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2015-01-21吴浪朱丽萍

关键词:人才培养方案土木工程

吴浪 朱丽萍

摘要:围绕教育部提出的“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本科人才培养要求,通过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情况,阐述了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特色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改进与完善,对土木工程的人才培养体制现状、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意义和改革措施进行了总结和实践。从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建设、课程体系设置、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能力培养方面进行了分析、革新与交流。

关键词:土木工程  卓越工程师培养  人才培养方案  改革交流

1 概述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该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1]。

目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为了适应新形势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广应用型人才建设成果,构建更加突出我校办学定位与特色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和造就具有竞争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已经获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实验班立项(赣科大教函[2012]34号),已经制订土木工程卓越工程师能力标准和培养方案,并深入推进课程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加强现有工程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并依据行业对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同省内知名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单位建立了校企联合培养体。正在完善的实验实训条件,知名企业提供的良好实习场所,为开展“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本专业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目标和意义

2.1 总体目标

土木工程专业综合改革的总体目标是针对土木建筑业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不同要求,和目前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所存在的问题,对接行业标准和土木工程专业人才通用标准,建立我校应用型土木工程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标准[2]。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我国土木建筑行业发展需要、适应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科技创新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和江西省社会经济发展服务[3]。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应实现的目标是:更新教育理念,面向土木工程第一线,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高质量土木工程师;针对土木建筑业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不同要求,和目前土木工程專业人才培养所存在的问题,对接行业标准和土木工程专业人才通用标准,建立我校应用型土木工程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标准;探索建立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相吻合的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价方式;建设一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校企结合的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一个比较完备的校内土木工程实验实训中心,建设一批为土木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提供良好支持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立以职业需求为指导,切实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再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企业输送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学生就业服务体系,使学生真正成为受行业欢迎留得住、用得上的“卓越工程师”。

2.2 分项目标

①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建设一支“专兼结合、双向任职、双高双师”的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学科研团队。

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目标:构建“两基地,一中心”: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实习实训基地;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岗位培训基地;行业技能鉴定中心。

③课程与教学资源库建设目标:开发二至三门具有江西土木工程特色的校本课程;构建一个数字化、立体式的教学资源库。

④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评价标准:课程标准;实习实训质量评价标准;技能标准;学生综合考核评价标准。

3 本专业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改革措施

3.1 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依据土木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能力标准和培养方案,加强与企业的研讨,制订和完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将培养标准细化为知识与能力大纲,重组课程体系,将知识能力大纲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和教学环节。重点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改进:①进一步整合课程,重组课程体系。遵循土木工程的集成与创新特征,大力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②加强实践教学和企业学习环节。结合工程实际,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其目的在于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独立思考、独立操作的能力。③实验教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现有实验实训用房640平方米。设有土木工程材料、工程测量、土力学、暖通空调工程、力学实验室、创新实验室和一个工程CAD中心。现有实验仪器设备总价值约300余万元,实验开出率达到100%。首先搭建先进的实验教学平台。通过将校内、外实验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实验室等实验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建立适应于基础实验教学的大类实验平台和适应于个性化培养的个性化实验室群。然后建立高水平的实验教学体系。建立土木工程校内实验实训中心,按照工程实际设置实验实训项目,配套实验实训仪器设备,模拟真实的工程环境,使实训产生实效。

3.2 基于建筑企业深度参与的“3+1”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

本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主要围绕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来开展。土木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采用“3+1”模式,即学校学习3年,企业学习半年,学校做设计半年。结合土木工程建设项目生命周期全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获得土木工程师的基本训练,使学生达到见习土木工程师技术能力要求,能够灵活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成为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受到企业欢迎的卓越工程技术人才。形成理论-实践-理论-再实践的知识能力培养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3+1”培养模式流程图

3.3 课程建设

建设和完善校企合作课程。聘请企业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主讲或合讲专业课程,主要内容是专业核心知识和实践中的疑难问题,形成完善的课程体系和穩定的企业教师队伍,使课程建设与专业实践紧密联系,着力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施课程开发计划和教材建设计划。

图2  “3+1”培养模式主干课程

3.4 师资队伍建设

我校建筑工程学院建立了专任教师与非专任教师相结合的高水平教师队伍。专任教师以学校教师为主,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双师”型素质,并活跃在工程设计、施工的第一线;非专任教师实施聘任制,面向社会、业界聘任高水平专家为学生授课,指导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能力的培养。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2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8人,讲师15人。具有国家注册执业资格证书的教师11人,长期参加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监理和工程咨询的教师比例达70%以上。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为建立一支了解建筑业发展,满足工程型人才培养的工程型教学团队,建筑工程学院拟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师资队伍的建设。建筑工程学院已然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工程实践能力较强,充满生机活力的师资队伍。数据如表1。

表1  师资建设改革

3.5 学生能力培养

①学生兴趣培养

学生进行学习和研究最大的动力在于兴趣,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兴趣的大小决定着成就的高低。培养学生学习和研究的兴趣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开设学科发展前沿知识创新讲座、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及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等手段,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工程型人才人文素质的养成。

②将创新能力培养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

通过工程训练教学,促进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并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建立创新实训室,主要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制作模型,进行模拟实验,将思维变成现实,促进创新能力的提高。工程训练的目标是“学习工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增强工程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4 结语

本文以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为背景,结合国家对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办学指导规范要求,对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进行了思考与实践,通过近几年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并通过对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改革的研究与探索,期望形成比较成熟的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打造鲜明的专业特色,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发展对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要求。

参考文献:

[1]陈爱玖,霍洪媛,郑志宏.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5,14(1):1-3.

[2]陈启元.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中几个问题的认识[J].中国大学教学,2012(1):4-6.

[3]陈希.着力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N].人民日报,2010-

07-09(6).

基金项目: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校级教学改革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吴浪,男,讲师,博士。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方案土木工程
从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浅议汽车专业课程设置与实施
高校转型背景下应用物理专业建设的改革与探索
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讨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对大学生绿色消费观进行全过程培育的研究
土木工程管理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分析
基于专业评估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
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