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N末端脑钠肽检测在儿童心脏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2015-01-21武晶晶
夏 鸫,武晶晶
(1.郑州市儿童医院检验科,河南 郑州 450000;2.郑州市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河南 郑州 450000)
血清N末端脑钠肽检测在儿童心脏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夏 鸫1,武晶晶2
(1.郑州市儿童医院检验科,河南郑州450000;2.郑州市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河南 郑州 450000)
目的 研究血清N末端脑钠肽在小儿心脏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4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心脏疾病患儿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两组患儿进行血清氮末端-前体脑钠肽(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NT-proBNP)检测,将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血清NT-ProBNP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随着患儿心衰程度的加重,检测指数亦增加。结论 对小儿心脏疾病的检测中,血清NT-ProBNP是一种有效的指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血清N末端脑钠肽;小儿心脏疾病;应用价值
脑钠肽是在1988年首次从猪脑中分离出的神经多肽激素,又被称为脑钠素[1]。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及NT-ProBNP是一种有效的心脏生物学标志物,与心力衰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等密切相关,能有效反应心脏的功能状态。目前BNP及NT-proBNP在成人领域应用比较广泛,而在儿科领域研究较少。心脏疾病是引起小儿死亡的常见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心肌炎等,本文通过对心脏病患儿血清NT-ProBNP的检测研究,评价NT-proBNP对小儿心脏疾病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4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心脏疾病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4月~12岁,平均年龄(7.2±1.3)岁;观察组患儿入院后行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检查,并辅以相关实验室检查,其中发现先天性心脏病28例(包括室间隔缺损10例,房间隔缺损6例,动脉导管未必4例,右室双出口2例,法乐四联症6例);后天获得性心脏病12例(心肌病4例,心肌炎6例,川崎病2例),同时伴有呼吸道感染患儿22例;对照组呼吸道感染20例,消化道感染12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8例,同时行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检查,排除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两组患儿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疲劳无力等,对照组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腹泻、消化不良、头晕畏寒等。
1.2方法
对两组患儿抽取股静脉血2 mL,采用日立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明确诊断前进行血清NT-ProBNP检测,将检测结果记录并对比分析。
2 结 果
观察组患儿的血液检测中,NT-proBNP水平(821±312)pg/mL,其中先天性心脏病患儿NT-proBNP水平(942±431)pg/mL,后天获得性心脏病患儿NT-proBNP水平(783±410)pg/mL。对照组患儿的血液检测中,NT-proBNP水平(223±185)pg/mL。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心脏疾病是引起小儿死亡的常见原因,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心脏大血管在胚胎早期发育失常或发育障碍引起的心血管解剖结构异常)和获得性心脏病(心肌病、心肌炎)[2]。小儿心脏病的临床症状多样,进展迅速,对于伴有紫绀的患儿,临床医师首先考虑先天性心脏病,对于临床表现隐蔽的患儿,如主动脉弓缩窄、心肌病、心肌炎、川崎病等,容易漏诊。而患儿的贫血、水肿、肝大、心动过速、呼吸急促等症状易出血在常见的疾病中,因此患儿症状不典型忽略了心脏疾病的诊断,造成疾病快速漫延。目前临床上对心功能的评价依赖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这对心功能的评价有一定的局限性,血清NT-ProBNP的定量检测在对心功能的评价上具有重要价值[3]。NT-ProBNP前体,是由心室肌细胞分泌的脑钠钛前体(proBNP),经蛋白水解酶降解形成的一种由76个氨基酸组成的无活性的代谢产物,同时也产生等摩尔量由32个氨基酸组成的活性产物脑纳肤(BNP)[4]。BNP是心脏利钠肽类激素之一,对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缩血管作用,当心脏负荷增加、心脏室壁张力发生改变或心肌出现损伤时,可刺激利钠肽释放BNP,NTProBNP是BNP的前体pro-BNP裂解为BNP时的产物,性质更稳定,在血清中易于检测。在心功能受损时,NT-proBNP水平可达到正常值2~10倍,作为早期心功能损害的标志物更敏感[5]。Cohen等[6]研究报道,小儿呼吸困难病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血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肺部疾病患儿。本文研究中,观察组患儿的NT-proBNP水平(821±312)pg/mL,其中先天性心脏病患儿NT-proBNP水平(942±431)pg/mL,后天获得性心脏病患儿NT-proBNP水平(783±410)pg/mL。对照组患儿的血液检测中,NT-proBNP水平(223±185)pg/mL,观察组患儿的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与该报道相符。同时有研究表明,对于心力衰竭的患儿,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升高,对心脏功能评价有较高的敏感性,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综上所述,NT-proBNP是诊断小儿心脏疾病的有效指标,无创伤性,不受患儿抵抗行为的影响,值得儿科领域的广泛应用。
[1] 张国华,胡 韵,史晓敏,等.B型脑钠肽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在心脏病学中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华检验学杂志,2008,27(4):421-423.
[2] 潘 伟,杨希晨,刘桂华,等.血清N末端脑钠肽检测在小儿心脏疾病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医师杂志,2011,172-173.
[3] 冯学毛.N末端脑钠肽检测及临床应用[J].医学美容美学,2013,8:104-105.
[4] 朱 敖,吕 荣.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对老年呼吸困难的诊断意义[J].中国卫生产业,2011,(3):121-122.
[5] 李 镛,顾学章.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对老年呼吸困难的诊断意义B-型利钠肽在肺科临床的应用[J].临床肺科杂志,2010,11(2):302.
[6] Cohen S,Springer C,Avital A,et al.Amino-terminal probraintype natriuretic peptide:heart or lung disease in pediatric respiratory distress[J].Pediatri cs,2005,115(5):1347-1350.
本文编辑:高雅晨
R466
B
ISSN.2095-6681.2015.017.1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