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学奇治疗绝经综合征经验

2015-01-22陈学奇指导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4期
关键词:巴戟天鳖甲心火

王 璐 陈学奇(指导)

陈学奇治疗绝经综合征经验

王 璐 陈学奇(指导)

绝经综合征;临床经验;陈学奇

浙江陈氏妇科,源于南宋陈沂(字素庵),著《素庵医要》等书。子孙世其业,后世称“陈木扇女科”。陈学奇老师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浙江陈木扇女科流派的第25代裔孙,幼承庭训,熟读经典,在临床实践中博采众方、随证施药,对绝经综合征的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收到较好的疗效,遣方用药尤有特色。

绝经综合征指妇女绝经前后出现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心理症状,如烘热汗出、面红潮热、心悸失眠、烦躁易怒、头晕耳鸣、腰酸肢浮等[1]。绝经综合征属于中医“绝经前后诸证”范畴,《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古代与该病证候相似的论述可见于“百合病”、“脏躁”、“年老血崩”、“不寐”、“郁证”等病症中;治疗上,激素替代疗法效果明确,但有子宫异常出血、色素沉着、浮肿等副作用,对某些人群有增加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的风险[1-2]。

陈老师认为女子七七,阳明始衰,开始进入围绝经期,天癸、肾气衰退导致的肾虚为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之本。肾虚迁延日久,阴损及阳,又可造成肾之阴阳两虚,故临床上常见肾阴虚、肾阳虚和肾阴阳两虚。肾为先天之本,元阴元阳之根,肾虚又可使心、肝、脾等脏腑功能失常,气血津液代谢发生障碍,导致多种病理变化。若肾阴不足,不能上济心火,则心火偏亢;乙癸同源,肾阴不足,肝失涵养,导致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肾与脾先后天互相充养,脾阳赖肾阳以温煦,肾虚阳衰,火不暖土,又导致脾肾阳虚。治疗上常以补肾为主,兼顾心、肝、脾等。

1 临床诊治特色

1.1 重先天 调阴阳 肾为先天之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陈老师指出,该病主要是肾气亏虚,肾阴不足,阴阳平衡失调所致。肾主藏精,乃脏腑阴阳之本,年届七七,天癸渐竭,阴精亏竭、肾气衰退。阴精、阴血匮乏致肾阴虚多见,随病情发展可出现阴损及阳致肾阳虚衰,经脉失于温养,或阴阳两虚同时存在,故治疗当重视肾中阴阳的调治。肾阴虚者可用一贯煎、左归丸、六味地黄丸;肾阳虚者可用右归丸、二仙汤、金水六君煎加减。并常用阴中求阳、阳中求阴之法,如滋阴药中加杜仲、仙灵脾,意在阳中求阴;反之,补阳药中加龟板、炙鳖甲可收阴中求阳之效,意在阴阳平衡。

1.2 柔肝气 “女子以肝为先天”,经、孕、产、乳屡伤肝血,阴水相对不足,加之肾气渐衰,肾水不能涵养肝木,故常见肝肾之阴皆虚。陈老师认为肾肝母子相生,母病可累及子病,治宜抑木先滋水,水足则木涵;潜阳先养阴,阴平则阳秘。常用杜仲、川断、山萸肉、枸杞、龟板、鳖甲等补肝肾,当归、白芍、栀子、丹皮、柴胡养血柔肝清肝。

《陈素庵妇科补解·经水不通属七情郁结方论》曰:“七情中惟喜不伤人,余者皆属内伤。”《陈素庵妇科补解·调经宜和气》谓:“妇人多气,以深居闺帷,性情不能舒畅……肝火无时不动,每每郁结……故调经必以行气为先。”肝之疏泄功能失常,升发太过,表现为烦躁易怒;疏泄不及、肝气郁结,表现为淡漠抑郁。陈老师常用柴胡疏肝散加减,取柴胡、陈皮、香附等开郁行气,配伍白芍、丹皮等清肝泻火,气机舒畅则血随气行;肝火扰动心神者,取焦山栀、黄柏、地骨皮等平肝泻火,玉竹、麦冬、鳖甲等补肾阴,炒丹参、炒枣仁等养血宁心安神。

1.3 和脾胃 脾胃为后天生化之源,先后两天相辅相成。培补中焦脾土,能使谷安精生,五脏六腑得以涵养。绝经前后肾气衰,后天脾胃可补先天之匮乏,故补肝肾时应着力调理脾胃。“调者,使之和,而无过不及也”[3]。陈氏方药忌用大辛大寒之药,阴虚内热者,强调清热不得过用寒凉,免伤胃气、经血留瘀,如过用苦寒,虚热虽除、火退寒生,反致中气虚损,故清火常用穞豆衣、地骨皮之类;若过用辛热,恐血热妄行,致崩漏暴下伤及阴血,故虚寒常用黄芪、仙灵脾、巴戟天之类;用生地、熟地等滋腻药物,常配伍砂仁、佛手、炒谷麦芽等理气消食健脾之药,以除补药之黏腻。

1.4 重问诊,治其本 妇女常隐晦经、带、胎、产、七情之疾,陈老师必耐心询问,结合陈氏女科十问,审其因、辨证论治;并细心沟通,解除患者心理障碍,做到心身同治。围绝经期患者常有不规则阴道出血、胸闷心悸、头晕耳鸣等症,陈老师亦嘱详查妇科,明确病因,以免漏诊误治。

2 验案举例

2.1 病例1 屠某,女49岁,初诊2014年1月。主诉:月经紊乱1年余,停经伴潮热4个月。月经婚育史:14岁初潮,月经周期30天,5~7天净,量中,无痛经;足月顺产1子,流产1次。近1年月经紊乱,周期1~3月不等,经期7天,末次月经4月前行。近4月来潮热汗出明显,日间十余次,心烦不寐、烦躁易怒、健忘、胃胀、二便调。舌红、苔黄厚腻、脉细弦。诊断:绝经综合征,中医辨证属肝肾阴虚,心肾不交证。拟方:干姜2g,炒黄连5g,柴胡6g,炒白芍、何首乌各15g,制玉竹、麦冬、鳖甲各10g,地骨皮15g,龟甲10g,炒黄柏9g,炒枣仁15g,仙灵脾30g,巴戟天、穞豆衣各10g,糯稻根、大枣各15g,甘草、佛手、陈皮各10g。7剂,温服。二诊:药后潮热出汗明显减少,心烦易怒好转,寐渐安,胃脘得舒,二便调。舌红、苔薄腻、脉细。后予上方继续加减治疗1月余,患者月经复行正常,诸证悉平。

按:该患者处于围绝经期,肾阴亏虚不能涵养肝阴,且心肾水火失济,心火偏于亢盛,出现烘热汗出、心悸失眠、烦躁等症状。《丹溪心法》云:“心之所藏,在内者为血,发外者为汗,盖汗乃心之液。”治以滋阴降火、调和阴阳。方药首在清心火,黄连苦寒、主热气、归心肝经、清心安神。陈老师指出该患者舌质红、苔黄厚腻为使用黄连的指征,黄连具有大寒之性,与炒黄柏、柴胡、地骨皮同用,治心火亢盛之心烦不寐、烦躁易怒;玉竹、麦冬、龟甲、鳖甲益肾养阴;穞豆衣、糯稻根清热止汗;炒枣仁养心安神;佛手、大枣、陈皮理气健脾;巴戟天、仙灵脾以收阳中求阴之效;辅以白芍、首乌等养血柔肝。心、肝、肾同治,阴阳平衡,诸恙消失。

2.2 病例2 徐某,女,48岁。初诊:2014年1月24日。主诉:停经1年,四肢畏寒伴潮热5月余。末次月经2012年12月。患者面色白,近5月来自觉神疲乏力、四肢畏寒,日间偶有潮热,每日1~2次,夜寐不安、多梦,纳可,便溏。舌质淡、苔薄、脉沉细。诊断:绝经综合征,中医辨证属阴阳两虚,心脾不足证。拟方:黄芪、炒党参各10g,白术12g,蜜桂枝5g,炒白芍30g,炒丹参15g,生牡蛎30g,炒黄柏9g,鳖甲(先煎)、龟甲(先煎)、穞豆衣、地骨皮、制玉竹、麦冬各10g,仙灵脾30g,巴戟天10g,酸枣仁15g,制首乌10g,大枣15g,佛手10g。7剂,温服。二诊:神疲乏力、四肢畏寒明显好转,潮热未作,夜寐渐安,纳可,大便转常。后继前方加减治疗,病渐告愈。

按:陈老师指出,该患者病久阴损及阳、致肾阳衰惫,脾胃为生化之源,实赖肾中元阳之鼓舞,因脾肾两虚,使临床表现为面色白、神疲乏力、四肢畏寒,便溏,舌质淡、苔薄、脉沉细;心、肾关系密切,均属少阴经脉,肾阴不能上济心火,而致心肾不交,心神失养,故见潮热、夜寐不安、多梦等阴虚症状。患者表现复杂,阴虚及阳,心脾两虚。陈老师认为治疗上应先后天同调,心脾同补,方可事半功倍,治以补肾健脾、养心安神。方中黄芪、炒党参、白术补气健脾;桂枝既温肾阳又可温扶脾阳;仙灵脾、巴戟天温补肾阳,牡蛎、鳖甲、地骨皮、制首乌、穞豆衣等滋阴清热;酸枣仁、丹参、大枣养心安神。方中诸药有温有清,平补阴阳,相辅相成,共同发挥补肾健脾,养心安神之功。

[1]丰有吉.妇产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64-266.

[2]Huntley AL,Ernst E.A systematic review of herbalmedicinalproducts for the treatment of menopausal symptoms[J]. The NorthAmerican Menopause Society,2003,10(5):465-476.

[3]陈素庵.陈素庵妇科补解[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4.

(收稿:2014-09-22 修回:2014-10-2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No.国中医药人教函【2012】228号)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科(杭州 310005)

王璐,Tel:13957167799;E-mail:betsywldc@163.com

猜你喜欢

巴戟天鳖甲心火
软坚散结说鳖甲
基于数据挖掘含巴戟天方剂组方规律研究
降心火不能单用“苦降”
广东省巴戟天DNA条形码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肉苁蓉-巴戟天药对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机制
牛年生人终之气运气养生
猪年生人终之气运气养生
巴戟天中蒽醌类化合物及生物活性研究
鳖甲煎丸对大鼠肝星状细胞中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鳖甲煎丸联合西药治疗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