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舒肝散治疗反流性食管炎58例的疗效观察
2015-01-21边志强
边志强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富锦市结核病防治所中医科 156100)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是消化科常见病、多发病,指由于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失调,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导致的食管粘膜组织破损,引起的食管粘膜炎症。中、重度患者治疗效果不佳,而且与食管癌密切相关[1],近年来,笔者医院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味联合西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4年12月我科接诊的10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治疗组,每组各58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上腹烧灼感、反酸、胸骨后灼痛、吞咽困难等临床表现,且无胃手术史,无其他系统严重疾病,经胃镜检查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胃镜分级:A级63例,B级31例,C级12例。观察组中男34例,女22例;年龄15~78岁,平均 (42.4±6.3)岁;病程3个月 ~8年,平均(3.55±0.42)年。对照组 50例,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17~75 岁,平均(40.5 ±7.1)岁;病程5个月 ~7.5年,平均(3.23 ±0.47)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无显着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1]反流性食管炎按洛杉矶标准进行分级。A级:粘膜破损局限于粘膜皱襞上,且长度≤0.5cm;B级:粘膜破损局限于粘膜皱襞上,其中至少一个>0.5cm;C级:粘膜破损相互融合,但少于食管周径的75%;D级:粘膜破损相互融合,至少侵犯食管周径的75%以上。排除标准:胃、食管和十二指肠手术史;有活动性溃疡、肿瘤及贲门失驰缓症者;其他器质性病变;妊娠、哺乳期女性;药物过敏史。
1.3 治疗方法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嘱戒烟酒,少食多餐、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饮食,床头抬高15-30度,消除精神、心理负担,保持心情舒畅。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北京国药集团工业有限公司)每次20mg口服,每日2次,空腹口服。观察者患者在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的基础上,应用柴胡疏肝散加减组成基础方:柴胡10g、枳壳10g、芍药10g、陈皮10g、香附10g、川芎10g、甘草6g,湿热中阻者加苍术、薏苡仁、茯苓、等;肝胃不和者加苏梗、佛手、香附等;代赭石重镇降逆;加乌贼骨、煅瓦楞子制酸;1剂/d水煎服、100ml/d2次/d,2周为1个疗程,连续服药2个疗程。1.4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临床症状的疗效标准[2]。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食道粘膜正常。显效: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食道粘膜有改善。有效:临床症状部分消失。无效:反流症状无变化,黏膜病灶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8.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7.5%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3 讨论
国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反流性食管炎的患病率为1.67% ~2%[4~5],且 RE 发病率日趋升高,RE 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上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以往多主张应用H2受体阻滞剂或PPIs配合促动力药[6],而单纯西药治疗疗程长西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反流问题,停药后可出现病情复发。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宜疏肝健脾,和胃降逆之功[7]。《灵枢.四时气》篇谓:“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肝主疏泄,胃主受纳,胃气以通为和,以降为顺,肝气疏则胃气得以和降。现代中医学者认为,食管属于胃,胃为水谷之海,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为法,使肝气调畅,胃气升降和顺,因而胃痛消失。
本组60例中西医结合治疗RE取得满意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87.5%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原因是反流性食管炎是由多种因素所致,其中主要是酸反流,胃排空不佳,食管清廓能力下降,食管黏膜抵御胃酸能力受损等。一般西药治疗方法偏重抑酸及促进胃排空,而忽略了黏膜保护。而柴胡疏肝散使肝气调畅,胃气升降和顺,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
综上所述,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显著,经济、安全、副作用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1]Delaney BC,Fujimoto K.Review aricle:prevalence and epidemiology of gastro-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J].Alment Pharmacol Ther,2004,20(Suppl 8):2 ~8.
[2]中华消化内镜学会.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诊断及治疗方案(试行)[J].胃肠病学,2005、5(4):251.
[3]王芳.反流性食管炎内镜检出率及临床分析.中国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6(5)9:67.
[4]潘国宗,许国铭,郭慧平,等.北京上海胃食管反流症状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华消化杂志,1999,19(4):223.
[5]刘德远,徐桂芳.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进展[J].西藏科技,2005,12(1):36.
[6]清·吴谦.医宗金鉴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