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创意开发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5-01-21李菊花
李菊花
摘 要:对湘西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创意开发进行了SWOT分析,提出了相关对策:加大政府保护和宣传力度;加大市场开发扶持资金投入;加强传承人保护和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挖掘地方特色,走差异化发展道路;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
关键词:土家族;传统体育;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G812.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5-0034-02
SWOT是由安德鲁斯教授在20世纪70年代根据企业战略发展要求提出来的,主要包括优势(S)、劣势(W)、机遇(O)、挑战(T)四个要素,将组织内部自身优势(S)、劣势(W)和外部环境的机遇(O)、威胁(T)四个方面的内容和条件进行综合分析,从而确定组织的发展方向和资源分配。随着管理不断完善,SWOT法在社会经济管理、企业管理等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把SWOT分析法引入湘西地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创意开发,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湘西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创意开发优势析
(一)独特的自然环境
湘西地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创意开发主要依托旅游业的发展,这里山同脉,水同源,民俗文化丰富。湘西州包括“不二门”、“难华山”两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溪州铜柱、老司城、里耶战国古成遗址三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德夯等五个省级风景名胜区、“小溪”自然保护区、“凤凰”历史文化名城等景区。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为游客展现了大湘西自然生态的瑰丽与奇特,促进了当地文化资源的传播发展,使大湘西成为了全国文明的旅游胜地,使湘西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有了展示的平台。
(二)丰富的土家传统体育文化资源
土家族传统体育项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观赏性、健身性、娱乐性、竞技性等特征,有很强的开发价值和传承价值[2]。其中,土家摆手舞、茅古斯舞、土家摔跤、打飞棒、舞龙、武术等竞赛项目和一系列渗入土家民族传统体育元素的项目已经成为了大型表演的特色和优势,土家族祭祀、祈福活动、傩戏、八宝铜铃舞等民族体育项目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土家族人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娱乐性,丰富了现代体育的内容。
二、湘西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创意开发劣势
(一)传统文化资源挖掘深度不够,品牌效应不强
长期以来,湘西土家族人民在生产和劳动中创造了属于本民族生活和娱乐的传统文化,如鼓舞、西兰卡织锦、傩戏等。但从整体发展趋势来看,湘西地区在自身品牌的构建上文化元素挖掘深度不够,能占据整个旅游市场的旅游产品及体育商品屈指可数,没有突出地方特色。纵观各旅游区,除了首饰、着装、小吃,很少有代表当地特色文化的纪念品。因此,如何把湘西地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创意开发推向深入,充分发挥自然环境、民俗文化两大资源优势,创立自己的品牌,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市场开发资金不足,融资能力有限
据市场调查,湘西地区每年投入旅游产业的开发资金中只有不到 18.6%的扶持资金,外部资金流入量只有总投入的4%,因此,很难对整个大湘西地区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进行大规模、大面积的有效开发。仅仅依靠当地政府的有限扶持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迅猛之势,只有创新体制,拓宽融资渠道,吸收国家、政府、民企、外资等渠道的资金,采取信贷、直接投资、参股等多种形式,才能为湘西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三、湘西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创意开发机遇
(一)国家、省级、地方“三效合一”政策支持
近年来,根据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各民族实际,国家对民族地区推行了一系列帮扶政策,《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将文化创意产业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把发展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列为重要目标。湘西作为湖南少数民族聚居区,文化底蕴丰富,对体育文化资源进行创意开发,为促进传统体育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2011年10月,国务院批复《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3],明确行政区域范围为湘鄂渝黔4个省市的71个县(区、市),其中大湘西37个县(区、市)被纳入规划。2011年12月28日,《2011—2020年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发展总规划》通过专家评审,湖南将投资2 000亿元着力打造湘西国际知名生态文化旅游基地。国家、省级、地方一系列方针政策的出台,对民族体育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必将促进湘西地区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发展实现质的飞跃。
(二)文化旅游产业的迅猛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物质文化的追求不断提高,文化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飞速发展,我国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引起了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重视。在国家政策和地方政府的帮扶下,湘西地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旅游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被评为中国最美古城“凤凰”,通过有效利用当地资源,打造了“烟雨凤凰”大型舞台剧,依据当地特色文化举行各种民俗体育活动表演,吸引了大量旅客的驻留。更让人流连忘返的是上过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魅力湘西”,以一台舞台剧,通过声光、荧屏和现场实景的融合,将土家族鼓舞、茅古斯舞等民间文化汇聚一堂,让国人享受一顿湘西少数民族的“文化大餐”。
四、湘西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创意开发挑战分析
(一)现代娱乐方式、生活习惯及现代体育的冲击
随着现代娱乐方式的渐增,人民的生活习惯已不仅仅局限在祖先传承下来的娱乐休闲方式,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都喜欢挑战新事物,如韩剧、流行歌曲、竞技体育、现代舞蹈等一系列现代娱乐方式不断冲击传统体育。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人们逐渐失去了传承和保护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信心,认为陈旧的东西就应该被革除,就应该被遗弃,认为只有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才能跟得上社会的发展,从而导致传统体育文化离人民的生活越来越远,以至渐渐被人们遗忘,甚至消亡。endprint
(二)与其他民族项目间的市场竞争不断加剧
随着各民族旅游商品层出不穷,使得各少数民族之间的市场竞争也不断的加剧,大湘西地区主要聚居的少数民族为土家族和苗族,两族人们借着广袤的地域资源不断发展本民族的相关产业。例如,在大湘西的旅游区等市场上我们随处可见苗族体育器具(打鼓时所用的鼓、射弩时所用的弓箭、跳鼓舞的卡通人偶等)在市场上销售,而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中所能看到的是少之又少,除了雕刻出的傩面具,仅能看见的也是属于印染类的西兰卡之类。各种现象显示土家族在市场中处于不利地位,直接或者间接影响了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和商品的发展。
五、湘西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创意开发对策与建议
(一)加大政府保护和宣传力度
湘西地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分布零散,必须在全区范围内组织专门人员对民俗民间文化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摸底,掌握详细的信息,认真梳理,分门别类地归案建档,建立地方性民俗民间文化资料库,加大对本区民俗民间文化的宣传、讲授工作,强调“保护先行,抢救第一,合理开发”十二字方针政策,坚持 “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统筹规划,明确职责”十六字原则,将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经费纳入本区财政预算。各区文化部门承担文化保护的主要职责,旅游区、学校、发改委、政府、文化管理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能,履行保护与宣传职责。
(二)加大市场开发扶持资金投入
经济落后是制约湘西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上:第一,表现在政府资金的投资上,第二,表现在融资渠道上,只有不断加强政府投资文化发展的大产业和大市场,提高第三产业的市场化程度,扩大旅游消费市场;抓住品牌形象建设大湘西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增强与外企、民营企业的合作,把文化产业做大做强,通过各种不同的传播途径宣传推广大湘西地区旅游精品,打造旅游品牌。
(三)加强传承人保护和相关专业人才培养
民俗民间传统文化是社会文化发展的积淀。随着一些技艺精湛的老艺人相继离去,留下的也已经年事已高,大多都不愿意再去冒险进行这些技艺的传承(如土家族的上刀梯、下火海等危险体育项目);而大多数年轻人向往大都市的繁华,不愿意再回贫瘠的山里拜师学艺。鉴于这种情况,政府和相关体育文化局应加大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代表性传承人的资金补助,对掌握不同技艺的传承人颁发荣誉称号,解决他们的衣食住行,鼓励他们开展传习活动;同时,也要及时对传承人进行定期的资格认定审查和培训,加快形成一批民族民间文化演艺集团,加强演出网络建设,扩建演艺中心,把相关体育项目引进运动会、与学校体教相结合,促进演艺主体多元化发展。
(四)挖掘地方特色,走差异化发展道路
组织专业人士,集中财力和智力加大体育文化资源的创意开发,深入了解土家族体育文化的内涵和精髓,挖掘出最具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体育项目和文化元素,在整体的发展规划上,做好充分的准备,走差异化发展道路,避免重复发展,避免相同体育文化创意项目的撞车,避免相互无序竞争和恶性竞争。
(五)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
在整个体育文化创意开发过程中,必须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全区旅游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最大限度地避免过度开发所带来的危害,高度重视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在保证文化资源原真性的基础上,有效开发当地文化旅游资源。积极开展旅游项目开发的环境效应评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汪友波.西南山区土家族土家族传统体育现状探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4).
[2] 姚锐,张小林.湘西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开发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17):215-217.
[3] 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的通知[N].人民日报,2013-05-03.
[责任编辑 柯 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