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淮北地区小麦育种现状及发展方向探讨

2015-01-22刘飞

种子科技 2015年4期
关键词:淮北地区粒重穗数

刘飞

宿州市种子公司,安徽 宿州 234000

淮北地区小麦育种现状及发展方向探讨

刘飞

宿州市种子公司,安徽 宿州 234000

小麦是淮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近年来,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麦品种的品质越来越受到关注。根据对淮北地区小麦品种历史及现状的分析,结合笔者在小麦育种方面多年的经验,对今后当地小麦育种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淮北地区;小麦育种;现状;发展方向

淮北地区属于北温带,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相对较大,十分适宜小麦生长。建国以来,随着小麦育种技术的不断提高,该地区小麦品种经历了多次更新换代。以下根据对淮北地区小麦品种历史及现状的分析,探讨今后该地区小麦育种的主要发展方向。

1 淮北地区小麦育种历史及现状

20世纪50年代,是地方品种和改良品种并存时期;进入60年代,因地方品种秆高易倒,产量低于改良种而逐步被取代,但改良种存在病害严重、抗逆性差等问题,如南大2419抗寒性差,碧蚂1号抗感锈病差等;70年代后期,小麦产量由低产逐渐步入中产,新的高产稳产良种不断被引进,加上本地区自育的良种,全地区小麦品种资源丰富了起来,主要品种有丰产1号、泰山1号、郑引1号等;80年代,小麦育种主要向高产、稳产及优质方向发展,主要品种有百农3217、宝丰7228、西安8号等;90年代,小麦单产在300~350 kg,这一时期的品种不仅需要高产、稳产及优质,还要求抗性强、早熟,主要品种有宿8802、皖麦17等。

21世纪以来,小麦育种水平进一步提高,育成品种的产量与品质、抗性的矛盾进一步得到缓和,例如皖麦52、烟农19、华成3366等品种,抗性好、产量高,产量高达700 kg/667 m2。

2 淮北地区未来小麦育种方向探讨

小麦育种目标,包括丰产、抗逆、抗病、优质、早熟及广适等。但因不同历史时期生产水平和市场需求不同,具体的育种目标也在不断变化。针对淮北地区小麦发展现状制定育种目标,主要是提高小麦单位面积产量、优化小麦品质以及加强小麦抗纹枯病、抗赤霉病和抗白粉病的选择。

2.1 提高小麦单位面积产量

小麦单位面积产量是由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3个因素构成,要想提高小麦单位面积产量,首先要从这3个因素方面着手。①提高单位面积穗数可通过分蘖整齐度来间接进行选择,一般情况下分蘖整齐度高的品种其单株成穗率也较高,单位面积穗数相应就多。②穗粒数与产量的相关性较高,增加穗粒数也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主要指标。穗粒数是由每穗小穗数和每小穗粒数构成,实践表明,增加每穗小穗数比增加每小穗粒数对提高产量结果更为显著。因此,今后要在保持一定穗数、稳定千粒重的前提下,增加每穗小穗数作为高产育种的主攻方向。③千粒重在产量3个要素中受遗传特性的影响最大,很多育种家都把增加千粒重作为提高小麦产量的主要方法。粒重的改良在很多地区获得了成功,逐步提高育成品种的粒重也是育种界长期坚持的工作方向。在群体中其他产量因素相协调的情况下,选择穗大粒重的植株繁殖,可能是提高粒重的有效方法。

2.2 优化小麦品质

20世纪80年代以前,小麦育种目标主要是提高产量以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对品质要求低。当时小麦收购等级划分仅有粒色、容重两项。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小麦的品质越来越注重,因此,育出的新品种不仅要求高产,品质的优化也越来越重要。

小麦的品质包括营养品质、磨粉品质和食品加工品质3个方面。营养品质主要指蛋白质含量及其氨基酸组成的平衡程度,所以提高小麦营养品质主要通过在一定范围内提高蛋白质及其氨基酸含量实现;磨粉品质影响因素包括籽粒大小、形状、皮层厚度、胚乳质地、整齐度、饱满度、腹沟深度及容重等方面,常用的指标包括容重、千粒重、出粉率、硬度、灰分含量、淀粉破损率和面粉颜色等;食品加工品质则取决于蛋白质含量、面筋质量和淀粉特性或品质。

要达到优化小麦品质的要求,则必须在影响小麦品质各因素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有所改良,以达到提高品质育种效率,促进优质育种进展的目的。

2.3 加强小麦抗病能力

1980年以前淮北小麦病害主要是锈病(包括条锈、叶锈、秆锈)。1980年以后小麦白粉病逐步成为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病害。1990年以前小麦赤霉病在淮北还属于偶发性病害,以后逐步向北蔓延,现已成为主要病害。1995年以后小麦纹枯病也成为主要病害之一。

目前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是小麦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3大病害。抗病育种涉及小麦和病原菌双方的遗传变异,抗病性的选育比其他性状更加复杂,难于在对所有病害的抗性同时进行遗传改良,因此在选育时尽量达到“对当地主要病害进行改良,对次要病害抗性有所提高”的目的,淮北地区小麦在选育新品种时主要做到对纹枯病、赤霉病和白粉病抗性的遗传改良。

2.4 提高育种效率,加快育种进程

提高育种效率的基础是正确地预见小麦生产的发展趋势,制定科学、合理、切合实际的育种目标,并按育种目标选配亲本,构建高质量的育种群体。在这样的群体中,优良个体和品系出现的频率高,为选育优良新品种提供了良好物质基础。

现代小麦育种研究是一项复杂的创造性科研活动,要求育种者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好的悟性,同时育种者的经验在工作中起很大作用。应根据情况,应用适宜技巧,重视培育条件,变换选择环境,选育广适品种;采取灵活的育种方法,提高育种效率,加快世代进程,缩短育种年限,从而达到育种目标。

1005-2690(2015)04-0052-03

S512.1

C

2014-01-26

猜你喜欢

淮北地区粒重穗数
淮北地区麦茬机插优质食味粳稻氮肥减量的精确运筹
2020年度夏玉米行距密度试验研究报告
干热风对冬小麦不同穗粒位粒重的影响效应*
离体穗培养条件下C、N供给对小麦穗粒数、粒重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玉米自交系京92改良后代单穗粒重的杂种优势研究
杂交晚粳稻通优粳1号产量及构成因子分析
小麦黄淮冬麦区北片国家区试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变异分析
小麦光合器官对不同穗位和粒位粒重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高产小麦构成要素的解析与掌握
淮北地区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开发与运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