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唯物史观在当代中国的升华

2015-01-22谢梅

2014年35期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唯物史观以人为本

谢梅

摘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总范畴和总概念,而唯物史观正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从早期的唯物史观到现在的科学发展观之间,始终贯穿着一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根本性原则——以人为本。

关键词:唯物史观;科学发展观;社会和谐发展;以人为本

一、唯物史观的形成过程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四个时期:《莱茵报》时期,克罗茨纳赫时期,巴黎时期和布鲁塞尔时期。

一、《莱茵报》时期(1842年3月—1843年3月):这一时期马克思任《莱茵报》的主编,莱茵省议会关于林木盗窃和地产划分的讨论,当时的莱茵总督就莫塞尔河谷农民问题同《莱茵报》展开激烈的官方论战,之后又出现了关于出版自由的问题,让马克思看到普鲁士国家在解决问题时考虑的都是富人的利益,而将平民视为草芥,这使马克思对他一直以来所信奉的黑格尔哲学产生了动摇,让马克思开始深入地思考国家法律的本质。它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形成的动因。 二、克罗茨纳赫时期(1843年3月—1843年10月):在馬克思辞去《莱茵报》主编的工作后来到克罗茨纳赫,创作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提出了家庭,市民社会是国家的基础前提的观点。这是马克思在思想上的又一重大转变。三、巴黎时期(1943年10月—1945年2月):在这段时期,马克思开始了对唯物史观的探索之路,这段时期的主要作品有《德法年鉴》、《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神圣家族》。四、布鲁塞尔时期(1845年2月—1848年3月):这一时期马克思的作品有《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通常被认为是唯物史观创立的标志。

二、唯物史观的重要原理: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

要想使得每个人都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就要做到脱离自然界的束缚,挣脱社会关系的限制,冲破自身的枷锁,实现最高理想和目的:做一个“自由全面的人”。

第一,脱离自然界的束缚是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人被自然界束缚主要是指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人还没有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对自然界的认识片面而不彻底;二是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下。在这两种状态下,人们不可能充分利用和驾驭自然界,反而还会被自然界无形的力量所捆绑,最终无法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存在于自然界这个大环境里,要想自由发展,一是必须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提高自身认识世界的能力;二是必须要快速推进生产力发展的步伐。只有做到这两点,人才可以脱离自然界的束缚,实现每个人自由发展的前提。

第二,挣脱社会关系的限制是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保证。 “人的依赖性关系”和对“物”的依赖性关系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两大社会关系。“人的依赖性关系”是指资本社会以前的人与人的关系,总是被各种地域关系、血缘关系和人身依附关系限制着,每个人的发展很不自由;而对 “物”的依赖关系就是在市场经济中,要以物质生产交换形式作为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关系。

第三,冲破自身的枷锁是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最高境界。什么是人自身的蚕茧呢?它主要是指两个方面:一是人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立的个性和人格;二是人的能力发展出现了扭曲,不是全面自由的,而这两个方面又恰巧是相互联系的。在过去的一切社会关系中,尤其是在阶级性社会里,每个人的发展都要顺应自身所处的阶级存在、发展的情境。每个人不是一个独立个性和人格的人,却是作为当下统治阶级的利益代表存在的,所以要冲破自身的蚕茧,才可以达到自由全面发展。

三、科学发展观与“以人为本”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开门见山地指出了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了发展和“人”之间相辅相成的本质联系。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泛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首先,不断推进“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人的存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第一个前提。“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具体的人。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生命体,同时也是一个社会存在体;社会发展的动力和目的就是人的生存和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不断推进“以人为本”是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其次,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着眼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与核心。因为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是处于同一历史进程中的。我国所倡导的和谐社会就是要做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和谐等总体性的和谐发展。抛开“以人为本”谈和谐社会,抑或只谈构建和谐社会而背离“以人为本”,这些都是不明智的,都只会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挂在墙上。只有认清“以人为本”是社会全面发展进步的根本条件,才能切实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最后,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是互动共进的。发展是第一要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靠发展来巩固、在发展中推进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面临着许许多多的问题和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解决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保持我国发展的良好势头,成为当下最为紧要的课题。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互动共进的,是全面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宏伟蓝图。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都不是随心所欲的行动。尽管社会的发展是无止境的,是时时刻刻在进行着的,但对于个人来说就必须在他所处的特定的历史时期内并遵守当时的法律制度进行个体的发展。和谐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四、结束语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它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地认识和解决中国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人为本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具体升华的结晶,是关于中国现代性建构的新的哲学,对当代中国人来讲,对认识人的地位和价值有启蒙和解放的意义。(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顾海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周树智.人道主义和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研究文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3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科学发展观唯物史观以人为本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村镇规划方案设计思路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整体性视域下的功能解释唯物史观批判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实效性探析
唯物史观下关于“礼”的起源的理论阐释
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辛亥革命
唯物史观与思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