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鲁甸“8·03”地震灾后卫生防疫新模式研究
2015-01-22刘仁泉曹继东徐志斌岚云南省昭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昭通657000
刘仁泉 杨 婷 樊 荣 曹继东 曾 明 徐志斌 陈 岚云南省昭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昭通 657000
云南鲁甸“8·03”地震灾后卫生防疫新模式研究
刘仁泉 杨 婷 樊 荣 曹继东 曾 明 徐志斌 陈 岚
云南省昭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昭通 657000
[摘要]对鲁甸“8·03”地震灾情与疫情形势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针对灾后初期的疫情形势,重点开展了十一个方面的防疫工作,同时研究灾后防疫工作新模式。研究发现,各级政府通过强大的行政力量,保障了防疫技术措施的全面落实,这是本次地震灾区卫生防疫工作的重大突破和重要经验。文中还总结了八个成功经验,归纳了具有鲁甸特色的有效做法,旨在为各地今后应对此类自然灾害予以借鉴和应用。
[关键词]地震;卫生防疫;模式;创新
2014年8月3日16: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里氏6.5级地震,是云南省14年来发生的最大地震,也是滇东北40年来最大的地震。震源深度12公里,震中烈度达Ⅸ度,地震能量在短时间内集中释放,地表震动强烈、破坏力大,由于灾区人口密集和房屋抗震性能差,地震给灾区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1-2]。
国家卫生计生委对鲁甸灾后卫生防疫工作的要求是“立足于鲁甸,指导全国”[3],即立足于鲁甸灾后防疫的新实践和新方法,致力于建立比较成熟和完善的灾后防疫模式,用以指导全国各地灾后卫生防疫工作。
在鲁甸“8·03”地震灾后卫生防疫工作中,国家疾控中心、云南省疾控中心等6个省级、7个州(市)级和8个县级疾控机构,从8月3日~10 月14日,驻守灾区两个多月共73d,此次驻扎灾区的工作时间最长,以往灾后防疫时间不超过1个月;此次灾后防疫工作最为科学规范,使我们积累了相当多的工作经验;此次灾后防疫工作与以往比较,在很多方面虽有相似,但防疫方法和措施又都是全新的,有它自身的特点和独特的挑战。现对鲁甸“8·03”地震灾后卫生防疫工作成功经验和新模式进行阐述,予以全国其他地方借鉴和应用。
1 鲁甸“8·03”地震灾情简概
根据《云南鲁甸6.5级地震灾害评估报告》,地震主要造成昭通、曲靖两市的鲁甸、巧家、永善、昭阳、会泽5县(区)受灾,灾区面积15914平方公里,受灾人口达113.8万人,其中灾害损失主要集中在鲁甸县龙头山镇和火德红镇、巧家县包谷垴乡、会泽县纸厂乡等地。
据统计,地震共造成617人死亡,112人失踪,3143人受伤,31.8万人紧急转移安置。17万户城乡住房倒损,其中倒塌住房2.9万户、严重损坏住房4.2万户、一般损坏住房近10万户。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以及供排水、供电等市政设施受到不同程度损坏,农牧业、工矿企业部分受损。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以及堰塞湖等次生灾害严重,生态环境受到极大威胁。
2 鲁甸地震可能发生疫情的危险因素回顾分析
2.1饮水、饮食卫生问题严重
地震造成城镇饮用水供应系统和农村取水点的破坏,水源水质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原有的粮食、食品被掩埋,幸存者短时间内失去衣、食、住等起码的物质生活条件,地震毁坏了交通道路,外援的食品和饮水运输困难且时间长,从而导致安全饮水缺乏和食品卫生安全短期内得不到保障[4]。灾区日间气温高达30~35℃,气温高、湿度大,细菌易于滋生,食品容易腐败变质,食物易污染和霉变。此外,灾区多雨,增加了水源污染的风险,如菌痢、甲肝、伤寒等肠道传染病爆发的可能性比较大。
2.2环境卫生条件极差
地震造成卫生设施的大范围破坏,震后数小时,灾区下起了暴雨,正值8月夏季高温,遇难者遗体和动物尸体在暴雨之后加速腐烂,使各种致病微生物迅速繁殖,疫情变得较为复杂。厕所以及垃圾箱等生活卫生设施遭到严重破坏,灾区垃圾运输和排污系统普遍破坏,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蚊、蝇、虫、鼠等病媒生物大量繁殖孽生,居民安置点周边环境卫生的恶化等因素都会对水源地造成影响。
2.3集中安置点灾民居住条件简陋、生活条件差
鲁甸和巧家地震灾区都是山区,平地少,搭建帐篷拥挤,帐篷居住人员多,空气流通不畅,容易爆发呼吸道传染病。集中安置点饮水、生活用水、卫生厕所和垃圾处理点缺乏;简陋的居住条件及缺乏良好的御寒保温措施等因素都容易导致灾民抵抗力下降从而诱发疾病。灾区集中安置点公用厕所和垃圾处理能力不足,蚊蝇密度较高,是肠道传染病高发的危险因素;灾区交通不便,灾民安置点极为分散,给疾病监测和饮用水消毒造成较大困难。
2.4人群与病媒生物的接触机会增多
地震灾害可能造成动物和病媒生物栖息环境的变化,蚊蝇等生物媒介容易孳生;加上灾区群众缺乏防止媒介生物叮咬的设备和措施,增加了人群与病媒生物接触的机会。
2.5灾区卫生防疫体系瘫痪
地震导致17万户城乡住房倒损,2.9万户住房倒塌。重灾区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垮塌造成部分医务人员与防疫人员伤亡,医疗设施损坏,电脑等工作设备毁坏,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瘫痪,常规免疫接种工作中断,不能开展实验室检验工作,常规卫生服务系统严重受损和破坏,正常的医疗卫生服务活动受到影响,传染病病例的发现和处置能力下降,容易造成疾病传播风险增加。
2.6受灾面积分布较广且分散
鲁甸“8·03”地震波及范围最广,地震造成鲁甸、巧家、永善、昭阳、会泽5县(区)受灾,共涉及两市五县,大多都是国家级贫困县,地形复杂、地质结构脆弱。部分灾区分散在山势险峻山区,山路崎岖,边远村社交通不便,运送药品、器械困难,面临的疫情形势比较严峻。
2.7灾区人口密度大与流动人口大量增加
鲁甸地震灾区人口约180万人,人口密度为293人/平方公里,是云南省平均人口密度的2.5倍,受灾人口达113.8万人[5]。全国各行各业救援人员涌入地震灾区,安全食品及卫生饮用水紧缺,供不应求会造成饥不择食,防疫工作面临严峻挑战。
3 防疫指挥部的成立和组织管理
地震发生当天,迅速成立鲁甸“8·03”地震灾后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指挥部,厅级领导负责制,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同时建立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机制,明确市县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卫生防疫职责和市县乡村责任领导及灾区各卫生防疫点联系人,并向社会公示。防疫队伍分为综合协调与宣传组、疫情信息组、流调及现场处置组、实验室检测组、消毒杀虫组、健康教育组、后勤保障组和专家组共8个组,全面负责灾后卫生防疫工作。
国家疾控中心、云南省疾控中心等6个省级、7个州(市)级和11个县级疾控机构的1304名专业防疫人员和部队800余名官兵投入到灾区灾后卫生防疫工作。省、市、县各级疾控机构专业人员和志愿者根据防疫工作任务被分配到不同片区,遵循统一指挥、统一管理、统一要求、统一信息、统一方案的原则驻点开展卫生防疫工作。各个片区卫生防疫工作负责人定期参加指挥部例会,灾后各部门加强联动,成立联合督导组对灾区现场进行督导检查。
此次灾后卫生防疫实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管理,即每个行政村都有一支专业防疫工作队驻点防控,100人以上或15顶帐篷以上的集中安置点都指定专人驻点,并进行公示,确保到位;每支卫生防疫队对辖区受灾群众实行入户全覆盖,做到“三个一”,即入户开展一次卫生宣传、发放一张宣传单、发放一瓶消毒片;群专结合,吸纳和组织了151名卫生防疫志愿者参加到卫生防疫工作中;充分发挥“包保”干部的作用,把“包环境卫生,保疫情防控”贯穿于整个恢复重建过程。
4 卫生应急防疫队伍在地震灾区重点开展十一个方面的工作
灾后卫生防疫工作进行了73d,借鉴和运用了汶川、玉树、彝良等地抗震救灾技术与经验[6-10],并加以创新和应用。
4.1地震灾区重点传染病风险评估
重点关注地震灾区传染病风险评估,根据灾区既往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情况,结合受灾地区灾情信息和现状,开展震后灾区公共卫生风险评估[11]。
8月5日对灾区重点传染病开展第一轮风险评估[12]。通过查询文献和专家组意见,定性总结地震灾害可能对各类传染病的发生、传播造成的影响,形成风险评估框架。从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采集2004~2014年鲁甸县及巧家县的甲乙丙类传染病的报告信息,从信息中可见,鲁甸县和巧家县主要报告病种以肺结核、乙型病毒性肝炎和细菌性痢疾为主,三病种合计报告病例数历年均占报告病例总数的60%左右。历史疫情分析显示,地震灾区需重视甲型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手足口病、食物中毒事件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第一轮风险评估报告成为灾区卫生防疫工作指南,并根据灾情变化调整工作。
9月5日对灾区重点传染病开展第二轮风险评估。分析地震灾害对灾区传染病发生、传播可能产生的影响;对灾区重点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划分风险等级,并提供防控建议[13]。结合历史疫情分析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对鲁甸地震灾区重点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风险进行了逐一评估,结果显示,甲肝、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其他感染性腹泻、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和手足口病等传染病事件为高风险级别,意味着这些疾病的发生风险和灾前相比有较大提高,需要给予重点关注;麻疹、肺结核、流感、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水痘、乙型脑炎、炭疽、狂犬病和破伤风等传染病事件为中等风险级别,意味着这些疾病的发生风险与灾前有一定增高,需要根据灾区情况变化持续评估;而鼠疫、霍乱等传染病事件为低风险级别,表明这两种疾病的发生风险与灾前相比无明显变化。
4.2环境消毒和无害化处理
消毒环境,消毒处理尸体、动物尸体等。对灾区环境、帐篷、厕所、饮用水消杀,累计消毒厕所360106座次、垃圾158101堆次、环境43760249平方米、水源点100925个次、安置点/集中就餐点2876个次、杀虫喷洒房间(帐篷)1045576个次、畜圈458920间次,消杀总面积4659.88万平方米。
4.3建立传染病监测系统
迅速建立灾区传染病监测系统,确保灾区传染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控制。国家疾控中心向灾区捐赠60套笔记本电脑和网卡,在对安置点的防疫人员培训后,把电脑配发防疫人员,恢复灾区网络直报。灾区一旦发现传染病疫情,防疫人员可以第一时间将疫情通过网络系统上报。不断完善灾区传染病监测体系,提供传染病监测的敏感性、针对性和准确性。鲁甸震区上百个监测点紧盯传染病疫情,并实行疫情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灾区三县共建185个监测点,加强灾后症状监测和个案调查,对所有符合症状监测的病例均按要求开展了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追踪。
4.4驻点防控
累计投入1304名专业卫生防疫人员在灾区开展灾后卫生防疫工作,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实现专业防疫工作队驻点防控。充分认识到灾后卫生防疫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做到“三个不减”,即人员不减、措施不减、力度不减。
4.5建立前方工作平台
将国家卫生应急队 P2+微生物检测车等专业车辆前移至震中龙头山镇,在现场开展包括饮用水、食物中毒、常见传染病五大症状群病原检测等59项检测,极大的提高了卫生防疫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时效性。
4.6开展灾区饮用水检测
具有专业检测能力的防疫车辆直接到达灾区现场开展工作,使得监测手段和检测能力明显提高。对灾区所有集中安置点、所有学校和所有集中供水点实现了监测、检测全覆盖,灾区供水点水质合格率稳步提高。加强灾区学校、集中安置点饮用水的卫生防疫工作,突出重点和关键环节。灾区三县累计采集检测水样1194份,对不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水源进行明确标识,指定专人落实水源消毒工作,及时协调解决临时替代水源问题,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加强水源的保护。
4.7健康教育、健康宣传
通过走村入户、广播、电视、宣传画(折页)、布标条幅等多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向灾区群众开展灾后卫生防病宣传,努力提高灾区防病意识,累计健康教育506742人次,累计发放宣传材料296494份。
4.8开展应急免疫
先开展接种评估,对灾区1~14岁儿童按照“知情同意,自愿免费”的原则,对灾区儿童进行了免费接种,可有效预防甲肝、腮腺炎、风疹和麻疹4种疾病对儿童的危害。在鲁甸、巧家灾区接种甲肝疫苗70760份,麻腮风疫苗70680份,有效降低了地震灾区发生传染病疫情的风险。
4.9开展对灾区基层卫生防疫的培训
加强对地方卫生防疫人员的培训和现场指导,恢复卫生防疫基础工作能力。编制下发了《灾区乡村医生卫生防疫简明手册》,对灾区干部、乡村医生、学校卫生防疫负责人进行卫生防疫全员培训,提升灾区卫生防疫人员的业务能力,为灾区留下一支不走的防疫队伍。
4.10开展卫生监督
省市县共投入卫生监督人员2726人次,对灾区饮用水、非法行医和医用垃圾处理开展卫生执法监督,对不合格饮用水逐一标识,督促灾区集中供水的消毒管理工作。10月3日,通过对灾后卫生监督应急工作评估数据的汇总分析,灾区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学校、集中安置点及医疗机构的传染病防治工作较地震前有明显改善和加强。根据《鲁甸6.5级地震抗震救灾卫生监督应急工作效果评估方案》的判定标准,整个灾区灾后卫生监督应急工作成效显著。
4.11防疫队伍撤离灾区前的风险评估
撤离前必须做好灾区现场卫生防疫工作效果评估,根据评估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撤离灾区。2014年9月底,在鲁甸县与巧家县地震灾区,通过现场资料查阅、调查问卷和知情人访谈等方式,对灾区灾后卫生防疫工作传染病控制效果、卫生防疫能力恢复、卫生防疫覆盖及工作规范化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评估内容涵盖灾区卫生防疫组织体系,人员派遣情况和灾区卫生防疫力量覆盖情况;灾区集中安置点、生活饮用水、学校卫生、食品安全、环境卫生、健康教育以及灾区建立长效机制情况;灾区基层卫生机构和人员恢复情况,包括传染病监测和报告系统、实验室诊断能力、免疫规划、结核病防治等恢复情况以及基层防疫人员工作能力;灾区传染病发病情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情况;灾区卫生防疫工作规范化情况。
通过对鲁甸地震灾区现场卫生防疫工作效果评估[14],发现灾区因地震所导致的传染病流行因素基本得到控制;灾区卫生防病体系和服务能力基本得到恢复;灾区法定传染病报告数与去年同期相比没有明显增加,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同时灾区还建立了长效工作机制,因此可以初步确定灾区已经阶段性地实现了大灾之后无大疫的目标。通过国家级专家评估和省级专家考核验收,经请示省卫生计生委同意和抗震救灾指挥部批准,灾区外来卫生防疫队伍达到了撤离的条件。
10月14日,外援卫生防疫力量陆续撤离灾区,在撤离灾区前做好工作交接,确保灾区卫生防疫工作持续有效开展[15]。撤离灾区后,建立定期回访制度,继续发挥省级疾控机构的技术指导作用,定期组织专家对灾区卫生防疫工作进行回访和专业卫生防疫知识培训,及时了解灾区公共卫生现状,开展风险评估,为灾区卫生防疫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5 总结成功经验和提炼特色做法
总结这次灾后卫生防疫的成功经验,归纳具有鲁甸特色的有效做法,旨在今后类似突发事件中予以借鉴和应用,主要有八个方面。
5.1落实政府主体在灾后卫生防疫工作中的主体责任是开展灾区卫生防疫工作的重要保障
通过强大的政府行政力量保证各项技术措施的全面落实是鲁甸地震灾区卫生防疫工作的重大突破和重要经验[16]。党和政府强大的执政能力与疾控机构防疫机制全面覆盖灾区工作的各个环节,成为鲁甸“8·03”地震灾后防疫新模式。
5.2统一指挥、科学规范
统一指挥、科学规范是确保灾区卫生防疫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有度的核心内容。
5.3驻点防控
卫生防疫工作覆盖率达100%,实现灾区卫生防疫工作的全覆盖是保证大灾之后无大疫的基本前提。继续落实灾后卫生防疫工作的全覆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不留空白。
5.4专业防疫
专业防疫队伍的关口前移、重心下沉、分片包干、驻点防控是保障各项防疫措施全面落实的关键环节。
5.5全面结合
群专结合、军地结合、上下结合是本次灾后防疫工作的重要经验。
5.6 问题、隐患、风险排查是灾区卫生防疫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方法
继续落实灾区卫生防疫问题、隐患和风险排查,把各项防控工作做精、做准、做细、做实。
5.7卫生防疫人员的无私奉献、敬业坚守、精益求精是灾区卫生防疫重要的能力保障
驻扎在鲁甸灾区的卫生应急组队伍,把灾区当作了自己的新岗位,每天开展健康教育知识宣传、环境消毒、垃圾消杀、症状监测、入户调查,挨家入户,走村窜巷,足迹踏遍了社里、村里的每一个角落,认真、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务实的作风现成了“营盘模式”。
5.8外援防疫队伍撤离灾区前的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和效果评估是防疫队伍撤离的依据。运用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参照国际通用的灾害现场评估工具内容,采用调查问卷和知情者访谈等方式,在灾害应急响应期结束这一特殊时间点,对灾区灾后开展的卫生防疫措施效果进行科学、系统地评估。对完善中国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框架体系,总结灾后卫生防疫工作经验以及指导全国自然灾害救灾防病都是一次有益尝试。
不断完善的卫生应急机制和卫生防疫新模式在鲁甸地震中经受住了考验,确保了“大灾之后无大疫”。截至2014年9月27日,通过对云南省鲁甸地震灾区现场卫生防疫工作效果评估,确证灾区因地震所导致的传染病流行因素基本得到控制;灾区卫生防病体系和服务能力基本得到恢复;灾区法定传染病报告数与去年同期相比没有明显增加,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同时灾区还建立了长效工作机制,因此可以确定灾区已经阶段性地实现了大灾之后无大疫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广伟,雷建设,粱姗姗,等.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Ms6.5级地震序列重定位与震源机制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14,57(9):3018-3021.
[2] 冀昆,温瑞智,崔建文,等.鲁甸Ms6.5级地震强震动记录及震害分析[J].震灾防御技术,2014,9(3):325-339.
[3] 陈二厚.受习近平总书记委派李克强率工作组赶赴鲁甸地震灾区实地察看灾情指挥抗震救灾工作[N].人民日报,2014-08-05(1).
[4] 孙宇,邱志刚,张珂,等.鲁甸地震灾区卫生防疫保障措施与启示[J].解放军预防医学志,2015,33(1):83-84.
[5] 侯建盛,李洋,宋立军,等.2014年云南景谷6.6级地震与云南鲁甸6.5级地震致灾因素分析[J].灾害学,2015,30(2):100-101,143.
[6] 陈竺,沈骥,康均行,等.特大地震应急医学救援:来自汶川的经验[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2,12(4):383-392.
[7] 代娟,张定梅,陆家海,等.地震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策略[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8,29(5):506-511.
[8] 王育兵,夏本立,马静,等.汶川、玉树地震救援对卫生防疫应急准备的启示[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1,28 (6):383-385.
[9] 曾义虎,杨维忠,陆林,等.山区地震灾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模式探索[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4,30(3):333-335.
[10] 梁秀敏.彝良“9·7”地震中卫生防疫工作的开展及体会[J].中国医药科学,2013,3(6):165-167.
[11] 涂文校,向妮娟,李昱,等.2014年8月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关注的传染病风险评估[J].传染病监测,2014,29(8):596-599.
[12] 王哲,任婧寰,李树萍,等.云南省鲁甸地震灾区重点传染病风险评估[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5,31(2):182-184.
[13] 熊玮仪,倪大新,殷文武,等.青海省玉树县地震灾区重点传染病风险初步评估[J].疾病监测,2010,6(25):432-435.
[14] 王哲,雷苏文,马超,等.云南省鲁甸地震灾区现场卫生防疫工作效果评估[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5,31 (1):18-20.
[15] 张旭,保进.云南鲁甸“8·03”地震灾区卫生防疫总结会举行[N].昭通日报,2014-10-15(1).
[16] 胡培,杨军,赵世文,等.云南鲁甸“8·03”地震灾后卫生防疫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5,31(3):303-304.
[中图分类号]R1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5)23-171-05
收稿日期:(2015-06-23)
Investigation of a new working model of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fter the “8·03”Ludian Yunnan earthquake
LIU Renquan YANG Ting FAN Rong CAO Jidong ZENG Ming XU Zhibin CHEN Lan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Zhaotong City Yunnan Province,Zhaotong 657000,China
[Abstract]Retrospectively analyze situation of the“8·03”earthquake disaster and epidemic in Ludian.Based on the early post-disaster epidemic situation, we focus on 11 aspects of prevention work while researching a new model of post-disaster epidemic prevention.The study finds that through a strong executive power at all levels of government we guaranteed a full implementation of technical epidemic prevention measures,which is a major breakthrough and important experience for health and epidemic prevention in the earthquake stricken areas.The paper also summarizes eight other successful examples with effective practices intended for Ludian,some of which could be used as future references and applications to deal with such natural disasters in other regions.
[Key words]Earthquake;Health and epidemic prevention;Model;Innov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