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Dual刀在切除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中的临床应用*

2015-01-22曹新广郭长青张延祯王福让程艳敏孙田园陈小兵陈贝贝李建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刀头大肠直肠

曹新广,郭长青,余 娟,张延祯,王福让,程艳敏,孙田园,陈小兵,陈贝贝,李建生

1)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普外科 郑州450008 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郑州450052 3)河南省肿瘤医院内科;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科 郑州450008

△男,1977年2月生,博士研究生,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胃肠癌基础与临床,E-mail:xinguangcao@126.com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LST)指直径10 mm 以上的呈侧向扩展而非垂直生长的一类表浅型病变,可在3 a 内发展为进展期大肠癌[1],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都可作为内镜下治疗此类病变有效的手段[2],尤其是ESD 治疗消化道较大病灶具有很多优势[3]。已有多种高频电刀应用于ESD,如针状刀、IT 刀、Hook 刀、Flex 刀、三角刀等,这些高频电刀各有所长,也存在一些缺点,很多情况下需综合使用。Dual 刀是从2009年开始临床应用的一种内镜切开剥离刀,它可以完成ESD 治疗的全部步骤,而且具有安全、有效、减少附件使用的优点。2011年6月至2014年5月作者单独应用Dual 刀切除40例大肠LST,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40例大肠LST 患者,男23例,女17例;年龄24~77(49.1 ±15.7)岁;病变位于直肠19例,乙状结肠9例,降结肠4例,横结肠2例,升结肠6例。参考文献[4]LST 分型,该组病例中颗粒均一型13例(32.5%),结节混合型14例(35.0%),扁平隆起型12例(30.0%),假凹陷型1例(2.5%)。

1.2 治疗情况

1.2.1 术前准备 术前查血型、出凝血时间、心电图;术前肠道准备: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2~3 盒加水2 500 mL 服用,至患者排大便呈清水状。所有患者于术前签署知情同意书,告知可能获得的益处和风险。

1.2.2 治疗器械和试剂 CF-H260 或Q-260 电子肠镜(日本Olympus 公司),大肠困难部位如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等需要内镜翻转部位采用GIF-H260 或H260J;ERBE VIO 200S 高频电切装置和氩离子凝固器;Dual 刀为Olympus 公司KD-650Q,NM-200L-0423 注射针,FD-1U-1 热活检钳,HX-610-090L止血夹,进行ESD 操作时肠镜前端加装透明帽(D-201-13404),需要用GIF-H260 或H260J 时透明帽为ND-201-13404(Olympus 公司)。注射溶液按甘油果糖100 mL+玻璃酸钠20 mL 或生理盐水200 mL+靛胭脂2 mL+肾上腺素1 mg 比例配制[5];靛胭脂黏膜染色剂为南京微创医学科技有限公司产品。

1.2.3 ESD 方法 ①标记:在切除剥离过程中可以清晰辨认LST 界限,所以该组病例未进行标记。②黏膜下注射:将注射溶液于病灶边缘进行多点黏膜下注射。③切开病变外侧缘黏膜:应用Dual 刀沿病灶边缘切开黏膜(切开模式3,功率40 W)。④剥离病变:应用Dual 刀于病灶下方对黏膜下层进行剥离,剥离过程中多次黏膜下注射。⑤创面处理:切除病灶后对于创面可见的小血管,应用止血钳或氩离子凝固术凝固治疗,必要时应用金属止血夹缝合创面。术后常规输液、抗感染、预防出血治疗3~5 d;观察排便情况和腹部体征、会阴部和颈部有无皮下气肿。必要时查胸片、腹部平片,了解有无皮下气肿或膈下游离气体。对于术中有穿孔、内镜下金属止血夹缝合的患者予卧床休息,胃肠减压,适当延长禁食时间。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合理饮食。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内复查内镜,观察是否有复发或残留。

1.3 结果 40例患者均单独采用Dual 刀成功完成ESD 治疗,LST 病变直径1.2~5.5 cm,其中32例病变直径≥2 cm,<2 cm 8例。40例中有4例黏膜下注射抬举不良,其中2例内镜下分片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piecemeal mucosal resection,EPMR)术后残留(1例位于直肠癌术后吻合口,1例溃疡性结肠炎单发直肠LST)。手术时间12~135(56 ±28)min,40例均一次完整剥离病变。其中5例位于低位直肠,采用内镜翻转法剥离、切除口侧病变;3例乙状结肠及2例降结肠LST 因肛侧视野不清而使用GIF-H260 翻转内镜切开剥离口侧病变后进行肛侧直视操作。40例患者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1例在切除过程中出现约0.3 cm ×0.3 cm 的穿孔,给予金属夹夹闭后继续完整剥离病变;1例术后第3天出现血便,约300 mL,急诊肠镜显示创面小血管出血,使用止血钳电凝止血成功。术后病理显示38例基底和切缘未见病变累及,2例底切缘不净(浸润癌)追加外科手术。组织学检查显示管状腺瘤19例,绒毛状腺瘤11例,锯齿状息肉2例,重度不典型增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5例,炎性息肉1例,浸润癌2例(转外科追加手术)。术后6个月内行内镜复查,均未见病灶复发。

2 讨论

LST 镜下形态多样,包括颗粒集簇样病变及非颗粒型病变,病理亚型较多,癌变率高,所以应当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这类病变极少向肠壁深层垂直侵犯,而主要沿黏膜表面呈侧向浅表扩散,内镜下切除可以达到根治,EMR、EPMR 或ESD 都可作为内镜下治疗此类病变的有效手段,这方面国外已有相关的研究报道[2]。考虑巨大的LST与结直肠癌关系密切,做EPMR 治疗后,可能残留病变,引起复发,由于有瘢痕组织形成,复发的病变再做EMR、EPMR 或ESD 较为困难,且易发生出血和穿孔,因此,为一次性完整切除病变,近年多数学者[6-7]主张巨大的LST 要做ESD 治疗。ESD 的价值在于完整逐步剥离切除病灶,无论其大小、形状、是否合并溃疡及位置如何,因此,ESD 被认为是完整切除直径≥2 cm 病变的最佳治疗选择,可以有效治疗EMR 切除困难的大肠肿瘤,有着更高的整块切除率,而且ESD 可依据切除的组织来判断是否达到完全切除,从而有效降低术后复发风险[8]。

ESD 操作难易程度直接影响手术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9]。为减少操作时间和并发症,除了内镜医师有熟练的内镜操作技术和助手娴熟的配合外,还需要有适合这项技术的器械刀,如Hook 刀、IT刀、Flex 刀、Dual 刀等。每种器械刀有其各自的优缺点,且各自的使用方法不同。Dual 刀有3种:KD-650Q、KD-650U 和KD-650L,其中用于结直肠的KD-650Q 刀丝长1.5 mm,刀头小且具有圆球形结构,所以在切割过程中电阻比其他尖端设备大,引起的电凝效能要高,如果小血管出血或可见的小血管,将Dual 刀端部对着出血部位或小血管,采用电凝模式可以止血或预防出血,助手不用更换止血器械即可止血处理,后可继续切割,始终保持清晰的手术视野,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大血管和小动脉出血止血效果差,仍需更换止血钳或钛夹止血。

作者总结了Dual 刀使用过程中的一些技巧:①保持刀头与内镜前端适当的距离,能恰好看到刀头位置最好,尽量避免盲目操作。②根据黏膜层的厚度、病变位置、易出血程度把握切割张力,对于黏膜层较厚、直肠部位,切割张力和功率可适当增加;对于易出血、菲薄黏膜需谨慎操作。③黏膜下剥离避免盲目操作,可采用边切开边剥离的方式,始终保持黏膜下液体垫的厚度,在靠近黏膜层的方向进行剥离,并利用重力、透明帽等辅助措施,避免损伤肌层。④ESD 最后阶段的黏膜切开、剥离有时比较困难,这时不能急于求成,调整好刀头位置和方向,寻找合适的着力点,避免损伤周围黏膜。

该组病例单独采用Dual 刀完成所有大肠ESD操作,减少了更换附件对操作的影响,因而可节省手术时间,另外也节约了ESD 的经济成本。总之,单独采用Dual 刀进行大肠LST 的ESD 操作,具有安全、经济、有效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Kudo S,Kashida H,Tamura S,et al.The problem of "flat"colonadenoma[J].Gastrointest Endosc Clin N Am,1997,7(1):87

[2]Stroppa I,Milito G,Lionetti R,et al.Rectal 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s successfully treated in two steps by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and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J].BMC Gastroenterol,2010,10:135

[3]Chen PJ,Chu HC,Chang WK,et al.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with internal traction for early gastric cancer[J].Gastrointest Endosc,2008,67(1):128

[4]Kudo S,Tamura S,Nakajima T,et al.Diagnosis ofeolorectal tumor lesions bymagnifying endoscopy[J].Gastrointest Endosc,1996,44(1):8

[5]高飞,麻树人,张宁,等.玻璃酸钠、去甲肾上腺素、靛胭脂混合溶液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临床应用[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1,36(7):733

[6]Terasaki M,Tanaka S,Oka S,et al.Clinical outcomes of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and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for 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s larger than 20 mm[J].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2,27(4):734

[7]Kaku E,Oda Y,Murakami Y,et al.Proportion of flat and depressed-type and 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 among advanced colorectal neoplasia[J].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1,9(6):503

[8]Saito Y,Otake Y,Sakamoto T,et al.Indications for and technical aspects of colorectal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J].Gut Liver,2013,7(3):263

[9]陈晓东,郭长青.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黏膜下肿瘤[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9(4):73

猜你喜欢

刀头大肠直肠
大肠憩室是什么病
采煤机镐形截齿仿真受力强度分析
经会阴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大肠变懒了
大肠变懒 了
Rolling Sharp 安全性能极高的手工刀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
川剧《打神告庙》的祭祀语言——兼释“打牙祭”和“刀头”
超声刀器械的清洗与保养
话说小儿常的肛直肠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