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乡统筹视角下的旅游小城镇发展研究

2015-01-20乔欢

金融经济 2014年5期
关键词:城乡统筹发展

乔欢

摘要: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是党和国家在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发展过程中的一项伟大举措。小城镇作为城市和农村的结合点,对促进城乡统筹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开发小城镇的旅游资源不但可以提高城乡经济的发展水平,还可以推动农村现代化进程的步伐。本文简要论述了旅游小城镇在城乡统筹中的独特作用,并针对城乡统筹过程中旅游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城乡统筹下发展旅游小城镇的对策建议,以期对我国旅游小城镇的发展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指导。

关键词:城乡统筹;旅游小城镇;发展

一、引言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发展农村经济是我党在十六大提出的解决“三农”

问题一项全新思路,通过城市发展调动农村经济,达到资源优化互补。小城镇作为城市和农村的结合点,自然对促进城乡统筹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旅游业因其产业关联大、带动性强,可以在发展的同时也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而我国的小城镇又蕴含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突出的旅游功能,不仅可以满足当下人追求新奇感的心里需求,还可以让他们深切体验田园生活,满足他们“重温旧梦,回归故里”的情感需求。因此,依托小城镇开发旅游资源,既可以带动城乡经济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还可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市化进程,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力量。

二、旅游小城镇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独特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的步伐也在加快,如何促进城镇化发展,成为解决提高城乡经济、缩小城乡差距、优化城乡产业结构等问题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实证明,开发小城镇旅游资源,发展旅游小城镇已经成为解决城乡统筹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旅游小城镇是统筹城乡旅游发展的纽带

旅游小城镇旅游资源丰富,又是连接城市和乡村民居的过渡居民点,因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成为统筹城乡旅游发展的桥梁。发展旅游小城镇不但可以满足城市居民走进田园、回归自然的心里需求,还可以开阔农民的眼界,激发他们走出去的欲望。旅游小城镇无疑成为统筹城乡旅游发展的纽带。开发旅游小城镇使得农业生产和旅游发展达到了完美结合,既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初步建立,也实现了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加快了城乡经济的交融,提高了旅游业对其他相关产业的带动效益,实现了城乡之间资金、人力、技术等资源要素良性互动。

(二)旅游小城镇促进了城乡文化的融合

旅游小城镇不仅具有幽美的自然旅游资源,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比如古韵古味的民间艺术、古朴纯良的民风民俗,使得旅游小城镇成为城市居民近距离游玩的不二选择。而游客在参与旅游活动时会通过行为语言向村民传达现代城市文化,这必然带来了现代城市文化与古老风俗文化的交融,既可以让城市居民感受、体验传统民族文化,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还可以让农村居民了解现代文化,开阔自身的视野,强化对当地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完美融合,进而促进城乡文化协调发展。

(三)旅游小城镇是实现城镇化的现实诉求

与一般小城镇不同,旅游小城镇旅游资源比较丰富,且特色突出,能够开发成具有较强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在这开发过程中必然需要资金、人力、技术等各个必备要素的加入,拉动周边地区人口的聚集,为更多的人提供就业的机会,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到旅游小城镇的发展中来,完成从农村到城镇的转化。所以,发展旅游小城镇,既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加快了农村城镇化的步伐,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是实现农村城镇化的重要方法。

(四)旅游小城镇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

推进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必须要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旅游小城镇因其优美的环境、便捷的交通、完善的旅游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已经成为农村现代化的领头军了。开发起来的旅游小城镇促进了当地基础设施的完善和乡村环境的改善,促使剩余劳动力向旅游产业的转移,达到了资源的合理利用,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也开始向城市生活转变,真正成为农业现代化的标志,对其他城镇的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

三、城乡统筹中旅游小城镇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旅游小城镇对推进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在城乡统筹的过程中,旅游小城镇发展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科学规划,开发盲目性大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小城镇看到旅游开发带来的高收益、高回报,开始大力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但是由于缺乏科学规划,随意开发,造成了环境恶化、资源浪费等问题,一些小城镇虽然制定了建设规划,但没有将规划建设与地方特色结合起来,规划建设不适应旅游发展的需要,结果不但没有成为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还影响了当地经济、社会等的正常发展。同时,由于缺乏必要的市场调研,导致目标市场定位不明确,旅游产品缺乏吸引力。

(二)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开发深度不够

在一定区域里,小城镇具有相同的自然、历史背景,因此无论从建筑、文化和风俗上讲都有很多相似之处,小城镇旅游开发主题容易出现重复。而且,在外来文化和现代生活的巨大冲击下,一些旅游小城镇常常摒弃自身珍贵的地方文化特色,忽视资源特有的文化价值,而是大量复制、模仿趋同其他地域或流行文化的旅游产品,造成了旅游资源的浪费,也给当地旅游带来了不好的影响。此外,一些旅游城镇没有深度挖掘自身的历史文化内涵,而是简单的将古朴的民俗文化、民族风情和宗教祭祀包装为粗俗的商业表演,原有的深厚历史文化价值被浅薄的商业价值所代替。

(三)商业化倾向严重,失去了小城镇特色

一些旅游小城镇已经过度商业化或正面临过度商业化的威胁,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旅游小城镇商业也在发展,一方面数量迅速增加,小城镇开始大量的展开商业活动,买卖旅游商品,甚至出现沿街房子都破门开店的现象。另一方面在商业档次提升的同时也出现了质的变异。这种变异实际上是由于旅游商业既要为游客提供一般服务,又要为游客提供特色服务造成的,从更深的层次来看,旅游商业发展的变异实际是随旅游而来的外来文化与当地本土文化的冲击造成的。这样的结果导致小城镇的社会结构、经济格局、景观环境以致文化素质都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过度的社会文化和环境的改变,直接导致了旅游情景的丧失,削弱了旅游小城镇对外界的吸引力,反而会导致旅游小城镇综合收入减少。

(四)旅游资源遭到破坏,存在短期行为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现代化生活方式的演化对旅游小城镇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在经济利益的片面驱动下,不断提高小城镇用地的使用率,导致许多文化古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遭到破坏,无视传统小城镇存在的价值,甚至认为是束缚城市化进程的枷锁;在原址上建造新的城镇,造成千镇一面,缺乏生动丰富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忽视环境和社会效益,没有正确处理好城镇化建设和名镇保护的关系,简单的把高层建筑理解为城镇现代化,将小城镇大拆大建,完全破坏了历史风貌的原真性,在建筑中拆除真文物,兴建假古董,搞人造景观,形成毫无价值的建筑垃圾,有的还在镇里建造与小城镇整体风貌极不协调的建筑,以为这就是在向城镇化推进,实际这是对历史文化的不尊重,也降低了旅游小城镇的吸引力。

四、城乡统筹中旅游小城镇发展的对策探讨

针对统筹城乡中旅游小城镇发展出现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科学规划,准确定位

旅游小城镇不能盲目开发,必须先要科学规划,始终坚持规划先行,要将小城镇的开发与整个区域的规划协调起来,制定出体现地方特色的小城镇规划,避免重复建设,防止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恶化。同时,旅游小城镇必须准确定位,了解自己的资源价值,做好市场调研和分析,准确定位目标市场,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开发旅游资源,挖掘资源价值,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小城镇。

(二)开发特色产品,深度挖掘文化内涵

特色是旅游产品的灵魂,游客来旅游目的地游玩,就是想体验一种异于日常生活又有特色的生活,寻求一种不一样的感觉。所以,在城镇化建设中不仅要重视对当地特色文化和景观的保护,还要开发这些特色鲜明的地方文化,将农业、生态与文化结合起来,增强旅游小城镇对城市和农村居民的吸引力。而且,还要改变以前单纯依靠观光游览吸引游客的思路,深度挖掘旅游产品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特色,增加一些体验性、参与性较强的富有民族特色的旅游娱乐活动,以特色提高小城镇的竞争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期、”,形成自身独特的主题,充分发挥旅游小城镇的资源、交通、区位、环境等优势,积极调到周边有利因素,形成具有自身特色、极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

(三)发挥媒体作用,建立品牌效应

旅游产品很难单纯依靠自身资源特色吸引游客,必须制定宣传策略,将旅游产品向外推广出去,依靠媒体的力量宣传旅游产品。所以,小城镇在发展时必须要借助媒体的力量,依靠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双管齐下,特别是要借助现代网络技术宣传旅游小城镇。同时,还要有品牌意识,品牌就是一种无形的竞争力,它的形成对旅游产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品牌虽然没有实体,却向游客传达了旅游目的地的特色,是人们对旅游产品形成的一种认知,旅游产品的品牌一旦建立,就会在人们的脑海了留下很深的印象,游客往往会根据脑海里的品牌筛选要游览的目的地。因此,在发展旅游小城镇时,必须要依靠媒体的力量,塑造品牌形象,依靠品牌效应提高小城镇的吸引力。

(四)重视资源保护,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

旅游资源是旅游小城镇开发的基础,只有在保护的基础上,才能开发出更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不能错误的认为建设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就是城镇化,而是应该保护小城镇里那些珍贵的文物古迹,再根据现代生活需求,配备一些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必须保持小城镇的原始风貌和整体格局,保护和开发同时进行,在保护旅游资源的前提下,开展旅游活动。而且,还要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对资源开发要有长远意识,不能只看到开发产生的短期经济收益,而过渡开发旅游资源,否则旅游小城镇的开发只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五)公众参与,实现可持续发展

建设旅游小城镇,最本质的目的是提高农民收入改善他们的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让更多的人从小城镇的发展中获益。因此,在开发旅游小城镇时,必须坚持公众参与的原则,让众多的小城镇居民能够参与到那些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开发政策和建设规划的制定与决策过程中的方法和途径,让他们意识到作为主人翁的重要地位,积极参与到旅游小城镇的建设中来,为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进言献策。同时,政府还要制定的优惠的政策,包括行政、经济制度,为小城镇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吸引外来企业前来投资,为旅游小城镇的建筑注入新鲜血液,将他们吸纳到旅游小城镇建设的队伍中,共同为旅游小城镇的建立出谋划策。

五、结语

旅游小城镇的发展是推进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有力手段。所以,在城镇化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旅游小城镇的作用,科学规划,将旅游小城镇的发展规划放在整个区域的大背景中,树立“大旅游”的意识,以新的理念指导旅游小城镇的开发。准确定位,瞄准目标客源市场,抓住地方特色,突出个性,形成特色主题,塑造“精品”和“名品”,抓住游客心里,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开发体验性、参与性较强的项目,增加公共参与,共同建设旅游小城镇。

参考文献:

[1] 赵小芸 国内外旅游小城镇研究综述[J]上海经济研究,2009(8)

[2] 周丽霞 城乡统筹背景下的旅游小城镇开发模式研究——以遂宁市龙凤古镇为例[D]成都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0

[3] 唐秀丽,乔忠 城乡统筹过程中小城镇旅游产品发展策略研究[J]商业研究,2006(21)

[4] 王文辉,朱创业 城乡统筹视角下的旅游小城镇发展——以云南丽江古城为例[J]资源与人居环境 ,2011(6)

[5] 徐福英,马波 基于城乡统筹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5)

[6] 佟玉权 统筹城乡发展与农村旅游小城镇建设[J]现代商业,2007(10)

[7] 林移刚 基于城乡统筹的巴渝古镇旅游开发研究[J]旅游经济,2010(1)

[8] 徐福英,刘涛 基于城乡统筹的旅游业发展模式研究[J]山东经济,2007(2)

[9] 徐福英,马波 基于城乡统筹的旅游业发展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1)

[10] 罗明义 束河模式:以特色旅游小镇建设统筹城乡发展[J]城乡建设,2009(12)

[11] 田喜洲 古镇旅游开发与保护探索[J]经济问题探索,2003(2)

[12] 黄秋昊,赵媛等 对小城镇发展旅游存在问题的思考[J]2003(6)

猜你喜欢

城乡统筹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海南省城乡统筹发展模式与路径分析
城乡统筹视角下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理论述评
城乡统筹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设研究
城乡统筹视角: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优化研究
浅谈我国农民工住房问题及解决措施
江苏城乡二元结构现状及实现城乡统筹的政策建议