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固定联合中药治疗Bennett骨折18例

2015-01-22胡玉祥冯济陈潘则昂张文亚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6期
关键词:桡侧穿针掌骨

胡玉祥 冯济陈 潘则昂 张文亚

·临床报道·

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固定联合中药治疗Bennett骨折18例

胡玉祥 冯济陈 潘则昂 张文亚

掌骨;Bennett骨折;闭合复位;经皮穿针;骨折内固定

Bennett骨折即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合并掌大关节脱位,临床较为常见,用传统方法处理,往往效果欠佳。自2012年3月—2014年12月我科采用C型臂透视下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Bennett骨折18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14~55岁,平均32岁,均是新鲜骨折,伤后至手术时间为3小时~6天,平均3.5天。临床表现拇指屈曲内收畸形,第一掌骨远端向桡背侧移位,压痛阳性,可扪及骨擦音和弹性固定,拇指各方向活动受限。X线片提示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骨折线累及关节,骨折端分离不平整,掌大关节半脱位或脱位。损伤原因:摔伤8例,交通伤2例,钝器击伤3例,拳击伤5例;其中有5例先行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复查见骨折对位对线不佳再行手术治疗。

2 治疗方法

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取平卧位(以右手Bennett骨折为例),术区常规消毒铺巾,患肢外展置于C臂机台上,助手右手握住患者拇指轻度外展牵引,保持拇指对掌位,左手握住其余4指。术者右手握住患者腕部,与助手对抗牵引,左手拇指置于第1掌骨基底部背桡侧,向尺掌侧推按,同时用食指将第一掌骨头向背桡侧推按,使掌腕关节复位,并保持牵引维持复位,经透视见掌腕关节复位后,术者先用1枚直径1.5mm的克氏针于骨折远端约3cm处进针,经皮从第一掌骨桡侧穿过关节面固定至大多角骨,再用2枚直径1.2mm克氏针经皮从第1掌骨近端桡侧钻入第二掌骨近端,固定第一掌骨基底部与尺侧骨折块,必要时可再加1枚克氏针固定掌大关节。最后透视确认骨折复位及固定满意后,将克氏针针尾折弯置于皮外。

术后均用石膏托加强固定3~4周,以利骨折愈合,促进软组织及关节囊修复。同时口服活血止痛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当归12g,川芎8g,地鳖虫5g,三七3g,红花6g,金银花、蒲公英各10g,紫陈皮6g,乳香、没药各3g,苏木9g,紫花地丁10g。每天1剂,水煎早晚分服,共1周。6~8周后摄X线片复查提示骨折线模糊则拔除克氏针,并嘱患者加强第一腕掌关节功能锻炼。待克氏针针孔愈合后,采用海桐皮汤薰洗患处,组方:海桐皮、威灵仙、当归各10g,透骨草、乳香、没药、木香、陈皮各6g,白芷、红花各5g,花椒、防风3g,加水煮沸薰洗患处,每天1次,并行拇指外展、对掌及腕关节屈伸功能锻炼。

3 治疗结果

本组18例平均住院时间(7.0±0.8)天,术后均取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周,平均18周,术后骨折临床愈合时间8~10周,掌指关节实际活动度数平均(86.4±8.8)度。按TAM系统评定方法评定[1]:优13例(72.2%),良4例(22.2%),可1例(5.6%),优良率94.4%。

4 讨论

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脱位又称Bennet骨折,多由间接暴力导致。拇指掌腕关节为鞍状关节,关节囊松驰,活动范围大,关节既灵活又稳定。第一掌骨近端与大、小多角骨之间解剖关系特殊,当第一掌骨近端沿纵轴受到暴力发生骨折时,骨折线斜行进入掌大关节,第一掌骨基底部掌尺侧一三角形小骨片因关节囊和腕掌前韧带附着而残留在原位,远折端被拇长展肌肌腱牵拉向桡背侧移位,使掌大关节脱位。

Bennett骨折的治疗方法有手法复位结合外固定,切开复位螺钉或者微型钢板内固定等。手法复位虽容易但维持复位很难,因拇长展肌肌腱牵拉远折端,骨折呈不稳定状态,容易引起再次短缩与移位,并出现掌大关节重新脱位,所以复位成功和保持可靠的固定具有同等重要性。以往手法复位成功后一般使用石膏或小夹板外固定,有治疗简便、费用低等优点,但存在如下不足:①骨折复位之后再移位发生的概率较大;②长时间的固定,使得受损伤关节的活动度降低,可导致关节僵硬,给后期康复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麻烦;③骨折端压垫部位容易造成压疮甚至局部皮肤坏死。切开复位螺钉或者微型钢板内固定,虽然可达到解剖复位,但缺点是容易破坏血运且肌腱和内植物的摩擦易限制拇指的活动,需二次取出内固定物,患者的经济负担重等。

文献[2-5]报道认为,在治疗时应选择更简单的方法,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固定可以达到与切开复位相同的疗效。我们在透视下闭合复位成功后,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Bennett骨折,方法简单,容易操作,属微创治疗;最主要的是透视可以保证复位后的骨折达到或接近于解剖复位,可做到腕掌关节面光滑,避免明显台阶,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如尺侧骨块较大,则可在复位后采用交叉克氏针内固定,固定效果良好;如尺侧骨块较小,则在持续牵引下,保持拇指外展对掌位,先用1枚克氏针将复位成功的掌大关节贯穿固定稳妥,再用2枚克氏针横行固定第一掌骨基底桡侧及小骨块,尽量保持关节面平整,并与第二掌骨一起固定来保持复位牢靠。此种交叉固定术式方法可靠。

[1]蒋协远,王大伟.骨科临床疗效评价标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0.

[2]周维锋,徐建杰,童松林,等.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Bennett骨折[J].中国骨伤,2009,22(7):539-541.

[3]孙磊,徐军,田军.Bennett骨折修复:植入物选择的适宜原则及进展[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8(44):7199-7204.

[4]宋东宁,张文正,伍辉国,等.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Bennett骨折[J].中医正骨,2013,25(9):73-74.

[5]Saifuddin A.Imaging tumours of the brachial plexus[J]. Skeletal Radiol,2003,32(7):375-387.

(收稿:2015-03-26 修回:2015-04-14)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No.2014ZB137)

浙江省温岭市台州骨伤医院骨伤科(温岭 317500)

张文亚,E-mail:zhangwenzheng0808@126.com

猜你喜欢

桡侧穿针掌骨
第1掌骨桡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
微创克氏针经皮固定治疗第5掌骨骨折
微型锁定钢板螺钉与克氏针治疗闭合性掌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穿针引线
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骨骨折的疗效
桡侧腕短伸肌副腱变异1例报告
易感风寒 搓迎香点太渊
张英
成人桡侧腕伸肌神经入肌点定位
桡侧多指畸形的影像学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