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思中挖掘不足,在改进中提升教学水平
2015-01-21邵斌
邵斌
摘 要:教学是一个不断改进和提升的过程,每一位教师都是在不断的磨炼和反思中成长起来的,教学反思对于一个教师而言,是一项必需的工作,也是一项必备的品质。教师只有不断地对教学进行反思,才能发现不足,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本文将以苏科版生物教材八年级下册“人体的免疫防线”第二课时的教学为例,进行四个方面的反思,提出教学改进意见,以探求更加高效实用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初中生物 教学反思
我国著名的教育著作《学记》中有这样一段话:“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对于教师而言,不可能天生就具有很高的教学水平,在教学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困惑和疑难,只有经过一步步的探索和磨炼,才能熟练地驾驭课堂,给学生最有效的教学。而在教师成长的过程中,教学反思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只有通过不断的反思,才能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从而有的放矢地在教学中加以规避,以达到提升教学水平的效果。本文将以苏科版生物教材八年级下册“人体的免疫防线”第二课时的教学为例,反思作者的教学,提出改进意见。
一、教学导入要有助于对教材知识的讲解
教学导入是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有效的教学导入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借助学生在生活中耳闻目睹的一些现象,引出课堂上的相关知识点。有效的课堂导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够为整堂课的教学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讲授“人体的免疫防线”第二课时的时候,作者在课堂上是这样引入的:“同学们,在上学期间肯定遇到过有人生水痘吧。当班级内有一位同学生水痘时,老师会如何处理呢?”学生回答:“让这位同学回家休息。”这样的引入虽然取自生活中的现象,但是跟教学内容的联系不太紧密,也没有揭示出水痘和免疫的关系。经过反思,作者认为,在该堂课的教学导入环节,可以让得过水痘的同学描述得水痘的过程:首先全身发热,然后全身很多地方出现水痘,会产生瘙痒,最后经过一周时间能够恢复健康。通过同学对切身体会的描述,让学生对整个生水痘的过程有大致印象,然后,作者再分析人体对水痘病毒免疫作用示意图,讲解抗体形成的过程和抗体起作用的过程。改进后的导入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人体第三道免疫系统的组成
然后讲解了其功能: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此时在课堂上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有的学生开始小声嘀咕:“什么是抗原?什么是抗体?”当时作者对学生的嘀咕未做任何反应,但在课后反思中,作者认识到抗原和抗体是学生并不了解的概念,但对于学生学习免疫系统的知识来讲,了解什么是抗原和抗体又是非常必要的。所以,在讲解人体的第三道免疫防线的组成和功能前,应该首先向学生阐述“抗原”和“抗体”的定义:抗原是促使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毒、细菌等异物),而抗体则是当抗原侵入人体以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这种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先带领学生弄明白“抗原”和“抗体”的定义,然后再去讲述第三道免疫防线的组成和功能,这样的讲解顺序更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
四、教学总结要注重进行教学延伸
在教学总结中既要对一堂课中所有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汇总,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去思考,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人体的免疫防线”第二课时快结束时,作者对整堂课进行了总结。在总结中,作者带领学生回顾了人体第三道免疫防线的组成和功能,而且与人体第一道、第二道免疫防线进行了对比,找出了人体三道免疫防线在组成和功能上的区别。教学结束后,作者进行了反思,在课堂总结的过程中虽然对课堂知识点进行了梳理,但是在引导和拓展学生的思维方面还做得不够。生活中利用人体免疫系统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的现象有很多,应该适当地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实例,并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例如,儿童打防疫针就是一种抗原注射,通过注入无毒或者低毒的灭活抗原,使人体自身产生抗体。再如,注射狂犬疫苗,因为人被带有狂犬病毒的动物咬伤后,狂犬病毒已经进入人体,而人体却没有相应的抗体来预防,此时就需要借助异体产生的抗体。通过讲解生活中例子,可以实现教学延伸,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综上所述,教学反思对于一名教师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提倡精益求精,任何一堂课都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都会存在需要改进和提升的地方,作为教师,要沉下心来,认真反思教学的过程,在反思中挖掘不足,在改进中提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陈正和.浅谈教学反思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1(7).
[2]王子潇.浅议教学反思的内容与方法[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4).
[3]郑典伟.强化教学反思 提升教学水平[J].科学大众,2009(6).
[4]王洪利.课后反思须寻找教学“内伤”[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1).
摘 要:教学是一个不断改进和提升的过程,每一位教师都是在不断的磨炼和反思中成长起来的,教学反思对于一个教师而言,是一项必需的工作,也是一项必备的品质。教师只有不断地对教学进行反思,才能发现不足,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本文将以苏科版生物教材八年级下册“人体的免疫防线”第二课时的教学为例,进行四个方面的反思,提出教学改进意见,以探求更加高效实用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初中生物 教学反思
我国著名的教育著作《学记》中有这样一段话:“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对于教师而言,不可能天生就具有很高的教学水平,在教学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困惑和疑难,只有经过一步步的探索和磨炼,才能熟练地驾驭课堂,给学生最有效的教学。而在教师成长的过程中,教学反思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只有通过不断的反思,才能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从而有的放矢地在教学中加以规避,以达到提升教学水平的效果。本文将以苏科版生物教材八年级下册“人体的免疫防线”第二课时的教学为例,反思作者的教学,提出改进意见。
一、教学导入要有助于对教材知识的讲解
教学导入是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有效的教学导入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借助学生在生活中耳闻目睹的一些现象,引出课堂上的相关知识点。有效的课堂导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够为整堂课的教学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讲授“人体的免疫防线”第二课时的时候,作者在课堂上是这样引入的:“同学们,在上学期间肯定遇到过有人生水痘吧。当班级内有一位同学生水痘时,老师会如何处理呢?”学生回答:“让这位同学回家休息。”这样的引入虽然取自生活中的现象,但是跟教学内容的联系不太紧密,也没有揭示出水痘和免疫的关系。经过反思,作者认为,在该堂课的教学导入环节,可以让得过水痘的同学描述得水痘的过程:首先全身发热,然后全身很多地方出现水痘,会产生瘙痒,最后经过一周时间能够恢复健康。通过同学对切身体会的描述,让学生对整个生水痘的过程有大致印象,然后,作者再分析人体对水痘病毒免疫作用示意图,讲解抗体形成的过程和抗体起作用的过程。改进后的导入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人体第三道免疫系统的组成
然后讲解了其功能: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此时在课堂上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有的学生开始小声嘀咕:“什么是抗原?什么是抗体?”当时作者对学生的嘀咕未做任何反应,但在课后反思中,作者认识到抗原和抗体是学生并不了解的概念,但对于学生学习免疫系统的知识来讲,了解什么是抗原和抗体又是非常必要的。所以,在讲解人体的第三道免疫防线的组成和功能前,应该首先向学生阐述“抗原”和“抗体”的定义:抗原是促使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毒、细菌等异物),而抗体则是当抗原侵入人体以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这种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先带领学生弄明白“抗原”和“抗体”的定义,然后再去讲述第三道免疫防线的组成和功能,这样的讲解顺序更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
四、教学总结要注重进行教学延伸
在教学总结中既要对一堂课中所有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汇总,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去思考,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人体的免疫防线”第二课时快结束时,作者对整堂课进行了总结。在总结中,作者带领学生回顾了人体第三道免疫防线的组成和功能,而且与人体第一道、第二道免疫防线进行了对比,找出了人体三道免疫防线在组成和功能上的区别。教学结束后,作者进行了反思,在课堂总结的过程中虽然对课堂知识点进行了梳理,但是在引导和拓展学生的思维方面还做得不够。生活中利用人体免疫系统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的现象有很多,应该适当地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实例,并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例如,儿童打防疫针就是一种抗原注射,通过注入无毒或者低毒的灭活抗原,使人体自身产生抗体。再如,注射狂犬疫苗,因为人被带有狂犬病毒的动物咬伤后,狂犬病毒已经进入人体,而人体却没有相应的抗体来预防,此时就需要借助异体产生的抗体。通过讲解生活中例子,可以实现教学延伸,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综上所述,教学反思对于一名教师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提倡精益求精,任何一堂课都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都会存在需要改进和提升的地方,作为教师,要沉下心来,认真反思教学的过程,在反思中挖掘不足,在改进中提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陈正和.浅谈教学反思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1(7).
[2]王子潇.浅议教学反思的内容与方法[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4).
[3]郑典伟.强化教学反思 提升教学水平[J].科学大众,2009(6).
[4]王洪利.课后反思须寻找教学“内伤”[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1).
摘 要:教学是一个不断改进和提升的过程,每一位教师都是在不断的磨炼和反思中成长起来的,教学反思对于一个教师而言,是一项必需的工作,也是一项必备的品质。教师只有不断地对教学进行反思,才能发现不足,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本文将以苏科版生物教材八年级下册“人体的免疫防线”第二课时的教学为例,进行四个方面的反思,提出教学改进意见,以探求更加高效实用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初中生物 教学反思
我国著名的教育著作《学记》中有这样一段话:“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对于教师而言,不可能天生就具有很高的教学水平,在教学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困惑和疑难,只有经过一步步的探索和磨炼,才能熟练地驾驭课堂,给学生最有效的教学。而在教师成长的过程中,教学反思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只有通过不断的反思,才能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从而有的放矢地在教学中加以规避,以达到提升教学水平的效果。本文将以苏科版生物教材八年级下册“人体的免疫防线”第二课时的教学为例,反思作者的教学,提出改进意见。
一、教学导入要有助于对教材知识的讲解
教学导入是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有效的教学导入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借助学生在生活中耳闻目睹的一些现象,引出课堂上的相关知识点。有效的课堂导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够为整堂课的教学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讲授“人体的免疫防线”第二课时的时候,作者在课堂上是这样引入的:“同学们,在上学期间肯定遇到过有人生水痘吧。当班级内有一位同学生水痘时,老师会如何处理呢?”学生回答:“让这位同学回家休息。”这样的引入虽然取自生活中的现象,但是跟教学内容的联系不太紧密,也没有揭示出水痘和免疫的关系。经过反思,作者认为,在该堂课的教学导入环节,可以让得过水痘的同学描述得水痘的过程:首先全身发热,然后全身很多地方出现水痘,会产生瘙痒,最后经过一周时间能够恢复健康。通过同学对切身体会的描述,让学生对整个生水痘的过程有大致印象,然后,作者再分析人体对水痘病毒免疫作用示意图,讲解抗体形成的过程和抗体起作用的过程。改进后的导入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人体第三道免疫系统的组成
然后讲解了其功能: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此时在课堂上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有的学生开始小声嘀咕:“什么是抗原?什么是抗体?”当时作者对学生的嘀咕未做任何反应,但在课后反思中,作者认识到抗原和抗体是学生并不了解的概念,但对于学生学习免疫系统的知识来讲,了解什么是抗原和抗体又是非常必要的。所以,在讲解人体的第三道免疫防线的组成和功能前,应该首先向学生阐述“抗原”和“抗体”的定义:抗原是促使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毒、细菌等异物),而抗体则是当抗原侵入人体以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这种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先带领学生弄明白“抗原”和“抗体”的定义,然后再去讲述第三道免疫防线的组成和功能,这样的讲解顺序更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
四、教学总结要注重进行教学延伸
在教学总结中既要对一堂课中所有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汇总,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去思考,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人体的免疫防线”第二课时快结束时,作者对整堂课进行了总结。在总结中,作者带领学生回顾了人体第三道免疫防线的组成和功能,而且与人体第一道、第二道免疫防线进行了对比,找出了人体三道免疫防线在组成和功能上的区别。教学结束后,作者进行了反思,在课堂总结的过程中虽然对课堂知识点进行了梳理,但是在引导和拓展学生的思维方面还做得不够。生活中利用人体免疫系统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的现象有很多,应该适当地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实例,并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例如,儿童打防疫针就是一种抗原注射,通过注入无毒或者低毒的灭活抗原,使人体自身产生抗体。再如,注射狂犬疫苗,因为人被带有狂犬病毒的动物咬伤后,狂犬病毒已经进入人体,而人体却没有相应的抗体来预防,此时就需要借助异体产生的抗体。通过讲解生活中例子,可以实现教学延伸,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综上所述,教学反思对于一名教师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提倡精益求精,任何一堂课都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都会存在需要改进和提升的地方,作为教师,要沉下心来,认真反思教学的过程,在反思中挖掘不足,在改进中提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陈正和.浅谈教学反思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1(7).
[2]王子潇.浅议教学反思的内容与方法[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4).
[3]郑典伟.强化教学反思 提升教学水平[J].科学大众,2009(6).
[4]王洪利.课后反思须寻找教学“内伤”[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