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严重车祸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及其干预效果

2015-01-22,,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2015年1期
关键词:南华大学车祸负性

,,

(1.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湖南 衡阳 421001;2.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3.南华大学医务所)

·护理医学·

严重车祸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及其干预效果

汪德秀1,翟洁婷2,李小梅3*

(1.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湖南 衡阳 421001;2.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3.南华大学医务所)

目的探讨严重车祸伤患者的心理应激状态和心理护理方法。方法对2010年8月~2012年8月本院收治的98例存在心理应激反应的重症车祸病人采取有针对性和有效的心理护理。结果93例患者均愈后良好,未留人格缺陷及严重心理应激障碍。其中82例患者心理应激反应明显减少;54例患者负性情绪在数日内完全消失。结论有效的心理干预可以降低或缓冲车祸患者心理应激强度,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对减轻患者的心理应激障碍具有重要意义。

车祸患者; 心理应激; 心理干预

心理应激是指一个人觉察到或认识到自己面对着至关重要而又难以应对的环境要求时产生的一种倾向于通过各式各样的心理和生理反应而表现出来的心身紧张状态[1]。心理应激是一种正常的生活经历,并非疾病或病理过程。适度的应激有利于提高机体应对机制,更好地适应环境,但过度或长时间的应激则使人陷入较持久的心身紧张状态,若不及时改善将严重扰乱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功能从而使机体陷入亚健康状态或疾病之中[2]。心理应激反应主要表现在生理、情绪、认知和行为上,其中情绪异常最为突出[3]。情绪方面主要表现为愤怒、抑郁、恐惧、悲伤、焦虑、失望、绝望等心理。本文对本院收治的98例严重车祸患者出现的心理应激反应实施心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于2010年8月~2012年8月,共收治34批136例车祸患者,剔除伤势较轻患者33例,危重患者103例,男79例,女19例,年龄12~69岁;其中脑颅损伤者25例,胸部外伤者12例,脊柱骨盆骨折者24例,腹部外伤者6例,四肢关节伤36例,病情好转或痊愈出院98例,死亡5例。对病情好转或痊愈出院的9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患者入院评估显示47例(48.0%)患者存在愤怒的心理,56例(57.1%)患者存在抑郁心理;32例(32.7%)患者存在恐惧、悲伤、焦虑心理;30例(30.6%)患者存在失望,甚至绝望心理。

1.2 心理干预方法

对这98例患者行本院自行总结的一套系统心理干预方法,即“沟通—放松—暗示—家庭、社会支持疗法”。

1.2.1 沟通 患者伤后对于自己能否康复心中无数,经常胡思乱想,非常希望能够对自己的状况有个明确的了解,如果护士对于患者的询问只是简单地回答,只能够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不利于疾病的康复。护士应以亲切温和的态度,并运用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向患者讲解在康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避免和防治,取得患者的信任后重点了解患者存在负性情绪的种类、严重程度及家庭社会支持系统,有利于制定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1.2.2 放松 患者入院后,指派专门护士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包括:①护士会在合适时间播放“班得瑞”轻音乐,然后指导患者保持最舒服的体位,双目轻合;②指导患者深呼吸:注意呼气,不问吸气;做5次缓慢的呼气,不要完全呼尽,要适当留有余地,使能够平缓地过渡到下一次呼吸;③指导患者将意念放在呼气上,跟随着呼气在脑海中想象一个其印象深刻的宁静、舒适、放松的场景,借助所想象的场景诱导其相应的舒适放松的感觉体验,使患者沉浸在这种感觉状态中,保持安静、平和、无杂念,并延续尽可能长的时间。

1.2.3 暗示 在患者继续保持平静及放松的状态下,请患者(呼吸、循环稳定无脑功能严重损伤的患者)进行车祸事件的回顾,诱发其情绪应激状态,并在安全的环境下暗示患者表达,宣泄、转移负性情绪后,再予以积极心理暗示。

1.2.4 建立家庭—社会支持系统 建立家庭—社会支持系统是做好心理干预的一个重要措施。家庭—社会支持主要是指精神上的支持,是从患者有联系的亲属以及各方面的人员那里获得的。它能提高患者的心理应付能力,对精神紧张有缓冲垫样的保护作用[4]。良好的家庭、社会支持系统可以使患者身心早日康复。尤其对严重车祸患者来说,家庭亲友的亲情、单位领导和同事好友的关心与支持、社会各界的爱心援助等更能成为有力的家庭—社会支持,能极大缓解伤者心理压力。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护士应:①合理安排家属陪护,最好是最亲近的人轮流日夜陪护,安抚患者,让他们感到亲情的温暖、家人的关怀。治疗护理中一些对患者有益的健康知识,通过家属与患者的交谈来传递,可能会起到更好的作用。②以病友之间的交流来减轻患者的挫折感,以广泛的社会关系来唤醒患者对美好生活的眷恋[5]。③帮助他们联系工作单位的领导,让他们感到单位组织的关心和帮助,以解决其后顾之忧。

2 结 果

经过采用“沟通—放松—暗示—家庭、社会支持疗法”进行心理干预并随访6个月后,发现93例患者均愈后心理状况良好,未留人格缺陷及严重心理应激障碍,占95%,其中82例患者心理应激反应明显减少,占88%;54例患者负性情绪在数日内完全消失,患者能正确面对伤病和正常生活,占55%。结果显示有效的心理干预可以降低或缓冲车祸患者心理应激强度,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对减轻患者的心理应激障碍有重要意义。

3 讨 论

近年来,虽然人们对交通安全意识的重视度逐年提高,但车祸事故仍然频发,肇事后伤亡率也不断上升。并且,在各种意外伤害中,车祸因其基本为突发性、受害人数多、过程恐怖、伤残率高等特点,不仅对患者造成严重的生理伤害,而且会造成个体复杂的心理反应,产生很多负性情绪,甚至引起患者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出现失语、易怒、躁狂、言语偏激、富攻击性、竭斯底里等异常行为,难以自控,不论对医护人员、亲友或者其他人都是如此,从而严重影响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心理状态原因分析如下:①愤怒:患者多为中青年人,突然遭受严重的意外事故,心理上无法接受,感觉异常痛苦、愤怒,截瘫者表现尤甚。②抑郁:车祸患者抑郁主要是由现实丧失或者预期丧失引起的。有的患者车祸后老是抱怨自己运气不佳,反复思考为什么出车祸的是自己而不是别人,因而自怨自艾、闷闷不乐。③焦虑、恐惧、悲伤、失望、绝望:焦虑是一个人受到威胁而产生的恐惧和忧郁。这些患者大多数是急性期已过,生命安全没有了危险,对于事故也能够接受,主要问题是身体能否康复。有些患者得知自己没有康复的希望,不能正确对待,极易陷入恐惧、悲伤、焦虑、失望、甚至绝望,不能自拔。

在国内外创伤后早期的心理干预是减轻心理创伤后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有效手段[6]。严重车祸患者入院以后,护士积极做好抢救外,还采取有针对性的和有效的心理干预,即“沟通—放松—暗示—家庭、社会支持疗法”。能有效地减轻患者不良的心理应激反应,改善患者的急性应激水平,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助于患者尽早恢复健康与适应社会。

[1] 粱宝勇.精神压力、应对与健康:应激与应对的临床心理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 郭旗,肖水源.灾难后的心理应激反应和危机干预[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9):1140-1143.

[3] 刘正奎,吴坎坎,王力.我国灾害心理与行为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11,19(8):1091-1098.

[4] 李淑平,韩影,周丽园,等.社会支持及文化程度对四肢骨折患者治疗态度及心理应激情况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3,24(15):2324-2326.

[5] 冯冰霞,陈丽燕.心理护理干预对严重创伤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2,23(21):152-152.

[6] 蒋群花,沈丽,张士珍,等.心理干预提高创伤骨折患者早期功能锻炼的依从性[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2):27-29.

10.15972/j.cnki.43-1509/r.2015.01.031

2014-09-23;

2014-01-05

*通讯作者,E-mail:lixiaomei@126.com.

R473.6

B

(此文编辑:朱雯霞)

猜你喜欢

南华大学车祸负性
南华大学召开学习丁德馨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
获批57项!南华大学2021年度自然科学基金立项取得好成绩
喜讯!南华大学2021年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再创佳绩!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第十三章 惊险的车祸——氢能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由一起车祸引发的案例思考
Wang Chuanshan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希望疗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