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视角下经济全球化的生成与发展

2015-01-21张永辉

关键词:分工资本主义全球化

张永辉

(浙江海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浙江舟山316022)

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视角下经济全球化的生成与发展

张永辉

(浙江海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浙江舟山316022)

国际价值理论是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在世界市场上的运用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和世界经济理论的基石。如今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只有准确把握其成因、实质以及发展趋势,才能针对经济全球化过程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和应对策略,而这些无疑要求我们从马克思的国际价值理论中寻求理论依据。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形式很多,从生产和流通领域来看,主要表现为国际分工的深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和直接投资全球化,而这些表现形式只有通过国际价值理论才能得到确切的说明。

国际价值理论;经济全球化;国际分工

国际价值理论是整个马克思世界经济理论的一个基础范畴,然而,其本身并没有形成一个理论体系,有关它的论述也主要散见于《资本论》及其庞大的经济学手稿之中。在中国对它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并且研究往往侧重于理论本身的归纳,对其在经济中的运用以及对经济现象的揭示还明显单薄。而近年来,学界对它的研究出现日益淡化的趋势,这主要与西方经济理论在中国的传播直接相关,人们已习惯于运用西方经济理论来诠释各种世界经济现象和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经济学理论正在被边缘化,这是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大国地位严重不相符的。笔者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出现和发展,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不但没过时,反而日益焕发出其强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国际价值理论作为劳动价值理论在世界范围的拓展,它为我们科学地认识世界生产关系的实质和特点提供了依据,理应成为我们分析各种世界经济现象和问题的出发点。关于马克思的国际价值理论本身包含的基本内容,由于篇幅的限制,笔者在这里不打算单独列出一节进行阐述,因为学界以往对理论本身的归纳,已足以我们对其有个大致认识。在这里,笔者主要根据自己对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的领会,针对经济全球化的生成尝试着给予解释。

经济全球化在当前已成为世界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学界对它的研究已有二十多年,国内学者对它的研究也有十几年之久,纵看这些研究成果,以西方经济理论探究的居多,以马克思主义观点揭示的甚少,从马克思的国际价值理论视角研究的更是缺位。依据马克思的理论,笔者认为,资本的逻辑应该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和参与世界经济的各国各民族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尤其是主导着全球经济的发达国家的垄断资本对利润最大化追求的本质冲动最终导致了经济全球化。为了获得国际超额利润,实现利润最大化,他们必然要求在全球范围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形式很多,从生产和流通领域来看,则主要表现为国际分工的深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和直接投资全球化。而这些表现形式无疑只有通过国际价值理论才能得到确切的说明。

一、关于国际分工的生成与发展

非严格意义上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早在奴隶社会已经出现,不过那时的分工和贸易主要目的是互通有无,满足使用价值的需要,而并非价值和国际价值。我们说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分工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出现,尤其是第一次产业革命的出现而产生的。资本主义使国际分工打上了“资本”的烙印,使国际分工成为获取国际价值和国际利润的重要手段。为了此目的,资本主义国家总是通过各种途径把落后国家纳入有利于其自身利益的国际分工体系。

(一)关于国际分工的最初形成和发展

资本的逻辑,或者说对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是我们理解资本主义的起点,同样,也是我们理解“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分工的起点。封建社会后期,出于对最初形态利润的追逐,小商品经济逐渐开始分化,出现了最初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早期资本家和工人阶级。新生的生产方式是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它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巨大飞跃,但同时也开启了世界各国强弱分化的闸门。其直接结果就是那些资本主义发展较快的国家与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国家,在世界分工中呈现出巨大差异。具体表现为较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凭借自己的资本和技术优势,主要从事于资金技术密集型的制造业生产,而落后国家由于缺乏这些优势,因此不得不继续从事农业、矿业等传统的劳动粗放型产业的生产。这种国际分工格局一开始就受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制约,是在较发达工业国主导下形成的。早期较先进国家之所以选择如此的分工格局,主要是因为制造业与农业等相比,无论是生产工具还是生产技术都较先进,生产效率相对较高,在付出同样多劳动的情况下会实现较大的国际价值。因为,根据国际价值规律,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的世界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并且其交换也是以国际价值为基础进行的。劳动生产率是影响国别价值与国际价值差额的一个重要因素,生产效率较高的国家,由于国别价值低于国际价值,往往会实现一个国际超额利润。如果彼此发生交易的话,就可以使“处在有利条件下的国家,在交换中以较少的劳动换回较多的劳动”[1]265,从而获得“一国可以不断攫取另一国的一部分剩余劳动而在交换中不付给任何代价”[2]的好处。

第一次产业革命的出现,扩大了先进工业国和落后农业国之间的生产力和科技水平差距,促使了这一国际分工格局的进一步发展,先进的工业国日益把更多数的落后农业国卷入这种分工格局。因为针对先进工业国来说,落后农业国作为原料产地、销售市场和资本投资场所的作用日益凸显。犹如马克思所说:“由于机器和蒸汽的应用,分工的规模已使脱离了本国基地的大工业完全依赖于世界市场、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3]627其结果对较发达国家来说,就出现了“英国是农业世界的伟大的工业中心,是工业太阳,日益增多的生产谷物和棉花的卫星都围绕着它运转。”[3]372-373对落后国家来说,就表现为“一种和机器生产中心相适应的新的国际分工产生了,它使地球的一部分转变为主要从事农业的生产地区,以服务于另一部分主要从事工业的生产地区。”[4]519-520而对于这些主要从事于工业生产的地区来说,“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5]35这样,作为工业国的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作为农业原料国的大多数落后国家之间的不合理分工格局就这样形成了。

二战以后,随着世界总体生产力的不断提升,以及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的进一步加剧,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动,原有的国际垂直型分工地位有所下降,并变得日益模糊。但总体看来,仍然是在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进行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自身的生产力和科技水平的绝对优势,集中从事那些技术高、污染轻、耗料少的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业,而把与之性质相反的劳动与资源粗放型的产业留给发展中国家去从事。这种新型国际产业格局或者说国际分工格局,追溯其最终原因,莫过于在同样的劳动付出前提下,这些集约型产业所实现的国际价值量远远高于后者,在世界市场上能够获得丰厚的国际利润。

(二)关于国际水平分工的深化和优化

国际价值规律除了影响国际垂直分工外,对国际水平分工也有重要的深化作用。二战以来,虽然垂直型国际分工依然存在并获得了发展,但是各种形式的水平型分工却变得日益重要。在产品内分工已经成为当今国际分工主要形式的背景下,各国的生产仅仅表现为全球生产体系的一部分,成为产品全球价值链中的一环。一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状况,往往取决于自身的生产要素层次,以及其凭借特定生产要素参与国际价值链的增值的能力。

一般来说,产品内分工应包括研发、设计、加工、制造、组装、品牌营销、批发零售、服务等环节,这些环节往往由参与国际分工的不同国家来承担。其中,处于价值链两端的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等环节价值增值能力较强,而中间的加工、制造、组装等生产环节增值能力较弱。也就是说,在付出同样多劳动的情况下,前者实现的价值量远远高于后者。当然,这种分工的布局本身是和参与国际分工的各个国家的生产要素层次等因素直接相关的。我们知道,相对于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要素来说,资本、技术和人才等是属于较高层次的生产要素的。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本、技术、人才越丰富,在生产环节中就越处于价值链的较高端,在价值创造和分配中越处于有利地位。相反,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较高层次的生产要素缺失,为了生存就不得不较多地依赖低层的简单劳动和自然资源等要素,这些要素往往是处于价值链的最低端,在价值创造和分配中无疑处于最劣势。为了在价值链的较高端占有一席之地,各个参与价值链生产的国家和地区势必会争先恐后地培养本国的高层次生产要素,尤其是技术和人才等,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较大程度地改善本国的要素构成,提升参与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达到在国际价值链的生产和分配中获取更多的国际利益的目的。可见,国际价值规律是深化和优化国际水平分工的一个重要推动力。

二、关于贸易全球化的生成与发展

马克思认为,资本的灵魂“实质上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就是剩余劳动的吮吸”[4]307,而资本家“只是人格化的资本。他的灵魂就是资本的灵魂”[4]269。因此,针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动机”[1]997,“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4]714资本家对利润的无限追逐,必然造成资本主义生产规模的无限扩张。这样,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市场的有限性和生产规模的无限性之间无疑产生矛盾,导致生产出来的过多的商品卖不出去,出现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不能完全实现的现象。这个矛盾达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所谓的经济危机。“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资产阶级用什么办法来克服这种危机呢?一方面不得不消灭大量生产力,另一方面夺取新的市场”[5]37。开拓和争取国外市场,发展对外贸易,就成为资本家解决价值生产与价值实现之间矛盾的一个主要手段。因此,“资本一方面具有创造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的趋势,同样,它也具有创造越来越多的交换地点的补充趋势”[6]388。这样,对国内价值和剩余价值的追求很大程度上就转变为对国际价值和国际利润的追求,并成了发展对外贸易的一个重要的推动力。

此外,根据国际价值规律对国际分工的影响可知,发展对外贸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约资本家的生产成本,进而提高利润率,以至抵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平均利润率下降的趋势,这也是各国选择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知道,随着资本的积累和资本主义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而劳动效率的提高又相对节省了可变资本,导致资本的有机构成不断提升,结果一般利润率出现了普遍下降的趋势。“一般利润率日益下降的趋势,只是劳动的社会生产力的日益发展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所特有的表现。……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中,一般的平均的剩余价值率必然表现为不断下降的一般利润率。”[1]237在马克思看来,一般利润率的日益下降仅仅是一种趋势,并非表现为直线式的下降,主要原因就在于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必然有某些起反作用的影响在发生作用,来阻挠和抵消这个一般规律的作用”[1]258,这些起反作用影响的因素中,对外贸易就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因为,“对外贸易一方面使不变资本的要素变得便宜,一方面使可变资本转变成的必要生活资料变得便宜,就这一点说,它具有提高利润率的作用,因为它使剩余价值率提高,使不变资本价值降低。”[1]264

最后,对外贸易可以使不同劳动生产率国家的同种商品实现不同的国际价值量,以获取国际超额利润。针对一国内部的超额剩余价值或超额利润,马克思曾说:“如果满足通常的需求的,是按平均价值,也就是按两端之间的大量商品的中等价值来供给的商品,那么,其个别价值低于市场价值的商品,就会实现一个额外剩余价值或超额利润”[1]199,这主要是因为个别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平均生产率水平引起的。同样,在世界市场上,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与世界平均生产率的差异也是产生国际超额利润的重要原因。这是因为,“只要生产效率较高的国家没有因竞争而被迫把它们的商品的出售价格降低到和商品的价值相等的程度,生产效率较高的国民劳动在世界市场上也被算作强度较大的劳动。一个国家的资本主义生产越发达,那里的国民劳动的强度和生产率,就越超过国际水平。因此,不同国家在同一劳动时间内所生产的同种商品的不同量,有不同的国际价值”[4]645。而对于这种“被算作强度较大”的高效率劳动的使用,在较发达国家并“没有被作为质量较高的劳动来支付,却被作为质量较高的劳动来出售。”[1]264-265因此,劳动生产率越高,国别价值低于国际价值的程度就越高,获取的国际利润就越多,在世界市场上就越处于有利地位,否则,就会相反。“这好比一个工厂主采用了一种尚未普遍采用的新发明,他卖得比他的竞争者便宜,但仍然高于他的商品的个别价值出售,就是说,他把他所使用的劳动的特别高的生产力作为剩余劳动来实现。因此,他实现了一个超额利润。”[1]265

在世界市场上参与国际贸易的各个国家,只要其生产效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以至商品的国别价值低于国际价值,就可以获取远远高于国内价值的超额利润。以往的历史告诉我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就是凭借自身的较高劳动生产率的优势,使其在付出同样多的劳动量的情况下生产不同的商品量,“从而表现为不同的价格,即表现为按各自的国际价值而不同的货币额”[4]645。这些不同的货币额,就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世界市场上取得超额利润,就是其在国际贸易中获得较多利益。因此,基于对国际超额利润的追求,发达国家都竞相对外出口商品,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这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和贸易全球化。

三、关于金融全球化的生成与发展

以往人们对国际价值理论的研究往往侧重于分工和贸易领域,认为马克思的国际价值理论就是为揭示国际贸易领域各种问题服务的,而几乎不涉及国际金融和投资领域,尤其是金融领域。笔者认为这是研究的一种局限。犹如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整个经济过程的基础,它不仅包括价值的生产和流通,也包括价值的分配一样。国际价值理论的运用也不能局限于生产和贸易领域,它还应涉及到国际价值的分配问题。借贷资本的国际流动和金融全球化就是国际价值分配的一个重要领域。

金融全球化主要指金融资本在世界各国、各地区的自由流动,从而使全球金融市场日益开放、金融体系日益融合的过程。金融全球化趋势的发展,是以资本在全球范围的流动为先导的。在最初,主要表现为借贷资本的国际化流动。资本主义国家对利润的追求并不局限于生产领域和贸易领域,借贷资本的国际流通领域也是攫取国际利润的主要渠道。大家知道,借贷资本是以获得相应的利息为借贷关系前提的,同样,借贷资本的国际化发展,即资本在国与国之间的借贷,当然也要以资本定期偿还并带来一定的国际利息为前提。

关于利息,马克思曾说,“利息不外是一部分利润的一个特殊名称,一个特殊项目;执行职能的资本不能把这部分利润装进自己的腰包,而必须把它支付给资本的所有者。”[1]379可见,利息是职能资本家对借贷资本家的一种回报,它本身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转化形式。同样,对于国际利息来说,它本身也是借贷资本国际流动的结果,是借入资本的国家对借出资本的国家的一种回报,是剩余价值在国际范围内以利息的形式重新得以分配的结果。可见,商品在世界市场上实现的国际价值中的一部分要以国际利息的形式转交给借出资本的国家,这也是借贷资本国际流动的动力所在。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借贷资本国际流动主要表现为金融资本的国际运动。关于金融资本的国际化运动的实质,列宁曾有深刻的揭示:“资本主义的一般特性,就是资本的占有同资本在生产中的运用相分离,货币资本同工业资本或者说生产资本相分离,全靠货币资本的收入为生的食利者同企业家及一切直接参与运用资本的人相分离。……金融资本对其它一切形式的资本的优势,意味着食利者和金融寡头占统治地位,意味着少数拥有金融‘实力’的国家处于和其余一切国家不同的特殊地位。”[7]148

总的说来,在早期的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主要还是以中小资本为主,总体上属于资本不足而不是资本过剩的状况,因此,这个时期还不具备资本向外输出的条件。但是到了19世纪后期,随着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少数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日益具备了大量资本输出的条件。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垄断的出现导致了大量的“过剩资本”。这些“过剩资本”主要由三大原因造成:一是工业垄断组织由于采取先进技术和推行垄断价格,集中、积累了大量的剩余价值;二是银行垄断组织也掌握了大量的社会闲散资本;三是有利的投资场所已经为垄断组织所占领,再投资就会降低利润率,这也导致资本的相对过剩。因此,马克思说,“所谓资本的过剩,实质上总是指利润率的下降不能由利润量的增加来抵消的那种资本的过剩,或者是指那种自己不能独立行动而以信用形式交给大经营部门的指挥者去支配的资本的过剩。”[1]279这样,视利润为生命的资本家不会任由资本闲置起来,而会千方百计地为自己的“过剩资本”寻找营利的出路。针对这些“过剩资本”的出路,列宁曾指出,“只要资本主义还是资本主义,过剩的资本就不会用来提高本国民众的生活水平(因为这样会降低资本家的利润),而会输出到国外,输入到落后的国家去,以提高利润。”[7]151这些被贷出去的资本不仅提供了较高的利息率,而且在资本家看来其回报又是一劳永逸的,因为“只要它被贷放出去,……那就无论它是睡着,还是醒着,是在家里,还是在旅途中,利息都会日夜长到它身上来。”[1]443于是闲置起来的资本就被资本家以借贷资本的形式输出国外,以便获得较高而稳定的国际利息率和股息率。

历史事实也向我们表明,19世纪末,随着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英、法、美、德等帝国主义国家资本输出迅速增加,并成为当时帝国主义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当时的资本输出也主要采取借贷资本的形式,资本流向主要表现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流向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尤其是流向他们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当然,二战以来,金融资本的流向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不止仅仅表现为发达国家流向落后国家,还表现为发达国家之间的对流以及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但是,无论流向如何变化,其目的都主要在于对国际剩余价值的瓜分,在于对国际利润的追求。

四、关于直接投资全球化的生成与发展

资本输出除了采取借贷资本的形式以外,对外直接投资也是一个重要渠道,尤其是二战以来日益成为资本输出的主导形式。至于直接投资的迅猛发展趋势的原因,必须从国际价值理论中找根源。依据马克思的国际价值理论,一国商品在世界市场上所获取的国际利润额是和其成本要素、生产效率以及供求关系息息相关的。其中,成本要素关乎着国际价格与成本的差额,劳动生产率关乎着国别价值与国际价值的差额,市场供求影响着总价值和总利润的实现额,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各国的总盈利。各国尤其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基于以上因素的考虑,争先发展对外直接投资。

首先,出于降低生产成本的考虑往往是各国开展国际直接投资的首要因素。大家知道,在以同样的国际价值或国际价格出售的前提下,一国商品的生产成本越低,所获得的国际利润额就会越高。因此,“产业资本家总是面对着世界市场,并且把他自己的成本价格不仅同国内的市场价格相比较,而且同全世界的市场价格相比较,同时必须经常这样做。”[1]375出于降低生产成本进而获取高额利润率的冲动,资本家往往选择发展对外直接投资。针对这种情况,马克思指出,“如果资本输往外国,那么,这种情况之所以发生,并不是因为它在国内已经绝对不能使用。这种情况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它在国外能够按更高的利润率来使用”[1]285。因此,各国尤其是为避免“资本过剩”而导致资本闲置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尽可能实现自有资本的最大效益,更会竞相地对外进行资本输出,尤其是对所属殖民地和较落后国家的直接投资,这是因为,“投在殖民地等处的资本,它们能提供较高的利润率,是因为在那里,由于发展程度较低,利润率一般较高,由于使用奴隶和苦力等等,劳动的剥削程度也较高。”[1]265列宁也认为,“在这些落后的国家里,利润通常是很高的,因为那里资本少,地价比较贱,工资低,原料也便宜。”[7]151在这些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可以尽可能多地攫取国际利润。

在列宁指出的这些因素中,工资差别,或者说工资的国民差异是引发国际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家知道,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要素还是明显相对充裕的,这使发展中国家的工资水平或者说劳动力成本相对偏低。发展中国家明显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以及广阔的消费市场,吸引了众多发达国家的竞相投资,并日益发展成全球性的生成和加工基地。而发达国家则不同,其国内劳动力成本相对偏高,不利于发展加工制造业,为了避开这一不利的因素,更为了获取丰厚的国际利润,他们势必选择对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即使针对发达国家的某些生产率高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来说,只要其生产率高于发展中国家的程度不足于抵消劳动力成本高于发展中国家的程度,那么,发展这种产业对他们来说仍不具有竞争优势。可见,较高的国内劳动力成本使发达国家的任何低端制造业在国际竞争中都是难以存活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放弃在本国发展某些实体产业,而更倾向于在发展中国家进行这类产业投资的原因。当然,除了工资差别外,地价低、资源丰富、原料便宜等也是对外直接投资要考虑的生产成本因素。

其次,依据国际价值理论,一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水平直接关乎着其在世界市场上的胜败得失。如果生产率水平较高,就可以在世界市场上获得远远超过国别价值的国际超额利润。而生产率较低的国家,由于其商品的国别价值高于国际价值,在世界市场上往往会吃亏。这种情况,无论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适用的。在二战以前,针对制造业来说,发达资本主义的生产效率是远远地高于落后国家的,国别价值的差异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带来了巨额的国际利润。二战后,随着发展中国家的日益崛起,其在制造业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日趋减小。甚至并不排除发达国家的某些具体产业出现效率滞后于发展中国家的现象,这是因为生产率在各国的各个产业部门的发展也是不均衡的。此外,即使一种产业的生产率高于他国,但是只要存在效率更高或盈利更高的产业部门时,他们也会弃低就高,而不愿从事效率较低的行业,虽然这些部门的生产率是高于他国的。这可以从某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放弃实体性产业而侧重于虚拟经济的发展,从而导致本国实体产业“空心化”的现象得到很好的说明。这是因为,基于贸易利益的考虑,某些产品的进口要比本国生产更划算。这也是一些发达国家放弃本国某些产业,而在较为落后的国家选择投资这些产业的原因。各个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选择发展最有自身优势的产业过程,必然会伴随着国际间的直接投资和产业转移。

最后,对外直接投资有利于突破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堡垒限制,有利于商品国际价值的全面实现。我们知道,在当代世界市场上,贸易保护主义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存在的,尤其是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时期更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商品的国际价值就很难全面实现,更不要说获取高额的国际利润。而国际直接投资,尤其是跨国公司的发展则在很大程度上避开了东道国推行的贸易保护政策所导致的不利影响,他们选择就地生产就地销售的方式,不仅避开了贸易壁垒,节省了国际运输成本,而且还为整合当地廉价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提供了便利,这不仅为其解决了商品价值的实现问题,更为其带来了高额的国际利润。这也构成了很多国家尤其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选择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原因。

总的说来,与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相比,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更大程度上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这主要在于国际直接投资是生产全球化的基础,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的发展,对国际贸易、生产国际化和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将进一步加强。

国际价值理论是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在世界市场上的运用和发展,是我们科学认识世界生产关系实质的重要依据,也是我们分析当代世界各国间经济关系的逻辑起点。今天,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为基本的特征,其加速发展的根本动力应是资本逻辑在全球范围的进一步拓展,是世界经济的各参与国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尤其是主导全球经济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资本对利润最大化追求的本质冲动。“资本一方面具有创造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的趋势,同样,它具有创造越来越多的交换地点的补充趋势;……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推广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或与资本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直接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中。”[6]388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对外扩张,其明显的后果就是使落后国家原有的“野蛮的、闭关自守的、与文明世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开始同外界发生联系”[5]608。资本的全球扩张,尤其是生产资本的世界性流动,将剩余价值的生产遍布于全球的每一个角落,这无疑大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全球化。生产资本的世界性流动是以国际直接投资为主要形式,并且以跨国公司为主要载体的。跨国公司从诞生之初开始,就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扩张的主要媒介。出于利润最大化追求的本质冲动,跨国公司必然要求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进而带动了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各个环节国际化的全面发展,促使各国的经济联结为一个互有联系的整体,最终导致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生成和发展。

[1]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Economic Globalization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Marx’s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Value

ZHANG Yonghui
(Department of Ideology and Politics,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Zhoushan 316022,China)

International Value Theory is the application and evolvement of Marx’s labor value theory in the world market,and the cornerstone of Marx’s world trade theory and economic theory.Today,as economic globalization has become an irresistible trend in the world,only by accurately grasping the cause,nature and trends of globalization can we formulat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d coping strategies.This no doubt requires us to find a theoretical basis from Marx’s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value.In the fields of production and circulation,there are many forms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which are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deepen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trade globalization,financial globalization and the globalization of direct investment.These forms of manifestation can only be explained accurately by the international value theory.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Value;economic globalization;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B15

A

1008-8318(2015)12-0036-07

2015-10-20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研究”(编号:15ZDA006);浙江海洋大学科研启动项目“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及其现实意义”(编号:21125012613)阶段性成果。

张永辉(1981-),男,河南开封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分工资本主义全球化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从分工层次来理解消灭“分工”
——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分析
新旧全球化
“家庭的幸福需要彼此分工共同努力”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全球化陷阱
国际分工是一个不断走向深化的过程
逆全球化:资本主义最新动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