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2015-01-21王素清

关键词:满意率循证输液

王素清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第二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循证护理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王素清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第二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应用于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积极作用。方法 将94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进行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5.0%,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97.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5.2%,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75.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循证护理引入到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具有积极的作用,有利于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

心血管疾病;循证护理;并发症

心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群,虽然相关治疗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仍有超过半数的幸存者生活不能自理,因此,加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尤为必要[1]。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94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循证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3月~10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并确诊,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4例,其中男33例,女21例;年龄58~81岁,平均年龄(68.4±3.7);病程0.2~20年,平均病程(6.4±3.2)年;发病情况为:高血压30例,冠心病35例,心律失常19例,心肌病4例。观察组40例,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59~83岁,平均年龄(69.2±2.6);病程0.3~22年,平均病程(6.7±2.8)年;发病情况为:高血压23例,冠心病26例,心律失常15例,心肌病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以经验为基础的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以科学证据为基础的循证护理干预,由责任组长、组员及病区护士长组成循证护理小组,对其进行系统的循证护理培训,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护理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1.2.1 提出循证问题

通过查阅有关心血管疾病的有关护理文献及以往案例的相关资料,并对其进行讨论、筛选和评价,发现便秘、睡眠不足、输液反应等因素容易诱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绞痛以及心源性休克,进一步分析得出:便秘主要与心血管患者长期卧床、不习惯卧床排便、活动少有关;睡眠不足是因病情危机,患者承受的心理负担较大;下肢静脉血栓也多是由长期卧床造成的,输液反应主要与药物本身质量、输液速度有关[2]。因此,应重视这些并发症的护理。

1.2.20000 循证观察及应用

根据获得的实证,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①预防便秘。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多补充水分,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量,可进食香蕉、蜂蜜等利便食物;指导患者卧床排便,养成创伤排便的习惯;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和心理疏导,减轻其心理负担,告知其排便时不应过度屏气,以免引起动脉血流量变化;采用腹部按摩方法,必要时可给予缓泻剂。②提高睡眠质量。营造良好的休息环境,限制探视,保持室内安静;合理安排相关护理活动,尽量遵从患者以前的睡眠习惯;对患者实行睡前按摩等促进睡眠的措施,必要时可给予镇静催眠药。③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定时对患者下肢进行按摩,每隔2 h按摩1次;将患者下肢抬高15°~30°,以促进血液流动;可在床上进行下肢的主动或被动活动[3]。④防止输液反应。增加氧的供给,以减少心肌耗氧量;对于急性期患者,根据其病情可适当延长卧床时间;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其体温应维持在38.5℃以下,必要时可给予物理降温;严格控制输液速度,急性期患者可应用扩冠药物,以降低其左心室前负荷。

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3 统计学处理

以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所获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x2检验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5.0%(6/40),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5.2%(19/5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97.5%(39/40),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75.9%(41/5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循证护理主要关注的是临床实践中的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来查找临床证据,并在临床经验基础上提出循证问题,对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干预,以此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将循证护理引入临床实践中,服务于心血管疾病治疗,提高相关护理工作的科学性,这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发挥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本组研究选取的94例心血管疾病患者,有54例患者实施的是以经验为基础的常规护理方案,其余40例实施的是以科学证据为基础的循证护理干预,护理结果显示,常规护理组出现便秘、睡眠不足、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输液反应情况19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5.2%,有13例患者对护理工作并不满意,满意率仅为75.9%;循证护理组出现便秘、睡眠不足、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输液反应情况6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5.0%,仅有1例患者对护理工作表示不满意,满意率高达97.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也表明实施循证护理干预,为患者的康复治疗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是临床护理的实践过程,将其引入到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可有效减少患者便秘、睡眠不足、下肢静脉血栓等情况的发生,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 陈旭红.循证护理在心血管内科口服药物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2,19(7):135-136.

[2] 凌 洋.探究循证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患者压疮预防与治疗中的应用在研究[J].中外医疗,2013,16(8):169-171.

[3] 刘淑华.循证护理和常规护理在心血管内科中的护理效果对比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4,12(6):248-249.

R473.5

B

ISSN.2095-6681.2015.03.149.02

猜你喜欢

满意率循证输液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稿约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兰州公共交通乘客满意度达94.14%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不能在满意率百分比上盲目乐观——四川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首次评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更重实效
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调查分析
颈枕输液袋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