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员教师开展德育渗透教育的内生动力
2015-01-20宁曼荣
宁曼荣
摘 要:当前高校德育渗透教育存在认识模糊、机制不畅和受教育者抵触等问题,导致部分高校党员教师缺乏开展德育渗透教育的内生动力。为了进一步增强高校党员教师德育渗透教育的内生动力,在认识层面要强化党员教师实施德育渗透教育的责任感;在制度层面要激发党员教师引领德育渗透教育的荣誉感;在实践层面应开展多层次的活动,激发党员教师引领德育渗透教育的成就感。
关键词:高校;德育;渗透教育;党员教师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2-0074-03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品质方面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认识、体验和践行,以形成正确的思想品德素养的教育活动,其主要任务是培养爱国守法、明礼诚信、敬业奉献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时期,随着大学生价值追求、思维方式的变化,他们思想活跃、个性突出、价值观多元,传统灌输式的德育教育模式很难起到理想的效果,因而,多层面、多维度、全方位实施德育渗透教育是高校做好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由之路。党员教师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中的中坚力量,理应承担重责,发挥优势,做德育渗透教育的实践者和引领者。然而,当前部分高校党员对德育渗透教育认识不足,缺乏开展德育渗透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因此,本文在厘清德育渗透教育特点的基础上,从高校党员教师开展德育渗透教育的必要性入手,分析当前高校部分党员教师缺乏开展德育渗透教育内生动力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强化高校党员教师德育渗透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德育渗透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德育渗透教育是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把德育教育内容内隐到各学科专业教学中,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提高思想品德素养[1]。它具有如下特征。
(一)目的性
高校德育渗透教育不是随意的,而是一种教育者有意识有目的的教育行为。高校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在专业教育的过程中,在全面把握教学对象的心理特点和需求的基础上,优化教学设计,将德育教育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渗透在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教育中,把德育目标融入教学目标,德育内容融入教学内容,德育方法融入教学方法,德育评价融入教学评价中去,使青年大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有效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标[2]。
(二)内隐性
与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直接、公开和显性,以及对教育对象正面宣传教育、强制性的灌输教育不同,德育渗透教育主要以专业课程以及第二课堂为载体,高校教师通过各种示范、熏陶、感染、从众、无意识、情景效应和体验方式,将德育教育内容、过程隐含在专业课教学和专业课资源之中,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得到启示、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在自主、轻松、愉快的状态下接受专业课中隐含的教育信息和教育内容,达到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的目标。
(三)针对性
德育渗透教育的针对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要针对教育对象。要把握教学对象的思想实际和现实需要。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根据青年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思想需求、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结合高等教育和专业课教学的规律,选择合适的德育渗透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另一方面要针对专业内容。要根据不同专业的内容和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德育教育的环节和内容,把德育教育有效地隐含和贯穿在专业之中,努力寻找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的最佳结合点,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只有在德育渗透教育既充分考虑教育对象,又紧密结合专业教学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实施,才能取得明显的教育效果。
二、高校党员教师开展德育渗透教育的意义
高校各学科专业都有进行德育渗透的优势和有利条件。高校党员教师积极开展德育渗透教育,对切实有效地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有助于增强高校德育教育的效果
高校德育渗透教育是一种隐性教育,它是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之外,利用专业课程教学、实践环节教学等教学活动载体和教育方式,采用隐性的、分散的、选择性的、间接的和体会性的熏陶教育,来传递社会价值观,以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使其在接受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观念的影响,并主动地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和道德。这是对受教育者的一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德育渗透教育方式相对于德育专业课程教学而言,它变换了单一的德育专业课程教学的载体,将德育教育内容渗透于大学生的专业思维中,贯穿整个大学生涯,这是一种广泛、持久的教育活动,将起到更为显著的德育教育效果。
(二)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自我发展
大学时期是青年学生人格构建、性格完善、能力提升、社会适应的一个关键阶段,是实现从一个单纯的学生状态向独立的社会人状态转变的重要时期。当前,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出现了多元化、功利化、多层次化的特征,如何开展德育教育,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青年学生实现从一个单纯的学生状态向独立的社会人状态转变,这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党员教师肩负的重大任务。但传统的德育教育更多的是一种显性、直接、灌输性和说理式的教育模式,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无法有效调动起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达到满意的教育效果。因而创新德育教育方法,实施德育渗透教育是高校德育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按照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为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在德育教育中,努力隐蔽教育意图,避免强制性和灌输性,淡化“受教育者”的角色意识,着力构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平等互动关系,发挥教育对象的主体作用,通过教育者的熏陶和引导,使他们在充分的自主意识的支配下,自觉自愿或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德育教育的内容,从而对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个性的健康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促进青年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三)有助于发挥高校党员教师先进性
高校党员教师是开展德育渗透教育的主要力量和重要载体。党员教师要依托自己良好的思想修养和扎实的专业知识优势,把强烈的责任心、上进心、事业心与使命感等德育教育内容融入课程教学,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明确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与时代使命,学会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社会。高校党员教师的先进性正是体现在他们每一堂课都仿佛在为大学生们打开一扇窗户,让他们看到一个色彩斑斓的新世界,并且让学生们感受到党员教师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精神境界。高校党员教师通过良好的道德情操、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积极的精神状态教育和熏陶学生,充分发挥课堂对青年学生的德育功能,充分展现高校党员教师的先进性、纯洁性,有助于实现党员教师的价值,诠释一名党员教师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忠诚[3]。
三、高校党员教师开展德育渗透教育内生动力缺失的原因
高校教师尤其是党员教师能否积极开展德育渗透教育直接关系到高校德育教育效果的好坏。然而,笔者通过对国内部分高校党员教师进行走访和调查发现,部分高校党员教师缺乏对大学生们开展德育教育的内在动力,缺乏开展德育渗透教育应有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分析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识模糊
大学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教书和育人。教书主要是指将学生培养成为专业人才,使他们具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厚的知识面,以及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意识;育人则重在强调培养学生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较高的道德情操。这是由大学的功能决定的,也是教育法规规定的,更是教师专业化的必然要求。然而目前,部分党员教师对岗位职责的认识更多停留在教书层面,认为做个好老师就只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把专业知识讲好、讲透就行了,却忽视育人的职责,片面认为育人是专职辅导员教师和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事,不愿意占用专业课程的教学时间,也很少在教学中主动挖掘专业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内涵。这种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导致部分党员教师不想、不愿开展德育渗透教育工作。
(二)制度缺位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高校特别是在综合型、研究型高校,部分学科专业对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不到位,不重视学科专业教师在育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甚至连是否教好书都不够重视,而片面要求教师科研课题和科研成果的数量。在晋升制度、考核制度、福利制度、薪酬制度、培训制度、人际关系等都与科研业绩密切相关,而对学科专业知识和德育教育缺乏引导、激励、制约、管理和考核机制,比如对教师的考核、职务晋升等。有的高校虽然也有教书育人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上,科研论文、教学工作量等定量规定是硬指标;教书育人则是定性规定是软指标,难以有效考核。客观上造成科学研究和教书育人一手硬一手软。在这种制度环境下,科研成为了多数党员教师最重要的工作,导致很多党员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科研工作上,对教学工作缺乏热情,因循守旧、故步自封,不愿意花精力和时间去接近和了解大学生,德育渗透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就无从谈起。
(三)师生互动失灵
思想品德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素质,每个大学生从小到大都一直接受着德育教育。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视野的扩大,大学生们对不顾受教育者心理特点、简单灌输和说教式的德育教育普遍不感兴趣,甚至存在抵触情绪,通过不听讲、睡觉、玩手机、闭目养神等多种方法消极回馈给教师。这导致教师们对德育教育教学效果的预期降低,对自己的德育渗透教育教学能力产生怀疑,容易使教师们放弃为提高德育教学效果而进行的种种尝试和努力。教师缺乏德育教育的热情和动力,又进一步导致教法不当和教学过于单调,会更加挫伤学生主动接受德育教育的积极性。如此恶性循环,使德育渗透教育中教与学的兴趣彼此消退,互动失灵。
四、增强党员教师引领德育渗透教育内生动力的途径
高校教师既要重视教书,更要重视育人,这是其职责所在、使命所在。高校党员教师要发挥表率作用,自觉树立和强化育人意识,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性,将个人的人格魅力、知识素养、学术品质、价值观念贯穿于专业教育之中,扎实有效地推进德育渗透教育,切实展现党员教师的榜样力量,引导其他教师积极投入到德育渗透教育之中,全面促进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针对目前高校部分党员教师德育渗透教育的形势,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增强党员教师德育渗透教育的内生动力。
(一)认识层面:强化党员教师实施德育渗透教育的责任感
高校要通过组织学习培训,统一思想,提升全体教师对实施德育渗透教育的认识,从思想深处激发教师尤其是党员教师实施德育渗透教育的动力。一要加强对教师进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高等教育法规的学习培训,使广大教师从思想上深刻认识教育既包含知识技能的传授,更包含思想道德、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和培养;二要加强对教师岗位职责和人才培养形势的教育,既要明确加强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是所有高校教师的职责所在,又要使广大教师清醒地认识到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面临的思想道德层面的形势和挑战,从而增强教师加强德育渗透教育的责任意识、使命意识以及紧迫感、危机感;三要在高校教师中开展关于德育渗透教育的大讨论,对德育渗透教育重要性、必要性及方法途径进行广泛深入的大讨论,达到统一思想的认识;四是把强化德育渗透教育思想与教师党员的政治学习结合,强化党员教师实施德育教育的政治责任,激发党员教师爱学生的热情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三观”的使命感,从而把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教育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只有增强了思想认识,高校党员教师的责任意识、教书热情、育人态度才会自然地发挥出来,才会自觉纠正思想认识上的偏差,从而更加积极开展德育渗透教育工作。
(二)制度层面:激发党员教师引领德育渗透教育的荣誉感
制度是一种外在的约束,是形成外部推动力的一种机制。良性的制度体系有利于规范高校教师的教育行为,进而成为习惯并转化为内在约束的动力,把制度的他律转化为严格的自律。高校教师党员开展德育渗透教育既要基于其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责任,也要以制度为保障,建立健全推进教师乐于开展德育渗透教育的一系列制度、措施与之相配套,促进党员教师德育渗透教育从他律向自律的转化,激发其自觉投入德育渗透教育的内在动力。首先,要制定高校教师,特别是党员教师教书育人岗位职责规范,明确高校教师及履行情况的考核奖惩制度,内容应涵盖备课、讲授、辅导、考试、实验、实习、指导论文等各环节中的责任、态度、工作量、效果等;其次,要充分挖掘学科专业教学过程中对德育教育的内涵,根据实际开展情况进行考核;再次,对党员教师的晋升要用量化指标体系规定德育渗透教育工作职责和义务的履行情况,促使教师把教学工作、德育工作与科研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真正使高校德育渗透各学科专业教学过程中,并让那些积极开展德育渗透教育的党员教师能够获得充分的肯定。通过一整套制度,明确党员教师德育渗透教育的职责和要求,规范党员教师德育渗透教育的考核程序和激励措施,构建高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德育体系,激发党员教师引领德育渗透教育的热情和荣誉感,引领和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
(三)实践层面:开展多层次活动,激发党员教师引领德育渗透教育的成就感
在实践中,要鼓励、帮助和带动党员教师开展多层次的德育渗透教育,使高校党员教师在德育渗透教育中,得到学校的表彰、同行的肯定和学生的拥护,从而不断推进德育渗透教育的深入开展。一是要开展教授党员一帮一活动,发挥高职称教师党员在德育渗透教育中的传帮带作用,引领青年党员教师党员不断探索推进对大学生的德育渗透教育;二是要定期开展党员教师德育渗透教育交流会,交流德育渗透教育的好经验、好做法,培育和树立典型,发挥典型和榜样作用,带动全校形成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激发党员教师引领和推进德育教育的成就感;三是要开展党员教师联系班级、联系宿舍、联系学生活动,发挥专业教师的优势,了解和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做好德育教育工作;同时,要推进党员教师进网络,并通过建立微博、建QQ群等方式,吸引青年大学生进行网上讨论,深度了解学生的心理和思想状况,努力突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鸿沟,从而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在更加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党员教师会产生对教育工作的满足感与成就感,从而提高党员教师开展德育渗透教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谭世信,杨中刚,汤文侠.高校德育渗透到各学科专业教学过程探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3).
[2]刘富文.在专业教学中开展渗透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8).
[3]西南交通大学政治学院,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与培育[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