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的疗效比较
2015-01-21李中明
李中明
【摘要】目的: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资料选自在本院血液透析中心实施血液透析的患者120例,将其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研究组患者行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并监测两组患者透析后的Urea、Cr、β2一MG、ALB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透析前比较,两组患者均能明显降低血清尿素、肌酣、β2—微球蛋白的含量,对照组还能明显降低血清白蛋白的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血清尿素、肌酐、β2—微球蛋白含量、患者的感染率明显下降,对尿素的清除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可有效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疾病患者,比常规血液透析更具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高通量血液透析;常规血液透析;疗效比较
【中图分类号】R4595【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2-0089-02
高通量血液透析(high-flux hemodialysis,HFHD),主要是用高通量血液滤器,于容量控制血液的透析机上实施的常规血液透析的一种技术,清除掉大、中分子类物质的效果较好,也不会增加透析的费用,还能降低患者的远期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本文对在本院血液透析中心实施血液透析的12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比较采取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后的疗效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资料选自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本院血液透析中心实施血液透析的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研究组男性42例,女性18例;年龄为24~78岁,平均年龄为(46±689)岁;透析时间为05~11年,平均透析时间为(5±423)年。对照组男性40例,女性20例;年龄为26~75岁,平均年龄为(44±712)岁;透析时间为05~12年,平均透析时间为(6±523)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透析时间、原发病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最近3个月内未使用激素和细胞毒性类药物,未有感染性的自身活动性的免疫疾病。
12方法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常规采取低盐、低磷和优质蛋白的饮食,根据病情应用降压药、促红细胞生成素和铁剂、钙剂等相关药物。均选用碳酸氢盐透析液,普通的肝素抗凝,其首次剂量以体重每千克05~08mg为宜,追加剂量是5~10mg/h。患者透析结束前半小时内停用肝素;透析液的流量为500ml/min,血流量为220~260ml/min。研究组:患者行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采用APS-650空心纤维透析器作为高通量血液透析的器材;表面积:15m2的一次性聚砜膜;滤过系数:每小时为50ml/mmhg;每次的透析脱水量:3-6L),每周实行2次血液透析,45h/次。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采用SUREFLUX-130G空心纤维透析器,表面积:13m2的一次性聚砜膜;滤过系数:每小时为8ml/mmhg),每周实行2次血液透析,45h/次。
13观察指标观察并监测两组患者透析前后的血清尿素 (Urea)、肌酐(Cr)、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白蛋白(ALB)等指标的变化。
14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用SPSS 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随着血液净化相关技术持续改进,以及高通量血液透析的使用,终末期的肾病患者的生存率得到很大的提升,生活质量也逐步提高。高通量血液透析主要适用于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尤其是伴有顽固性皮肤瘙痒、难治性高血压、肌肉酸痛、睡眠障碍等症状。而常规血液透析则主要基于弥散原理,用于清除小分子量、水溶性和血浆蛋白结合较低的毒物或者代谢产物,但会受到透析中钙磷代谢等的影响,出现皮肤瘙痒、肾性骨病等并发症,另外,还无法对高磷血症进行有效控制。β2—微球蛋白在患者体内蓄积,并在组织沉积,会导致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性,其中的大中分子毒素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高通量血液透析所使用的合成膜高通量滤器,其通透性较高、溶质扩散的性能较好,在透析中可让更多、分子量较大的溶质自血液转移到透析液内,能提高透析的效果。另外,高通量血液透析还能清除磷、β2—微球蛋白等分子。
本研究表明,高通量血液透析在清除β2—微球蛋白、Urea、Cr等方面比常规血液透析更佳。同时,高通量血液透析能够明显改善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特别是改善贫血、减少感染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这与国内报道基本一致[2]。但同时,高通量血液透析的不良反应也要格外重视,一旦出现就要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总之,高通量血液透析可有效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疾病患者,相比常规血液透析更具优势,能显著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其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杜宇,周静.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的疗效探讨[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9,11:41-44.
[2]何秀琼,彭风云.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疗效比较[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7):122.
(收稿日期:20140420)
【摘要】目的: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资料选自在本院血液透析中心实施血液透析的患者120例,将其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研究组患者行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并监测两组患者透析后的Urea、Cr、β2一MG、ALB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透析前比较,两组患者均能明显降低血清尿素、肌酣、β2—微球蛋白的含量,对照组还能明显降低血清白蛋白的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血清尿素、肌酐、β2—微球蛋白含量、患者的感染率明显下降,对尿素的清除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可有效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疾病患者,比常规血液透析更具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高通量血液透析;常规血液透析;疗效比较
【中图分类号】R4595【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2-0089-02
高通量血液透析(high-flux hemodialysis,HFHD),主要是用高通量血液滤器,于容量控制血液的透析机上实施的常规血液透析的一种技术,清除掉大、中分子类物质的效果较好,也不会增加透析的费用,还能降低患者的远期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本文对在本院血液透析中心实施血液透析的12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比较采取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后的疗效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资料选自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本院血液透析中心实施血液透析的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研究组男性42例,女性18例;年龄为24~78岁,平均年龄为(46±689)岁;透析时间为05~11年,平均透析时间为(5±423)年。对照组男性40例,女性20例;年龄为26~75岁,平均年龄为(44±712)岁;透析时间为05~12年,平均透析时间为(6±523)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透析时间、原发病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最近3个月内未使用激素和细胞毒性类药物,未有感染性的自身活动性的免疫疾病。
12方法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常规采取低盐、低磷和优质蛋白的饮食,根据病情应用降压药、促红细胞生成素和铁剂、钙剂等相关药物。均选用碳酸氢盐透析液,普通的肝素抗凝,其首次剂量以体重每千克05~08mg为宜,追加剂量是5~10mg/h。患者透析结束前半小时内停用肝素;透析液的流量为500ml/min,血流量为220~260ml/min。研究组:患者行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采用APS-650空心纤维透析器作为高通量血液透析的器材;表面积:15m2的一次性聚砜膜;滤过系数:每小时为50ml/mmhg;每次的透析脱水量:3-6L),每周实行2次血液透析,45h/次。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采用SUREFLUX-130G空心纤维透析器,表面积:13m2的一次性聚砜膜;滤过系数:每小时为8ml/mmhg),每周实行2次血液透析,45h/次。
13观察指标观察并监测两组患者透析前后的血清尿素 (Urea)、肌酐(Cr)、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白蛋白(ALB)等指标的变化。
14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用SPSS 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随着血液净化相关技术持续改进,以及高通量血液透析的使用,终末期的肾病患者的生存率得到很大的提升,生活质量也逐步提高。高通量血液透析主要适用于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尤其是伴有顽固性皮肤瘙痒、难治性高血压、肌肉酸痛、睡眠障碍等症状。而常规血液透析则主要基于弥散原理,用于清除小分子量、水溶性和血浆蛋白结合较低的毒物或者代谢产物,但会受到透析中钙磷代谢等的影响,出现皮肤瘙痒、肾性骨病等并发症,另外,还无法对高磷血症进行有效控制。β2—微球蛋白在患者体内蓄积,并在组织沉积,会导致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性,其中的大中分子毒素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高通量血液透析所使用的合成膜高通量滤器,其通透性较高、溶质扩散的性能较好,在透析中可让更多、分子量较大的溶质自血液转移到透析液内,能提高透析的效果。另外,高通量血液透析还能清除磷、β2—微球蛋白等分子。
本研究表明,高通量血液透析在清除β2—微球蛋白、Urea、Cr等方面比常规血液透析更佳。同时,高通量血液透析能够明显改善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特别是改善贫血、减少感染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这与国内报道基本一致[2]。但同时,高通量血液透析的不良反应也要格外重视,一旦出现就要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总之,高通量血液透析可有效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疾病患者,相比常规血液透析更具优势,能显著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其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杜宇,周静.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的疗效探讨[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9,11:41-44.
[2]何秀琼,彭风云.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疗效比较[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7):122.
(收稿日期:20140420)
【摘要】目的: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资料选自在本院血液透析中心实施血液透析的患者120例,将其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研究组患者行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并监测两组患者透析后的Urea、Cr、β2一MG、ALB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透析前比较,两组患者均能明显降低血清尿素、肌酣、β2—微球蛋白的含量,对照组还能明显降低血清白蛋白的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血清尿素、肌酐、β2—微球蛋白含量、患者的感染率明显下降,对尿素的清除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可有效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疾病患者,比常规血液透析更具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高通量血液透析;常规血液透析;疗效比较
【中图分类号】R4595【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2-0089-02
高通量血液透析(high-flux hemodialysis,HFHD),主要是用高通量血液滤器,于容量控制血液的透析机上实施的常规血液透析的一种技术,清除掉大、中分子类物质的效果较好,也不会增加透析的费用,还能降低患者的远期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本文对在本院血液透析中心实施血液透析的12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比较采取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后的疗效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资料选自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本院血液透析中心实施血液透析的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研究组男性42例,女性18例;年龄为24~78岁,平均年龄为(46±689)岁;透析时间为05~11年,平均透析时间为(5±423)年。对照组男性40例,女性20例;年龄为26~75岁,平均年龄为(44±712)岁;透析时间为05~12年,平均透析时间为(6±523)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透析时间、原发病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最近3个月内未使用激素和细胞毒性类药物,未有感染性的自身活动性的免疫疾病。
12方法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常规采取低盐、低磷和优质蛋白的饮食,根据病情应用降压药、促红细胞生成素和铁剂、钙剂等相关药物。均选用碳酸氢盐透析液,普通的肝素抗凝,其首次剂量以体重每千克05~08mg为宜,追加剂量是5~10mg/h。患者透析结束前半小时内停用肝素;透析液的流量为500ml/min,血流量为220~260ml/min。研究组:患者行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采用APS-650空心纤维透析器作为高通量血液透析的器材;表面积:15m2的一次性聚砜膜;滤过系数:每小时为50ml/mmhg;每次的透析脱水量:3-6L),每周实行2次血液透析,45h/次。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采用SUREFLUX-130G空心纤维透析器,表面积:13m2的一次性聚砜膜;滤过系数:每小时为8ml/mmhg),每周实行2次血液透析,45h/次。
13观察指标观察并监测两组患者透析前后的血清尿素 (Urea)、肌酐(Cr)、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白蛋白(ALB)等指标的变化。
14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用SPSS 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随着血液净化相关技术持续改进,以及高通量血液透析的使用,终末期的肾病患者的生存率得到很大的提升,生活质量也逐步提高。高通量血液透析主要适用于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尤其是伴有顽固性皮肤瘙痒、难治性高血压、肌肉酸痛、睡眠障碍等症状。而常规血液透析则主要基于弥散原理,用于清除小分子量、水溶性和血浆蛋白结合较低的毒物或者代谢产物,但会受到透析中钙磷代谢等的影响,出现皮肤瘙痒、肾性骨病等并发症,另外,还无法对高磷血症进行有效控制。β2—微球蛋白在患者体内蓄积,并在组织沉积,会导致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性,其中的大中分子毒素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高通量血液透析所使用的合成膜高通量滤器,其通透性较高、溶质扩散的性能较好,在透析中可让更多、分子量较大的溶质自血液转移到透析液内,能提高透析的效果。另外,高通量血液透析还能清除磷、β2—微球蛋白等分子。
本研究表明,高通量血液透析在清除β2—微球蛋白、Urea、Cr等方面比常规血液透析更佳。同时,高通量血液透析能够明显改善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特别是改善贫血、减少感染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这与国内报道基本一致[2]。但同时,高通量血液透析的不良反应也要格外重视,一旦出现就要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总之,高通量血液透析可有效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疾病患者,相比常规血液透析更具优势,能显著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其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杜宇,周静.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的疗效探讨[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9,11:41-44.
[2]何秀琼,彭风云.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疗效比较[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7):122.
(收稿日期:2014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