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议者的意图、相对收益与绝对收益对不同年龄回应者公平行为的影响*

2015-01-23梁福成王心怡唐卫海

心理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意图分配收益

梁福成 王心怡 唐卫海

(1天津师范大学校长办公室, 天津 300387) (2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 天津 300074)(3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天津 300387)

1 问题提出

公平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与目标, 是维护合作所必需的行为规范。公平行为的实质是对自我利益与他人利益的权衡, 因而实验经济学家常采用博弈范式来探讨公平。最后通牒博弈(ultimatum game, 简称 UG)是测量公平偏好的有效工具之一,其标准范式是被试与匿名他人搭配为一组分配一笔固定数目的金钱, 其中一人是提议者(proposer),负责分配金钱并提出分配方案(offer)。另一人是回应者(responder), 负责接受或拒绝方案。若回应者接受则按照提议者的方案进行分配; 若拒绝则两个人均什么也得不到。标准的博弈理论预期, 提议者会尽可能地给回应者最小单位的份额, 而回应者最合理的策略是接受任何大于0的方案。然而, 实验结果却与预期完全相反, 以往UG实验的研究数据可总结为:(1) 提议者分给回应者的数额很少超过50%或低于 20%, 一般所给数额的范围是 40%~50%; (2) 回应者不会拒绝50%左右的数额, 但对低于20%的数额的拒绝率相当高(Camerer, 2003)。

是不是这笔“意外之财”引发了人们的公平考虑呢?Güth和 Kocher (2013)解释道:提议者给出较公平的分配方案可能是害怕不公平行为被拒绝,或是受公平考虑的驱使; 而回应者在决策时不只关心自己的收益, 还会与提议者的收益进行比较, 且当自己的份额低很多时, 会感到受挫。Güth对回应者行为的解释得到了社会效用模型(Handgraaf,Dijk, & Cremer, 2003)的支持, 该模型认为UG中有绝对收益与相对收益两种成分, 绝对收益指个体所得的收益值, 反映人们的自利倾向; 相对收益是指个体收益与他人收益相比所得的值, 反映人们的公平倾向(Blount, 1995)。因而UG中存在两种力量:一种力量希望自己得到越多越好, 一种力量要求平均分配。社会偏好模型则从提议者的意图与收益结果角度对 UG的实验结果给予解释。Rabin (1993)关注意图, 认为当对方表示友好(吝啬)时, 人们也应以同样的方式做出反应。《辞海》把意图解释为:希望达到某目的的打算。Blount (1995)把人们关注他人意图的原因归结为人类拥有意识这一本质, 认为在社会背景下, 人们可以感知到对方产生某种行为的意图以及对方对该行为的控制力, 从而增加对事件发生原因的关注。不公平厌恶模型(Fehr &Schmidt, 1999)和 ERC模型(Bolton & Ockenfels,2000)则着眼于收益, 认为对不公平分配的厌恶导致了拒绝行为。消极互惠理论(Falk & Fischbacher,2006)则综合两者观点, 同时肯定了意图与收益在决策中的作用。

大量实验均发现了意图与收益对成人回应者决策的作用。为了考察回应者对两者赋予的相对权重, 研究者利用 mini-UG, 把同一不公平方案置于不同的备择选项中, 以反映提议者不同的行为意图(Falk, Fehr, & Fischbacher, 2003)。研究发现, 更公平的备择选项的存在使得回应者认为提议者提出该不公平方案的意图不良, 因而会更加频繁地拒绝该方案。另一种分离意图与收益的方法是改变博弈对手。研究发现:对于人和计算机给出的相同数额的分配方案, 回应者会更频繁地拒绝人提出的不公平方案(Moretti & di Pellegrino, 2010; Sanfey, Rilling,Aronson, Nystrom, & Cohen, 2003; van't Wout, Kahn,Sanfey, & Aleman, 2006)。这说明, 回应者在决策时不仅考虑收益结果, 还会考虑人这个角色(意图、相对收益等)。然而, 以中国人为被试的研究却未发现提议者是人或非人导致的决策差异(王芹, 白学军,郭龙健, 沈德立, 2012)。

于静和朱莉琪(2010)则从意图与收益的角度对儿童回应者的决策行为进行分析, 发现之所以年长儿童比年幼儿童更频繁地拒绝不公平方案, 是因为意图、相对收益和绝对收益在个体决策中的权重不同:幼儿只关注方案的绝对收益, 不关心相对收益及对方意图, 因此极少拒绝不公平方案。而获得了平等规范的年长儿童更关注相对收益, 对绝对收益和对方意图关注较少, 因此拒绝行为更多。

许多相关研究支持了上述解释。皮亚杰在研究儿童道德判断时发现:与年长儿童和成人不同, 年幼儿童倾向于关注错误行为造成的后果, 而不是行为者的意图(Piaget, 1932)。Sutter (2007)用mini-UG探讨各年龄段回应者的决策行为, 发现:不公平结果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公平行为的影响更大, 意图的相对重要性随着年龄的增加呈线性发展。有研究者用同样的范式发现, 意图对决策的作用在青春期呈线性发展, 且青春期晚期可完全获得对意图的理解(Güroglu, Van den Bos, & Crone, 2009)。而 Takagishi,Kameshima, Schug, Koizumi和 Yamagishi (2010)则从心理理论角度对学前儿童进行研究, 发现大约50%不能通过错误信念任务的回应者也拒绝了不公平方案, 由此认为:与成人相比, 不公平结果对学前儿童决策的作用更大。另外, Wittig, Jensen和Tomasello (2013)发现5岁儿童对于(3/1, 1/3)中两种分配方案的拒绝率没有显著差异, 并推断:5岁儿童对相对收益的差异不够敏感, 或者他们在决策时没有把提议者的意图考虑在内。关于年长儿童的研究则一致发现, 年长儿童(9岁左右)表现出特别强的公平感(Blake & McAuliffe, 2011; Kogut, 2012)。由此可知, 年幼儿童只关注绝对收益, 年长儿童已获得了公平感, 开始关注相对收益, 而青少年则处于关注意图的发展期。

综上所述, 我们有充足的理由认为, 回应者会基于以下3种成分进行决策:提议者的意图、与分钱对手相比所得的相对收益和方案本身的绝对收益, 且意图、相对收益与绝对收益对决策的作用会因回应者年龄的不同而改变。那么是否意图、相对收益、绝对收益对任何分配方案的决策均起作用,以及三者对决策的作用如何随年龄而改变, 这些问题值得关注。然而, 目前却没有文献能够给出答案。因此, 要想探讨3种成分对各年龄段回应者公平行为的影响, 首先需要一种能够分离意图、相对收益、绝对收益的设计。

有研究者认为, 提议者是不公平的来源, 它的存在混淆了意图与收益的作用, 并提议以无意图的随机数生成器(Random number generator, 简称RNG)取代提议者给出方案(Civai, Crescentini, Rustichini,& Rumiati, 2012; Civai, 2013)。UG范式中, 提议者同时拥有给出分配方案、与回应者分钱两种权力,这使得分配方案不再单纯地代表绝对收益的多少,所以只有把这两种权力分离, 才能区分出意图与相对收益的作用。为此, 本研究设置了3种分配情境:匿名者分配情境、RNG分配情境和计算机分配情境。匿名者分配情境与标准的UG范式相同, 匿名者提出方案且与回应者共同分享金钱, 此时成熟的回应者会基于意图、相对收益与绝对收益3种成分进行决策; RNG分配情境中, RNG随机给出方案,另一匿名他人与回应者共同分享金钱, 该情境消除了意图的存在, 但由于另一匿名他人的存在, 成熟的回应者会与之比较相对收益, 同时考虑方案的绝对收益; 计算机分配情境中, 计算机随机给出分配方案, 且与回应者组成分钱搭档, 由于计算机既没有意图, 又无法带走金钱, 回应者不需要与其比较收益, 因而成熟的回应者只是考虑绝对收益。这样的情境设置可以清晰地分离意图、相对收益、绝对收益对决策的作用, 从而进一步分析3种成分对不同年龄回应者决策的影响, 以探讨公平行为的发展。这也是本研究的总目的。研究假设, 不同年龄回应者公平行为的表现不同, 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回应者在UG决策中所考虑的因素也逐渐复杂化。为检验上述假设, 本研究分为两步:实验一试图探讨意图、相对收益、绝对收益对决策的作用能否在UG范式中得到分离, 以便为实验二提供研究范式;实验二则关注公平行为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2 实验一 分离意图、相对收益、绝对收益对公平行为的作用

2.1 研究目的

前人在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中均发现了意图、相对收益和绝对收益对成人UG决策的作用, 却没有一篇文献涉及对3种成分的分离。因此, 实验一欲通过3种分配情境的设置, 分离意图、相对收益、绝对收益对回应者公平行为的影响, 并以成人回应者作为成熟标准, 探讨其公平行为背后的原因。

2.2 研究假设

对于同一分配方案, 如果回应者在匿名者、RNG、计算机3种分配情境下的拒绝次数不同, 则说明该设计能够分离意图、相对收益、绝对收益对决策的作用, 且如果匿名者情境下的拒绝次数多于RNG分配情境, 说明能够分离意图对公平行为的作用; 如果 RNG分配情境下的拒绝次数多于计算机分配情境, 说明能够分离相对收益对公平行为的作用; 如果计算机分配情境下的拒绝次数多于零,说明能够分离绝对收益对公平行为的作用。相反,如果回应者在3种分配情境下的拒绝次数没有差异,则说明该设计不能分离意图、相对收益、绝对收益对决策的作用。

2.3 方法

2.3.1 被试

某高校 39名在校大学生与研究生自愿参加实验, 其中1人因访谈时发现其未理解实验情境而被剔除, 有效被试38名, 其中男性12名, 女性26名,年龄范围为21~24岁。所有被试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 均为右利手, 均未参加过类似实验, 且不知道实验目的。实验完成后, 根据被试在实验中的决策情况, 分给被试不同价值的礼品。

2.3.2 实验材料

本实验程序采用 E-Prime 2.0软件编程, 整个实验由一台笔记本电脑控制程序执行, 同时收集数据。

采用UG任务, 分钱金额为10元。被试作为回应者, 分别在匿名者、RNG和计算机3种分配情境下进行决策。3种情境的顺序由拉丁方设计进行平衡, 以平衡顺序效应。在匿名者分配情境下, 告知被试这些匿名者是上一轮实验的被试, 每个匿名者只能给出一种分配方案, 故被试所收到的方案来自不同的匿名者且与该匿名者共同分享 10元钱, 为确保匿名情境, 实验者已对匿名者的照片进行了模糊处理。如果被试接受该方案, 则按照此方案进行分配, 如果拒绝, 则被试与该匿名者什么都得不到;在RNG分配情境下, 告知被试由RNG (一种随机显示数字的机器)给出方案, 每轮实验中被试都会和不同的匿名他人共同分享 10元钱, 这些匿名他人将是下一轮实验的被试, 当被试按照自己的真实想法做出决定后, 实验者会把这些决定随机匹配给不同的匿名他人, 以使匿名他人完成其他实验任务,但匿名他人不会知道被试的决定, 也不会知道自己参加了本次实验; 在计算机分配情境下, 告知被试由计算机随机给出方案, 且计算机与被试组成分钱搭档, 并提醒被试计算机无法拿走金钱。实验中, 3种情境下均有5种分配方案:1/9、2/8、3/7、4/6、5/5(1/9中, 1为回应者所得金额, 9为金钱共享者所得金额), 每种方案重复4次, 平衡上下空间位置,如在匿名者分配情境中, 方案 2/8有一半试次的呈现位置为“你:2元”在上方,“此人:8元”在下方, 另一半试次的呈现位置为:“此人:8元”在上方, “你:2元”在下方, 共有60个试次随机呈现。对匿名者分配情境呈现的人物照片进行模糊化处理,且匿名者性别各半, 以排除相貌、性别等无关变量的影响, 确保完全匿名, 并增加方案来源的可信性。

2.3.3 实验设计

采用3(分配情境)×5(分配方案)的被试内设计,分配情境有3个水平:匿名者分配情境、RNG分配情境、计算机分配情境, 分配方案有5个水平:1/9、2/8、3/7、4/6、5/5, 因变量为拒绝次数。无关变量的控制:确保匿名情境、按照拉丁方设计平衡3种分配情境的顺序且分别在每个分配情境内部随机呈现分钱方案、平衡分配方案的上下空间位置、 匿名提议者的性别各半。

2.3.4 实验程序

采用个别施测, 整个实验约20 min左右, 具体实验流程如下:

首先, 询问被试视力是否正常、有无参加过类似实验, 并填写被试的个人信息, 包括性别、年龄。

其次, 让被试认真阅读实验指导语, 阅读完成后再由主试进行解释, 确保对实验情境的理解无误。之后, 先让被试进行几个类似实验任务的练习,以熟悉该分配情境。练习结束后, 询问被试关于该分配情境的问题, 如:谁提出方案、与谁共同分享10元钱、计算机是否可以带走金钱、拒绝方案之后的结果是什么。在确保被试理解实验情境后, 方可进行正式实验。

最后, 被试在完成 3种分配情境的决策后, 填写相关问卷或进行访谈, 以了解被试在不同分配情境下的决策原因。

2.3.5 数据处理

以被试的拒绝次数作为分析指标。将 E-prime程序自动记录的决策结果导出, 用Microsoft Excel进行初歩整理分析, 最后用SPSS 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4 结果与分析

对被试在3种分配情境中5种分配方案的拒绝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 结果见表1。发现, 被试在匿名者分配情境下的拒绝行为最多; RNG情境次之;计算机分配情境最少。由此可见, 被试很可能有区别地对待这3种情境。另外, 被试对方案1/9的拒绝行为最多, 从 3/7方案开始, 接受行为远多于拒绝行为。由此可见, 被试倾向于接受3元及3元以上数额的方案。

分别对各种分配方案下的拒绝次数进行统计检验, 结果发现:对于方案1/9, 被试在3种分配情境下的拒绝次数具有显著差异(χ(2) = 7.407,

p

=0.025,

r

= 0.33), 且RNG分配情境显著多于计算机分配情境(χ(1) = 4.976,

p

= 0.026,

r

=0.32), 计算机分配情境显著多于零(χ(1) = 67.056,

p

< 0.001,

r

= 0.51); 对于方案2/8, 被试在3种分配情境下的拒绝次数具有显著差异(χ(2) =18.338,

p

< 0.001,

r

= 0.53), 且RNG分配情境显著多于计算机分配情境(χ(1) = 12.366,

p

< 0.001,

r

= 0.51), 计算机分配情境显著多于零(χ(1) =39.093,

p

< 0.001,

r

= 0.51); 对于方案 3/7, 被试在 3种分配情境的拒绝次数具有显著差异(χ(2) =11.613,

p

= 0.003,

r

= 0.42), 且匿名者分配情境显著多于RNG分配情境(χ(1) = 3.882,

p

= 0.049,

r

= 0.27), 计算机分配情境显著多于零(χ(1) =23.148,

p

< 0.001,

r

= 0.51)。未发现被试在方案4/6、5/5上的拒绝行为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 成人回应者拒绝方案1/9和2/8是基于相对收益与绝对收益的考虑; 拒绝方案3/7是基于意图与绝对收益的考虑。

表1 成人被试对3种分配情境下5种分配方案的拒绝次数(百分比)

2.5 讨论

研究发现, 实验一的3种分配情境能够分离意图、相对收益与绝对收益对回应者公平行为的作用。与以往UG的研究结果一致, 被试的拒绝行为随分配方案数额的增加而降低, 其中近60%的被试拒绝了方案 1/9, 而几乎所有被试都接受了 5/5方案。且发现, 不同的分配情境、分配方案导致了不同的拒绝行为。这说明, 被试能够意识到分配情境和分配方案的不同, 并以不同的标准进行决策。方案1/9、2/8和3/7恰好证实了这一点, 由结果可知:被试拒绝方案1/9和2/8, 是基于相对收益与绝对收益的考虑; 拒绝方案 3/7是基于意图与绝对收益的考虑。这说明通过3种分配情境的变化可以实现对意图、相对收益、绝对收益的分离, 这也为实验二进一步分析这3种成分对不同年龄回应者决策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为深入探讨公平行为的随龄变化提供了可能。

此外, 实验一发现了成人回应者公平行为背后的原因。研究发现, 成人拒绝不公平方案时会同时考虑意图、相对收益、绝对收益。以往研究中, 有研究者使用了 mini-UG范式通过给同一不公平方案匹配不同的备择选项来反映提议者不同的意图,发现成人回应者很容易关注到提议者意图的变化,并根据对意图好坏的判断做出不同的决策(Falk et al., 2003; Sutter, 2007)。与之不同, 本研究的实验设计并未突显出匿名者意图的好坏, 而是通过设置不同的分配情境来分析回应者的关注点。前文提到了国外研究发现回应者会有区别地对待人和计算机所给方案, 而国内研究却未发现这一决策差异(Moretti & di Pellegrino, 2010; Sanfey et al., 2003;van't Wout et al., 2006; 王芹 等, 2012), 本研究在人机分配情境的基础上增加了 RNG分配情境, 发现了各分配情境下决策行为的差异, 这说明成人回应者在社会情境下进行决策时, 会充分考虑人这一角色的作用。

综上, 实验一的研究结果不仅支持了 Güth和Kocher (2013)对回应者的解释, 而且从实证角度支持了社会效用模型对UG中收益成分的划分, 证实且分离了相对收益与绝对收益对决策的作用; 同时支持了既关注意图也关注收益的消极互惠模型, 为发展同时关注意图、相对收益、绝对收益的新模型奠定了实证基础。

3 实验二 意图、相对收益、绝对收益对公平行为的作用及其发展

3.1 研究目的

由于以往的研究只是零散地从意图、相对收益或绝对收益的某个角度研究某年龄段回应者的公平行为, 因此实验二将以实验一的分离范式为基础,进一步分析意图、相对收益、绝对收益在各年龄回应者决策中的作用, 以探讨公平行为的随龄变化。

3.2 研究假设

(1)如果只有绝对收益对公平行为起作用, 则 3种分配情境下对同一分配方案的拒绝次数不存在差异, 且计算机分配情境下的拒绝次数多于零, 预期年幼儿童组的表现与之一致; (2)如果相对收益、绝对收益对公平行为均起作用, 而意图不起作用,则3种分配情境下对同一分配方案的拒绝次数存在差异, 且匿名者分配情境与 RNG分配情境的拒绝次数没有差异, 同时 RNG分配情境下的拒绝次数多于计算机分配情境, 计算机分配情境下的拒绝次数多于零, 预期年长儿童组的表现与之一致; (3)如果意图、相对收益、绝对收益对公平行为均起作用,则3种分配情境下对同一分配方案的拒绝次数存在差异, 且匿名者分配情境下的拒绝次数多于 RNG分配情境, RNG分配情境下的拒绝次数多于计算机分配情境, 计算机分配情境下的拒绝次数多于零,预期青少年组的表现与之一致。

3.3 方法

3.3.1 被试

随机选取幼儿园儿童、小学生以及高中生各30名, 男女均各半(见表2)。所有被试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 均为右利手, 均未参加过类似实验, 且不知道实验目的。实验完成后, 根据被试在实验中的决策情况, 分给被试不同价值的礼品。

表2 被试基本信息

3.3.2 实验材料

采用UG任务, 对年幼儿童所用的分配资源为贴画或糖果。由于儿童喜欢直观形象的事物, 因此年幼儿童组与年长儿童组所用的实验程序更加形象, 以引起并保持儿童的注意与兴趣。告知儿童匿名者与之性别、年龄、身高一致。虽然实验一单个试次重复了4次, 共60个试次, 但对被试的4次反应进行统计分析发现:χ(3) = 0.50,

p

= 0.920, 即被试的4次重复反应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因此, 为节省时间, 排除疲劳效应对儿童的不利影响, 实验二中年幼儿童组与年长儿童组均为单次试次, 即每个试次只出现1次, 共15个试次。考虑到青少年组的理解能力已达到成人水平, 因此所用程序与实验一相同, 为平衡匿名提议者的性别对被试的影响, 匿名提议者的性别为男女各半, 因此单个试次需重复2次, 即青少年组为30个试次。

3.3.3 实验设计

采用 3(年龄组)×3(分配情境)×5(分配方案)的混合设计, 其中, 年龄组为被试间变量, 包括年幼儿童组、年长儿童组和青少年组3个水平; 分配情境为被试内变量, 包括匿名者分配情境、RNG分配情境、计算机分配情境3个水平; 分配方案为被试内变量, 有5个水平:1/9、2/8、3/7、4/6、5/5。因变量为拒绝次数。无关变量的控制:确保匿名情境、以拉丁方设计平衡3种分配情境的呈现顺序、随机呈现各分配情境中的分配方案。

3.3.4 实验程序

对年幼儿童组进行实验之前, 主试会随机拿出贴画或者糖果, 询问儿童是否喜欢。之后用对儿童具有吸引力的分配资源进行实验, 后续实验程序同实验1。年长儿童组与青少年组的程序同实验1。

3.3.5 数据处理

同实验1

3.4 结果与分析

对各年龄组在5种分配方案中的拒绝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见图1), 发现:除1/9方案外, 年幼儿童组对其他分配方案的拒绝率均低于10%, 即年幼儿童倾向于接受3种分配情境下的绝大多数方案; 而年长儿童组在 2/8、3/7、4/6方案上的拒绝率均高于其他组; 青少年组则对1/9方案的拒绝率最高。

对各年龄组在3种分配情境下的拒绝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见图2), 发现:无论在何种情境下年幼儿童组的拒绝率均低于10%, 即年幼儿童倾向于接受所有分配情境下的方案; 年长儿童组在3种分配情境下的拒绝率均高于其他 3组; 除年幼儿童组外,其他3组在匿名者分配情境下的拒绝率最高, RNG分配情境次之, 计算机分配情境最低。

分别对年幼儿童组、年长儿童组与青少年组在各种分配方案下的拒绝次数进行卡方检验, 结果发现:对于任何方案, 年幼儿童组与年长儿童组在 3种分配情境下的拒绝次数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而青少年组在2/8方案上, 3种分配情境的拒绝次数存在显著差异(χ(2) = 8.477, p = 0.014, r= 0.43),且匿名者分配情境下显著多于RNG分配情境(χ(1) =4.313, p = 0.038, r= 0.31), 计算机分配情境显著多于零(χ(1) = 18.182, p < 0.001, r=0.57); 在3/7方案上, 3种分配情境的拒绝次数存在显著差异(χ(2) = 6.615, p = 0.037, r= 0.31),且计算机分配情境显著多于零(χ(1) = 9.308, p =0.002, r= 0.57); 其他方案上未发现显著差异。这说明, 青少年回应者拒绝 2/8方案是基于意图与绝对收益的考虑, 拒绝 3/7方案是基于绝对收益的考虑。

3.5 讨论

实验二发现, 意图、相对收益、绝对收益对不同年龄回应者公平行为的作用确实不同。

图1 各年龄组对5种分配方案的拒绝率

图2 三种分配情境下各年龄组的拒绝率

结果表明, 年幼儿童没有区别对待3种分配情境, 且倾向于接受绝大多数方案。虽然前人得出了年幼儿童比年长儿童更倾向于接受较小数额分配方案的结论(Harbaugh, Krause, & Liday, 2003), 但Sally和 Hill (2006)发现年幼儿童只是更愿意接受4/6方案, 而不是1/9、2/8方案, 且儿童很少接受所有分配方案。访谈发现, 几乎所有孩子对情境的理解只停留在谁提出方案、数额是多少、电脑与RNG没有思想以及电脑不会吃糖玩贴画这种浅层问题上, 完全不能认识到不同分配情境间的深层区别。83%的孩子只是因为想得到贴画或糖果而接受全部方案, 即便明确知道对方所得远多于自己, 大部分孩子也依然表现平静, 甚至开心地为自己的接受行为寻找原因。此外, 93%的孩子表示, 如果10个贴画都给对方, 自己一个也没有, 自己一定会拒绝。以往研究也发现了5岁回应者对于0数额方案有高稳定的拒绝率(Wittig et al., 2013)。由此, 更加肯定孩子接受方案是绝对收益吸引的结果。那么,这是否意味年幼儿童完全不懂公平呢?LoBue,Nishida, Chiong, DeLoache和Haidt (2009)通过内隐和外显的测量均发现, 儿童在4岁前就对不公平有了直觉上的理解。本研究通过访谈也发现, 虽然大多数孩子不能主动说出公平的概念, 但能明白主试对公平的举例, 甚至可以自己举例。当问及孩子自己想要的方案时, 多数孩子表示希望可以 5/5分或平均分。那么,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拥有公平直觉的儿童难以抵制绝对收益的诱惑呢?一些研究曾用抑制控制能力解释儿童的公平行为, 认为年幼儿童不能很好地抑制冲动与需要(Blake & McAuliffe,2011; Wittig et al., 2013)。Smith, Blake和 Harris(2013)也发现, 虽然年幼儿童能够理解公平标准,但更多考虑个人欲求, 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对公平标准赋予更多权重来抵制个人需要, 并以此标准作为行为指导。这恰好能解释本研究中年幼儿童对不公平方案的高接受率。综上所述, 虽然年幼儿童的高接受率与假设不完全一致, 但本研究依旧证明了绝对收益对年幼儿童决策的重要性, 支持了年幼儿童表现自利这一观点。

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认为, 年长儿童有很强的公平感, 但是实验二却没有发现3种成分对其决策的作用, 尤其是相对收益的作用。对此, 我们可以首先排除年长儿童不能理解实验情境这一顾虑。因为实验过程中, 主试的提问能确保被试对实验情境的理解无误, 且实验后的及时访谈能详细了解被试的想法。访谈发现:67%的被试有拒绝行为, 但具有鲜明的个体差异性。具体表现为:33%的儿童不能认识到3种情境之间的差异, 对不同分配情境下同一分配方案的决策标准是一致的; 17%的孩子能够深刻理解某个情境, 并根据情境的变化做出不同的决策; 17%的孩子能够完全认识到3种情境的本质区别。几乎所有儿童均以不公平作为拒绝的原因,且部分儿童在面对不公平方案时情绪表现较强烈。这样的分析恰好可以说明为何在统计结果上发现年长儿童组对 3种情境和 2/8、3/7、4/6方案上的拒绝率均高于其他年龄组, 却未在任何方案上发现意图、相对收益与绝对收益的作用的原因。由于个体间生理成熟度、经验获得、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参差不齐, 导致年长儿童对分配情境的理解和关注点不同, 行为决策的差异性很大。虽然实验结果与假设不一致, 但是我们发现年长儿童已获得了公平感,且开始注意到提议者的意图, 不再单纯因绝对收益的吸引而做决定。

实验二发现, 青少年拒绝 2/8方案, 是基于意图与绝对收益的考虑; 对于 3/7方案的拒绝, 是基于绝对收益的考虑。这说明, 青少年已经能够认识到分配情境的本质区别, 且意图与绝对收益对青少年的公平决策起作用。证实了以往的研究:意图对决策的作用是随龄增加的(Güroglu et al., 2009;Sutter, 2007)。青少年对意图的关注表现为, 与计算机和 RNG所给的随机方案相比, 他们对匿名者所给方案的标准更严格, 表示“他如何对我, 我就会如何对他”。另外, 也有被试关注匿名提议者的性别及外貌(本实验已经事先对这一无关变量进行了控制)。这些行为表现与其处于青春期这一特定阶段是密不可分的。首先, 理解他人意图需要人际间的理解和考虑他人观点的认知能力, 而这种高水平的观点采择技能恰好是在青春期获得的(Güroglu et al., 2009)。其次, 青少年关注他人意图是自我意识高度发展的需要, 他们需要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获得自我肯定。但是, 实验二未发现相对收益在青少年决策中的作用。访谈发现, 有50%的被试表示对计算机情境与 RNG情境的决策标准一致, 因为这两种情境中的方案均是随机给出的; 有47%的被试表示在意对方是否有意给出不公平方案, 故可能由于部分被试忽略了计算机与RNG分配情境的区别,加之对意图的关注, 使得相对收益的作用未得到凸显。

4 总讨论

本研究首创分离意图、相对收益、绝对收益的设计, 通过分析匿名者、RNG、计算机3种分配情境下回应者对同一方案的拒绝情况, 成功分离了意图、相对收益、绝对收益对决策的作用, 探究了回应者公平行为的发展。因而, 本研究既填补了前人未分离3种成分的空缺, 丰富了社会偏好模型关于意图与收益的理论, 又从实证角度证实了3种成分对决策的作用, 为童年期、青春期以及成年早期的公平行为提供了有力的解释。

本研究肯定了前人关于年幼儿童的发现, 证实了绝对收益对其决策的重要性; 虽然没有明确发现影响年长儿童公平行为的成分, 但统计结果发现年长儿童对3种情境和绝大多数方案上的拒绝率均高于其他年龄组, 表明年长儿童已获得了公平感, 故支持以往的研究结果; 另外, 本研究肯定了前人关于意图的重要性呈线性发展的推断, 证实了青春期是意图获得的重要时期。综上, 最后通牒博弈中回应者公平行为的发展规律为:年幼儿童主要基于绝对收益进行决策, 倾向于接受所有方案, 表现最为自利; 年长儿童已获得了公平感, 能够以相对收益抵制纯粹绝对收益的诱惑, 并开始关注提议者的意图; 青少年是意图获得的重要时期, 主要基于提议者的意图与绝对收益进行决策; 而成人的决策是意图、相对收益、绝对收益共同作用的结果。

另外, 本研究发现了青少年组与成人组敏感方案的存在。青少年的敏感方案为2/8、3/7方案, 而成人的敏感方案为1/9、2/8和3/7方案。通常, 因4/6和5/5方案较为公平、易被接受, 故不易受分配情境的影响。且实验二发现, 青少年组对 1/9方案的拒绝率最高, 其中对匿名者分配情境下 1/9方案的拒绝率高达82%, 对RNG分配情境下1/9方案的拒绝率高达70%, 这也说明青少年与成人的决策标准存在差异。另外, Ma 等(2012)以成人作为被试,也发现了 2/8与 3/7方案的敏感性。因此, 未来研究在注意不同年龄被试决策标准具有差异的同时,也要善于利用1/9、2/8和3/7方案的高敏感性, 以期新的发现。

本研究年幼儿童组所用的资源类型为贴画或糖果, 而其他 3组所分资源为金钱, 目的是尽可能以对被试有吸引力的资源进行实验。与本研究相似,很多涉及儿童公平行为的研究采用了与本研究一致的分配资源(Blake & McAuliffe, 2011; Kogut,2012; LoBue et al., 2009; Rochat et al., 2009; Smith et al., 2013; Takagishi et al., 2010), 而几乎所有以成人为对象的研究均以金钱对成人有吸引力为前提进行资源分配。我们认为, 最后通牒博弈中只有以所分配资源具有吸引力为前提, 再对提议者为何表现出慷慨的公平行为以及回应者为何以牺牲资源为代价拒绝不公平方案等问题进行探讨才具有意义。相反, 如果为强调分配资源的一致性而采用金钱作为年幼儿童的分配资源, 他们很可能因实验没有吸引力而随意分配或拒绝决策。我们在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实验中有年幼儿童表示, 如果自己不喜欢所分的资源, 就会全部拒绝;且某些年长儿童会结合自身需要, 切实地考虑如何使用资源; 也有一些被试(包括年长儿童和青少年)表示因为不在乎 10元钱或者不缺钱而接受所有方案。因此, 未来的研究要确保分配资源对取样人群的吸引力, 也可考察资源的吸引力程度对决策的影响。除了资源吸引力, 以往有研究探讨了总金额的数量对决策的影响, 发现高奖赏使坚持公平的代价变大, 人们的公平偏好降低(Novakova & Flegr,2013)。因此, 未来的研究要注意把资源分配数量、资源类型与被试年龄、喜好相结合, 使公平与利益的冲突最大化。另外, 一些被试很关注金钱的来源,并表示如果该钱是两人劳动共同获得, 则一定坚持公平分配的原则。以往有研究把实验情境设置为,先让两个儿童共同帮助主试完成任务, 之后分给他们数量不等的糖果, 以此来研究儿童对优势不公平的反应(LoBue et al., 2009)。未来的研究可以设置不同的金钱来源情境, 探讨其对决策行为的影响, 以期新的发现。

实验中, 我们意外发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决策的深刻影响。具体表现为:一些年长儿童因礼让他人而接受所有方案, 尽管意识到方案的不公平, 但仍希望陌生他人开心; 一些成人表示可以理解、包容匿名者, 接受其所给较少数额的方案。Rochat等(2009)专门研究了文化对分配行为的影响, 发现在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文化背景下成长的幼儿表现出更多的公平行为。于静和朱莉琪(2010)也推断儿童公平行为的发展轨迹可能具有文化特殊性。那么,文化对决策的影响何时开始, 是否存在于每个年龄段, 以及在各年龄段怎样表现, 这些问题均值得进一步探讨。

5 结论

(1)年幼儿童很难抵制绝对收益的吸引, 表现最为自利;

(2)年长儿童更多考虑了相对收益, 能够抵制绝对收益的吸引, 并开始关注提议者的意图;

(3)青少年处于关注提议者意图的重要时期,主要基于提议者的意图与方案的绝对收益进行决策;

(4)成人的公平行为是意图、相对收益、绝对收益综合作用的结果。

Blake, P. R., & McAuliffe, K. (2011). “I had so much it didn’t seem fair”: Eight-year-olds reject two forms of inequity.Cognition, 120, 215-224.

Blount, S. (1995). When social outcomes aren′t fair: The effect of causal attributions on preferences.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63(2), 131-144.

Bolton, G. E., & Ockenfels, A. (2000). ERC: A theory of equity,reciprocity, and competition.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0(1), 166-193.

Camerer, C. F. (2003). Behavioral game theory: Experiments in strategic interactio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Civai, C., Crescentini, C., Rustichini, A., & Rumiati, R. I.(2012). Equality versus self-interest in the brain: Differential roles of anterior insula and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Neuroimage, 62, 102-112.

Civai, C. (2013). Rejecting unfairness: Emotion driven reaction or cognitive heuristic? 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ce, 7, 126, doi: 10.3389/fnhum.2013.00126

Falk, A., Fehr, E., & Fischbacher, U. (2003). On the nature of fair behavior. Economic Inquiry, 41, 20-26.

Falk, A., & Fischbacher, U. (2006). A theory of reciprocity.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 54(2), 293-315.

Fehr, E., & Schmidt, K. M. (1999). A theory of fairness,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14(3), 817-868.

Güroglu, B., Van den Bos, W., & Crone, E. A. (2009). Fairness considerations: Increasing understanding of intentionality during adolescenc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104(4), 398-409.

Güth, W., & Kocher, M. G. (2013). More than thirty years of ultimatum bargaining experiments: Motives, variations, and a survey of the recent literature. CESifo Working Paper.

Handgraaf, M. J. J., Dijk, E. V., & Cremer, D. D. (2003).Social utility in ultimatum bargaining. Social Justice Research, 16(3), 263-283.

Harbaugh, W. T., Krause, K., & Liday, S. J. (2003). Bargaining by children. University of Oregon Economics Working Paper No. 2002-4.

Kogut, T. (2012). Knowing what I should, doing what I want:From selfishness to inequity aversion in young children’s sharing behavior. 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 33,226-236.

LoBue, V., Nishida, T., Chiong, C., DeLoache, J. S., & Haidt, J.(2009). When getting something good is bad: Even three-year-olds react to inequity. Social Development, 20,154-170, doi: 10.1111/j.1467-9507.2009.00560.x

Ma, N., Li, N., He, X. S., Sun, D. L., Zhang, X., & Zhang, D.R. (2012). Rejection of unfair offers can be driven by negative emotions, evidence from modified ultimatum games with anonymity. PLoS ONE, 7(6), e39619, doi:10.1371/journal.pone.0039619

Moretti, L., & di Pellegrino, G. (2010). Disgust selectively modulates reciprocal fairness in economic interactions.Emotion, 10(2), 169-180.

Novakova, J., & Flegr, J. (2013). How much is our fairness worth? The effect of raising stakes on offers by proposers and minimum acceptable offers in dictator and ultimatum games. PLoS ONE, 8(4), e60966, doi: 10.1371/journal.pone.0060966

Piaget, J. (1932). The moral judgement of the child. New York,NY: The Free Press.

Rabin, M. (1993). Incorporating fairness into game theory and economics.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3(5), 1281-1302.

Rochat, P., Dias, M. D. G., Liping, G., Broesch, T., Passos-Ferreira, C., Winning, A., & Berg, B. (2009). Fairness in distributive justice by 3-and 5-year-olds across seven cultures.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40(3), 416-442.

Sally, D., & Hill, E. (2006).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personal strategy: Autism, theory-of-mind, cooperation, and fairness.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 27, 73-97.

Sanfey, A. G.., Rilling, J. K., Aronson, J. A., Nystrom, L. E., &Cohen, J. D. (2003). The neural basis of economic decisionmaking in the ultimatum game. Science, 300(5626), 1755-1758.

Smith, C. E., Blake, P. R., & Harris, P. L. (2013). I should but I won’t: Why young children endorse norms of fair sharing but do not follow them. PLoS ONE, 8(3), e59510.

Sutter, M. (2007). Outcomes versus intentions: On the nature of fair behavior and its development with age. 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 28(1), 69-78.

Takagishi, H., Kameshima, S., Schug, J., Koizumi, M., &Yamagishi, T. (2010). Theory of mind enhances preference for fairnes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105, 130-137.

van't Wout, M., Kahn, R. S., Sanfey, A. G., & Aleman, A.(2006). Affective state and decision-making in the ultimatum game. Experimental Brain Research, 169, 564-568.

Wang, Q., Bai, X. J., Guo, L. J., & Shen, D. L. (2012). The effect of suppressing negative emotion on economic decision-making.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44(5), 693-700.

[王芹, 白学军, 郭龙健, 沈德立. (2012). 负性情绪抑制对社会决策行为的影响. 心理学报, 44(5), 693-700.]

Wittig, M., Jensen, K., & Tomasello, M. (2013). Five-yearolds understand fair as equal in a mini-ultimatum game.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116, 324-337.

Yu, J., & Zhu, L. Q. (2010).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fair behavior: Evidence from experimental games.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8(7), 1182-1188.

[于静, 朱莉琪. (2010). 儿童公平行为的发展——来自博弈实验的证据. 心理科学进展, 18(7), 1182-1188.]

猜你喜欢

意图分配收益
基于高速公路的驾驶员换道意图识别
自然教育《小蚂蚁的生日会》教案
Crying Foul
遗产的分配
不打自招
勵駿首季收3.5億跌3.7%
建设银行利增6.1% 日赚6.2亿
12
阅读理解Ⅳ
不打自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