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模式与中国道路

2015-01-21范健萍

2014年37期
关键词:发展方式中国道路中国模式

范健萍

摘 要: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成就斐然,加之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暴发以后,我们党和国家沉着应对,不仅实现经济总量回升而且保持了经济稳定增长,使得国内外学者围绕中国的发展方式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就中国是否存在独特的发展方式且这种方式应称作中国模式还是中国道路进行分析。

关键词:发展方式;中国模式;中国道路

2004年,美国《时代》杂志前任记者,著名中国问题研究人,乔舒亚·库珀·雷默在其一篇名为《北京共识》的论文中,提出把中国近年来高速地发展模式称之为“北京共识”。由此拉开了全球热议“中国模式”的序幕,近几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抗震救灾中的突出表现及奥运会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使得“中国模式”再度吸世界的目光。在这里“中国模式”即改革开放30年来的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而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视角对其有不同的认识。

一、中国独特的发展方式

一类国内外学者认为,中国的发展方式并没有什么独特之处,只是把西方的改革推后了几十年或是与亚洲其它国家有类似的发展模式。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前主任,哈佛大学荣休教授,著名汉学家和中国问题专家傅高义(Ezra F.Vogel)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及发展方式与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较相似都属于一种发展模式,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也指出,就经济增长态势和性质而言,中国也没有特别之处①。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黄亚生认为,改革以来,中国在政治方面、经济方面实施的诸多举措,都与西方社会所倡导的理念相一致,他强调,“在大的原则问题上,中国如果要成功,必须和西方的体制接轨”②。北京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强调,中国的发展有其独特之处,但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经济只是准确无误地朝着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市场信条迈进③。有一部分国外学者认为中国没有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中国当前的增长方式只是对“华盛顿共识”、“苏联模式”等模仿、效仿等,只是对其中某种组成因素进行了重组与排序。《马克思的“科学观”——21世纪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作者,日本共产党人、资深理论家不破哲三提出,如今中国的发展方式类似于苏联列宁时期提出的“新经济政策”。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沈大伟(David Shambangh)也提出,政治、经济、外交和社会等方面都很难找到独特的、可复制的元素,故而,“中国模式”的存在于否难以下定论。《脆弱的超级大国》作者,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谢淑丽(Susan Shink)认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这30年的发展成果只可用“实用主义”一词来形容,中国的发展并没有自己的、新的、独特的发展模式。

另一类国内外学者认为,中国的发展方式具有中国的特色,就中国的具体国情而制定出的一条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强调,人类社会发展遵循着普遍的规律,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分析,概括出人类历史发展一般规律,另一个重要方面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我国正是在正确判断我国的特殊国情后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发展的独特道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采取“渐进式”的改革道路,一直是“摸着石头过河”,采取走一步退两步,稳扎稳走的方式,而这种发展道路是基于我国特殊的国情。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国际商务与亚洲研究系副教授奥·刘在《中国与新自由主义的对抗:路径依赖地理与党的自我改造》一文中提出,今天的中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方式。萨米尔·阿明(SamiAmin)在一篇题为《毛主义有什么贡献?》一文中提出,中国的发展模式与苏联模式截然不同,从上世纪60年代的《论十大关系开始》,中国正逐步寻求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彼得·诺兰,在所写的《处在十字路口的中国》一文中提到,从2000年开始,中国一直在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第三条”道路。美国社会学教授乔尔·安得斯(Joel Andrea)认为,中国走的发展道路是以一个大国、一个以家家庭劳动和一个以小企业组的私有经济和小规模资本主义经济的特色的东亚新道路。④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肯定了中国独特的发展模式,他认为中国正在慢慢学习,在尝试中找寻合适的发展道路。⑤印度中国问题专家尼孔塔帕里认为,中国的发展模式是一种以社会主义为前提,结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方略。著名的政治学者,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指出,不论是“中国模式”还是“北京共识”,其实质上就是中国结合当下时代背景及中国国情的一种战略选择,它是中国在发展道路上应对各种挑战、困难的一种战略模式。⑥中央党校科社教研部教授赵曜指出,“中国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四小龙模式”、美国和欧洲等经济模式中特有的,即我们常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有模式”。⑦常修泽认为:中国特有的发展战略是基于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兼具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及转型国家三重性质的特有的发展模式。⑧2004年4月20日,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教授一篇名《“中国模式”概念的崛起》的文章中,认为一个新的概念正在各国政治人物和决策者中国流行起来,这个概念就是“中国模式”。秦宣认为从1978年以来,“模式”这个概念曾被我国学者广泛使用,但我国的领导人及党的文件中并没有回避使用这个概念。他还在一篇题为《“中国模式”之概念辨析》中肯定并解释了“中国模式”,他认为,中国模式就是中国的发展道理和发展经验。⑨

二、“中国模式”还是“中国道路”

1.从概念内涵的层面上,从《现代汉语词典》中,“模式”即标准形式或标准样式。就是可供学习的,复制的。英国学者里奥·霍恩(Leo Horn)指出,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它的发展战略是多变的,并没有形成定式,而模式这个词的内涵是成功与可复性,“中国模式”在这两个方面并没达到其要求。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大国,其在语言方面也是亦常丰富的,“模式”一词在我国的语言中也是有多重意思的,并没一个确切的定义,它可指“经济发展道路”,也可指具体的政策方针政策。在上世纪80、90年代,国内外学者讨论“中国模式”时,其内涵应是指中国改革开放的模式,特别指中国经济改革方面的发展模式,大部分政要在概括“中国模式”时,也是从经济发展的层面上考虑,而较少从政治、文化等方面。进入21世纪,国内外学者从中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来讨论“中国模式”,参与者也来自各个层面。而且从国内外学者的著述中来看,他们使用“模式”、“中国模式”这个概念时具有随意性,在使用“中国模式”的同时,他们还借用了“中国经验”、“中国道路”等概念。不仅如此,我国对“模式”这个词本身也较为排斥。建国初期,我国曾使照搬照套过斯大林模式,而一直以来一提及斯大林模式,高压、集权等字眼就会出现在人们的脑海里。从上世纪末开始,在世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曾经提出了许多“模式”,如“越面模式”、“莱茵模式”、“拉美模式”、“激进转轨模式”也叫“休克疗法”等曾对世界有过重要的影响,但这些国家的“模式”不一定全都成功,这使得人们对“模式”一词已没有信心。我国现在使用“中国模式”也可能出现类似了情况。“中国道路”的提法就更适合当前的环境。“中国道路”的内涵是比喻事物经过和发展的途径,也同样包括经验和教训。“中国道路”是我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是中国人民探寻民族复兴道路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是中国领导在我国特有国情下作出的决策。

2.从创始者的层面上:2005年3月30日,乔舒亚·库珀·雷默在接受《新京报》的采访时对“北京共识”及“中国模式”进行了区别。他指出“北京共识”包括了“中国模式”。“北京共识”与“华盛顿共识”类似包涵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如政治、经济、社会、外交等,而“中国模式”只是“北京共识”中的经济那部分。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他在写《北京共识》一本时的目的就是描述当下中国的现状,并为思考中国是如何发展这样巨大的变化的提供一个思路。⑩这正是对“华盛顿共识”与中国的发展方式时提出了“北京共识”的概念。国内外学者大多认为“中国模式”的提出者是雷默,其实早在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同志就曾多次提到“中国模式”、“中国的模式”。由此可见,用“中国模式”或是“北京共识”一词来概括中国的改革方式、道路还有待于商榷。一些学者认为,中国模式的创始者应是邓小平。邓小平在1980年总结中国革命经验、与”苏联模式”分析对比时,提出了“中国的模式”概念。在公开的文献中,邓小平使用“中国的模式”的概念的有两篇,一篇是《处理兄弟党关系的一条重要原则》,收入《邓小平文选》;另一篇是1980年11月24日会见西班牙共产党代表团时的讲话,摘要收入了《邓小平年谱》。

他指出,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依据当时中国状况,由农村包围城市,利用武装夺取政权,而不是按照俄国十月革命的模式去进行。既然这样,我国的发展模式亦不应照搬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模式,应结合中国国情,采取中国的模式。B11中国模式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世界各国的发展也不能用一种模式解决,每个国家都应有自己国家特有的发展模式。B12。在这两篇文章中,“中国的模式”的内涵可以理解为中国有自己的发展的模式即“中国的模式”,而且他的内涵是中国的实际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相结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中词词汇涵义丰富,邓小平使用的“中国的模式”一词其内涵就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6.从探索历程上:在解放初期,我国在夺取政权、建立制度的过程中照搬了苏联模。在苏十二大时,暴露了斯大林模式的缺陷,毛泽东在1956年发表一篇《论十大关系》中指出要“以苏为戒”探索一条适合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B13在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宣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已经逐步确立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B14从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历程上看,我国特色的发展方式。

综上所述,中国模式只是在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指导下,结合当下我国国情下,应对全球化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与困难的一种发展战略与选择,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的一种发展道路,而不是任何国家都可以照搬的模式。(作者单位:江西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1页。

[2] 《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18页。

[3] 《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61页。

[4]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上,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45页。

[5] 雷默:《北京共识》,载黄平、崔之元主编《中国与全球化:华盛顿共识还是北京共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6、1

[6] Joel Andrea“Changing Colours In China”,New Left Review,2008 Nov./Dec.

[7] 江金权《“中国模式”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1页。

[8] 邹声文、张景勇、崔清新《经典中国·辉煌30年:伟大旗帜指引伟大着道路》,《人民日报》2008年9月27日。

[9] [古]胡得奥·A迪亚斯·巴斯克斯《新中国60年孕育新模式》,王辉耀主编《中国模式——海外看中国崛起》,北京:凤凰出版社,2010年,第7页。

[10] “中国模式”令人瞩目,人民日报,2008年10月21日。

[11] 俞可平、庄俊举.关于“北京共识”与中国发展模式的对话.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5)

[12] 张宇:《中国模式的含义与意义》,《经济学动态》,2008年11期。

[13] 常修泽:《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支点》,人民论坛,2008第24期。

[14] 秦宣《“中国模式”之概念辨析》,《理论探讨》2010年2月

[15] 谢平、管涛等主编:《反思中国模式》,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年,第7页。

[16] 黄亚生:《“中国模式”到底有多身独特?》,中信出版社2011年。

[17] 姚洋:《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99页。

[18] 张起梁、许信胜:《“中国模式”辨析——|从“摸着石头过河”到“中国模式”崛起》,《南方论刊》,2012年第4期。

[19] 王立、齐丽媚:《突破模式的模式——基于国际视角的“中国模式”探析》,《南方论刊》,2011年第11期。

[20] 冯玺:《近几年国内外对“中国模式”的研究综述》,《北方经济》,2012年第10期。

[21] 曹景文:《海外视阈下的“中国模式”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

[22] 徐崇温:《关于如何理解中国模式的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学报》,第14卷第2期。

[23] 周林玲:《关于:“北京共识”与“中国模式”的思考》,《改革与开放》,2011年,7月刊。

注解:

① 《国外社会科学前沿》(第14辑)第572页;谢平、管涛等主编:《反思中国模式》,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年,第7页。

② 黄亚生:《“中国模式”到底有多身独特?》,中信出版社2011年。

③ 姚洋:《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99页。

④ Joel Andrea“Changing Colours In China”,New Left Review,2008 Nov./Dec.

⑤ 江金权《“中国模式”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1页。

⑥ 俞可平、庄俊举.关于“北京共识”与中国发展模式的对话.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5)

⑦ 张宇:《中国模式的含义与意义》,《经济学动态》,2008年11期。

⑧ 常修泽:《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支点》,人民论坛,2008第24期。

⑨ 秦宣《“中国模式”之概念辨析》,《理论探讨》2010年2月

⑩ 雷默:《北京共识》,载黄平、崔之元主编《中国与全球化:华盛顿共识还是北京共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6、1

B11 《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18页。

B12 《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61页。

B13 《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1页。

B14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上,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45页。

猜你喜欢

发展方式中国道路中国模式
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中国道路视域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研究
浅议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路径选择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
中国道路与湖南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国道路自信的内在逻辑
黑龙江省对俄贸易发展方式转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