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肝硬化(脾肾阳虚夹瘀证)的临床研究

2015-01-21军,田

关键词:肾阳虚肝胆西医

吴 军,田 谧

(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肝胆病科,吉林 长春 130021)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肝硬化(脾肾阳虚夹瘀证)的临床研究

吴 军,田 谧

(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肝胆病科,吉林 长春 13002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肝硬化(脾肾阳虚夹瘀证)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肝胆病科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早期肝硬化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肝福饮及热敏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肝硬化(脾肾阳虚夹瘀证)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早期肝硬化;脾肾阳虚夹瘀证;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

肝硬化(liver cirrhosis)是一种慢性的、进行性的肝脏病变,可由病毒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及其它多种原因引起,主要临床表现是肝功能异常、门静脉高压等[1]。肝硬化具体可分为代偿期及失代偿期,肝硬化早期即是代偿期肝硬化,此期患者的肝功能多为正常,或仅有轻度异常,病情较轻[2],若在此期能够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是可以有效逆转病情的。近年来笔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肝福饮及热敏灸治疗早期肝硬化,取得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肝胆病科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早期肝硬化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55.2 3.8)岁,病程1.5~6年,平均(3.3 0.7)年。对照组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41~70岁,平均年龄(55.0 3.9)岁,病程2~5年,平均(3.2 0.9)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西医诊断标准

①肝硬化诊断标准:参照由1993年《肝硬化临床诊断、中医辨证和疗效评定标准(试行方案)》中的有关标准拟定。②肝硬化的分期、分级标准:参照由1993年《肝硬化临床诊断、中医辨证和疗效评定标准(试行方案)》中的有关标准拟定。③早期肝硬化的诊断标准:参照2008年出版的《传染病学》(第7版)[4]中的有关标准拟定。

1.3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3]

脾肾阳虚夹瘀证:①主证:倦怠乏力,脘腹胀满,腰膝酸软、腰痛,胁肋刺痛,痛处不移。②次症:面色晦暗,畏寒肢冷,或见胁下痞块,下肢水肿,食少纳呆,小便清长,夜尿频多,大便稀溏。③舌脉:舌质淡胖,色暗,或见瘀点、瘀斑,舌苔薄白,脉沉细或沉涩。具备主症3项或3项以上,次症2项或2项以上,结合舌脉即可诊断。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

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包括注意休息,加强营养,以高热量、富含蛋白质及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为佳,脂肪(尤其是动物脂肪)不可过多摄入,严禁饮酒;予三磷酸腺苷、辅酶A等药物以促进代谢,予复合维生素B制剂、维生素C等以促进代谢、解毒,同时配合抗病毒、抗脂肪肝、保护肝细胞、促进肝细胞再生等对症治疗。20天为2个疗程,每个疗程之间休息3~4天,共治疗4个疗程。

1.4.2 治疗组

在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予中医药治疗:①肝福饮:党参20 g,炒白术25 g,炙黄芪30 g,肉桂3 g,杜仲15 g,葫芦巴15 g,巴戟天15 g,淫羊藿20 g,续断15 g,当归20 g,益母草15 g,赤芍15 g,延胡索20 g,香附10 g,炙甘草9 g。随症加减:水肿明显者,加茯苓20 g、猪苓10 g;健忘明显者,加胡桃肉15 g、益智仁10 g;伴食欲不振者,加焦山楂10 g、炒麦芽15 g;便溏较重者,加补骨脂15 g、五味子9 g;胁下扪及痞块者,加莪术6 g、桃仁10 g。每日1剂,水煎取汁200 mL,每次100 mL,分早晚2次口服。②热敏灸:取药艾条1支,点燃后将药艾条置于与皮肤表面距离3 cm处,沿背部足太阳膀胱经及督脉,胸腹部及下肢的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进行偱经往返施灸2 min,以激发经气,再施以回旋灸2 min,温热局部气血,当患者感觉出现透热、扩热、传热、表面不热深部热及非热觉时,即为出现“热敏化的腧穴”,在此部位进行雀啄灸2 min加强热敏化,最后在热敏穴处施以悬灸,待热敏穴感传消失、皮肤灼热为止。探寻热敏穴的重点为肝俞、脾俞、肾俞、腰阳关、关元俞、章门、期门、阴陵泉、三阴交、地机等穴位。隔日治疗1次,治疗10次(20天)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之间休息3~4天,共治疗4个疗程。

1.5 疗效判定标准[5]

显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一般状态良好,肝脾肿大稳定不变,无叩痛及压痛,肝功能及凝血酶原时间等异常指标均恢复正常。好转:主要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肝脾肿大稳定不变,无明显叩痛及压痛,肝功能及凝血酶原时间异常指标有所改善,但未至正常。无效:未达到好转标准者,甚至恶化。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t检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显效24例,好转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显效12例,好转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针对早期肝硬化(脾肾阳虚夹瘀证)患者,笔者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药治疗,自拟肝福饮方中,党参、白术、黄芪、甘草四味合用,具有健脾益气之效,巴戟天、肉桂、葫芦巴、杜仲、淫羊藿、续断等重在温补肾阳,10味药物合用共温脾肾之阳,配伍当归、益母草、赤芍、延胡索等以活血止痛、化瘀通络,香附行气开郁,甘草亦有调和诸药之意,诸药合用,共奏温补脾肾阳气、活血通络化瘀之效。而采用药艾条进行热敏灸的方法不仅可以发挥热敏灸透热、扩热、导热的作用[6],同时又具有温阳散寒之效,故可有效温补脾肾之阳、恢复人体正气。

综上,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肝福饮及热敏灸治疗早期肝硬化,效果显著,可有效恢复人体阴阳平衡,延缓病情进展、逆转肝硬化,故值得推广。

[1]陈丽芳.丹红注射液联合鳖甲煎丸治疗早期肝硬化的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4,36(5):39.

[2]吴 军,田 谧.早期肝硬化的中医药治疗概况[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2(13):2694.

[3]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肝硬化临床诊断、中医辨证和疗效评定标准(试行方案)[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4(4):237-238.

[4]杨绍基,任 红.传染病学·第7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93.

[5]危北海,张万岱,陈治水,等.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4,12(11):2694-2696.

[6]徐长辉,田 谧.肝福饮联合热敏灸治疗早期肝硬化的理论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2(17):3428.

本文编辑:孙春宇

R575.2

B

ISSN.2095-6681.2015.33.063.02

吴军(1976-),男,汉族,吉林省长春市人,本科,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肝胆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课题编号2014-ZC63

猜你喜欢

肾阳虚肝胆西医
吴盂超:肝胆医学创始人的创新灵感
两种剂型龟鹿二仙胶对于腺嘌呤诱导肾阳虚型少弱精子症大鼠的干预作用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脾肾阳虚型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造模方法及模型评价
参附仙桂汤直肠用药联合穴位贴敷及隔姜灸治疗肝硬化腹水(脾肾阳虚型)疗效观察
两手
张竹君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西医
探讨温肾化瘀利水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肾阳虚、瘀水互结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敬民深处见肝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