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数学练习的变式设计
2015-01-21孙开飞
孙开飞
好奇心是小学生重要的心理特征之一,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最初的求知欲都是由好奇心发展而来的,且伴随着知识、能力的增长,他们的好奇心会进一步得到满足,愉快的情感体验才能增强。大凡优秀的数学老师,总能设计出具有奇异感的练习题,从而产生“奇”效。那么,如何才能设计出具有奇异感的练习题呢?
一、 设计迷惑性练习
迷惑性练习就是掩盖知识的本质特征,给学生造成迷惑与假象,使其在探索与交流中,发现知识的本质,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圆的周长”练习课中,一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道具有迷惑性的练习:如图1,在一个圆的直径上画三个小圆,有两只蚂蚁以相同的速度,甲绕外面的大圆爬一圈,乙绕里面的每个小圆爬一圈,想一想谁先回到起点?
这样的练习一出现,就引起了学生的争论:有学生认为乙先到,因为走内部近些,生活中的“抄近路”就是走中间的路近;有些学生认为甲先到,因为走外面只是一个大圈,而内部要转许多的弯;也有学生认为可能一样,因为速度相等,关键看所行的路程怎样。这样的结论都是学生凭直觉做出的判断,接着教师引导学生验证自己的猜想:又该怎样说明结论正确与否呢?最后再次拓展:如果中间再有更多这样的小圆,他们周长相等吗?
在这样的练习过程中,通过迷惑性练习的假象,给学生直观的错误“提示”,进而引导学生观察——猜想——验证,在一系列的数学思维活动中,对知识的本质特征,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达到有效训练的目的。
二、 设计诱发性练习
小学生在学习新知时,容易将新知识与一些形似神异的旧知识相混淆。这就需要教师在知识的易混处,巧设陷阱,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和错误认识诱发出来,进而引导学生质疑、释疑,触及知识的本质属性,从而及时纠正错误。如学习“正反比例的判断”时,学生往往不能很好地运用意义进行判断,易受一些形似神非的题目所迷惑,教师可以将以下的一些易错题型一一出示,引导学生比较,思考其正确性:
1.圆的周长和半径成正比例。(误认为缺少定值而判错)
2.圆的面积和半径成正比例。(受上题的影响误判对)
3.三角形的面积和底成正比例。(缺少定量误判对)
4.正方体的高一定,体积和底面积成正比例。(是恒等式,学生误判为对)
……
通过题组训练的方法,可以增强学生在解题时的“免疫力”,将可能出现的错误防患于未然。
三、 设计隐蔽性练习
大量机械重复的训练,不但容易使学生疲劳,也会使学生的思维产生消极定势,因而我们可以将问题的数量关系,用隐蔽的方式加以呈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进而培养学生追根问底、努力探索的热情。例如在学完“比”的知识后,笔者设计了这样的一道题:如图2,用同样大小的长为6厘米的长方形围成大长方形,(1)求图中大小长方形长与宽的比。(2)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学生刚接触此题时,纷纷认为缺少条件,但我明确地告诉他们,本题条件充分,关键在于找出关系。于是学生都被这道只有一个条件的怪题所吸引,不自觉地投入到探索隐蔽条件的活动中去。通过仔细观察图形后得出结论:对于小长方形而言,4条小长方形的长=3条小长方形的长+3条小长方形的宽,所以1条小长方形的长=3条小长方形的宽,所以小长方形长与宽的比是3∶1。有了这个条件后,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当然,设计隐蔽性练习,是为了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促使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但也不能一味地追求难度而超出学生的认知范围,同时这样的题型不宜过多,应适可而止,否则会使一些学有困难的学生感到数学太难,从而产生畏难情绪。
四、 设计蕴含性练习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将基本数学思想列为“四基”目标之一,这就要求教师能从外现的数学知识中,理解并发掘数学练习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从而拓展学生对数学的认识。
例如“转化”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小学阶段许多数学新知识就是将其转化成学生已学的旧知识,从而实现知识结构的拓展与同化。那么学生对这样的数学思想到底有怎样的认识呢?笔者曾做了这样的一次练习。
(2)要使等式4○7+○63+15○=1000成立,则每个○中应各填什么数字?
这样的练习,既有知识与思想蕴含其中,也凸现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与探索过程,实现了“方法与过程”的统一。
当然,数学练习出“奇”制胜的方法还有很多,关键在于教师对平常的习题多留心、多思考,从寻常的练习中发现、创造出不寻常的亮点,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激发其学习兴趣,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责任编辑: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