、他人和群体判断研究中被证明是有效的(Klein, Babey, & Sherman,1997; Klein & Loftus, 1993; Sherman, 1996)。实验1考察了熟悉性在复合范畴刻板印象表征中的影响,通过控制熟悉性这一自变量, 选取男幼儿教师和女幼儿教师分别作为不熟悉范畴和熟悉范畴, 观测被试是否会对这两种目标群体采取不同的判断策略,以此检验熟悉性是否起着重要作用。实验2运用相同的研究范式, 通过控制熟悉性变量(选择被试熟悉的复合范畴(男中学教师)为目标群体), 在此基础上选取“理性”和“细腻”这两个与目标范畴(熟悉范畴)兼容和不兼容的属性词, 进一步探究了复合范畴在某一特质上的兼容性在复合范畴刻板印象的表征过程中是否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发现在高熟悉性条件下兼容性的确起着重要作用, 从而证实在刻板印象表征过程中兼容性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基于实验1和2的研究范式, 实验3通过划分被试本身的内外群体, 目的是在排除内-外群体效应对于复合范畴刻板印象表征可能存在的影响, 进一步检验兼容性效应的稳定性暨是否如实验2所证实的那样。
2 实验1 熟悉性对复合范畴刻板印象表征的影响
2.1 目的
Sherman和 Klein的研究发现, 随着人们对复合范畴熟悉性的增加, 评价判断策略也会发生改变。对熟悉的复合范畴, 人们倾向于提取有关这个范畴的抽象信息来推断这个范畴的某些特性, 对于这个范畴的样例则会忽略。
本研究分别选择男幼儿教师群体和女幼儿教师群体作为熟悉的和不熟悉的复合范畴的代表。选择的标准基于前人研究:第一, 人们对相结合的这两个范畴的熟悉程度都是相同的(例如人们对男性和女性同样熟悉, 对幼儿教师的概念也有着同样的熟悉程度), 我们的假设认为对复合范畴本身的熟悉程度才是影响人们提取不同表征的关键因素, 因而必须保证人们对两种类别范畴有着相同的熟悉度; 第二, 必须控制复合范畴的特殊性。Smith的模型指出, 越特殊的复合范畴越能引起运用样例的加工策略, 因此两个复合范畴有着相同程度的特殊性,能避免对结果的混淆。第三, 要求大部分人依然能对不熟悉的复合范畴回忆起几个样例。满足了上述三个标准之后, 人们对女幼儿教师群体的评价判断将提取抽象表征, 对男性幼儿老师的评价判断则采用样例表征。从刻板印象的角度出发, 男性和幼儿教师的结合使这个复合范畴变得相对陌生, 所以阻碍认知者获得与这个复合范畴有关的抽象信息, 而女性和幼儿教师的结合则恰恰相反。
基于熟悉性的混合模型观点, 当认知者对复合范畴不熟悉时, 采用样例加工的策略; 而当对复合范畴较为熟悉时, 则采用抽象表征信息进行评价判断。由此可以推断, 人们对男幼儿教师群体进行属性判断时提取样例表征, 而对女幼儿教师群体进行属性判断时提取抽象表征。
2.2 研究方法
2.2.1 被试
公开招募自愿参加心理学实验的120名在校大学生(男、女各60名), 实验结束后, 分发每名被试一份精美纪念品以作答谢。
2.2.2 预测
(1)女性幼儿教师范畴和男性幼儿教师范畴判断中范畴表征和样例表征的预测通过开方式问卷收集幼儿教师的刻板特质词, 通过频次统计选择高频词:能歌善舞(91%)、活波(82%)、有耐心(73%), 唠叨(64%), 选择中频词:有爱心(48%)。公开招募60名上海师范大学在校大学生自愿者。30名被试评价女性幼儿教师的五种特质(能歌善舞、活波、有耐心、有爱心), 然后让被试继续评价他们心目中想到的一个具体的女性幼儿教师。评价使用7点量表(1 =非常/完全有, 4 = 一般, 7 = 非常不/完全没有)。另一半被试用同样的尺度评价男性幼儿教师的这五种特质, 然后也要被试对想到的一个具体的男性幼儿教师进行评价。最后, 询问所有的被试能否记起一个具体的符合上述条件的个体, 并询问被试在对群体进行评价时是否想到了具体的个体。
结果有8名被试不能想起一个具体的符合条件的教师, 所以剔除了他们的实验数据。对于其余的被试, 以被试进行群体评价与进行个体评价的平均差异分数为因变量, 进行一个2(评价目标:男性幼儿教师, 女性幼儿教师)×5(特质:能歌善舞, 活波,有耐心, 有爱心, 唠叨)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 只有评价目标的主效应显著, F (1, 50) = 4.87,p < 0.05, 即女性幼儿教师作为评价对象时的平均差异(M = 2.03)显著大于男性幼儿教师作为评价对象的平均差异(M = 1.31)。结果说明, 与评价女性幼儿教师相比, 在对男性幼儿教师进行评价时, 评价具体个人和评价群体的一致性更高, 并且有85%的以男性幼儿教师为评价对象的被试报告, 个体评价和群体评价都想到了同一个人原型, 而只有13%的评价对象为女性幼儿教师的被试在个体评价和群体评价中想到同一个人原型, F (1, 50) = 28.74, p <0.01。预测结果初步证实了对男性幼儿教师范畴和对女性幼儿教师范畴的判断使用不同的表征策略。
(2)样例材料的制作和预测
根据Groom等人(2005)的方法, 编制10个目标群体的样例陈述句, 每个样例陈述句代表目标群体中的一个个体信息, 为了保证样例的匿名性, 以“姓氏+老师”指代具体的个体。样例信息具体包括:通过预测得到的2个体现“有爱心”的行为陈述句; 4个与“有爱心”无关的行为陈述句; 4个说明人口统计信息的陈述句。Sherman (1996)以前的研究已经证实 10个样例信息不足以使被试对一个新异范畴形成抽象表征, 被试在对这一新异群体进行判断时除非能够应用一个存在的抽象表征否则就会利用可以利用的样例信息。
预测如下:随机对30名(其中男、女各15名)在校大学生对体现“有爱心”的样例信息材料进行测验, 通过统计分析选择2个体现“有爱心”的行为陈述句, 4个与“有爱心”无关的行为陈述句。
2.2.3 实验设计
实验采用比较三种任务的启动范式——任务助长范式, 进行 2(初始任务:描述任务, 定义任务)×2(目标群体:男幼儿教师群体, 女幼儿教师群体)的被试间设计。任务助长范式基于以下逻辑:假设被试要连续完成两项任务, 如果他在完成第一项任务时使用完成第二项任务必需的信息, 那么其完成第二项任务的所需时间应该比没有得到这些信息的被试要短(Collins & Quillian, 1970; Macht &O'Brien, 1980)。因此, 考查完成一项任务对完成第二项任务的促进程度是一种测查两项任务是否依赖于同一信息的方法。随着完成两项任务所用信息重叠部分的增加, 完成第二项任务的所需时间减少。
实验中具体的任务助长操作涉及三种不同任务:描述任务要求被试确定一个刺激特征是否大致描述了所呈现的群体(如, “友好是否能描述这个群体?”); 定义任务要求被试对刺激特征定义(如, “思考单词友好的含义”); 回忆任务要求被试从记忆中提取目标群体中某一成员表现的与刺激特征一致的具体行为事件(如, “记得该群体一个成员的一件以友好方式行为的事”)。每个刺激序列要求被试在同一特质词上连续完成两项任务:初始任务(描述任务/定义任务)和目标任务(回忆任务)。因变量测量是记录被试完成回忆任务所需的时间, 如果关于某一群体的典型特征的知识基于样例表征, 那么相比定义任务, 在完成描述任务后被试可能用更短的时间完成回忆任务。描述任务的优点在于对外显的样例激活和内隐的样例激活都很敏感, 即使样例没有被外显提取只是被内隐激活, 随后也会被很快提取的,而定义任务不会启动样例表征(Groom et al., 2005)。以前的研究已经验证了特质定义控制任务不会激活样例这一假设(Klein et al., 1997; Klein & Loftus, 1993)。
2.2.4 实验程序
被试将阅读 10句有关男幼儿教师群体或女幼儿教师群体的陈述, 然后要求被试形成一个有关男幼儿教师群体和女幼儿教师群体的印象。在阅读完这些描述后, 对被试进行实验前的准备训练。在准备训练中, 被试将他们的某些朋友作为知觉对象来完成三个任务:定义任务, 描述任务和回忆任务。其中定义任务是指对给出的目标属性下定义; 描述任务是令被试判断目标属性是否可以用来描述被试自己的朋友; 回忆任务则是令被试回忆朋友中与目标属性有关的个体行为。整个训练的呈现程序是,分别以“定义”“描述”“回忆”作为三种任务的指导语线索, 被试将首先看到三种线索中的一个, 然后将会看到目标属性(如节俭的), 进而完成这三个任务。
练习完成后, 被试将以男幼儿教师群体或女幼儿教师群体作为知觉对象完成上面的任务。被试被随机分配到定义—回忆组和描述—回忆组。实验一开始, 两组被试将分别看到启动任务的指导语线索“描述” (即判断下面出现的形容词能否用来描述男性或女性幼儿教师群体”)和“定义” (即对下面出现的形容词下定义”), 2 s之后目标属性“有爱心”将出现在这两种指导语的下方, 直到被试按下“回车键”表示他们已经完成了描述判断任务或定义任务, 指导语和目标属性才从屏幕上消失。然后是2 s的空白屏幕呈现, 之后呈现指导语线索“回忆” (即要求被试回忆男性或女性幼儿教师群体与形容词有关的具体行为”, 并要求被试在回忆完成后按下“回车键”作为结束的信号。且最后需要令被试将他们想到的有关的具体行为写出来, 作为对被试实验结果真实性的检验。任务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一个trial的任务流程
2.3 结果
不同初始任务启动条件下对男幼儿教师群体和女幼儿教师群体完成回忆任务反应时的描述统计见表1。以完成回忆任务的反应时为因变量, 进行2(初始任务:描述任务, 定义任务)×2(目标群体:男幼儿教师, 女幼儿教师)的两因素被试间方差分析。
表1 不同初始任务启动下对不同目标群体完成回忆任务的反应时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初始任务的主效应在回忆任务反应时指标上显著,F
(1, 116) = 4.239,p
=0.042, partialη
= 0.035; 目标群体的主效应在回忆任务反应时指标上不显著,F
(1,116) = 1.309,p
=0.255, partialη
= 0.011; 初始任务与目标群体的交互作用在回忆任务反应时指标上显著(见图2),F
(1, 116) = 5.175,p
= 0.025, partialη
= 0.043。根据本研究的目的, 将目标群体固定的水平固定, 考察初始任务类型的简单效应。简单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当目标群体为男性幼儿教师时,F
(1,117) = 9.37,p
= 0.003。同初始任务为定义任务的被试相比, 初始任务为描述任务的被试完成回忆任务的反应时更短。然而, 当目标群体为女性幼儿教师时, 初始任务类型的主效应不显著, F < 1, 即描述任务启动后完成回忆任务的反应时与定义任务启动后完成回忆任务的反应时无显著差异。图2 初始任务与目标群体的交互作用
2.4 讨论
实验结果与研究预期一致, 描述任务组的被试在对男性幼儿教师“有爱心”进行判断评价时激活了被试储存的样例表征, 因此在后续回忆任务中的反应时才会显著短于定义任务组的被试, 而评价对象为女性幼儿教师时, 则不会存在这种反应时上的差异。因此, 研究结果进一步说明复合范畴的熟悉性决定对其表征是激活具体样例还是激活抽象表征。当靶子是被试所熟悉的复合范畴(如, 本研究中的女幼儿教师)时, 对这一复合范畴刻板特质的表征运用抽象表征; 而当靶子是被试不熟悉的复合范畴(如, 本研究中的男幼儿教师)时, 对这一复合范畴刻板特质的表征运用样例表征。
当目标群体是女幼儿教师时, 被试在描述任务启动和定义任务启动后的回忆任务上没有显著差异, 也就是说, 女幼儿教师对于被试而言是熟悉的群体, 会引发抽象表征的运用, 因此不论是描述任务启动还是定义任务启动都没有能够促使回忆任务完成的必须样例信息。实验结果表明, 复合范畴的熟悉性确实左右着被试在判断时采用的表征策略, 随着对范畴熟悉度的增加, 被试逐渐减少了样例表征的使用。
3 实验2:兼容性对复合范畴刻板印象表征的影响
3.1 目的
实验1的结果是基于构成复合范畴的两个子范畴间相互兼容的前提下, 熟悉性成为影响样例表征和抽象表征的决定因素, 被试对于不熟悉的复合范畴使用样例表征策略。Groom等人(2005)的研究重点考察了熟悉性对复合范畴表征的影响, 尽管他们加入了兼容性这一因素, 但对于不兼容水平的处理用不熟悉水平表示, 即研究中选择的不兼容复合范畴也是被试所不熟悉的复合范畴, 所以研究结论无法剥离熟悉性和兼容性对复合范畴产生的影响。前人的研究(Groom et al., 2005)并未考察构成熟悉复合范畴的两个子范畴在某一属性上的冲突对被试使用表征策略的影响。复合范畴的形成就是整合子范畴间关系的过程, 进而形成层级分明的高效的储存结构。当且仅当简单的整合无法完成时, 才会利用推理、归类或者可利用的样例进行进一步的整合。基于这一观点, 实验 2预期, 复合范畴为熟悉范畴, 但构成复合范畴的两个子范畴间在某一特质上相互冲突时, 被试对复合范畴的表征采用样例策略; 反之, 构成复合范畴的两个子范畴在某一特质上兼容时, 被试会运用抽象表征。研究假设, 对男中学教师群体“细腻”的描述—回忆反应时显著快于定义—回忆反应时; 对男中学教师群体“理性”的描述—回忆反应时与定义—回忆反应时无显著差异。
3.2 研究方法
3.2.1 被试
公开招募自愿参加心理学实验的 60名在校大学生, 其中男、女各30名。实验结束后, 答谢每位被试, 并分发每名被试一份精美纪念品。
3.2.2 实验材料
(1)目标属性词的选择
通过开方式问卷收集中学教师的刻板特质词。通过频次统计, 选择“细腻” (87%)和“理性” (79%)作为目标属性词。从以往的研究发现(王沛, 杨亚平,赵仑, 2010), “细腻”是女性刻板特质词, “理性”是男性刻板特质词。因此, 从兼容性的角度来看, 男性和中学教师两个子范畴在“细腻”这一属性词上的刻板印象是不兼容的, 而男性和中学教师两个子范畴在“理性”这一属性词上的刻板印象是兼容的。
(2)阅读材料的制作
阅读材料1包括:通过预测得到的2个体现“细腻”的行为陈述句; 4个与“细腻”无关的行为陈述句;4个说明人口统计信息的陈述句。
预测如下, 请 30名在校大学生对预先编写的两个体现“细腻”的行为陈述句进行5点量表的评价(1 = 非常细腻, 2 = 比较细腻, 3 = 无关, 4 = 比较粗心, 5 = 非常粗心), 30名被试在两个行为语句上的评价平均分分别为M
= 1.53和M
= 1.57。图3 一个trial的任务流程
阅读材料2包括:通过预测得到的2个体现“理性”的行为陈述句; 4个与“理性”无关的行为陈述句;4个说明人口统计信息的陈述句。
预测如下, 请 30名在校大学生对预先编写的两个体现“理性”的行为陈述句进行5点量表的评价(1 = 非常理性, 2 = 比较理性, 3 = 无关, 4 = 比较感性, 5 = 非常感性), 30名被试在两个行为语句上的评价平均分分别为M
= 1.67和M
= 1.70。3.2.3 实验设计
实验采用比较三种任务的启动范式——任务助长范式, 进行 2(初始任务:描述任务, 定义任务)×2(目标属性词:细腻, 理性)的混合实验设计,其中初始任务为组间变量。
3.2.4 实验程序
被试将阅读 10个有关男中学教师的陈述, 具体实施过程与实验1相同, 区别在于目标范畴更改为男中学教师, 属性词更改为细腻和理性。被试分为描述-回忆组和定义-回忆组, 分别完成各自的任务, 任务流程如图3所示。
3.3 结果
不同的目标属性词分别在描述启动和定义启动两种不同条件下完成回忆任务反应时的描述统计见表2。以完成回忆任务的反应时为因变量, 进行 2(初始任务:描述任务, 定义任务)×2(目标属性词:细腻, 理性)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初始任务的主效应不显著,F
(1, 30) = 3.913,p
= 0.057, partialη
= 0.115; 目标属性词的主效应也不显著,F
< 1。然而, 初始任务与目标属性词的交互作用在回忆任务反应时指标上显著(见图4),F
(1, 30) = 5.476,p
= 0.026,partialη
= 0.154。根据本研究的目的, 考察初始任务在不同目标属性词上的简单效应。简单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当目标属性词为“细腻”时,F
(1, 30) = 8.48,p
= 0.007,描述任务启动的回忆任务反应时(M
= 3611.00 ms)显著短于定义任务启动的回忆任务反应时(M
=4926.50 ms)。然而, 当目标属性词为“理性”时,F
< 1,描述任务启动的回忆任务反应时(M
= 4279.19 ms)与定义任务启动的回忆任务反应时(M
= 4180.94 ms)无显著差异。表2 不同初始任务启动下对不同目标属性词完成回忆任务的反应时
图4 初始任务与目标属性词的交互作用
3.4 讨论
实验2的结果与假设的预期一致, 描述任务组的被试在对目标属性词“细腻”进行判断评价时激活了被试储存的样例表征, 因此在后续回忆任务中的反应时才会显著短于定义任务组的被试, 而目标属性词为“理性”时, 则不会存在这种反应时上的差异。从兼容性的角度来看, 男性中学教师这一复合范畴在属性词“细腻”上的刻板印象是不兼容的, 而在属性词“理性”上的刻板印象是兼容的。因此, 研究结果进一步说明被试对熟悉复合范畴的刻板印象是样例表征还是抽象表征受制于构成复合范畴的两个子范畴间在某一刻板印象上的兼容性。复合范畴对于被试而言是熟悉范畴, 但是构成复合范畴的子范畴之间存在认知冲突, 那么被试对复合范畴刻板印象的表征运用样例表征。
复合范畴“男性中学教师”对于被试而言是熟悉的, 但实验中的刻板特质“细腻”和“理性”分别与复合范畴中“男性”这一构成范畴存在不兼容和兼容, 而对于“中学教师”是否也存在“细腻”和“理性”刻板特质的兼容问题实则是混淆在实验中, 不得而知的。这就意味着, 被试在提取有关男性中学教师的“细腻”样例时, 可能很大程度上是从男性这一范畴中提取。这也是实验需要改进的地方。
4 实验3:内外群体效应对复合范畴刻板印象表征的影响
4.1 目的
根据刻板印象的内外群体效应(the inter-out group effect), 人们倾向于认为非所在群体的成员都有极大的相似性而有很小的可变性, 相反, 认为自己所在群体成员则各有特点, 有比较大的可变性(Ostrom & Sedikides, 1992; Brauer, 2001)。实验2虽然证实了兼容性对复合范畴刻板印象表征的重要影响, 但并未考虑被试本身的范畴归属对结果的影响。具体来说, 被试在判断男中学教师细腻和理性上的表征时, 可能会出于被试本身是男性或女性的范畴归属而有所偏向。实验3将在操纵兼容性因素的同时, 在检验复合范畴刻板印象表征是否存在内-外群体表征差异的基础上, 进一步检验兼容性因素是否依然起着关键作用。如果复合范畴刻板印象的表征关键取决于兼容性, 那么当认知者熟悉复合范畴, 但当构成复合范畴的两个子范畴之间不兼容时,兼容性就会成为刻板印象运用抽象表征还是样例表征的决定因素。并且无论是内群体的刻板印象还是外群体的刻板印象, 对兼容的刻板特质词的表征都会运用抽象表征, 不兼容的刻板特质词的表征则会提取具体样例。
实验3同样采用启动任务实验范式, 针对目标群体, 选择男中学教师和女中学教师为被试进行内群体和外群体的划分, 由于涉及被试本身的性别和职业背景, 在进行任务时能更好地反应真实情况,区分内外群体, 因此更具有生态效度。要求被试分别对兼容的刻板特质词和不兼容的刻板特质词完成描述、定义和回忆三种任务, 考察不同任务启动条件下, 对兼容的刻板特质词和不兼容的刻板特质词的回忆任务反应时在内群体和外群体判断中是否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实验3假设:(1)如果存在内外群体效应, 被试在进行内群体复合范畴刻板印象的表征时, 对子范畴间相互兼容的刻板特质词的表征运用抽象表征, 不会出现任务启动效应。但对于范畴间不兼容的刻板特质词的表征运用样例表征,表现出任务启动效应。(2)如果不存在内外群体效应,那么被试在进行外群体复合范畴刻板印象的表征时, 对子范畴间相互兼容的刻板特质词的表征运用抽象表征, 不会出现任务启动效应。但对于范畴间不兼容的刻板特质词的表征运用样例表征, 表现出任务启动效应。
4.2 研究方法
4.2.1 被试
从两个市属完全中学随机选取了 60名中学教师参加本次实验, 其中女中学教师和男中学教师各30名。实验结束后进行简短的访谈, 对于在回忆任务中没能回忆起具体样例的被试数据删除, 所有被试的实验数据均有效, 没有无效数据被剔除。
4.2.2 实验设计
实验采用比较三种任务的启动范式——任务助长范式, 进行 2(初始任务:描述任务, 定义任务)×2(被试群体类型:内群体, 外群体)×2(属性词:刻板特质词, 无关特质词)的混合实验设计, 其中属性词为被试内变量, 其余均为被试间变量。
4.2.3 实验程序
与实验2的实验内容和实施过程一样, 区别仅在于事先根据被试本身的性别划分为内群体(男中学教师)和外群体(女中学教师)。
4.3 结果
被试在不同初始任务条件下分别对内、外群体靶子词和无关词的回忆任务反应时的描述统计见表3。以完成回忆任务的反应时为因变量, 进行2(初始任务:描述任务, 定义任务)×2(被试群体类型:内群体, 外群体)×2(属性词:刻板特质词, 无关特质词)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初始任务的主效应不显著,F
(1, 56) = 3.753,p
=0.058, partialη
= 0.063; 群体类型的主效应不显著,F
< 1; 属性词的主效应不显著,F
(1, 56) = 2.947,p
= 0.092, partialη
= 0.050。然而, 与预期结果一致的是初始任务与属性词的交互作用在回忆任务反应时上显著(如图5和图6所示),F
(1, 56) = 3.964,p
= 0.051, partialη
= 0.066。表3 被试对内(外)群体刻板特质词和无关特质词在不同启动任务条件下的回忆任务反应时
图5 被试对内群体刻板(无关)特质词在不同启动任务下回忆反应时
图6 被试对外群体刻板(无关)特质词在不同启动任务下回忆反应时
进一步进行简单效应检验表明:当任务中的属性词为刻板特质词时, 描述任务后的回忆任务反应时(M
= 4458.56 ms)与定义任务后的回忆任务反应时(M
= 5257.13 ms)无显著差异,F
(1, 57) = 0.597,p
= 0.443。然而, 当任务中的属性词为无关特质词时, 描述任务后的回忆任务反应时(M
= 2744.56 ms)显著短于定义任务后的回忆任务反应时(M
=4512.80 ms),F
(1, 57) = 7.076,p
= 0.01。由于初始任务、群体类型与属性词三者的交互作用在回忆任务反应时指标上也不显著,F
< 1, 表明初始任务和属性词的交互作用不受群体类型的影响。具体而言, 当被试进行内群体判断, 且任务中的属性词为刻板特质词时, 描述任务后的回忆任务反应时(M
= 4458.56 ms)与定义任务后的回忆任务反应时(M
= 5257.13 ms)无显著差异(如图5所示);而被试进行内群体判断, 且任务中的属性词为无关特质词时, 描述任务后的回忆任务反应时(M
=2744.56 ms)与定义任务后的回忆任务反应时(M
=4512.80 ms)差异显著。当被试进行外群体判断, 且任务中的属性词为刻板特质词时, 描述任务后的回忆任务反应时(M
=4039.07 ms)与定义任务后的回忆任务反应时(M
=4683.13)无显著差异(如图6所示); 而被试进行外群体判断, 且任务中的属性词为无关特质词时, 描述任务后的回忆任务反应时(M
= 2483.50 ms)与定义任务后的回忆任务反应时(M
= 5669.27 ms)差异显著。4.4 讨论
沿用实验1和2的研究范式, 实验3针对熟悉的目标群体, 根据与被试本身所处群体的关系, 通过操纵内群体与外群体, 在检验复合范畴刻板印象表征是否存在内-外群体表征差异的基础上, 进一步检验兼容性因素是否依然起着关键作用。研究结果发现, 熟悉性和兼容性对复合范畴刻板印象表征的影响不存在内-外群体表征差异。这一结果更加严密地证实了构成复合范畴的子范畴间的兼容性在复合范畴的表征中起关键作用的结论。由此可以推论, 复合范畴刻板印象的表征关键取决于兼容性,那么当构成复合范畴的两个子范畴之间兼容时, 熟悉性成为刻板印象运用抽象表征还是样例表征的影响因素, 无论是对内群体的刻板印象还是外群体的刻板印象, 对熟悉的复合范畴刻板印象的表征运用抽象表征。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 实验3只选取了男性中学教师这一复合范畴进行内外群体效应检测, 还应该有针对女中学教师群体被试作为内群体关照对象而设计的女中学教师群体靶条件实验, 两种复合范畴的比对试验才能更好地揭示是否存在内外群体效应, 这也是本实验的不足之处。
5 总讨论
由于人们社会属性的多维性和属性之间组合的多样性, 所以人们的社会范畴归属不再仅仅是简单范畴之间的区分。现实社会中, 人类因具有一系列的属性组合而被认知划分到某个复合社会范畴中, 故认知者需要一种策略去认知这个复合范畴中的成员。一种策略是使用样例表征进行认知, 还有一种策略是使用储存的有关这个复合范畴的抽象表征进行认知推理。本研究用3个实验检验了4种复合社会范畴表征模型(Groom et al., 2005)的合理性, 4种模型具体包括:(1) Brewer (1988)的等级模型虽然没有直接涉及复合范畴本身的发展形成, 但该模型认为对复合范畴的评价判断依赖于有关这个复合范畴和其子范畴的抽象表征。(2) Smith (1990)的原型模型则认为对复合范畴的评价判断必然要用到该范畴的样例。(3)基于复合范畴熟悉性的模型(Klein & Loftus, 1993; Sherman, 1996)则提出, 当认知者对复合范畴不熟悉时, 则采用样例加工策略;而当对复合范畴较为熟悉时, 则采用抽象表征进行评价判断。(4)基于复合范畴兼容性的模型(Hastie et al., 1990; Thagard, 1997)则认为, 当且仅当构成复合范畴的子范畴间存在冲突时, 认知者才会使用样例对复合范畴进行评价判断。
实验1选择了男性幼儿教师和女性幼儿教师两个复合范畴作为研究对象, 因为被试对两个复合范畴除了在熟悉性方面存在差异外, 其它方面都保持一致, 检验熟悉性对复合范畴表征的影响。实验 2通过预测选择被试所熟悉的男性中学教师这一被试所熟悉的复合范畴为研究对象, 选择“理性”和“细腻”分别为兼容的刻板特质词和不兼容的刻板特质词, 考察熟悉性同等的条件下, 构成复合范畴的子范畴在刻板特质词上的兼容性对复合范畴表征的影响。实验3仍以男性中学教师这一被试所熟悉的复合范畴为研究对象, 选择“理性”为兼容的刻板特质词, 考察熟悉性和兼容性对复合社会范畴刻板印象表征的影响是否会受其它可能的因素——被试本身的范畴归属的影响, 以期进一步验证和整合实验1和实验2的结论。
5.1 抽象表征与样例表征的关系:评价与协调
实验1的结果表明被试对复合范畴的熟悉性影响了其对复合范畴的表征是样例表征还是抽象表征。当靶子群体是被试所熟悉的复合范畴(如, 本研究中的女幼儿教师)时, 对这一复合范畴刻板特质的表征运用抽象表征; 而当靶子群体是被试不熟悉的复合范畴(如, 本研究中的男幼儿教师)时, 对这一复合范畴刻板特质的表征运用样例表征。
对复合范畴的判断基于熟悉性的解释符合来自于 Brewer等人(1981)的抽象原型理论和 Smith(1990)的样例解释。研究中的靶子是等价的, 每一个都含有身份职业信息和等价的性别信息。然而,原型模型会评价两个复合范畴为子范畴, 并且假设两个范畴有相似的抽象表征作为判断基础, 样例被一致地用于男性幼儿教师而非女性幼儿教师复合范畴的判断中。本研究的结果并未支持样例模型的两种解释。首先, 样例模型假设样例一般被用于任何一个比种族、性别等宽泛范畴更小的范畴。然而在本研究中, 可用的样例并未用于女性小学教师的判断中。此外, 子范畴的特殊性不适用于解释本研究中样例使用的不对称性。因为靶子复合范畴在所判断的属性维度上是匹配的。
熟悉性的解释协调了样例表征模型和抽象表征模型之间的矛盾。两种理论或许精确地描述了复合范畴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表征特点; 相对不熟悉的复合范畴遵循样例表征, 而相对熟悉的复合范畴遵循抽象表征。基于前人关于表征发展的研究(Klein &Loftus, 1993; Sherman, 1996), 从当前研究的结果我们可以推断, 熟悉性的解释可以预测对男性幼儿教师有充分经验的人会导致抽象表征的生成。例如,一个工作在幼儿教育系统的人, 可以大量地接触男性幼儿教师, 不可能在对男性幼儿教师的群体判断中提取样例。尽管我们的研究结果只针对复合范畴,但我们预期在非复合范畴的子范畴(如, 短跑运动员作为运动员的一个子范畴)中也会观测到相同的发展模式。实质上, 这种熟悉性的解释隐含了在复合范畴、非复合范畴的子范畴和简单范畴之间存在少许的表征连续性。
5.2 复合范畴的构成兼容性
实验2对Sherman (1996)的研究和Groom等人(2005)的研究在考察复合范畴的构成兼容性方面有所超越, 需要强调的是, 本研究中涉及的构成兼容性是指某一复合范畴的构成范畴在某一特质上的兼容性。Groom等人(2005)的研究并未考察基于熟悉复合范畴的两个子范畴在某一属性上的冲突对被试使用表征策略的影响, 他们的研究结果发现,复合范畴的熟悉性是影响复合范畴表征的决定性因素, 组成复合范畴群体的两个子范畴群体间的相容性会影响人们的加工策略但不起决定性作用。然而, 本研究实验2在考察了复合范畴的构成范畴在刻板印象上的兼容性这一被忽略的因素后研究发现, 当复合范畴是被试熟悉的, 构成复合范畴的两个子范畴间相互冲突时, 被试对复合范畴的表征采用样例策略。这一结果既反驳 Groom等人的研究结论, 同时支持了以往关于兼容性影响复合概念加工的研究结论。
此外, 实验3更进一步考察了被试本身与所判断的复合范畴之间的关系这一可能影响因素去验证前面两个实验的结论, 研究结果整合了实验1和实验2的结论, 支持了兼容性在复合范畴表征中的决定性地位。实验3表明, 无论是对内群体的刻板印象还是外群体的刻板印象, 当复合范畴是熟悉的,构成范畴在某一特质上的兼容性成为决定刻板印象表征的因素。
事实上, 就没有任何样例经验的不熟悉的复合范畴而言(如, 哈佛毕业的木匠), 兼容性毫无疑问是一个关键变量, 这已是大多数检验兼容性在判断加工中所起作用的研究中被研究的复合范畴的性质(Hastie et al., 1990; Kunda, Miller, & Claire, 1990),它是决定不熟悉且没有相关样例经验(如, 盲人马拉松运动员)复合范畴表征的关键因素。即对某一复合概念没有样例可以提取, 在构成的子范畴间兼容时, 可以利用的只有基于子范畴的组合策略; 在构成子范畴间不兼容时, 对复合范畴的表征也要基于构成范畴的抽象概括知识。基于前人研究结果,我们的研究证实了, 即使复合范畴是熟悉的情况下,兼容性依然关键, 进一步巩固了兼容性在复合范畴刻板印象表征中的核心作用。
因此, 当前研究的目的是检验, 当样例可以利用时, 熟悉性和兼容性对基于样例的表征的作用。尽管在实验2中预设的样例可能影响了概念结合的加工(Medin & Rips, 2005; Rips, 1995), 但结果依旧证实这种预设样例仅在不兼容的复合社会范畴的表征中发挥了作用。由此可见, 复合范畴的兼容性在我们表征群体时起着重要作用。
这一结果也启示我们兼容性对人际交往中印象形成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 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增加, 我们会遇到很多与原刻板印象冲突的群体,如女装打扮的男学生、流浪街头的名校毕业生, 这些群体原本都是人们熟悉的社会成员, 但其具备的一些特质是与人们印象中该群体的刻板印象相互冲突的, 即男学生应该是阳刚的、名校毕业生应该是游走于写字楼。根据本研究的结果, 人们对这些原本熟悉但在一些特质上不兼容的群体, 会采取样例表征, 他们会依据身边遇见或听闻的具体案例对这一人群进行判断, 因此, 形成对这些人群的正确认识就必须在社交网络中构建这一类人群的具体且准确的信息, 网络、电视等当前信息流通的主要渠道都可用于形成群体印象。值得注意的是, 不论复合范畴的群体是否是我们熟悉的, 这些群体在某一特质上的兼容性决定了我们的表征形式。特别是一些污名群体, 如同性恋者、精神病患者等, 他们之中也不乏优秀人士, 有律师、医生、教授等, 但对于这些不兼容群体, 社会普遍传播的是他们的消极样例, 故人们对他们的态度也变得更消极。为了形成污名群体的正确认识, 应该多向人们呈现成功人士的样例, 让社会大众渐渐趋向于理解并接受他们。
5.3 复合范畴表征模型的选择
当前研究提供直接的证据证明样例在复合范畴加工中的作用, 以及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样例会被更大程度上的使用。无论如何, 当前的研究结果提出了一个模型, 该模型描述了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我们会使用什么样的表征策略。
对复合范畴的熟悉性足以获得有关该范畴的抽象表征吗?如果认知者拥有对该复合范畴丰富经验, 那么他们就能够很容易的做出评价判断。而这些丰富的经验就是从对复合范畴具体成员的接触中得到的。但如果对复合范畴不熟悉, 那么认知者就会在记忆里搜索具体的该复合范畴的样例进行评价判断。在本研究的三个实验中这种策略都表现出来了, 而且大部分被试都找到了具体的样例,或者是从材料里或者是从自己的经验里。
当然在某些情况下, 被试记忆里并没有相应复合范畴的样例, 如复合范畴“毕业于哈佛大学的木匠” “失明的马拉松长跑者”, 被试没有可以利用的具体样例, 为了完成评价他们可以采用两种方法。在第一种方法是, 被试可以把两个子范畴在所需评价的属性上进行平均或者组合。第二种方法则是经过对两个子范畴一系列复杂的推理, 整合出一个有关复合范畴的信息来。
总之, 我们认为表征复合范畴时, 源于复合范畴本身信息的外延加工过程将首先展开, 如果有抽象表征可以利用就先加工抽象的信息, 如果没有则将进行具体样例的加工。而对于毫不熟悉的复合范畴, 认知者既没有抽象知识也没有样例知识, 那么基于其子范畴信息的内涵加工过程将展开。在这种情况下, 对兼容性较好的复合范畴的评价判断将通过组合的方法来完成。与此相反, 不兼容的复合范畴的评价判断则要经过复杂的推理过程。
6 结论
复合范畴刻板印象的表征主要受到认知者对于复合范畴的熟悉程度以及复合范畴之间的兼容性这两个因素的影响, 并且不存在内-外群体表征差异。具体表现为:
(1)当认知者熟悉复合范畴且构成范畴彼此兼容时, 会运用抽象表征, 反之则会提取样例。
(2)当复合范畴为熟悉范畴且构成范畴不兼容时,认知者会采取样例表征, 反之则会运用抽象表征。
(3)认知者判断复合范畴时, 不存在内外群体效应。
Brauer, M. (2001). Intergroup perception in the social context:The effects of social status and group membership on perceived out-group homogeneity and ethnocentrism.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37(1), 15–31.
Brewer, M. B., Dull, V., & Lui, L. (1981). Perceptions of the elderly: Stereotypes as prototyp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Social Psychology, 41(4), 656–670.
Brewer, M. B. (1988). A dual process model of impression formation. In T. K. Srull & R. S. Wyer, Jr. (Eds.), Advances in social cognition (Vol. 1, pp. 1–36). Hillsdale, NJ, USA: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Collins, A. M., & Quillian, M. R. (1970). Facilitating retrieval from semantic memory: The effect of repeating part of an inference. Acta Psychologica, 33, 304–314.
Groom, C. J., Sherman, J. W., Lu, L., Conrey, F. R., & Keijzer,B. S. C. (2005). Judging compound social categories:Compound familiarity and compatibility as determinants of processing mode. Social Cognition, 23(4), 291–323.
Hampton, J. A. (1988). Overextension of conjunctive concepts:Evidence for a unitary model of concept typicality and class inclus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Memory, & Cognition, 14(1), 12–32.
Hastie, R., Schroeder, C., & Weber, R. (1990). Creating complex social conjunction categories from simple categories. Bulletin of the Psychonomic Society, 28(3), 242–247.
Klein, S., & Loftus, J. (1993). The mental representation of trait and autobiographical knowledge about the self. In T. K.Srull & R. S. Wyer (Eds.), The mental representation of trait and autobiographical knowledge about the self. (Vol.5, pp. 1–49). Hillsdale, NJ: Erlbaum.
Klein, S. B., Babey, S. H., & Sherman, J. W. (1997). The functional independence of trait and behavioral self-knowledge: Methodological considerations and new empirical findings. Social Cognition, 15(3), 183–203.
Klein, S. B., Cosmides, L., Tooby, J., & Chance, S. S. (2001).Priming exceptions: A test of the scope hypothesis in naturalistic trait judgments. Social Cognition, 19(4), 443–468.
Kunda, Z., Miller, D. T., & Claire, T. (1990). Combining social concepts: The role of causal reasoning. Cognitive Science,14(4), 551–577.
Macht, M. L., & O'Brien, E. J. (1980). Familiarity-based responding in item recognition: Evidence for the role of spreading activat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Human Learning and Memory, 6, 301–318.
Medin, D. L., & Rips, L. J. (2005). Concepts and categories:meaning, memory, and metaphysics. In K. J. Holyoak & R.G. Morrison (Eds.),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thinking and reasoning (pp. 37–72).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strom, T. M., & Sedikides, C. (1992). Out-group homogeneity effect in natural minimal groups. Psychology Bulletin,112(3), 536–552.
Rips, L. J. (1995). The current status of research on concept combination. Mind and Language, 10(1-2), 72–104.
Smith, E. E., & Osherson, D. N. (1984). Conceptual combination with prototype concepts. Cognitive Science, 8(4), 337–361.
Smith, E. R. (1990). Content and process specificity in the effects of prior experiences. In T. K. Srull & R. S. Wyer, Jr.(Eds.), Advances in social cognition (Vol. 3, pp. 1–59).Hillsdale, NJ, USA: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Sherman, J. W. (1996). Development and mental representation of stereotyp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70(6), 1126–1142.
Sherman, J. W., Klein, S. B., Laskey, A., & Wyer, N. A. (1998).Intergroup bias in group judgment processes: The role of behavioral memorie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34(1), 51–65.
Thagard, P. (1997). Coherent and creative conceptual combinations. In T. B. Ward, S. M. Smith, & J. Vaid (Eds.),Creative thought: An investigation of conceptual structures and processes (pp. 129–141). Washington, DC, USA: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Wang, P., Yang, Y. P., & Zhao, L. (2010). The activation of stereotypes: Behavioral and ERPs evidence.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42(5), 607–617.
[王沛, 杨亚平, 赵仑. (2010). 刻板印象的激活效应: 行为和ERPs证据. 心理学报, 42(5), 607–617.]
Zhang, G. L., & Wang, P. (2009). Stereotype’s mental representation: category or exemplar? Studies of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7(3), 226–230.
[张国礼, 王沛. (2009). 刻板印象的心理表征:范畴还是样例. 心理与行为研究, 7(3), 226–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