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沪粤苏浙五省市文化贸易比较研究

2015-01-21汪素芹

关键词:文化产业浙江江苏

汪素芹 汪 丽

(南京财经大学 国际经贸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服 务 经 济

京沪粤苏浙五省市文化贸易比较研究

汪素芹 汪 丽

(南京财经大学 国际经贸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选取京沪粤苏浙五个省市作为研究对象,从文化产业发展、文化贸易规模和文化贸易发展政策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北京服务贸易优势明显,可以打造成我国文化服务贸易发展的战略高地;上海凭借发达的文化产业基础及自贸区先行先试相关政策,最有可能成为全国文化贸易发展的标杆;广东在省级层面上优势较大,文化产品贸易全国占比最高;江苏、浙江相对落后,但两省也在诸多方面具有特色。五省市需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为做大做强我国文化贸易作出贡献。

文化贸易;国际贸易;文化产业

京沪粤苏浙五省市是我国文化产业发达地区,文化贸易在全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各自的产业特点不同、优势不同,文化贸易发展水平有一定的差距。笔者对此进行比较,以京沪粤苏浙文化贸易发展的优势及其差距为研究对象,为做大做强我国发达地区文化贸易、引领全国文化贸易的发展以及提升我国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提供参考。

一、京沪粤苏浙文化产业发展比较

文化产业是文化贸易发展的基础,文化贸易的规模取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规模与增长速度。五省市文化贸易发展水平如何,根本在于文化产业的发展。

1.文化产业增加值及其占GDP比重的比较。广东省文化产业增长率并不算高,但因产业基础较好,2013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已达3 000亿元,居全国第一;北京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文化产业增加值规模居全国第二;上海居中;江苏、浙江相比其他地区增长速度较快,但文化产业基数较低,产业增加值规模也较小(见表1)。①数据来源于各省市文化厅网站,经整理得到。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指标,表明文化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我国提出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5%的目标,这一指标五个地区中北京排名最高,2013年占比已达12.3%;其他地区依次为:上海6.3%、广东4.8%、浙江4.7%、江苏3.9%(见表1)。北京、上海已超过国家确定的目标;广东在2005年为6.6%,一路下滑,2013年仅占4.8%,需要引起注意;浙江按其发展态势,应该能够实现国家目标;江苏近几年文化产业发展速度较快,但因产业基础较弱,要达到目标还需加快步伐。

2.京沪粤苏浙等地产业发展指数比较。根据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成果,我国各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可表述为:北京综合指数连续四年保持第一,广东、上海、浙江、江苏位列第二到第五位;广东2013年较上年上升1个位次;生产力指数全国排名变化较小,东部地区凭借丰富的文化资源、文化资本和文化人才资源投入,在前十中占据七席;影响力指数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广东排名靠前;北京与江苏进入驱动力指数前十,其中有一半来自中西部地区(见表2)。①数据来源于中国经济网。

二、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比较

从2007年开始,商务部与文化部根据我国各地文化企业出口规模、创汇情况和产品出口潜力等业绩,每两年评选一次“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目前,具有双重点称号的企业和项目已成为引领我国文化贸易的主力军。五省市文化出口重点企业与重点项目的多少,反映了各地区文化贸易企业的实力及文化贸易发展的潜力。

1.文化出口重点企业比较。在商务部发布的《2009-2010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中总共有211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京沪粤苏浙共有135家,占比64.0%。其中北京以56个重点企业的绝对优势排名第一,广东、江苏各有21家企业,上海、浙江分别有20家和17家企业上榜;2011年~2012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共有485家,京沪粤苏浙共有254家,占比52.4%。其中北京、广东分别为72家和65家,占出口重点企业的近30.0%,江苏有47家企业上榜,浙江、上海分别为40家和39家;2013年~2014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共366家,较前几年京沪粤苏浙文化出口重点企业数量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北京、上海分别为69家和34家,浙江16家、广东28家、江苏28家(见图1)。京沪粤苏浙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占全国比重降低,表明全国各地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步伐,文化企业逐步成长起来,因而京沪粤苏浙文化出口企业的优势相对有些下降。②数据来源于各省、市商务部网站。

2.文化出口重点项目比较。在商务部、文化部发布的《2009-2010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中,全国共有225个重点项目。其中,北京102个重点项目,占了整个重点出口项目的近一半;浙江占28个位列第二;江苏和广东分列三、四位,分别有13和12个重点出口项目。

2011年~2012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共有108个,北京以36个重点项目的绝对优势排名第一,浙江以16个项目紧随其后,上海和广东分别有8个和7个,江苏省有4个,位居第六位。

2013年~2014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总个数有所增加,为118个,其中北京有37个,稳居第一,上海12个在其后,浙江和安徽并列都为7个,江苏为6个,广东仅为2个(见图2)。①数据来源于各省、市商务部网站。

三、京沪粤苏浙文化贸易规模比较

文化贸易包括文化产品贸易与文化服务贸易两个部分。文化贸易规模是衡量一国或地区文化产业国际化的重要指标,也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形式。京沪粤苏浙文化贸易规模的状况,反映了这些地区的文化国际竞争能力。

1.文化产品贸易比较。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2012年我国出口文化产品217.3亿美元,创出新高。其中,广东在文化产品出口方面领先优势明显,出口文化产品59.3亿美元,占同期我国文化产品出口的27.3%,为我国文化产品出口最大省份;分列第二、三位的上海、浙江分别出口56.85亿和23.6亿美元,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26.2%和10.9%;北京的文化产品出口也达到了15.05亿美元。江苏全年出口文化产品14.1亿美元,占全国的比重仅为6.5%,与其经济大省、货物贸易大省地位不相匹配(见表3)。②数据来源于海关网,整理所得。

2.文化服务贸易比较。以版权输出与引进为例,2013年全国共输出版权10 401个,其中北京和上海两市分别为4 329个和1 958个,占到全国版权输出总数的60.45%;广东排名第三,输出版权560个;江苏与浙江排名靠后,分别输出版权193个和322个(见表4)。③数据来源于国家版权局网站。五省市的版权贸易逆差部分直观地表明了我国版权贸易逆差的态势。江苏与浙江除了图书版权,其他的版权输出与引进是一片空白,亟须发展。

四、京沪粤苏浙上市文化企业比较

截止到2014年9月30日,全国共有上市文化传媒企业30家,其中北京与上海各4家,并列第一;广东3家,浙江2家,江苏1家。④数据来源于东方财富网,中国上市公司网,整理所得。在上市文化传媒企业个数方面,上海虽与北京并列,但在企业市值方面遥遥领先,以559.46亿元排名第一;浙江以166.24亿元排名第三,江苏只有凤凰传媒1家文化传媒企业上市,市值57.99亿元,居中。在A股发行量方面,北京以20亿股排名第一;上海排名第二,发行量达14.62亿股;浙江发行量也超过10亿股,排名第三;广东上市文化传媒企业

数多于江苏,但是其A股发行量低于江苏,排名最后。在净利润方面,上海以8.63亿元的绝对优势排名第一,江苏省虽只有凤凰传媒集团1家企业上榜,但其净利润超过北京和浙江,排名第二;广东上市企业净利润仅有2.39亿元,排名第五(见表5)。

五、京沪粤苏浙文化贸易发展政策比较

政府政策统筹引导推进文化发展至关重要,各省(市)政策侧重点有所不同,共同点是为文化产业提供发展平台、提供资金支持、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以及推动文化企业兼并重组。在为文化产业和对外文化贸易提供资金方面,每个省的做法又各具特色:上海引导文化企业上市融资;江苏采取财税补贴的方式;广东专注对微小文化企业的金融扶持;浙江则鼓励民营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各省市之间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学习借鉴,做到政策多样化、服务细致化、操作规范化和手段先进化(见表6)。*数据来源于各省、市文化厅网站,整理所得。

六、主要结论

总的来说,北京以其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成为我国文化服务贸易发展的战略高地;上海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心,在文化产业上的优势及自贸区文化贸易的自由化的先行先试,将助推上海文化贸易实现跨越式发展;广东、江苏、浙江同属全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地区,但文化产业及其贸易发展水平有差异,广东发达的制造业及天然的面向港澳台乃至东南亚的华南文化圈,最有可能成为我国文化产品贸易中心及文化服务贸易基地;浙江已逐渐形成“创新、创业完整的生态系统”,特别是强大的民营经济、灵活的运行机制,在动漫、影视等方面将有更大的发展;江苏相对有些差距,文化产业及其文化贸易的不足,与其经济大省、货物贸易大省地位不相匹配,近几年正加快步伐,缩小差距。

京沪粤苏浙文化贸易为我国文化贸易发展地区,需要扩大发展优势,弥补发展中的不足,共同打造中国文化品牌,引领中国文化“走出去”。

[1] 李海舰.中国企业与中国经济——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J].企业经济.2011(10).

[2] 洪涓,刘柳.我国出版业文化产品对外贸易状况分析[J].价格月刊,2010(7).

[3] 张海涛,张云,李怡.中国文化对外贸易发展策略研究[J].财贸研究,2007(2).

[4] 张志林,张养志.北京版权贸易与版权产业发展研究[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09.

[5] 李怀亮,闫玉刚,等.国际文化产品贸易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 陈汉轮)

Comparative Study on Cultural Trade in Developed Parts of China:Based on Jiangsu, Zhejiang, Shanghai, Beijing and Guangdong

WANG Suqin & WANG Li

(InternationalEconomicsandBusinessSchoolofNanjing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Nanjing,Jiangsu, 210046,China)

This paper selects Beijing, Shanghai, Guangdong, Jiangsu and Zhejiang,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carries out a comparative analysis from the aspects of 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cultural trade scale, cultural trade development policy etc. the results show that Beijing is far ahead of other provinces in service trade. As a FTA, Shanghai is most likely to be the model in cultural trade whereas Guangdong is better on provincial level and accounts for the largest cultural goods trade. Compared to other areas, Jiangsu and Zhejiang far lag behind. However, the five provinces still need to learn and complement from each oth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own cultural trade, and in the meantime to enhance our country’s international status on cultural trade.

cultural trade; international trade; culture industry

2014-11-02

2014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ZHB004)

汪素芹,女,安徽来安人,教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10.3969/j.issn.1671-2714.2015.01.006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浙江江苏
数读江苏
Mother
Task 2
传承晋绣技艺 做大文化产业
数独江苏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数读江苏
江苏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