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在面部凹陷整形美容中的临床应用
2015-01-21陈锦添孙菁菁
陈锦添,孙菁菁
(盐城市艾美莉整形医院整形外科江苏盐城224000)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在面部凹陷整形美容中的临床应用
陈锦添,孙菁菁
(盐城市艾美莉整形医院整形外科江苏盐城224000)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技术在面部凹陷整形美容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注射器在大腿、腰部、腹部等脂肪堆积的部位抽取脂肪颗粒,将抽吸获得的脂肪混悬液经过洗涤、过滤、纯化等步骤处理后,均匀分层注射到面部局部凹陷的部位。根据预后情况进行注射,如需多次注射,每次注射间隔4~6个月。结果:2013-2015年采用此方法对34例面部凹陷的患者进行治疗,其中2例出现部分吸收的现象,及时采取措施后,所有患者术后修复部位饱满、自然,面部外观明显得到改善,对治疗效果感到非常满意。结论: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具有无瘢痕、痛苦少、安全、无排斥反应的优点,是进行面部凹陷修复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医生推广、应用。
面部凹陷;整形美容;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
国外学者于1914年[1]首次报道了脂肪注射技术,将脂肪组织放入注射器,通过注射脂肪组织达到矫正畸形的目的,当时由于技术原因,效果不是十分稳定,后来则很少应用。随着技术的进展,现在,移植自体脂肪颗粒在外科整形美容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主要应用在乳房塑性和面部填充两大方面[2],随着人们对外貌要求的不断提高,该技术现在也逐渐应用在外伤后缺损、眼睑凹陷、凹陷性瘢痕、吸脂术后皮肤凹陷、面部畸形等方面,此外,在胸科、脑科及骨科等科室也有小范围的应用。面部凹陷[3]是指面部出现不同程度的局部凹陷,以眼睑沟、鼻唇沟、颞部、颊部多见[4],该现象在临床上常见,也是老年人群较为常见的面部衰老特征之一,有多种治疗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笔者所在医院整形外科于2013年10月-2015年4月对34例面部凹陷的患者进行了移植自体脂肪颗粒的整形美容手术,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3年10月-2015年4月,选择来笔者所在医院整形外科要求做移植自体脂肪颗粒填充面部凹陷手术的34例患者。其中,女性患者32例,男性患者2例,年龄38~55岁,平均年龄为(42±4.5)岁。其中,面颊部凹陷的患者为14例(双侧为11例,单侧为3例),颞部凹陷的患者为9例(双侧为7例,单侧为2例),鼻唇沟凹陷的患者为6例(双侧为4例,单侧为2例),眼窝凹陷的患者为5例(双侧为4例,单侧为1例)。同时需要进行填充两个部位的患者为4例。需要进行多次填充的患者为6例。每次填充量10~20ml,每次注射间隔时间4~6个月。
1.2手术方法
1.2.1术前准备:抽脂部位一般选择在脂肪密集的部位,比如:上臂、下腹部、腰和大腿内侧等。患者取站立位,用记号笔标逐一记出供应脂肪部位的抽吸范围,抽吸脂肪的面积根据患者脂肪的需求量进行确定。1.2.2采集脂肪颗粒:首先对脂肪供应区进行消毒和铺巾,然后对准提供本次手术所需皮下脂肪的部位,根据所需脂肪的体积判断肿胀麻醉液(肿胀麻醉液配方为:1 000ml的生理盐水,30ml浓度为2%的利多卡因,1mg的肾上腺素)的注射量和注射范围(一般要稍微超过理论要注射的范围),确定好后,缓慢地注入肿胀麻醉液,注射到脂肪供应区变得肿胀、发白、发硬即刻停止。5min以后,使用容量为20ml或者50ml的一次性注射器连接直径为2.0mm的吸脂针,负压真空保留3~5cm,抽吸脂肪颗粒。抽满脂肪组织后,使该注射器呈直立姿势,放在常温环境中静置一段时间,待到脂肪颗粒与吸出的混合液出现明显的分层,丢掉下层血性的液体;使用消毒的器械把大脂肪颗粒剪碎,然后用生理盐水和抗生素反复多次的漂洗,漂洗结束后搁置一段时间,重复上述操作,直到使液体变得澄清。将形态良好、健康的脂肪细胞选出,分装在5ml注射器内留取备用。
1.2.3注射脂肪颗粒:在浓度为0.25%的利多卡因中加入适量的肾上腺素,混合后注入到面部凹陷区,进行局部的浸润麻醉。根据术前用化学物质标记的凹陷范围,在面部外缘相对较隐蔽的地方做一个长度为2mm的皮肤小切口,注射前先进行回抽注射器,观察有无血液回流;没有血液回流,再使用12号圆头脂肪填充针连接装有脂肪颗粒的注射器,纤维组织间隔离断后,缓慢插入到面部凹陷区的皮下层,先到达标记部位的远端,一边退针一边匀速将脂肪科里注入,可呈扇形多层次、多隧道、间断跳跃式多点注射,轻轻按揉填充部位,使脂肪颗粒均匀充分的填充在面部凹陷区,可以有效的避免出现血运障碍和较大的团块。考虑到注射脂肪细胞的存活率,脂肪颗粒最佳注射量为超出凹陷体积的30%左右。注射过程中遵守细针抽,粗针注的原则。将红霉素眼膏涂在针眼处,针眼处不用进行外科包扎。此外,还需要过度矫正来抵消脂肪移植后的吸收。
1.2.4注射后处理:脂肪移植注射后,为降低该部位水肿的发生率,面部凹陷区需要轻度加压包扎1d,2d内给予冷敷,3d后进行微波、红外线等理疗,达到吸收水肿的目的。
1.2.5客观评价:采用VECTRA 3D成像技术,对患者的面部进行三维照相,再根据面部饱满程度进行主观评分和电脑容量测定。
2 结果
VECTRA 3D成像技术显示34例患者饱满程度良好。34例患者中有32例患者完成一次性注射填充,有2例患者完成多次性注射填充,2例患者虽然经一次性注射填充没有达到非常理想的效果,但患者的面部凹陷却得到明显的改善。对所有患者进行8~12个月的随访,平均为10个月。4例患者在术后出现血肿,及时给予治疗措施:药物治疗和加压包扎,7d后血肿基本完全吸收。其他患者面部凹陷区填充自体脂肪颗粒后没有出现并发症,诸如:面部感染、脂肪液化、脂肪栓塞等。面部凹陷得到明显的改善。术后,34例患者的面部凹陷部位均出现硬度不同的结节,但是在术后4个月都恢复正常,且没有再出现其他异常改变。
3 讨论
目前,填充面部凹陷的四大主要材料为:真皮脂肪、自体皮瓣、异体组织、人工材料[5-6]。真皮脂肪会对供区造成较大的损伤,且留下明显的瘢痕;使用异体组织容易出现变态反应,或被自体吸收后造成其它不良的反应;使用人工材料常会出现面部外形不美观、材料移位、异物感等。而自体脂肪颗粒移植的脂肪来源于患者自身的组织,与上面所述的四种材料相比,是填充面部凹陷患者最为理想和最佳的材料。
自体脂肪颗粒具有下面八大优势:①组织相容性好,不会有瘢痕遗留;②取材非常方便,供体数量充足;③可以去除身体其他部位多余的脂肪,达到对供区塑形的结果;④可避免排斥反应和过敏反应,不易形成包膜挛缩;⑤不会出现移植物移位、破裂或穿出等并发症;⑥不仅能填充面部凹陷,因含有某些因子还能改善皮肤的弹性[7];⑦损伤较小,7d左右便可以恢复正常活动;⑧应用自体脂肪颗粒填充面部凹陷,操作方法简单,面部塑形容易。在面部整形美容手术中,自体脂肪颗粒移植不仅可以填充面部凹陷,而且可以调整患者的面部轮廓,矫治了面部左右不对称的缺点,从而提高了面部的整体协调性。因此,自体脂肪颗粒作为填充物越来越多地应用在面部凹陷整形美容中。
但自体脂肪移植后脂肪会有不同程度的吸收,这是限制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应用于临床的主要因素。先前的研究表面移植的脂肪颗粒成活率波动在40%~60%[8],因此,如何提高移植脂肪细胞的成活率是该类手术的关键之举。本研究中,笔者采用细针抽吸脂肪细胞,目的是为了减少采集过程对脂肪细胞造成的机械性伤害;注射时采用粗针,可以缓慢匀速的进行注射,便于掌握脂肪颗粒的注入量,避免大的脂肪颗粒堆积和超量注射,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注射时产生的机械力对脂肪细胞造成的二次损伤,有利于移植的脂肪细胞与面部凹陷部位进行最大程度的接触,提高移植的脂肪细胞的成活率。
另外,使用生理盐水、肾上腺素和利多卡因配置成的肿胀麻醉液,在使用注射器抽取自体脂肪颗粒时,不仅可以起到收缩血管、止血的作用,而且还能起到提高脂肪细胞活性的作用。肿胀麻醉液的用量由受区脂肪需求量决定,此外,吸脂部位以及麻醉方式也可影响肿胀麻醉液的用量。临床上常使用体积为50ml或20ml的注射器来抽吸脂肪颗粒,其真空位保留分别为3cm或5cm,负压控制在56mmHg以下,采取这种方式来提高所提取的脂肪细胞的成活率。上面提及到脂肪颗粒的注射量由面部凹陷的程度(即为脂肪需求量)来决定,但在临床实践中,都在上述量的基础上再增加1/3~1/2的注射量,这样可以抵消消肿或吸收带来的脂肪细胞损失,基本上能符合患者的要求,达到理想的效果。对于面部凹陷非常明显的患者,需求量更大,而且一般需要经过2~3次的手术才能实现完全矫正。
国内一些学者研究表明,长时间、高速离心的条件可以造成脂肪细胞的大量损伤[9-10]。为降低离心这一步骤给脂肪细胞带来的损失,笔者在本研究中采取将混合液静置在常温环境中的方法来纯化脂肪,从最大程度上保护脂肪细胞免受离心带来的损伤。而多层次、多隧道、间断跳跃式多点注射的方式则增大了脂肪细胞与面部凹陷区的接触面积,不仅对面部血运的重建有益,而且对提高脂肪细胞的成活率也有益,最终也降低了脂肪液化的发生率。此外,针对移植后的脂肪颗粒会出现不同程度被吸收的现象,笔者在本研究中采用30%的超量注射的方法解决此问题,因为过度的填充不但不能重建血运还会影响血运,反而使局部的压力增加,从而不利于毛细血管的再次生长。另外,根据笔者临床医生的观察,发现术后局部制动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影响脂肪细胞的成活,活动量少的部位脂肪成活率比活动量大的部位相对较高。
综上,可见有许多因素会影响移植脂肪细胞的成活率,因此,还需进一步探索研究。
[1]Binning P,Broeckaert TJ.Contribution of the study of fat grafts[J].BullAcad R Med Belg,1914,28:440.
[2]李青峰.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临床应用回顾于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05,14(1):17-18.
[3]马学美,田宇虹,张才.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在面部凹陷修复中的应用[J].淮海医药,2014,32(2):105-106.
[4]吕长久,焦智慧,牛志超,等.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在面部凹陷整形美容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3,15(7):92-93.
[5]赵玉明,王友彬,晏晓青,等.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治疗面部软组织缺损[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7,18(5):378-379.
[6]齐向东,褚晶晶,马立敏,等.自体脂肪填充面部年轻化[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0,21(9):520-522.
[7]LaRuscaI,SchonauerF,MoleaG,Corefatgrafttransplantation for depressed scar[J].Plast Reconstr Surg,2009,123(4):1394-1395.
[8]Xie Y,Zheng DN,Li QF,et al.An integrated fat grafting technique for cosmetic facial contouring[J].J Plast Reconstr Aesth Surg,2010,63(2):270-276.
[9]王志远,张晓海.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在面部凹陷中的应用[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1,8(4):30-31
[10]宋晓非,吕仁荣,霍然.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治疗面部凹陷的临床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2):196-197.
编辑/张惠娟
Transplantation of autologous fat granules i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plastic surgery of facial depression
CHEN Jin-tian,SUN Jing-jing
(Department of Plastic Surgery,Emily Cosmetic Surgery Hospital,Yancheng 224000,Jiangsu,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ransplantation of autologous fat granules i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facial plastic surgery.Methods The syringe in the particle position from fat thighs,waist,abdomen fat,the fatsuction suspension after washing,filtration,purification treatment,uniform layeredinjected into the facial depression area.Injection according to the prognosis,such asmultiple injections,between 4 to 6 months interval between each injection.Results From 2013 to 2015,we used this method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 total of 34 cases of facial depression,including 2 cases of partial absorption phenomenon,to take timely measures,full of natural repair site,all the patients were improved significantly,the facialappearance,was very satisfied with the treatment effect.Conclusion Transplantation of autologous fat granules has the advantages of no scar,less pain,safe,no rejection.It was a very 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facial depression,worthy of promotion,clinical application.
facial depression;cosmetic;autogenous fat particle;injection transplantation
R622
A
1008-6455(2015)14-0013-03
2015-05-15
2015-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