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自体真皮脂肪块修复颅面部凹陷畸形体会
2015-01-21张永玉雷旭光苗小金陈星星
张永玉,雷旭光,苗小金,陈星星
(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医疗美容科山东威海264200)
小切口自体真皮脂肪块修复颅面部凹陷畸形体会
张永玉,雷旭光,苗小金,陈星星
(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医疗美容科山东威海264200)
因外伤、肿瘤切除或先天性疾病导致的颅面部凹陷畸形,治疗方法较多,轻微凹陷可使用透明质酸、自体颗粒脂肪移植等充填方法予以矫正。但中、重度缺损则需较大体积且有一定支撑结构的组织予以充填治疗。笔者在临床上应用自体真皮脂肪块对各种原因所导致的凹陷畸形进行了长期的治疗观察,效果确切[1]。近年来,基于美容外科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手术效果的要求日趋完美,笔者在以往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对手术方法进行了改良,采用小切口自体真皮脂肪块修复颅面部外伤手术后遗留的凹陷畸形,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0年3月至2014年12月,笔者对5例因外伤或肿瘤切除后导致的颅面部凹陷畸形患者,其中车祸导致面颊部创伤(伴颌骨缺损)对症处理后遗留凹陷畸形者3例,颅内肿瘤术后出现额部凹陷2例。凹陷大小为(0.8~3.5)cm×(3.2~8.0)cm。均采用自体真皮脂肪块予以修复矫治。
1.2 方法
1.2.1 手术准备:术前作相关检查均无手术禁忌证,询问病史,确认距离前次外伤后或肿瘤切除治疗时间达6个月以上,原创面愈合、形态稳定,病情无进一步发展。
1.2.2 自体真皮脂肪块切取:根据患者个人情况,选取大腿内侧或臀沟部为供区。根据需修复区域凹陷大小,设计供区取皮范围,一般较凹陷范围直径大1~2cm。局部肿胀麻醉下,按设计范围切取皮肤及部分皮下脂肪,仔细去除表皮组织,根据欲修复凹陷部位的大小和形状,修剪成合适的真皮脂肪块,生理盐水纱布包裹备用。供区创面采用皮内缝合法直接对位缝合。
1.2.3 植入自体真皮脂肪组织块:沿前额或耳后发际线内原手术切口切开约2.0cm切口,根据创面区域情况,除皱剥离子沿皮下组织深层,颅骨或颌骨表面,向凹陷区小心剥离,分离适当腔隙后,以3-0涤纶编织线和引导针将修剪好的真皮脂肪块真皮面向体表拉入填充剥离好的腔隙,移植组织块两头缝合线穿出皮外,展平移植组织,下垫油纱卷打结固定。切口处将真皮脂肪块固定于头皮帽状腱膜,5-0可吸收线缝合切口。无菌纱布覆盖,加压包扎。
2 典型病例
某女,26岁,2010年8月,因“颅内肿瘤”术后出现额部(中线)凹陷,面积0.8cm×6.5cm,缺陷明显,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及心理,要求整复。术前经颅骨三维重建、MRI头颅检查等,无手术禁忌;术中选用小切口自体真皮脂肪块填充修复。术后3个月局部状态良好,患者满意(见图1~4)。
3 讨论
目前临床用作填充的材料较多,而且随着微整形的深入人心,注射或填充材料在整形美容领域的应用也愈加广泛。透明质酸、胶原蛋白等注射材料虽取材方便,对软组织缺陷的修复效果比较理想,但如果存在骨性缺损,或者面积稍大的凹陷,往往填充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而组织代用品如膨体聚四氟乙烯虽然并发症也较少,但植入后有较明显的炎性反应,而且价格昂贵,存在一定的使用局限。
对于骨性缺损所导致的局部凹陷,比较适宜应用人工骨填充、修整,其术后形态较理想。但临床上常遇到患者及家属多不同意再次做创伤大的手术方案,多要求以微创方式解决。而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在骨性损伤或缺损时缺乏支撑,不易成活,易致液化或多次手术。故笔者对本组病例选用自体真皮脂肪块进行填充修复,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自体脂肪组织被认为是最理想的软组织填充材料[2],以往报道的术后效果不确切、远期效果不理想甚至出现诸多并发症常常是因为操作不规范或技术不熟练导致。透明质酸注射填充,易被机体吸收,需要长期重复注射,而自体脂肪移植后组织再生、重建形态后,效果持久,所以自体脂肪移植越来越被广大医患所接受和采纳。
笔者采用真皮脂肪组织块修复较大面积的组织缺损,效果确切,总结其优点如下:取材部位隐蔽,供区预后好;无排异反应;组织质地柔软,结构致密,强韧而富弹性,填充效果好;移植后易于成活[1];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移植后可早日与周围组织间建立血供,吸收率低,抗感染力强,并且易于调整塑形;无假体置入的异物感[3]。
手术注意事项:切取复合组织块时,根据凹陷的深度确定保留适宜的脂肪厚度,并根据缺损情况精细塑形,避免填充后边缘凹凸不平;去除表皮要彻底以避免术后发生表皮囊肿;注意保护真皮下血管网,避免损伤过度,以提高成活率;术后局部有效加压包扎,以便移植组织与受床贴合,尽快建立血供,并防止移植物移位。
[1]张永玉,苗小金.自体厚真皮脂肪块在注射奥美定不良隆鼻修复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2):2102-2104.
[2]Rosing JH,Wong G,Wong MS,et al.Autologous fat grafting for primary breast augmentation:a systematic review[J]. Aesthet Plast Surg,2011,35(5):882.
[3]王炜.整形外科学[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90-92.
编辑/张惠娟
2015-02-25
2015-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