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型体外反搏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及其循证医学证据
2015-01-21张树锋
张树锋
(广西江滨医院心三科,广西 南宁 530021)
增强型体外反搏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及其循证医学证据
张树锋
(广西江滨医院心三科,广西 南宁 530021)
目前,临床利用增强型体外反搏仪器辅助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获得了较为显著的疗效。增强型体外反搏用于冠心病治疗,具有增加冠脉流量、创伤小、操作便捷等优点,其前景十分可观。为进一步观察体外反搏的应用价值,文章将对冠心病治疗中的增强型体外反搏的循证医学证据、适用/禁忌症等问题作一综述。
增强型体外反搏;冠心病;循证学依据
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即在患者大腿、小腿及疼不等包裹相应的气囊套,于心脏舒张期内,将肢体血液反驱回心脏,促进舒张期心脏灌注上升(又叫“augmentation”,即舒张期“增压被”),以减轻心肌缺血。截至目前,增强型体外反搏已被用于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稳定型心绞痛/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患者,疗效较好[1]。
1 体外反搏应用的循证医学证据
1.1 RECC研究
1996~2000年,北京亦可大学人民医院、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及仁济医院等教学医院共同参与体外反搏用于冠心病治疗的临床研究(Research on 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pulastion therapy 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RECC),掀开了国内首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的序幕。此研究主要运用相同的增强型反搏装置(EECP-MC2)对407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反搏组217例采用反搏+常规药物;对照组190例仅服用药物。结果发现:反搏组患者心绞痛复发率和所需硝酸甘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搏组心肌缺血总负荷明显下降,而对照组则显著上升。RECC研究[2]表明:1)体外反搏联用药物,能帮助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减轻心肌缺血,改善预后;2)体外反搏,有助于冠心病患者形成冠状动脉侧支血管;3)PCI术后,患者尽早接受体外反搏治疗,能有效防治再狭窄。
1.2 PEECH研究
现阶段,伴随ECP应用规模的扩大、作用机制的深入,经严密监测下的心功能不全患者可行EECP治疗。前瞻性评价EECP,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应用效果的PEECH研究[3](Pro-spective Evaluation of EECP in CongestiveHeart failure)。该研究共选取187例心功能稳定、NYHA为Ⅱ/Ⅲ级的缺血性心脏病病例,其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均低于35%。对照组服用AHA推介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药物,反搏组则加用反搏治疗。结果表明:体外反搏组患者6个月后的运动能力较基础值增加1 min的比例明显高于药物组,NYHA心功能改善率优于药物组;行ECP治疗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亚组分析表明,老年人群(年龄>65岁)行EECP治疗,VO2max增加例数显著增加,提示EECP治疗对老龄心力衰竭患者有很大帮助。
2 ECP对冠心病的临床应用
早期国外设计的体外反搏装置,主要用于治疗心源性休克,或左室心肌梗塞(急性)。1982年,首例报道ECP治疗心肌梗塞并左心衰效果显著。通过大组病例分析,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行ECP治疗,95.6%的患者胸痛能得以缓解,住院死亡率下降至5.8%。
Soran[4]研究了3例右心梗患者,早期通过补液2500~6300 mL调节了低血压。中山医大采用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对5例右心梗塞患者展开了研究,测量结果:ECP组中RAP(右房压)、心脏指数(CI)显著上升,其血流动力学效应与扩容疗法相同,且无需输注大量液体。但,ECP不但能使RAP增加,还可调节心泵功能,降低心脏射血阻力与心肌耗氧量,缩小心梗塞面积,这点扩容无法实现。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通过对14例心绞痛患者采取EECP治疗,结果:9例患者心肌显示无缺血区,2例患者缺血区明显改善;通过对2例行EECP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行冠脉造影,得出EECP后冠脉间多出了多条网状侧枝血管,患者早期、晚期的舒张血流速度峰值显著上升,提示EECP能帮助冠心病患者改善其心功能。
3 ECP治疗冠心病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3.1 适应证
1)慢性心绞痛、左心室功能相对稳定。冠状动脉病变数为1~2支,左主干、前降支近端未见阻塞,血管重建无法改善存活;2)单/多支冠状动脉出现弥漫病变,多部位不适合搭桥,且小支架无法支持血管腔内成形术;3)搭桥术无法避免病死,且PCI成功率偏低;4)血管病变较轻,血管无法重建且药物控制效果不佳;5)慢性心绞痛,但冠状动脉病变较轻;6)已血管重建术数次,心绞痛仍持续;7)重建术后可行EECP治疗,用以防止PCI/CABG后再狭窄;8)医生认为,EECP能帮助患者减轻缺血负荷,患者不愿口服药物等。
美国FDA于2003年正式批准:EECP适用于下列疾病:1)稳定/不稳定型心绞痛;2)急性MI;3)心源性休克;4)充血性心力衰竭。
3.2 禁忌
1)中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者;2)伴夹层动脉瘤;3)肺动脉高压明显;4)出血性病症或倾向,国际标准化比率(INR)高于2. 0;5)心肌病、瓣膜病等;6)静脉血栓或活动性静脉炎;7)反搏肢体已发现感染灶;8)血压过高(170/110 mmHg以上);9)心律失常严重,过早搏动频繁等;10)左心衰竭严重或妊娠。
3.3 注意事项
(1)血压高于170/110 mmHg,需先降低至140/90 mmHg;2)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行ECP治疗前,应先控制病情、体重及下肢水肿症状,且治疗中应实时监护;3)心率>120次/min者,应降至≤100次/min。EECP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逐步提升,其对心脑血管病的作用机制为:增加血流切应力,修复血管内皮细胞形态和机体功能,以减轻动脉粥样硬化。
4 结 论
近年来,EECP技术获得了迅速发展。虽然EECP治疗理论方面有待深入,但对冠心病的疗效确切,具有增加主动脉舒张压、加快侧枝循环,操作便捷、无副作用等优势。未来,我们应从理论、实践两方面对EECP展开深入研究,发挥其对临床治疗的价值。
[1] 伍贵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特色治疗技术—体外反搏[J].中国临床医生,2012,(02).
[2] 申 煜,芦 芳.组织多普勒评价体外反搏对冠心病患者左房功能影响的价值[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4,(01).
[3] 钟晓春,周镇光,李红星.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J].海南医学,2014,(13).
[4] Ozlem Soran. Treatment options for refractory angina pectoris: 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 therapy[J].Current Treatment Options in Cardiovascular Medicine,2009,(1).
R454
A
ISSN.2095-6681.2015.03.12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