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培养教育探讨

2015-01-21张豪亮

2014年37期
关键词:探讨培养人才

张豪亮

摘 要:通过开展有关数学与应用数学方面的事件活动有助于高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本文先介绍了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现状以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然后分析了当前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对人才培养教育所存在主要问题,最后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教育方案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数学与应用数学;人才;培养;探讨

1.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现状以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我国的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曾经对数学学科专业发展进行了研究,指出以后社会所需要的数学人才多为硕士以及硕士以上层次的人才,尤其是以计算机和数学为主的应用型人才,将会在总的数学人才需求中占一半比例。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应用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培养符合信息化时代的应用型人才成为社会对各院校的教育培养要求。因此,要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完善教育体系,改革教育模式,建立起以体验式教学为主,理论性教学为辅的多元教学体系,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跳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主观能动性,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2.当前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对人才培养教育所存在主要问题

2.1数学教学内容没有及时更新,教育模式相对落后

数学与应用数学这个专业的特点决定了该专业的交叉性和前沿性,随着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时更新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教学内容,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已经成为当前该专业所面临的主要难题。而目前许多院校的课程安排很多都是按照以前的模式和内容进行教学,很少或几乎没有进行相应的调整,这种做法直接导致学生没有及时地接触和学习最新的知识,从而出现教学脱离社会的现象,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2教育模式的设置过于专业化,教育内容划分过细

由于当前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教育内容划分过细,使得其教学内容范围过于狭窄,从而导致学生的知识网络和知识结构单一,容易出现课程内容重复学习的现象,难以体现出该专业的特点。也有一些学校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教育模式设置的不够合理,一直以来,我国的高校专业学习课程的设置方面都存在过多、过窄的局限性,对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对教材进行统一编写,导致基础课过窄、必修课过多、选修课过少、专业课过专的问题,不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拓宽他们的视野,从而难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2.3教学课时过多,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少,很难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由于专业课的课时设置得过多,使得学生个人自学、独立思考的时间变得很少,留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也很少,很难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一直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教学型人才和科研型人才,而当前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教学模式和课程内容都呈现出陈旧老化的状态,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对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了。无论在哪种时期,经济理论都是为当前时期的经济建设和发展而服务的,是为指导当前时期的经济活动而服务的,而教育体制的改革常常滞后于经济体制的改革,导致教学内容很难满足现阶段的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

2.4不够重视课外动手能力的培养环节,设置的实践环节层面不高

纵观现阶段我国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教学实践来看,还存在很多有待改进的地方,主要表现为学生学习课堂知识的环节设置很多,而动手实践的环节设置很少,培养其创造能力的环节设置更少。因此,要对现阶段的教育模式进行调整,改变传统的学生听老师讲的方式,而是多创造师生之间交流探讨的机会。客观条件的限制也会影响教学模式的改进,有些学校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只能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使得教学质量得不到很大的提高,学生创造水平的发挥也受到了限制。

3.对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教育方案的探讨

3.1明确数学教学的目标,改进教学模式,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实现教学目标的创新,要从以下三点入手:一是从注重知识结论变成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二是从注重知识传授变成注重能力培养;三是从注重技能训练变成注重思维训练。实现教学模式的改进,首先,要做到将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其次,将教师的灌输性教学转变为协作互助的教学模式;再者,从纯教学知识讲解的模式转变为以培养学生逻辑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的模式。以此来实现课堂模式从“一言堂”向“群言堂”的转变,调节课堂气氛,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说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形成自己的逻辑思维,才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培养创新精神。在教学内容上,要注意将经典性与现代性相结合,将学科性与专业性相结合,提高课程的实用性,检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

3.2完善数学课程体系,开设选修模块,发展学生的个性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是由专业定位和社会需求所决定的,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改进的。课程体系的建立是基于“三和模块,四个平台”的构件,三个模块是指专业选修模块、能力拓展模块以及素质拓张模块,四个平台是指公共教学平台、专业教学平台、学科教学平台以及实践教学平台。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要从学生的后续发展出发,为其以后的发展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增加应用数学类的学时数,培养学生初步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3.3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培养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国培养教育的一个全新领域,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研究和探讨。现阶段在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所实行的新能力培养模式还不够完善,存在很多弊端,例如,很多学校还在使用灌输式教育模式,忽视了训练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难以为其创造良好的个性发展空间。在培养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必须突出“创新”,高校要采取相关措施,努力适应社会变革和科技发展的需求,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育体制。实现教育模式从应试教育向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过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生理心理健康发育、社会适应能力强的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更好地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经济建设服务。

3.4提高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层面,突出人才的素质培养

实践教学体系由能力拓展平台以及实践教学平台两部分组成,其中,实践教学平台又可分为实验与实训、综合训练课程、各类实习等。随着近年来数学建模教育的普及,数学建模对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所起的作用已得到大家的共识。数学建模的一般步骤可分为问题的提炼、假设的提出、模型的建立、模型的求解、模型的检验和分析、模型的实施。进行数学建模的目的是通过观察、类比、归纳和分析等环节,结合数学知识和思想,构造数学模型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其是一个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或者说,数学建模的過程是一个“做数学”的过程。该模型已经成为数学教育领域的新观点,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主动参与到生动的思维实践活动中,实现创新,提高自身素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关键是要进行创新。高等学校开展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课程的最终教学目的是培养大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创新型人才。对于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模式,还要进行不断的探索,寻求最佳的教育模式,开辟创新的新途径,从而推进我国数学教育的发展。(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胡运红,姚喜妍.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探讨[J].运城学院学报,2011,02:62-63+67.

[2] 李跃鹏.试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培养教育[J].金田,2013,03:211.

[3] 刘丽芳,向绪言,任明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A].USA:,2013:4.

[4] 柳长青,罗朝晖.关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大学教育,2014,03:91-92+104.

猜你喜欢

探讨培养人才
人才云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的探讨与实践分析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