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裔美国文学视角下的成长主题模式研究

2015-01-20王琳琳,赵秋敏

关键词:美国文学华裔

王琳琳,赵秋敏

摘 要:随着美国多元文化社会体系的日渐形成,对于华裔美国文学这一新兴的文学分支,剖析美国华裔文学作家及其写作特点成为文学课堂教学研究的重要对象。文章从华裔美国文学成长主题的界定出发,探讨了华裔美国文学成长主题的三种不同取向,并剖析了其成长主题的特点。

关键词:成长主题;美国文学;华裔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2-0046-02

在文学赏析的课堂上,教师和学生更倾向于探究华裔美国文学这片神奇的领域,究其原因在于,在华裔美国文学领域中,成长主题始终是学者以及作家们乐于追逐的话题,无论是论文写作还是在课题研究方面,许多作品都不约而同地挖掘显现出了这些未成熟华裔美国人在多元文化冲击下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在教学实践环节中,师生们也多次讨论了作者笔下的主人公们如何把自我的觉醒与萌发,身份的重塑与建构作为个体成长必须经历的过程,在学生的成长思维模式讨论下,华裔美国文学中主人公对于生命和成长有了更深刻的生命感悟和限定,除了对社会、文化具有深刻思考之外,还夹杂了对精神、情感、人性等思考,以追求自我价值。所以,要想真正探讨和挖掘华裔美国文学成长主题的价值和意义,就必须要在文学领域研究中明确成长主题的含义,在课堂上向学生强调注重作品在文学视角下的成长主题模式,及特点的重要性。成长主题在华裔美国文学中作为一个美学呈现形式,如何以特殊的主题模式与多元化社会相互作用,对研究华裔美国文学的文学特点和实践应用其文化价值具有重要前景和意义。

一、成长主题的界定

成长是在成长小说文学中反复出现的主题。在课堂讨论中发现,学者们普遍认为成长小说是以叙述人物成长历程为主题的小说,而成长主题作为成长小说的贯穿主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想对成长小说主题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就要从成长小说的理论内部探求答案。通过对文学理论的反复学习总结与推敲得出结论,成长小说的命名源自德国的“教育小说”,原意是上帝塑造,随着时代变革最终演变成为人类道德品行的塑造。后期美国文学成长小说在原有含义的基础上把成长仪式融入其中,使得厂长小说的界定美国化。美国学者马科斯在《什么是成长小说?》一文中首次明确提出:“成长小说展示的是年轻主人公经历某种切肤之痛的事件之后,或改变了原有的世界观,或改变了自己的性格,或两者兼有,而这种变化会对主人公产生永久的影响。”[1]随着女权主义思想的兴起,作家伊丽莎白·阿贝尔把女性作为主人公纳入成长小说的范畴,她认为女性成长小说是在“绘制出一个在声张和压抑所受的惩罚之间,在聚焦内心和直面社会代价之间,在屈服于疯癫和维系于压抑的‘正常之间的危险路程”[2],从此笔者们把传统女性成长过程归纳为精神成长和领悟模式。因此,在成长小说层面界定的基础上,成长主题也可推演为小说中年轻主人公在性别、种族和阶级等问题萦绕的环境下,如何在经历生理与心理双重演变状态中自我认识、完善和自我超越的生存意义上的成长过程。而华裔美国小说的成长主题,更是以少数华裔女主人公身份确立为重心,描写她们在美国多元文化社会中如何自我认同,寻求归属的成长过程。而她们在成长过程中呈现出的社会化、族裔化和个体化的交织成长模式,恰恰说明了女性成长历程的困苦与艰辛,这对今后实践教学也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二、成长主题的模式

通过课上讨论,总结归纳出华裔美国小说成长主题一般会以三种不同的成长取向来彰显成长的特点。其中社会化成长主题沿用并改写传统小说的成长路线而完成主人公的成长历程;族裔化成长主题是在美国社会背景下演绎的华裔移民史;个体化成长主题则是书写主人公突破自我压抑和禁锢的心路历程。这三种成长主题模式都是对主人公自我身份的认同与肯定,是相互交织与融合的统一结构体,是主人公阶段性自我突破与独立的最终实现。

(一)异国文化碰撞下的社会化成长主题模式

美国华裔文学中的大部分作品大致都是以时间为中轴,叙述主人公们在多元文化社会中经历的自身发展和身份变化。作为移民异国的离散群体,他们遭遇着生存环境转换的巨大冲击,面临着多元文化价值观的痛苦抉择、种族歧视和身份质疑、家庭和社会矛盾的双重阻力,使得他们的成长过程掺杂了太多的愁苦与沉重。作者马敏仪笔下的《纸女儿》以写实的手法演绎了女主人公移民后在异国文化碰撞下引发的身份危机和成长困扰。随着成长时间的延续,女主人公马敏仪在美国成长空间中不断地与华族内外的歧视与窘困斗争,与身份的迷失抗衡。由于文化环境的改变使得小敏仪犹如迷途羔羊般过着寄人篱下的艰辛生活,中文名字的缺失更使她的性格趋于分裂,无时无刻不感受到来自内心深处的自我厌恶与歧视。经济状态的巨大落差,移民经验的极度匮乏使敏仪学会了沉默和隐忍,学会了在压抑中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敏仪内心变得强大,她的不屈与自立使她产生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欲望。因此,独特的社会化成长之旅就此展现。

(二)母系家族维度下的族裔化成长主题模式

华裔美国文学的族裔化成长主题模式往往是对家族史,尤其是家族移民史的追溯与挖掘,实现主人公在家族内部维度下对家族史和国家史的认知与认同,从而达到心理的成长与成熟。对自我身份的追本溯源必定会使主人公考量自我与家族文化的关系,窥视出自我身世和历史记忆,从而实现自我成长的发展和延续。华裔美国作家谭恩美的长篇小说《接骨师之女》正是族裔化主题模式的经典之作。她用回溯方式生动地书写了三代母女关系下母爱的涌现与相互成长。并通过赋予她们女性主体地位和权力来颠覆异己的双重身份。这部作品充分体现了三位女主人公在母系维度下用自我审视的眼光和经历去抵抗来自族裔的压迫。小说中第三代华裔女儿露丝虽然土生土长在美国,但却仍旧处处受到主流社会群体的排挤,社会生活的不如意和母亲的不可理喻使她丧失了建立认同感的勇气。而母亲茹灵在家族排挤氛围的笼罩下,不得不辗转异地,逃避自己秘密的身份,女儿的误解更让她渴望去倾诉和得到理解。而宝姨作为祖母可谓一生悲惨,陷害、毁容、失声以及骨肉不能相认的压抑都使她处于自我身份的缺失,最后含恨而终。三代母女身份的危机感促成了彼此间的误解与矛盾,伤害与愤恨,而就是这千丝万缕的羁绊又让她们深刻挖掘到母爱的品质,母系传承下的锲而不舍、自我抗争、真爱渴求最终会使母女三人的误解冰释。她们彼此在成长中磨合,在误解中又获得理解。成长中的领悟开启了尘封的记忆之门,隐匿的过去最终会成为主人公获得成长的基石,从失语到倾听,从迷失到探寻,从误解到接纳,从无知到成长,这一系列的过程才能把维系家族与根系的真实情感分析透彻。这一切更意味着家族女性地位的重新确立与巩固,经历母系认同后的成长才意味着历史的刷新,个体的重生。

(三)女性成长悖论下的个人化成长主题模式

个人化的成长大部分都是自我记忆的堆叠,而这种强大的隐性意识会制约着成长个体的行为意志。这种主题模式往往通过主人公对自我生活的疏离与压抑表现出来,迫使自我偏离正常的生存轨迹。这种创伤性的记忆一旦被挖掘,那接连的内省与释放就成为了促进自我成长的相悖能量。霍恩华的《月饼》精彩地展现了华裔女性个体成长过程的独特性,借由自身的成长历程书写了女主人公玛雅在异域下不同阶段和时期的成长回忆,描述了一个华裔女性充满迷惘与失落的悖论成长历程。玛雅的童年充斥着快乐与悲伤,过度的恋父情结必然会使玛雅纠结与困扰,阻碍她独立的成长历程。这与女性主义学家波伏娃的观点不谋而合,她谈到“弗洛伊德的所谓恋父情结,是对主体彻底放弃,在顺从和崇拜中,甘愿变成客体”[3]玛雅反成长的欲望与生理和心理的成长形成巨大反差,而这一切又随着父亲的辞世彻底幻灭。玛丽心理成长就此停滞,岁月的洗礼也没能改变她晚熟的事实。沟通的挫败,爱和友谊的空白使玛雅彻底被排挤在成人生活之外。她无法寻觅到认同感被迫展开中国之旅,这次寻求自我的举动给她的成长带来突破,为她的生活亦带来了希望。虽然她仍旧属于美国,但疗伤之旅后的顿悟让她完成了从迷失到渴望的大胆尝试。玛雅曾经的自怨自艾、迷失献祭都是误入歧途的被动成长过程,而她自我努力,寻求真谛的举动才具有顿悟后的生存意义。

三、成长主题的特点

在课堂的理论学习中,对成长主题内涵的分析是必要的,定义的规范化为研究华裔文学领域提供了理论支撑。在课堂上对诸多作家作品的评论与赏析中发现,华裔美国文学的成长主题主要关注华裔青少年,他们在多元文化种族社会环境中的困苦与艰辛,代价与付出都成为自我身份追寻与建构的心路历程。从成长跨度看,成长的年龄却又不仅仅局限于青少年之间,跨代主人公从幼稚走向成熟的人生经历更能彰显出主人公追寻自我、认定身份的执着与艰辛。从成长空间看,外在条件的劣势,族裔身份的无从改变都会使主人公的成长空间受限,但恰恰就是这种族裔色彩浓厚的氛围中才能交织出主人公灵与肉的逃离与回归。

美国华裔文学研究在文学教学领域是个新的突破点,也是教学过程中最值得探究的领域,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完全可以把成长主题作为揭秘的方向。成长具有很强的文化隐喻色彩,以成长主题为中心的文学作品是文学艺术的一种主题形式,成长叙事是对每个时代特色和想象的真实写照。所以,这种叙事手段也值得在教学环节中大力的推广与应用,华裔美国小说成长主题能够作为一部交换机,把传统的文学形式转换成带有族裔色彩的主题样式,在拓展了自我言说的领域的同时,与主流文化进行对话,争得发言权,最终又跨越甚至超越了多元化的疆界,迈向人类共同的主题。

参考文献:

[1]芮渝萍.美国成长小说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5-6.

[2]Elizabeth Abel,The Voyage In:Fiction of Female Development.Hanover and London:University Press

of New England, 2001, P12-13.

[3][法]西蒙娜·德·波伏娃;陶铁柱译.第二性[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332.

猜你喜欢

美国文学华裔
多措并举加强和改进华裔新生代工作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陶欣伯:熠熠生辉的华裔实业家
王赣骏:首位华裔太空人
华裔夫妇的奥斯卡纪录片
华裔学生阅读状况调查
美国文学作品中华人形象变化
波特小说中矛盾的宗教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