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7月饲料原料中霉菌毒素含量的测定分析
2015-01-21龚阿琼胡骏鹏
■龚阿琼 黄 炜 胡骏鹏
(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宜昌 443003)
众所周知,饲料原料中霉菌毒素对畜禽养殖业及饲料工业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目前已知的霉菌毒素有300多种[1],其中对人和动物危害相对严重的有呕吐毒素(DON)、T-2毒素、玉米赤霉烯酮(ZEN)、烟曲霉毒素(FUM)、赭曲霉毒素A(OTA)以及黄曲霉毒素B1(AFB1)。因此,霉菌毒素的污染及其对畜禽的危害已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为更好地指导养殖户和饲料企业进行生产,减少霉菌毒素造成的损失,我们对从市场搜集的饲料原料样本中霉菌毒素含量检测分析,并形成报告供参考。
1 样品与检测方法
1.1 样品概述
2015年1~7月,我们对外共收集了150个样品,样品主要集于沈阳、天津、广西、福建、湖南地区。150份样品主要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样品检测数量及分布
1.2 检测方法
样品经粉碎后,进行分样处理、低温冷藏。采用国标Elisa法[2],即采用固相直接竞争性酶联免疫原理,在包埋有相应毒素抗体的微孔中加入标准品或经提取溶液处理过的样品以及酶标物,标准品或样品中的毒素与毒素偶联物竞争抗体,洗去未结合的酶标记物,TMB底物显色,加入终止液后用酶标仪在450 nm波长下,分别测定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AFB1)、玉米赤霉烯酮(ZEN)、呕吐毒素(DON)。按照霉菌毒素国家污染标准:毒素水平超过设定数值就判断为超标样品,本报告中样品设定限值分别备注在不同原料表格中。
2 检测结果与分析
2.1 饲料样品霉菌毒素污染统计及分析(见表2)
表2 饲料原料中霉菌毒素污染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三种霉菌毒素均存在污染超标的情况,黄曲霉毒素的检出率最高,为100%,其次为呕吐毒素,最低的玉米赤霉烯酮的检出率也超过90%。这一结果表明,基本所有饲料都被霉菌毒素污染。
2.2 猪料中霉菌毒素污染统计及分析(见表3)
表3 猪料中霉菌毒素污染情况
由表3可以看出:猪料中三种毒素均被检出,且呕吐毒素超标率最高,建议添加适量高效吸附剂产品。
2.3 禽料中霉菌毒素污染统计及分析(见表4)
由表4可以看出:禽料中黄曲酶毒素B1超标五分之一,且禽类对黄曲酶毒素B1敏感性很高。建议添加无机霉菌毒素毒素吸附剂。
表4 禽料中霉菌毒素污染情况
2.4 牛料中霉菌毒素污染统计及分析(见表5)
表5 牛料中霉菌毒素污染情况
由表5可以看出:牛料中污染较轻,建议适量添加酵母细胞壁侧面提高动物本身免疫力达到对饲料毒素的抵御。
2.5 玉米中霉菌毒素污染统计及分析(见表6)
表6 玉米中霉菌毒素污染情况
由表6可以看出:玉米中玉米赤霉烯酮超标较严重,建议添加少量细胞壁类有机吸附剂产品。
2.6 玉米副产品中霉菌毒素污染统计及分析(见表7)
表7 玉米副产品中霉菌毒素污染情况
由表7可以看出:饲料原料玉米副产品中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超标率较严重,需添加适量霉菌毒素吸附剂产品;个别含量达到15 000μg/kg的不建议使用。
2.7 DDGS中霉菌毒素污染统计及分析(见表8)
表8 DDGS中霉菌毒素污染情况
由表8可以看出:饲料原料DDGS中呕吐毒素超标率最严重,且三种毒素检出率100%,说明污染很严重,建议增加多量高效的吸附剂产品;个别含量达到12 000μg/kg的不建议使用。
2.8 饼粕类中霉菌毒素污染统计及分析(见表9)
表9 饼粕类中霉菌毒素污染情况
由表9可以看出:饲料原料饼粕类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检出率虽低于黄曲霉毒素和呕吐毒素,但超标率和黄曲霉毒素持平,需要添加适量复合型吸附剂产品。
2.9 其他原料中霉菌毒素污染统计及分析(见表10)
表10 其他原料中霉菌毒素污染情况
由表10可以看出:其他原料中黄曲霉毒素超标率较低;个别其他原料中呕吐毒素超标,需要添加适量高效吸附剂产品。
3 讨论
随着人们对绿色食品和饮食健康的追求,更多的饲料企业对原料中霉菌毒素的把控也越来越严格。
从2015年上半年市场霉菌毒素检测结果来看:黄曲霉毒素B1污染很广泛,基本全部都被检出;而霉菌毒素污染较严重的依然是玉米副产品(玉米蛋白粉、玉米胚芽粕和玉米纤维),呕吐毒素的污染较高;DDGS略低于去年抽检样品含量;因此建议客户在尽量慎用玉米副产品原料,若必须使用的话,应适当降低猪料配方比例,同时适当增加毒素吸附剂的用量。
4 结论
针对2015年上半年饲料原料抽检结果来看,饲料企业、养殖一条龙企业和大型的终端客户可以适量添加黏土类(蒙脱石、凹凸棒黏土、硅藻土)针对黄曲霉毒素的广泛污染;葡甘聚糖类(甘露寡糖、细胞壁类)应对玉米中玉米赤霉烯酮超标的问题;以及复合有机霉菌毒素吸附剂解决呕吐毒素带来的危害。黏土类吸附剂价格相对较低,但对微量元素有吸附且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