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芬治疗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的疗效观察
2015-01-21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河南新乡453000
付 艳(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河南 新乡 453000)
布洛芬治疗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的疗效观察
付艳
(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河南 新乡 453000)
目的探讨布洛芬治疗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原发病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布洛芬混悬液进行治疗,并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动脉导管关闭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56,P<0.05)。结论 布洛芬治疗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布洛芬;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疗效
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在10%~15%[1]。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会导致造成肺动脉主动接受主动脉流过的血,进而促使肺循环中的血量增加,导致新生儿出现肺水肿、心力衰竭及呼吸困难等症状,因此一定要在早期将新生儿的动脉导管关闭[2]。布洛芬属于一种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近年来被应用于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的治疗中[3]。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并对其进行不同的治疗,观察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均经心脏彩超确诊为动脉导管未闭。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胎龄30~41周,平均胎龄(34.8±1.2)周;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胎龄31~41周,平均胎龄(35.5±1.1)周。两组患儿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标准:心前区闻及杂音,出现发钳现象,胸片显示心影增大,经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确诊。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在确诊后进行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治疗原发病,在患儿住院后第7天进行心脏彩超检查,对患儿动脉导管的闭合情况进行观察。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布洛芬进行治疗,具体为:采用鼻饲或口服布洛芬混悬液,在24 h、48 h、72 h分别给予10 mg/kg,5 mg/kg,5 mg/kg。用药期间,要对患儿的肌酐含量及血清尿素氮进行监测,停止使用药物3天后,给予心脏彩超检查,对患儿动脉导管的闭合情况进行观察。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动脉导管闭合情况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
2 结 果
治疗后,观察组动脉导管自然关闭46例,关闭率为92%;对照组动脉导管自然关闭35例,关闭率为70%。观察组患儿的动脉导管关闭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56,P<0.05)。观察组在用药期间肌酐及血清尿素氮含量均为正常。
3 讨 论
在临床上,胎儿要生存就必须有动脉导管开放,在新生儿出生后,便直接进行呼吸运动,新生儿的动脉氧分压会在很短时间内突然上升,进而促使动脉导管的管壁肌肉加速收缩,使其形成功能性关闭[5]。其次,患儿的激肽酶原的缓激肽系统也将被激活,部分血管活性物质也会快速合成,并且受到一定的抑制,然后管壁也将重建,最终导致解剖学关闭。现今,前列腺素的合成抑制剂是治疗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的常用药物,在临床上,布洛芬属于一种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它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来降低新生儿的血前列腺素水平,进而促使动脉导管内平滑肌收缩,最终促使官腔闭合,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肺动脉压力,减少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的血流,保护肠胃道细胞。布洛芬和临床上使用的消炎痛具有一定相似性,以往,国外通常采用静脉滴注来使用消炎痛,或采用口服促进患儿的脉导管关闭,近年来,临床上主要采用布洛芬来治疗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并取得了显著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患儿100例进行对比研究发现,观察组患儿用药后的动脉导管关闭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56,P<0.05)。这说明布洛芬用于治疗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的疗效显著高于仅治疗原发病的患儿,服用药物后,患儿的动脉导管关闭率显著高于未进行药物治疗的患儿。此外,在临床不良反应方面,布洛芬的不良反应较少,不会对患儿的肾功能产生较大影响,且胃肠道的相关刺激症状相对较轻。
的疗效,采用该药物对新生儿进行治疗后,患儿没有出现少尿、黄疸、胃肠道出血及肾功能不全等一系列的不良反应。这充分说明布洛芬具有极强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布洛芬治疗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的疗效显著,患儿动脉导管闭合率高,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1] 林新祝,陈涵强,郑 直,李雅丹,赖基栋,黄荔涵.早期口服布洛芬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研究[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2,11(07):502-505.
[2] 陈金龙,秦玉明,曹黎明,周 凯,杨世伟,庄思斯.口服布洛芬治疗早产低体重儿动脉导管未闭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4,15(29):4821-4823.
[3] 黄柏枝,陈就好,麦润婵,王德胜.布洛芬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效果及影响因素[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3,27(13):1015-1016.
[4] 张志刚,卢庆晖,陈均龙,阳红华,聂红莲,杨薇斯,夏晓芹.布洛芬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后的应用研究[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3,25(04):234-237.
[5] 刘汉楚,方成志,曾凌空,孙金枝,蔡宝珍,吴春英,夏淳和,王巧玲.布洛芬与吲哚美辛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研究[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3,18(16):1267-1269.
本文编辑:张 钰
R722.1
B
ISSN.2095-6681.2015.27.05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